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世間好的身份就是——我是一個學生,或者說我是一個學習者。我說的這種學生的身份,不同于人們生活中所說的那種學生的概念。以下文章由整理發(fā)布。
生活中的學生是一個等級社會當中的底層,它是相對來講是很卑微的,就像地上的小草一樣,人們都需要成為大師,成為很高很茂盛的樹,而忽略一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草。在等級社會當中學生意味著低,意味著輕、分量很輕,意味著是背景,意味著被支配被教導;他們還很稚弱,綜指在世間學生是一個飽含輕視的名詞。
我說的不是這些,我說的是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另外一種向度上的學生,在心靈真正意義上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是非常幸福的。
首先作為一個學生,它意味著我活著。他比德高望重者,他比成功者,比那些大咖大腕,比那些特別自信的人要好多了。我是學生,意味著我知道我自己有很多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需要學;而那些功成名就不認為自己是學生的人,他們覺得自己是老師,他們會覺得我現(xiàn)在可以教了我早已不是學生,我早已。。。。,實際上當他們處在這樣的狀態(tài)的時候,他們是一個機器。
他們是裝了過去軟件的機器,只要你以為你知道,你從哪里知道都是過去。所以就是那種成功感很強的人,覺得自己特別有資格、特別成功的人,其實他不僅是不討人喜歡,人家跟他在一起很難受,你就會很需要照顧他們的面子、他們特別怕受傷。
還有,就是他們對自己是封閉的,他們特別不愿意接受變化,他們特別需要活在他可以掌控的范圍里,無論那個范圍多小。我講這些不是批判誰,是指我們的信念系統(tǒng)。你看我們家里人,只要老人基本上都處于那種狀態(tài)。
作為學生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我承認自己不知道,我承認自己需要學。還有一個就是犯錯對我來講是正常的。
我知道我過去可能犯了很多錯,現(xiàn)在也有可能犯錯,將來也有可能犯錯??傊畬τ趯W習來講,犯錯是非常正常的。就像你去嘗試做一道新菜一樣,無論你味道重了還是輕了那都很正常,你是慢慢地就做出那道菜了。
正常來講的謙虛不是驕傲就是討好。你為了讓大家喜歡你,因為大家喜歡謙虛,然后你就故作低姿態(tài)。你不是一個平等的姿態(tài),你還是有這種等級心的、分別心的。如果是平等的心態(tài),我是暫時比你們知道得多一些,但是什么都不算,這種分別沒什么意義,都是早晚的事兒。我暫時處于、能夠去為你服務,我感到非常的幸福,我非常感謝你們信任我、愿意聽從我。
承認我不知道不是一種謙虛,如果是一種謙虛那么世界上沒意義的就是謙虛還有驕傲。我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是什么都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常的。謙虛和驕傲是等級概念當中的一個把戲,所以說你過分謙虛就是驕傲,其實你只要有謙虛之念你就是驕傲。什么叫謙虛呀?你把自己真的看成高的了,你故意做一個低姿態(tài),這叫謙虛。
那些扮演大師或者是成功者的人,他們本質(zhì)上和討糖吃的小孩子沒什么區(qū)別,他們在討認可和接納。但這個也沒什么可批判的,人們在匱乏感里的時候都會這樣。OK,轉(zhuǎn)回來說“承認我不知道,它不是一種謙虛。它是一種希望。”只有在認識到我不知道,并且按這個來生活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去真正的交托圣靈,而不是按照過去的信念系統(tǒng)去臆造輪回的生活。
做學生的幸福就在于,當我承認我自己不知道,奇跡課程里面非常強調(diào)這個,有一段話就是說: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要去向何方,我不知道該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我不知道萬事萬物的目的。我絕不是因為我認定的理由而煩惱。但從心靈的覺醒來講,你承認你是學生,你所有的犯錯都不是錯,這個就可以讓你有很大的平安。而我剛才講的那個我承認我有多么需要學習,那個其實也意味著平等。只要在世間大家都是學生,只要在世間大家也都是病人只有圣靈是醫(yī)生,我們是一群瘋子跟病人在一起。
