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面兩則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評論兩位政治人物時表達的意思。這位思想家可歸類 (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 宋明理學包括各種各樣的理學本體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這些“論”的共同基礎是( )
A以哲學探究為己任
B以倫理道德為核心
C貫穿唯物、唯心之爭
D窮理的目的在于至極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 中國古代儒學歷經孔子儒學、董仲舒的新儒學和宋明理學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時期的儒學思想的共同特點是( )
A都被當時統(tǒng)治者所極力尊崇
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會秩序
C都宣揚了“君權神授”思想
D都體現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 某中學舉行歷史辯論會,在對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的思想進行評價時,有四位同學發(fā)表了以下觀點,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
A甲:動搖了封建傳統(tǒng)思想在中國的統(tǒng)治地位
B乙:為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C丙:是“西學東漸”學習西方新思潮的萌發(fā)
D?。捍偈刮覈鴤鹘y(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 馬克思稱蘇格拉底是“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是“智慧”的化身。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對客觀世界進行哲學思考
B強調個人利益,創(chuàng)立詭辯學派
C把討論的重點從自然轉移到社會
D開始了對人性本身的哲學研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 馬丁·路德主張每個基督教徒都有權閱讀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主張在當時的社會效果是( )
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B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C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白由和獨立性
D使君主和羅馬教皇實現了權力上的平等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 人們將伏爾泰、孟德斯鴻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對“啟蒙思想”這一概念最準確的表述是( )
A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B批判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禁欲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
D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山來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8.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書中寫道:“中國人…… 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這段材料表明造紙術的西傳( )
A改變了歐洲人的閱讀方式
B促成了近代歐洲科學興起
C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
D消除了人們對宗教的迷信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 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對頭上的緊箍兒耿耿于懷,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個粉碎口它反映明代出現( )
A追求個性自由,反對綱常禮教的思想
B注重氣節(jié),自我節(jié)制,奮發(fā)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
D追求金錢,海外冒險的拜金主義思想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蘇軾對下圖的評價:“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庇纱丝梢姡撟髌? )
A追求布局嚴整B富于色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響D注重詩情畫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 “科學革命引發(fā)了觀念形態(tài)的革命: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開一角,傳統(tǒng)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俱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贝颂帯翱茖W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牛頓B達爾文C愛因斯坦D普朗克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 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根源是( )
A物種的數量B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C氣候的差異D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13. 錢學森認為,“科學革命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改造客觀世界技術的飛躍。而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又會引起全社會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體系的變革,即產業(yè)革命?!毕铝懈黜椫校襄X學森所述觀點的是( )
A牛頓力學體系-蒸汽機-工業(yè)革命
B電動機―飛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C電磁感應理論―電動機、發(fā)電機―電力工業(yè)
D電磁波一無線電―第二次科技革命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14.歷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地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若從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近代企業(yè)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的本質含義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
C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15. 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為此,他認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進行革命斗爭,反對*專制
B建立革命政黨,發(fā)動工農群眾
