2017年國家司法卷二考前模擬試題及答案7

字號:


    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單選題
    1.4月4日甲市公安局對犯罪嫌疑人劉某提請逮捕,可市檢察院認為證據(jù)不足,作出了不批準逮捕的決定,4月8日市公安局認為決定有錯誤,申請復議,4月12日市檢察院復議維持原決定,省檢察院于4月14日收到甲市的提請復核意見書,省檢察院應當在什么時間以前作出復核決定( )
    A 38826
    B 38828
    C 38835
    D 38836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我國《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guī)則》第106條的規(guī)定:"對公安機關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復核的不批準逮捕的案件,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當在收到提請復核意見書和案卷材料后的 15日以內(nèi)由檢察長或者檢察委員會作出是否變更的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執(zhí)行。如果需要改變原決定,應當通知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撤銷原決定,另行制作批準逮捕決定書。必要時,上級人民檢察院也可以直接作出批準逮捕決定,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送達公安機關執(zhí)行對不批準逮捕案件的復核,由人民檢察院審查逮捕部門辦理。
    2.某甲因盜竊罪案發(fā)被捕,在偵查人員對其審訊期間,交待了自己與李某詐騙4萬元的犯罪事實,并提供了同案犯李某可能隱匿的地點。根據(jù)這一線索,偵查機關順利將李某追捕歸案。對某甲的盜竊罪如何處罰( )
    A 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 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 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答案】:C
    【解析】:
    根據(jù)《刑法》第68條以及《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般立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檢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發(fā)同案犯所參與的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提供重要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的;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罪犯(包括同案犯)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動的等等。在本題中,某甲因涉嫌盜竊罪而被羈押期間,主動提供犯罪嫌疑人即同案犯李某的隱匿地點,司法機關正是根據(jù)這一線索,才順利將李某追捕歸案,故某甲的行為屬于協(xié)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罪犯的立功行為;同時,被抓捕的李某罪行一般,并非須判無期徒刑以上刑罰(題中沒有交代該詐騙案件在本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者全國范圍內(nèi)有較大影響等情形),所以應當視為一般立功表現(xiàn)而非重大立功。當然,某甲交待自己與李某詐騙4萬元犯罪的事實如果為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罪行,同時可構成自首,但應視為詐騙罪的自首而非盜竊罪的自首,這是應當明確的?!×⒐φ叩男淌仑熑?。根據(jù)《刑法》第68條之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xiàn)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并有重大立功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里應當注意不同情況下的處罰原則是不同的。 綜上所述,本題佳答案是C。
    3.甲因交通肇事罪被判2年有期徒刑,緩刑2年。2年考驗期滿后公安機關才發(fā)現(xiàn)甲在緩刑考驗期內(nèi)又犯故意傷害罪。則對甲應( )。
    A 以故意傷害罪處罰,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罰不再執(zhí)行
    B 構成累犯,應以故意傷害罪從重處罰
    C 對其所犯故意傷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減后并的原則實行并罰
    D 先對后罪作出判決,再將所處刑罰與前罪判處的2年有期徒刑實行并罰
    【答案】:D
    【解析】:
    只要犯罪分子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違反了緩刑條件,又犯新罪,不論所犯新罪是在緩刑考驗期限內(nèi)發(fā)現(xiàn),還是在緩刑考驗期滿后才發(fā)現(xiàn),只要沒有超過刑法規(guī)定的追訴時效期限,都應當撤銷緩刑,將前后兩罪合并處罰。參見《刑法》第 77條規(guī)定的內(nèi)容。
    4.根據(jù)我國《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民事糾紛的仲裁、調(diào)解或者處理不服的,不能申請行政復議。但下列哪種情況除外( )
    A 繼承權糾紛
    B 干涉婚姻自主權的
    C 房屋買賣行為
    D 行政機關對土地、礦產(chǎn)、森林等資源所有權或使用權歸屬的處理決定
    【答案】:D
    【解析】:
    《行政復議法》第6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4)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所以本題應選D。
    5.根據(jù)《國家賠償法》規(guī)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并造成公民身體傷害的,賠償金應( )。
    A 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其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0倍
    B 應當支付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其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 20倍
    C 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賠償金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其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
    D 應當支付醫(yī)療費、殘疾賠償金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其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 10倍
    【答案】:C
    【解析】:
    《國家賠償法》第27條規(guī)定:"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算:(一)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支付醫(yī)療費,以及賠償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減少的收入每日的賠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高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5倍;......"
    6.王某從毒品販子手中購得海洛因500克,轉手出售時被抓獲,經(jīng)鑒定王某販賣的海洛因系假貨。王某的行為屬于( )。
    A 走私毒品的犯罪行為
    B 非法經(jīng)營罪
    C 販賣毒品罪
    D 詐騙罪
    【答案】:C
    【解析】:
    《刑法》第347條規(guī)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無論數(shù)量多少,都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予以刑事處罰。本案中王某的行為屬于販賣行為。尤其應注意的是,賣的毒品是假貨,且不是故意賣假貨時,僅構成犯罪未遂,不影響犯罪成立。
    7.我國刑法中的從重處罰是指:
    A 在法定刑的中間線以上判處刑罰
    B 在法定刑幅度內(nèi)判處重的刑罰
    C 在法定刑幅度以上判處刑罰
    D 在法定刑幅度內(nèi)判處比沒有該從重處罰情節(jié)時相對更重的刑罰
    【答案】:D
    【解析】:
    本題考查對我國刑法基本概念的理解。根據(jù)《刑法》第62條的規(guī)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規(guī)定的從重、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應當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內(nèi)判處刑罰。"由此可見,從重、從輕處罰必須都在法定刑的限度內(nèi)判處刑罰。而且從重處罰并不意味著在法定刑的中間線以上判處刑罰,從重處罰只是相對于既沒有從重處罰情節(jié)又沒有從輕處罰情節(jié)的一般情況下所應判處的刑罰而言,即比沒有上述情節(jié)時的刑罰要相對重一些。因此本題的答案為D。
    8.甲某為招攬顧客,購得罌粟殼5公斤,連續(xù)一個多月將罌粟殼混入其他佐料一起烹調(diào)菜肴,在其開設的飯店內(nèi)出售。累計使用罌粟殼約3公斤,對甲某的行為應如何認定( )
    A 構成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B 構成欺騙他人吸毒罪
    C 構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 構成販賣毒品罪
    【答案】:B
    【解析】:
    甲某為牟利,在炒菜中摻入罌粟殼使原本沒有吸毒意愿的人上當吸食,染上毒癮,構成欺騙他人吸食毒品罪,不構成生產(chǎn)、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中非法持有毒品罪,對于購買、販賣、持有罌粟殼50公斤以上的才成立販賣毒品罪。本題中甲某購買并使用罌粟殼,只有6.5公斤,所以不成立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