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下面是整理的高二語文下冊課件:《張衡傳》,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敘述、說明事物的方法及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ā?BR>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虛詞\'于\',復習意動和使動用法。
3、了解張衡在科學技術(shù)上的成就和貢獻,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本文詳略的剪裁。
【教學難點】
區(qū)別虛詞\'乃\'、\'于\'的用法。
【教學方法】
講讀課
【教學課時】
三課時
*、二課時
一、作者簡介:
范曄(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學家。他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guān)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此書內(nèi)容充實,對考核史實有參考價值。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彩,文氣流暢,既具史學識見,又有較高文學價值。
張衡
(78--139)東漢文學家。其作品《二京賦》、《四碧詩》等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特別是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更為出色,他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地震儀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學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為南陽重修的張衡墓題詞說:
\'如此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
本文節(jié)選自《后漢書•張衡傳》,作為一篇科學家的傳記而節(jié)選,對原文有大量的刪節(jié)。
二、課文串講: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1)人也。衡少善屬文(2),游于三輔(3),因入京
縣寫游學因此
屬:連綴。
師(4),觀(于)太學(5),遂通五經(jīng)(6),貫六義(7)。雖才高于世,而無驕
學習通曉熟悉比世人但驕
通、貫:同義,精通,貫通。
尚之情(8)。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舉
傲自大神情平時舉止行動淡泊嫻靜庸俗被推舉為
從容:舉止行動,作名詞。
孝廉不行(10),連辟公府(11)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沒有去應(薦)屢次被征召就職太平
不逾侈(12)。衡乃擬班固《兩都》(13)作《二京賦》,因以(之)以諷
過度奢侈就模仿就用(這篇文章)諷
諫。精思傅會(14),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15)奇其才
喻和勸說(他們)精心構(gòu)思細致安排出眾超群
奇:以其才為奇,形作意動。
累召(之)不應。
聘請(他)應召
衡善機巧(1),尤致思(2)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3)衡善術(shù)
制造巧妙的機械致力鉆研常聽說術(shù)數(shù)方
學,公車特征(5)拜(6)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7)陰陽,
面的學問特地指名征召授給升就研究核實
公車:官署名陰陽:指日月運行。
妙盡璇機之正(8),作渾天儀(9),著《靈憲》、
的變化規(guī)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測天儀的道理制造出寫了
《算罔論》(10),言甚詳明。
語言道理更加詳細明白
順帝初,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11)。衡不慕當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調(diào)轉(zhuǎn)趨附當時的權(quán)貴擔任官職
慕:羨慕,趨附。
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往往多年升遷自從離開太史令的職務年后重回來(任原職)
陽嘉元年(1),復造候風地動儀(2),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儀器的)直徑長
合蓋隆起(3),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蓋住中間隆起杯作裝飾用圖形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都:大。
柱(4),傍行八道(5),施關(guān)發(fā)機(6)。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
挨著放置根桿設置關(guān)鍵(用來)撥動機關(guān)
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7),皆隱在尊中,覆蓋周
接它那些樞紐和(各種)機件的巧妙構(gòu)造銅嚴
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
空隙(里的機械)關(guān)動清
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
脆響亮在旁守候機械的人覺察知道雖然龍首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動龍頭的)發(fā)生的方位用事情來檢驗(彼此)符合(靈驗)如神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10)。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
從(已有的)記錄的內(nèi)容(來看)這樣的事曾經(jīng)
師學者咸怪其無征(11)。后數(shù)日驛(12)至,果地震(于)隴
有學問的人都它沒有驗證過了幾天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所從方起(14)。
信服巧妙從哪方位發(fā)生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15)。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16);又
離開(京城)做王逸華典章制度
多豪右(1),共為不軌。衡下車(2),治威嚴(3),整法度,陰知(4)
很多豪門大族彼此勾結(jié)干壞事一到任樹立威信整頓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黨名姓,一時收禽(之),上下肅然,稱為政理(5)。視
一下子把他們逮捕起來舉國上下嚴謹守法稱贊是政治清明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書乞骸骨(7),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請求辭職還鄉(xiāng)(朝庭)征召封他為享年去世
三、小結(jié)課堂
學生復述課文大意、教者指導,體會張衡的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
四、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
2、練習2、3
第三課時
一、關(guān)于人物傳記:
1、傳記的特點:
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
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
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二、結(jié)構(gòu)提綱:
1、介紹張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學才能。(1自然段)
2、介紹張衡輝煌的科學成就。(2--4)
(1)、張衡的潛心科研。
(2)、張衡的不慕名利。
(3)、張衡的重大發(fā)明。