C發(fā)動啟蒙運動,解放民眾思想
D提倡學術自由,普及白話文章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16. 1924年孫中山指出:“我們對于共產主義,不但不能說是和民生主義相沖突,并且是一個好朋友。主張民生主義的人,應該要細心去研究的?!迸c孫中山這一思想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事件是( )
A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
B中國共產黨成立,孫中山準備與之合作
C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指導辛亥革命
D中國共產黨接受民生主義主張,開展土地革命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7
17.“對于國家的稅收、合作社的積累、農民的個人收入這三方面的關系,必須處理適當……國家要積累,合作社也要積累,但是都不能過多。我們要盡可能使農民能夠在正常年景下,從增加生產中逐年增加個人收入?!鄙鲜鑫淖肿钣锌赡艹霭酌珴蓶|的( )
A《湖南農*動考察報告》
B《新民主主義論》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18.英國諾丁漢大學一位學者說:“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個思想確立了,以后中國搞建設就有了方向,搞經濟改革就有了方向?!弊髡邔Α斑@個思想”的評價是( )
① 給中國發(fā)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② 為社會發(fā)展提出了新的目標
③ 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 ④ 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
A① ②B① ③C② ④D③ ④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19. 新中國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對我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研制于改革開放新時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C為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D是人類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20.《西方藝術史》認為:“藝術應該從所有的思想領域中解放出來,自由和偶然哺育著靈感。(某畫家)從紙上的一滴墨水點或咖啡點出發(fā)去尋求變化,沖動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勞作。于是,與個人筆觸聯(lián)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據了統(tǒng)治地位,因而也損失了精細準確的畫面。”與材料觀點相符的文藝作品是( )
AABBCCD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60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21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的需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社會價值。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逝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成為“顯學”的原因?!?BR>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斓乐笳咴陉庩枺枮榈?,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
——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鳌?BR> 材料三 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進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約束帶有自我色彩、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瓚摽吹剑韺W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張岱年、方立克主編者《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四 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形成的多民族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會在全球化浪潮和現代化過程中被“化”掉……從歷看,儒家曾不斷吸取周邊各民族的文化、豐富自身?!寮椅幕粌H是農業(yè)文明的產物,也是華夏族群的精神形態(tài)……作為民族的意識與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著的。
——郭齊勇《儒家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2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儒學在戰(zhàn)國后期成為“顯學”(蔚然大宗)的理由。(2分)
2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樣的世界觀?從理論來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點。董仲舒的“道”與先秦道家的“道”在內涵上有何區(qū)別?(5分)
23.理學家是如何深化傳統(tǒng)儒學,使之成為“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的?依據材料三,說明理學“影響至深至巨”的表現。(3分)
24.依據材料四,你認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儒家文化應怎樣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2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2
閱讀下列材料,問答問題.
材料一 希臘人文主義體現出一種“重人”的思想,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們將哲學追求集中在認識人自己這一命題上,要認識自己,人必須有知識才能達到真善美,強調對單一個體進行的理性思考,認為人可以通過知識的教化而與自然區(qū)別開來。
材料二 歷史學家無從否定理學家增強了以后中國儒生的正直觀念和堅決的態(tài)度……在這前提之下,他們的主靜與主敬,和西方文藝復興時的人物觀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開,與當日趨向商業(yè)化的運動同時。與之相較,宋朝的哲學家和他們無數的僚友全穿著中國官員之袍服,他們是官僚的教師。
——摘自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材料三 “中國形象”是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一個流行語,在歐洲的啟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變化:在*神壇的時候,他們歌頌中國的道德哲學與宗教寬容;在批判歐洲*的時候,他們運用傳教士們提供的中國道德政治與開明君主專制的典范。在他們對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時候,他們又證明中國人不是無神論者,是依靠棍棒進行恐怖統(tǒng)治的東方專制主義*的典型;中國不是富裕,而是貧困,不是社會靠農業(yè)發(fā)展,而是社會停滯于農業(yè)。
——摘自周寧《西方的中國形象史研究》
請回答:
25.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希臘人文主義體現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現。(2分)
