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國家司法卷三《民法》考點:民事行為能力類型

字號:


    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1)類型:
    A.成年無精神病人。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B.具有固定勞動收入的未成年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效果。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不會因其欠缺行為能力被否認。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1)類型。
    A.10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
    B.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效果。
    A.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法律行為(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法律行為。
    C.未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與其行為能力不相適應又不屬于純獲利益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D.未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超出其民事行為能力范圍的單方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例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拋棄價值較大的動產(chǎn)所有權(quán)的行為應當認定為無效。再比如:《繼承法》第22條第一款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E.婚姻行為也無效――雖然婚姻行為是雙方行為
    3、無民事行為能力
    (1)類型。
    A.10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
    B.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效果。
    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法律行為(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
    B.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例如以零花錢購買零食的行為。
    C.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一律無效,不存在效力待定的問題。
    D.如果訂立合同,合同本身不能成立;
    4、自然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宣告(1)我國立法對精神病人的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采取特別程序宣告制度。
    《民法通則》第 19條規(guī)定:“精神病人的利害關(guān)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2)宣告自然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必須具備以下要件:
    A.被宣告人須為精神病人(包括癡呆人)
    B.須經(jīng)利害關(guān)系人申請。沒有利害關(guān)系人申請,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進行宣告。這里所說的利害關(guān)系人,主要是指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以及其他親屬等。
    C.須經(jīng)人民法院宣告。
    D.采用特別程序。
    (3)自然人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行為能力只是處于一時的中止或受限制的狀態(tài)。所以,當他們智力障礙排除,具有辨認事物的能力時,可以根據(jù)其健康恢復的狀況,經(jīng)本人或者利害關(guān)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5、例外性規(guī)定
    對于涉及民事行為能力的問題,還要注意兩個例外: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這樣規(guī)定目的在于保護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利益,避免其在從事民事行為時的利益受損。
    (2)行為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tài)下所實施的民事行為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