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將于3月11日進行,請考生做好備考準備,迎接考試,小編在此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wǎng)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長”是教育哲學家()的觀點。
A.赫爾巴特
B.皮亞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我國封建社會后期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
A.六藝
B.八股文
C.自然科學
D.四書、五經(jīng)
3.中國古代“內(nèi)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我國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法》的時間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為人師表”是說教師必須具備()。
A.專業(yè)意識
B.專業(yè)態(tài)度
C.專業(yè)技能
D.專業(yè)品質(zhì)
6.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7.“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假設的提出者是()。
A.贊可夫
B.維果茨基
C.皮亞杰
D.布魯納
8.“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特點。
A.示范性
B.復雜性
C.創(chuàng)造性
D.勞動方式個體性
9.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施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
A.目標評價模式
B.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C.過程評價模式
D.成果評價模式
10.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量的()
A.信度
B.難度
C.區(qū)分度
D.效度
答案解析:
1.C
【解析】杜威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是20世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對教育本質(zhì)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不斷改造。
2.B
【解析】由教育發(fā)展史可知,我國封建社會后期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八股文。
3.C
【解析】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正是內(nèi)發(fā)論的觀點。
4.C
【解析】建國后,我國實行教育向工農(nóng)開門,1986年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法》。
5.B
【解析】“為人師表”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態(tài)度。
6.A
【解析】教學計劃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jù),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jù)。其中心問題就是開設哪些科目。
7.B
【解析】維果茨基提出的。
8.A
【解析】“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特點。
9.B
【解析】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施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0.D
【解析】理解效度的概念,關鍵在于理解“效”,指的是能測出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
新東方網(wǎng)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
課程推薦:小編在此為大家中公網(wǎng)校課程,套餐、免費試聽體驗【>>點擊查看詳情】
【幼兒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小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中學課程】→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并將其號碼寫在相應的括號內(nèi)。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即生長”是教育哲學家()的觀點。
A.赫爾巴特
B.皮亞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2.我國封建社會后期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
A.六藝
B.八股文
C.自然科學
D.四書、五經(jīng)
3.中國古代“內(nèi)發(fā)論”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4.我國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法》的時間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為人師表”是說教師必須具備()。
A.專業(yè)意識
B.專業(yè)態(tài)度
C.專業(yè)技能
D.專業(yè)品質(zhì)
6.教學計劃的中心問題是()。
A.開設哪些科目
B.各門學科開設的順序
C.各門學科的教學時間
D.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
7.“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假設的提出者是()。
A.贊可夫
B.維果茨基
C.皮亞杰
D.布魯納
8.“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特點。
A.示范性
B.復雜性
C.創(chuàng)造性
D.勞動方式個體性
9.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施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
A.目標評價模式
B.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C.過程評價模式
D.成果評價模式
10.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稱為測量的()
A.信度
B.難度
C.區(qū)分度
D.效度
答案解析:
1.C
【解析】杜威是實用主義的代表人物,是20世紀偉大的教育思想家。他對教育本質(zhì)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jīng)驗的不斷改造。
2.B
【解析】由教育發(fā)展史可知,我國封建社會后期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是八股文。
3.C
【解析】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正是內(nèi)發(fā)論的觀點。
4.C
【解析】建國后,我國實行教育向工農(nóng)開門,1986年正式頒布《義務教育法》。
5.B
【解析】“為人師表”是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yè)態(tài)度。
6.A
【解析】教學計劃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jù),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jù)。其中心問題就是開設哪些科目。
7.B
【解析】維果茨基提出的。
8.A
【解析】“為人師表”體現(xiàn)了教師勞動的示范性
特點。
9.B
【解析】從“課程計劃預期的結果”轉向“課程計劃實施的結果”的評價模式是目的游離評價模式。
10.D
【解析】理解效度的概念,關鍵在于理解“效”,指的是能測出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
新東方網(wǎng)課推薦:2017年教師資格順利課程??!點擊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