26.據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學和西方文藝復興的不同,并簡要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階級和經濟原因。(6分)
27.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形象”成為“流行語”的背景及在歐洲人心目中變化的原因。(4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3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是一個逐步認識、學習西方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開辟以來未有之奇憤,凡有心知血氣,莫不沖冠發(fā)上指者,則今日之以廣運萬里地球中第一大國而受制于小夷也?!┗噬险袼⒓o綱,一轉移間耳,此無待于夷者也。至于軍旅之事,船堅炮利不如夷,有進無退不如夷。
——馮桂芬《校邠廬*·制洋器議》
材料二 為了在王權承認的“合法性”范圍內偷運西學之果,康有為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不始終小心翼翼地從“奉天承運”“圣人之作”的傳統(tǒng)象征系統(tǒng)內拾取古已有之的變化之道?!M管康有為之變法理論似乎處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無敢逾越古典圣賢所訂準繩,但言行舉止中卻不時透露出叛逆色彩。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
材料三 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陳獨秀是要把歐洲兩千多年發(fā)展起來的自由、民主和科學應用于中國,徹底改變幾千年以來中國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舊倫理、舊道德、舊政治、舊思想,建立起人民本來就是主人地位的新倫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啟蒙: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自1840年以來,各時代思想特征雖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說,個別概念之瑣屑,復不可勝計,而最基本之原始動力則是完全一致的。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28.與傳統(tǒng)的“華夷觀”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認識西方的?(2分)
29.據材料二,概括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基本特點。康有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張上有何具體體現?(4分)
30.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4分)
31.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國新思潮不斷涌現的“最基本之原始動力”。(2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4
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牛頓的物理學的分析方法現今開始不僅被應用于物質世界,而且被應用于思想和知識的整個領域及人類社會。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繼丹麥的奧斯特和英國的法拉第揭示電、磁之間相互依存和轉化的奧秘之后,電磁感應現象、電解定律、電磁場方程、物質的電子學說、電磁輻射等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立,使得電磁學理論日臻完善。19世紀60年代以后的發(fā)電機、電動機等的相繼發(fā)明和應用,無不建筑在此理論的基礎之上。
材料三 當人類告別19世紀時,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基本完成了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由鄉(xiāng)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世界市場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全球經濟的依賴性、互動性也前所未有的增強?!藗儗ψ匀毁Y源、礦產資源的濫砍濫伐及開采利用,達到了竭澤而漁的程度,既導致了驚人的浪費,又帶來了水土流失、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平衡的長遠的嚴重后果。
——王斯德《世界通史:工業(yè)文明的興盛》
3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牛頓在科學上最主要的貢獻及其思想價值。(5分)
33.材料二體現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哪一特點?這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程有何影響?(3分)
34.根據材料三,概括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工業(yè)發(fā)展應該如何趨利避害。(4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5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負了富人的債,他們或者是替富人耕種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為地租繳納給債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為奴隸,有的被賣到了外國。
材料二 我給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夠的權力,也不使他們失掉尊嚴,也不給他們太多;而那些有錢有勢的豪富的人們,我也設法不使他們受到損害;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
―― 梭倫
材料三
35.從材料一中歸納,平民抵押債務的主要形式有哪兩種?根據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分
析,當時的平民分化為哪兩類? (4分)
36.由材料二梭倫調解社會矛盾的主要指導思想是什么?材料三是梭倫改革的哪一項具體措施?(2分)
37.綜合材料一、二,分析說明“公平”的實質是什么?由此分析說明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8.根據材料三說明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3分)
25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形式:“六一漢”和債務奴隸。(2分)海岸派和山地派(2分)
解析
第一小問,形式,根據材料文字“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類別,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根據材料文字“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易錯點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5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中庸和不偏不倚;財產等級制度(2分)
解析