他還有一個幸福是平安。我說的這個平安是一種很具體的平安,就是你的犯錯不是錯,你可以犯錯,你犯什么樣的錯都不是錯,因為你正在學習。過去我的生活當中是非常難更不允許自己犯錯的,這個東西讓我太緊張了,整個社會都是打擊犯錯的,都是懲罰犯錯的,你犯了錯你要負責任。弄得大家寧愿不做也少犯錯。我們的本性是愛,我們的真正的身份是一體自性,但是現(xiàn)在在世間的我們,我們把身體當真的我們,把個人身份當真的我們,我們的本性是不可磨滅的是恒常的,但是我們有的時候不太習慣甚至不太愿意按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比如說王寶強事件我前兩天我分享過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可以說是表里如一的,但是今天當事件又出現(xiàn)新的進展的時候,又出現(xiàn)轉(zhuǎn)移財產(chǎn)呀,宋喆的妻子又起訴宋喆離婚呀,當它像電視劇一樣有往下演的時候,我還是有興趣看,尤其是當我在無聊的時候,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會選擇我的那種寬恕的眼光,但我也覺察到這樣的事情對我還是有吸引力的,我內(nèi)心有一部分是和所有人一樣俗的,就像喜歡看熱鬧,甚至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那種心理,雖然這種聲音它在我心里不是主流,但我還是注意到它是有的。
有三個方面就看出我們多么不愿出于本性而活、不愿意出于愛而活。我剛才說了一個,看熱鬧。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出現(xiàn)這種罪疚戲罪疚的劇情就去指責就去激動,當然有些人很激動,像比如說我們有一些心靈覺醒的意識以后,個人成長走過一些階段之后,對這些不是特別熱衷但還是有,程度不一樣。
再有一個就是,你內(nèi)心還有沒有怨尤。我們不說頻率的事情,不說你多久處于某個狀態(tài),我們不說這個,就是你內(nèi)心還會不會怨尤,當怨尤的時候你會不會越想越氣,你還會不會內(nèi)疚還會不會自責還會不會自責還會不會不好意思還會不會有虧欠感,只要有這些都說明咱們還有的學習。
人類所有的痛苦都是罪疚懼的延伸,而這個罪疚懼的源頭就是當初的分裂一念,這個分裂一念雖然并沒有真實地發(fā)生過,但是這個心靈出于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即便是那一念它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樣無限地延伸。如果說整個宇宙是一場夢的話,我們在宇宙當中的這具身體估計這個罪疚懼都上演到一萬多集甚至一億多集才演到今天的劇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世間好的身份就是我是一個學生,我有的要學,而且我會犯錯的,我一定是因為一個錯誤我才需要學習的,如果我沒有犯錯我就不需要學習,分裂一念就是一個錯誤。
生活中的學生是一個等級社會當中的底層,它是相對來講是很卑微的,就像地上的小草一樣,人們都需要成為大師,成為很高很茂盛的樹,而忽略一些數(shù)不勝數(shù)的小草。在等級社會當中學生意味著低,意味著輕、分量很輕,意味著是背景,意味著被支配被教導;他們還很稚弱,綜指在世間學生是一個飽含輕視的名詞。
我說的不是這些,我說的是作為一個學生,一個另外一種向度上的學生,在心靈真正意義上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是非常幸福的。
首先作為一個學生,它意味著我活著。他比德高望重者,他比成功者,比那些大咖大腕,比那些特別自信的人要好多了。我是學生,意味著我知道我自己有很多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需要學;而那些功成名就不認為自己是學生的人,他們覺得自己是老師,他們會覺得我現(xiàn)在可以教了我早已不是學生,我早已。。。。,實際上當他們處在這樣的狀態(tài)的時候,他們是一個機器。
他們是裝了過去軟件的機器,只要你以為你知道,你從哪里知道都是過去。所以就是那種成功感很強的人,覺得自己特別有資格、特別成功的人,其實他不僅是不討人喜歡,人家跟他在一起很難受,你就會很需要照顧他們的面子、他們特別怕受傷。
還有,就是他們對自己是封閉的,他們特別不愿意接受變化,他們特別需要活在他可以掌控的范圍里,無論那個范圍多小。我講這些不是批判誰,是指我們的信念系統(tǒng)。你看我們家里人,只要老人基本上都處于那種狀態(tài)。
作為學生有兩個好處,一個好處是我承認自己不知道,我承認自己需要學。還有一個就是犯錯對我來講是正常的。
我知道我過去可能犯了很多錯,現(xiàn)在也有可能犯錯,將來也有可能犯錯??傊畬τ趯W習來講,犯錯是非常正常的。就像你去嘗試做一道新菜一樣,無論你味道重了還是輕了那都很正常,你是慢慢地就做出那道菜了。
