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剛一定是一名高校教師,因為他不僅擁有的博士學位,又在海外研究機構(gòu)有超過一年的研究經(jīng)歷。
以下哪項能夠保證上述論斷的正確?
A.除非是高校教師,否則不能既擁有的博士學位,又在海外研究機構(gòu)有超過一年的研究經(jīng)歷。
B.近年來,高校教師都要求有海外研究經(jīng)歷。
C.有的中學教師也擁有博士學位和海外研究經(jīng)歷。
D.除非是博士,并且有海外超過一年的研究經(jīng)歷,否則不能成為高校教師。
2.掙更多的錢能讓人更快樂,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這樣的。但是新的研究表明,反過來也是如此,快樂的人能掙更多的錢。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對一萬多名美國人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那些情緒積極、在成長過程中對生活感到更滿意的人,在達到29歲的年齡時其收入也較高。
以下哪項最能對上述研究結(jié)論提出質(zhì)疑?
A.在比較富裕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對生活大都持消極態(tài)度。
B.除了情緒,專業(yè)化程度和工作能力也會直接影響收入水平。
C.對生活感到更滿意的年輕人大都出生于比較富裕的家庭,而且都具有良好的職業(yè)背景。
D.應該比較一下被調(diào)查對象的職業(yè)分布情況
3.經(jīng)過多輪淘汰賽后,甲、乙、丙、丁四名選手爭奪最后的排名,排名不設并列名次。分析加預測:I.第一名或者是甲,或者是乙;II.如果丙不是第一名,丁也不是第一名;III.甲不是第一名。如果分析家的預測只有一句是對的,則第一名是誰?
A.甲 B.乙 C.丙 D.丁
4.請從右邊的列中選擇圖形,以滿足左邊的圖形按照邏輯角度能正確排列下來:

根據(jù)下列資料,回答5-9題。

5.該市2005年6月的總保費收入比去年同期約增長了:
A.14.1% B.24.1% C.34.1% D.68.5%
6.該市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與2003年同期相比:
A.約增長了3個百分點 B.約減少了3個百分點
C.約增加了6個百分點 D.約減少了6個百分點
7.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增幅的是:
A.2004年6月財產(chǎn)險保費收入 B.2004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
C.2005年6月財產(chǎn)險保費收入 D.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
8.2003年6月,該市哪一種保險的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相對2002年6月有增長?
A.財產(chǎn)險 B.人身險
C.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 D.無法判斷
9.根據(jù)四年來該市保費收入的變化,可以推出:
[1]該市的人均收入有較大增長
[2]人們的保險和理財意識不斷增強
[3]人們對于人身險的投入明顯高于對于其他險種的投入
A.[1] B.[3] C.[1]與[2] D.[2]與[3]
參考答案與解析
1.【答案】A。解析:假言命題。題干的論證是有博士學位且在海外研究機構(gòu)有超過一年的研究經(jīng)歷推出是一名高校教師。A選項符合上述論證,所以正確答案為A;B選項沒有提及博士學位所以不正確;C選項削弱上述排除;D選項推出關(guān)系與題干相反,所以不正確。
2.【答案】C。解析:削弱型題目。結(jié)論為快樂的人能夠掙更多的錢。C選項在說快樂的人大多都是家庭富裕,職業(yè)背景良好,導致他們能夠掙更多錢,另有他因在削弱,所以正確答案為C。A選項消極態(tài)度為無關(guān)選項;B選項在說情緒也是影響收入的一部分,削弱力度弱;D選項為無關(guān)選項。
3.【答案】D。解析:真假話題。I.甲或乙;II.非丙推出非丁;III.非甲。只有一句話是對的,假設第三句話是正確的,第一句第二句是假的,第一句話得出第一名不是甲也不是乙;第二句話得出第一名不是丙是丁,所以第一名是丁,正確答案為D。
4.【答案】B。解析:對稱圖形且左右均為字母A、B、C、D、E。
5.【答案】A。解析:根據(jù)同比增長率公式并結(jié)合圖形可知,2005年6月的總保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29+1802+678)-(193+1595+586))/(193+1595+586)×100%=335/2374×100%<20%,只有A項符合。
6.【答案】B。解析: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為1802/(229+1802+678)×100%=1802/2709×100%≈1800/2700=2/3≈67%,2003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的比重為1504/(174+1504+476)×100%=1504/2154×100%≈1505/2150×100%=70%,顯然約減少了3個百分點。
7.【答案】A。解析:2004年6月財產(chǎn)險保費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為(586-476)/476×100%=110/476>20%;
2004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增幅為(1595-1504)/1504×100%=91/1504<10%;
2005年6月財產(chǎn)險保費收入增幅為(678-586)/586×100%=92/586<20%;
2005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增幅為(1802-1595)/1595×100%=207/1595<20%。
比較可知,應選擇A。
8.【答案】C。解析:2002年6月人身險保費收入占總保費收入比重為1099/(87+1099+421)=1099/1607≈1100/1600≈68.8%;
2002年6月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占比為87/(87+1099+421)=87/1607≈88/1600=5.5%;
那么,2002年6月財產(chǎn)險占比約為100%-68.8%%-5.5%=25.7%。
2003年6月人身險占比為1504/(174+1504+476)×100%=1504/2154=(1400+104)/(2000+154)≈70%;
2003年6月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占比為174/(174+1504+476)=174/2154=(160+14)/(2000+154)≈8%;
那么,2003年6月財產(chǎn)險占比約為100%-8%-70%=22%。
比較可知,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占總保費的比重同比增長。
9.【答案】B。解析:[1],從保費的變化情況無法推知人均收入的變化情況,不能推出;
[2],從保費的變化情況也無法判斷人們的保險和理財意識的變化情況,不能推出;
[3],從保費的變化情況看,人們在人身險的投入方面要遠遠大于其他險種,可以推出。
綜上,只有[3]可以推出,選擇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