第一小問,思想,根據材料文字“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第二小問,措施,根據材料三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措施。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抓住材料二文字“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概括作答;第二小問,措施,根據材料三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易錯點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或者調動所學相關知識作答。
25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實質:公民享有權利的多少由其財產資格來決定。(1分)
主要目的:緩和貴族與平民的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鞏固奴隸主統(tǒng)治。(2分)
解析
第一小問,實質,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目的,根據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實質和目的。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實質,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目的,根據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
易錯點
難度較大,理論性較強,容易失分。
25 第(4)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門第,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基礎,打破了貴族政治專權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工商業(yè)奴隸主開辟了財政議政的途徑,使其逐漸躋身于統(tǒng)治階級層行列;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傊疄楹髞硌诺涿裰髡蔚陌l(fā)展開辟了道路。
解析
根據題文信息可知,材料三主要是梭倫改革中財產等級制度的劃分和享有的相應的政治權利。根據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對貴族、對工商業(yè)奴隸主、對平民的政治影響三個角度闡述其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作用。
解題思路
根據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對貴族、對工商業(yè)奴隸主、對平民的政治影響三個角度闡述其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即可。
易錯點
相關史實記憶不清導致失分。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
2. 宋明理學包括各種各樣的理學本體論、“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修齊而治平的功能論。這些“論”的共同基礎是( )
A以哲學探究為己任
B以倫理道德為核心
C貫穿唯物、唯心之爭
D窮理的目的在于至極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3
3. 中國古代儒學歷經孔子儒學、董仲舒的新儒學和宋明理學三個主要階段。這三個時期的儒學思想的共同特點是( )
A都被當時統(tǒng)治者所極力尊崇
B都要求建立有序的社會秩序
C都宣揚了“君權神授”思想
D都體現了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4
4. 某中學舉行歷史辯論會,在對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的思想進行評價時,有四位同學發(fā)表了以下觀點,你認為最確切的是( )
A甲:動搖了封建傳統(tǒng)思想在中國的統(tǒng)治地位
B乙:為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
C丙:是“西學東漸”學習西方新思潮的萌發(fā)
D?。捍偈刮覈鴤鹘y(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5
5. 馬克思稱蘇格拉底是“哲學的創(chuàng)造者”,是“智慧”的化身。這主要是指他( )
A首先對客觀世界進行哲學思考
B強調個人利益,創(chuàng)立詭辯學派
C把討論的重點從自然轉移到社會
D開始了對人性本身的哲學研究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6
6. 馬丁·路德主張每個基督教徒都有權閱讀和理解《圣經》,人人都可以直接與上帝溝通。這種主張在當時的社會效果是( )
A將人們從宗教迷信中解放出來
B動搖了上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C從神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白由和獨立性
D使君主和羅馬教皇實現了權力上的平等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7
7. 人們將伏爾泰、孟德斯鴻等人的思想稱為啟蒙思想。對“啟蒙思想”這一概念最準確的表述是( )
A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B批判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禁欲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
D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山來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8
8.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書中寫道:“中國人…… 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所謂書籍的開端。”這段材料表明造紙術的西傳( )
A改變了歐洲人的閱讀方式
B促成了近代歐洲科學興起
C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
D消除了人們對宗教的迷信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9
9. 古典小說《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對頭上的緊箍兒耿耿于懷,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個粉碎口它反映明代出現( )
A追求個性自由,反對綱常禮教的思想
B注重氣節(jié),自我節(jié)制,奮發(fā)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
D追求金錢,海外冒險的拜金主義思想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0
10.蘇軾對下圖的評價:“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庇纱丝梢姡撟髌? )
A追求布局嚴整B富于色彩美感C受印象派影響D注重詩情畫意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1
11. “科學革命引發(fā)了觀念形態(tài)的革命:宗教神秘主義的面紗和覆蓋真相的無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開一角,傳統(tǒng)的權威受到撼動,人類第一次從對自然恐俱的陰影下走出來,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和能力?!贝颂帯翱茖W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牛頓B達爾文C愛因斯坦D普朗克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2
12. 科學與宗教在人類起源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根源是( )
A物種的數量B特定的地理環(huán)境C氣候的差異D生產力發(fā)展水平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3