正常來講的謙虛不是驕傲就是討好。你為了讓大家喜歡你,因為大家喜歡謙虛,然后你就故作低姿態(tài)。你不是一個平等的姿態(tài),你還是有這種等級心的、分別心的。如果是平等的心態(tài),我是暫時比你們知道得多一些,但是什么都不算,這種分別沒什么意義,都是早晚的事兒。我暫時處于、能夠去為你服務,我感到非常的幸福,我非常感謝你們信任我、愿意聽從我。
承認我不知道不是一種謙虛,如果是一種謙虛那么世界上沒意義的就是謙虛還有驕傲。我是什么就是什么,我是什么都是非常普通、非常平常的。謙虛和驕傲是等級概念當中的一個把戲,所以說你過分謙虛就是驕傲,其實你只要有謙虛之念你就是驕傲。什么叫謙虛呀?你把自己真的看成高的了,你故意做一個低姿態(tài),這叫謙虛。
那些扮演大師或者是成功者的人,他們本質(zhì)上和討糖吃的小孩子沒什么區(qū)別,他們在討認可和接納。但這個也沒什么可批判的,人們在匱乏感里的時候都會這樣。OK,轉(zhuǎn)回來說“承認我不知道,它不是一種謙虛。它是一種希望。”只有在認識到我不知道,并且按這個來生活的時候,我們才有可能去真正的交托圣靈,而不是按照過去的信念系統(tǒng)去臆造輪回的生活。
做學生的幸福就在于,當我承認我自己不知道,奇跡課程里面非常強調(diào)這個,有一段話就是說: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要去向何方,我不知道該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和自己。我不知道萬事萬物的目的。我絕不是因為我認定的理由而煩惱。但從心靈的覺醒來講,你承認你是學生,你所有的犯錯都不是錯,這個就可以讓你有很大的平安。而我剛才講的那個我承認我有多么需要學習,那個其實也意味著平等。只要在世間大家都是學生,只要在世間大家也都是病人只有圣靈是醫(yī)生,我們是一群瘋子跟病人在一起。
他還有一個幸福是平安。我說的這個平安是一種很具體的平安,就是你的犯錯不是錯,你可以犯錯,你犯什么樣的錯都不是錯,因為你正在學習。過去我的生活當中是非常難更不允許自己犯錯的,這個東西讓我太緊張了,整個社會都是打擊犯錯的,都是懲罰犯錯的,你犯了錯你要負責任。弄得大家寧愿不做也少犯錯。我們的本性是愛,我們的真正的身份是一體自性,但是現(xiàn)在在世間的我們,我們把身體當真的我們,把個人身份當真的我們,我們的本性是不可磨滅的是恒常的,但是我們有的時候不太習慣甚至不太愿意按照自己的本性而活。
比如說王寶強事件我前兩天我分享過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可以說是表里如一的,但是今天當事件又出現(xiàn)新的進展的時候,又出現(xiàn)轉(zhuǎn)移財產(chǎn)呀,宋喆的妻子又起訴宋喆離婚呀,當它像電視劇一樣有往下演的時候,我還是有興趣看,尤其是當我在無聊的時候,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會選擇我的那種寬恕的眼光,但我也覺察到這樣的事情對我還是有吸引力的,我內(nèi)心有一部分是和所有人一樣俗的,就像喜歡看熱鬧,甚至是看熱鬧不嫌事大那種心理,雖然這種聲音它在我心里不是主流,但我還是注意到它是有的。
有三個方面就看出我們多么不愿出于本性而活、不愿意出于愛而活。我剛才說了一個,看熱鬧。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出現(xiàn)這種罪疚戲罪疚的劇情就去指責就去激動,當然有些人很激動,像比如說我們有一些心靈覺醒的意識以后,個人成長走過一些階段之后,對這些不是特別熱衷但還是有,程度不一樣。
再有一個就是,你內(nèi)心還有沒有怨尤。我們不說頻率的事情,不說你多久處于某個狀態(tài),我們不說這個,就是你內(nèi)心還會不會怨尤,當怨尤的時候你會不會越想越氣,你還會不會內(nèi)疚還會不會自責還會不會自責還會不會不好意思還會不會有虧欠感,只要有這些都說明咱們還有的學習。
人類所有的痛苦都是罪疚懼的延伸,而這個罪疚懼的源頭就是當初的分裂一念,這個分裂一念雖然并沒有真實地發(fā)生過,但是這個心靈出于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即便是那一念它就像宇宙大爆炸一樣無限地延伸。如果說整個宇宙是一場夢的話,我們在宇宙當中的這具身體估計這個罪疚懼都上演到一萬多集甚至一億多集才演到今天的劇情。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世間好的身份就是我是一個學生,我有的要學,而且我會犯錯的,我一定是因為一個錯誤我才需要學習的,如果我沒有犯錯我就不需要學習,分裂一念就是一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