13. 錢學森認為,“科學革命是人認識客觀世界的飛躍,技術革命是人改造客觀世界技術的飛躍。而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又會引起全社會整個物質資料生產體系的變革,即產業(yè)革命?!毕铝懈黜椫校襄X學森所述觀點的是( )
A牛頓力學體系-蒸汽機-工業(yè)革命
B電動機―飛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C電磁感應理論―電動機、發(fā)電機―電力工業(yè)
D電磁波一無線電―第二次科技革命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4
14.歷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提出:“洋務運動,就其主觀動機而言,他們未必有真心打破舊軌,但他們的主張卻歷史地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若從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近代企業(yè)的角度來分析,這里“包含著逸出舊軌的趨向”的本質含義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B有利于西學的傳播
C加速了自然經濟的瓦解,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D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5
15. 陳獨秀說:“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動心。”為此,他認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進行革命斗爭,反對*專制
B建立革命政黨,發(fā)動工農群眾
C發(fā)動啟蒙運動,解放民眾思想
D提倡學術自由,普及白話文章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6
16. 1924年孫中山指出:“我們對于共產主義,不但不能說是和民生主義相沖突,并且是一個好朋友。主張民生主義的人,應該要細心去研究的?!迸c孫中山這一思想聯(lián)系最緊密的事件是( )
A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國共開始第一次合作
B中國共產黨成立,孫中山準備與之合作
C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指導辛亥革命
D中國共產黨接受民生主義主張,開展土地革命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7
17.“對于國家的稅收、合作社的積累、農民的個人收入這三方面的關系,必須處理適當……國家要積累,合作社也要積累,但是都不能過多。我們要盡可能使農民能夠在正常年景下,從增加生產中逐年增加個人收入?!鄙鲜鑫淖肿钣锌赡艹霭酌珴蓶|的( )
A《湖南農*動考察報告》
B《新民主主義論》
C《論人民民主專政》
D《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8
18.英國諾丁漢大學一位學者說:“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個思想確立了,以后中國搞建設就有了方向,搞經濟改革就有了方向?!弊髡邔Α斑@個思想”的評價是( )
① 給中國發(fā)展注入新的強大動力 ② 為社會發(fā)展提出了新的目標
③ 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 ④ 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
A① ②B① ③C② ④D③ ④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19
19. 新中國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下列對我國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研制于改革開放新時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
C為糧食增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D是人類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0
20.《西方藝術史》認為:“藝術應該從所有的思想領域中解放出來,自由和偶然哺育著靈感。(某畫家)從紙上的一滴墨水點或咖啡點出發(fā)去尋求變化,沖動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勞作。于是,與個人筆觸聯(lián)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據了統(tǒng)治地位,因而也損失了精細準確的畫面。”與材料觀點相符的文藝作品是( )
AABBCCDD
分值: 3分 查看題目解析 >
簡答題(綜合題) 本大題共60分。簡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21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并且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體系根據時代的需要在不斷豐富和完善。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仍有其重要的社會價值。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守舊而又維新,復古而又開明,這樣一種二重性的立場,使得儒家學說能夠在維護禮教倫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過去,一手指向未來,在正在消逝的貴族分封制宗法社會和方興的大一統(tǒng)國家之間架起了橋梁。這就是為什么儒學在當時能成為“顯學”的原因?!?BR>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二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斓乐笳咴陉庩枺枮榈?,陰為刑。刑主殺而德主生。
——班固《漢書·董仲舒?zhèn)鳌?BR> 材料三 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欲對立起來,進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約束帶有自我色彩、個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瓚摽吹剑韺W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也強化了中華民族注重氣節(jié)和德操,注重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張岱年、方立克主編者《中國文化概論》
材料四 如果沒有長期以來形成的多民族統(tǒng)一的中華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會在全球化浪潮和現代化過程中被“化”掉……從歷看,儒家曾不斷吸取周邊各民族的文化、豐富自身?!寮椅幕粌H是農業(yè)文明的產物,也是華夏族群的精神形態(tài)……作為民族的意識與心理,儒家文化在今天仍是活著的。
——郭齊勇《儒家文化與中國現代化》
2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儒學在戰(zhàn)國后期成為“顯學”(蔚然大宗)的理由。(2分)
22.材料二中反映了董仲舒怎樣的世界觀?從理論來源角度,分析董仲舒思想的新特點。董仲舒的“道”與先秦道家的“道”在內涵上有何區(qū)別?(5分)
23.理學家是如何深化傳統(tǒng)儒學,使之成為“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的?依據材料三,說明理學“影響至深至巨”的表現。(3分)
24.依據材料四,你認為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儒家文化應怎樣體現自身的社會價值?(2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2
閱讀下列材料,問答問題.
材料一 希臘人文主義體現出一種“重人”的思想,這一時期的思想家們將哲學追求集中在認識人自己這一命題上,要認識自己,人必須有知識才能達到真善美,強調對單一個體進行的理性思考,認為人可以通過知識的教化而與自然區(qū)別開來。
材料二 歷史學家無從否定理學家增強了以后中國儒生的正直觀念和堅決的態(tài)度……在這前提之下,他們的主靜與主敬,和西方文藝復興時的人物觀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開,與當日趨向商業(yè)化的運動同時。與之相較,宋朝的哲學家和他們無數的僚友全穿著中國官員之袍服,他們是官僚的教師。
——摘自黃仁宇《中國大歷史》
材料三 “中國形象”是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一個流行語,在歐洲的啟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變化:在*神壇的時候,他們歌頌中國的道德哲學與宗教寬容;在批判歐洲*的時候,他們運用傳教士們提供的中國道德政治與開明君主專制的典范。在他們對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時候,他們又證明中國人不是無神論者,是依靠棍棒進行恐怖統(tǒng)治的東方專制主義*的典型;中國不是富裕,而是貧困,不是社會靠農業(yè)發(fā)展,而是社會停滯于農業(yè)。
——摘自周寧《西方的中國形象史研究》
請回答:
25.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希臘人文主義體現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現。(2分)
26.據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學和西方文藝復興的不同,并簡要分析造成這種不同的階級和經濟原因。(6分)
27.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形象”成為“流行語”的背景及在歐洲人心目中變化的原因。(4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3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是一個逐步認識、學習西方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天地開辟以來未有之奇憤,凡有心知血氣,莫不沖冠發(fā)上指者,則今日之以廣運萬里地球中第一大國而受制于小夷也?!┗噬险袼⒓o綱,一轉移間耳,此無待于夷者也。至于軍旅之事,船堅炮利不如夷,有進無退不如夷。
——馮桂芬《校邠廬*·制洋器議》
材料二 為了在王權承認的“合法性”范圍內偷運西學之果,康有為在變法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不始終小心翼翼地從“奉天承運”“圣人之作”的傳統(tǒng)象征系統(tǒng)內拾取古已有之的變化之道?!M管康有為之變法理論似乎處處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無敢逾越古典圣賢所訂準繩,但言行舉止中卻不時透露出叛逆色彩。
——許紀霖、陳達凱主編《中國現代化史》
材料三 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陳獨秀是要把歐洲兩千多年發(fā)展起來的自由、民主和科學應用于中國,徹底改變幾千年以來中國人民處于奴隸地位的舊倫理、舊道德、舊政治、舊思想,建立起人民本來就是主人地位的新倫理、新道德、新政治、新思想。
——余孚《重新啟蒙:五四運動九十周年反思》
材料四 自1840年以來,各時代思想特征雖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說,個別概念之瑣屑,復不可勝計,而最基本之原始動力則是完全一致的。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28.與傳統(tǒng)的“華夷觀”相比,材料一的作者是如何認識西方的?(2分)
29.據材料二,概括康有為變法思想的基本特點。康有為的“叛逆色彩”在其思想主張上有何具體體現?(4分)
30.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理解“陳獨秀的啟蒙運動是一場比孫中山更加徹底的革命”?(4分)
31.綜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四中近代中國新思潮不斷涌現的“最基本之原始動力”。(2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4
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一 牛頓的物理學的分析方法現今開始不僅被應用于物質世界,而且被應用于思想和知識的整個領域及人類社會。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繼丹麥的奧斯特和英國的法拉第揭示電、磁之間相互依存和轉化的奧秘之后,電磁感應現象、電解定律、電磁場方程、物質的電子學說、電磁輻射等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立,使得電磁學理論日臻完善。19世紀60年代以后的發(fā)電機、電動機等的相繼發(fā)明和應用,無不建筑在此理論的基礎之上。
材料三 當人類告別19世紀時,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已經基本完成了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由鄉(xiāng)村社會向城市社會的轉變,……世界市場更加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全球經濟的依賴性、互動性也前所未有的增強?!藗儗ψ匀毁Y源、礦產資源的濫砍濫伐及開采利用,達到了竭澤而漁的程度,既導致了驚人的浪費,又帶來了水土流失、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平衡的長遠的嚴重后果。
——王斯德《世界通史:工業(yè)文明的興盛》
3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指出牛頓在科學上最主要的貢獻及其思想價值。(5分)
33.材料二體現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哪一特點?這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進程有何影響?(3分)
34.根據材料三,概括第三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工業(yè)發(fā)展應該如何趨利避害。(4分)
分值: 12分 查看題目解析 >
25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所有的平民都負了富人的債,他們或者是替富人耕種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為地租繳納給債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為奴隸,有的被賣到了外國。
材料二 我給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夠的權力,也不使他們失掉尊嚴,也不給他們太多;而那些有錢有勢的豪富的人們,我也設法不使他們受到損害;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
―― 梭倫
材料三
35.從材料一中歸納,平民抵押債務的主要形式有哪兩種?根據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分
析,當時的平民分化為哪兩類? (4分)
36.由材料二梭倫調解社會矛盾的主要指導思想是什么?材料三是梭倫改革的哪一項具體措施?(2分)
37.綜合材料一、二,分析說明“公平”的實質是什么?由此分析說明梭倫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38.根據材料三說明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3分)
25 第(1)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形式:“六一漢”和債務奴隸。(2分)海岸派和山地派(2分)
解析
第一小問,形式,根據材料文字“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類別,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根據材料文字“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因而被稱為‘六一漢’或‘塞特’”、“以自己人身作債務抵押,可以被債主押收”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第二小問,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易錯點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5 第(2)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中庸和不偏不倚;財產等級制度(2分)
解析
第一小問,思想,根據材料文字“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第二小問,措施,根據材料三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措施。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抓住材料二文字“我手執(zhí)一只大盾,不讓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著優(yōu)勢”概括作答;第二小問,措施,根據材料三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作答。
易錯點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或者調動所學相關知識作答。
25 第(3)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實質:公民享有權利的多少由其財產資格來決定。(1分)
主要目的:緩和貴族與平民的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鞏固奴隸主統(tǒng)治。(2分)
解析
第一小問,實質,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目的,根據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實質和目的。
解題思路
第一小問,實質,綜合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問,目的,根據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
易錯點
難度較大,理論性較強,容易失分。
25 第(4)小題正確答案及相關解析
正確答案
以財產資格取代血緣門第,根本上瓦解了貴族世襲政治特權基礎,打破了貴族政治專權的局面;為非貴族出身的工商業(yè)奴隸主開辟了財政議政的途徑,使其逐漸躋身于統(tǒng)治階級層行列;使下層平民獲得了一定的公民權利??傊疄楹髞硌诺涿裰髡蔚陌l(fā)展開辟了道路。
解析
根據題文信息可知,材料三主要是梭倫改革中財產等級制度的劃分和享有的相應的政治權利。根據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對貴族、對工商業(yè)奴隸主、對平民的政治影響三個角度闡述其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即可。
考查方向
梭倫改革的作用。
解題思路
根據題文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對貴族、對工商業(yè)奴隸主、對平民的政治影響三個角度闡述其對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作用即可。
易錯點
相關史實記憶不清導致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