3、介紹張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不行、不就、不應。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也無所謂,他還\'不好交接俗人\',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風氣,經(jīng)過十年苦思而寫成《二京賦》以諷諫當世。一任河間相,立即\'治威嚴,整法度\',對*黨\'一時收禽\'。這些都反映了他的\'從容淡靜,不慕當世\'的品德。
2、\'無驕尚之情\'
年少時\'善屬文\',\'通五經(jīng)\',\'貫六藝\',\'才高于世\',這些都反映他不尚虛浮而謙遜樸實的品德。只有這樣,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獲得象\'候風地動儀\'那樣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當,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本文全面地記敘張衡各個方面的成就,又重點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在科技方面,略寫渾天儀,詳寫地動儀。寫張衡為人,詳寫他積極進取的主導方面,略寫他\'上書氣骸骨\',避害全身,歸隱田園的消極方面。敘述以時間為經(jīng),以張衡事跡為緯。寫候風地動儀,以說明為主,以敘述為輔。
張衡在科學上的輝煌成就,主要是通過具體、詳細地介紹候風地動儀來說明的。文章按以下順序來介紹候風地動儀(采用的表達方式是說明):
時間→名稱→材料→外形→構(gòu)造→作用→效果→評價→驗證→使用。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學說明文。
作業(yè)布置:
[思考和練習]: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篇二】
一、說教材地位和作用
作者范曄以質(zhì)樸通俗的語言,粗線條地勾勒了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的一生,展現(xiàn)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著重強調(diào)了他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本文不僅是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傳記文體學習的重要載體,還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情感。
因此其作用與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了解傳記文章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敘事詳略安排得當?shù)膶懛ā?BR> 2.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3.了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說重點難點
文言文,首先是“文”,學習實詞、虛詞(于、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傳記寫法,還有承載的人文精神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不僅是本課時的難點。
四、說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薄敖處煹狞c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贬槍Ρ疚奶攸c,本人設計一方面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通過自主閱讀、合作學習,疏通文意,利用學案導學實現(xiàn)對文言知識梳理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說學法
我設計了自學整理法,完成對文言知識掌握;用朗讀法、討論法、提問法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總結(jié)傳主精神,探究本文寫法。依據(jù)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閱讀與鑒賞”方面,建議“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與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齊名并提,他就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1959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現(xiàn)代郭沫若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在世界上亦罕見。
這是當今世界對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學巨匠表達出的一種*崇高的敬意,是什么原因使張衡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偉人?《張衡傳》中給了我們*好的解釋。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從而走近張衡,了解張衡。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2.傳記簡介
1)傳記的特點: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3.知識梳理結(jié)合學案導學,自學整理,小組交流。(10分鐘)(重點)
難點的解決通過借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課上教師講解--課后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
4.三步閱讀(20分鐘)
1)誦讀課文?!皶x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領會文章的要旨。大聲朗讀、口熟能誦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預習中已經(jīng)要求學生讀過課文,現(xiàn)在要求學生齊聲誦讀,旨在規(guī)范讀音、句讀,體會文章韻律,熟悉課文內(nèi)容。
2)自讀全文,思考重點問題一:張衡*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屬文、機巧、術(shù)學、政事)此問設計用利對全文內(nèi)容的掌握。
思考二:為什么張衡在各個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慕當世、憂國憂民)此問既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個性化解讀,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速讀全文,思考全文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又如何組織材料?此問目的在總結(jié)傳記特點。
教師提醒學生找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學生即可發(fā)現(xiàn)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的。其次引導學生比較材料,不難發(fā)現(xiàn)天文歷算方面的成就進行了詳寫。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有梯度問題的探究發(fā)現(xiàn),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以時間順序介紹人物,剪裁詳略得當。
同時,也明確了人物傳記寫作的一般方法:一是以時間為序組材來概括人物一生,二是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得當。*步是第二步探究發(fā)現(xiàn)的基礎,第二步是*步感知內(nèi)容的深化。
這樣三步走,學生的閱讀體驗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從音樂美--人物美--人性美--形式美的層層提高的過程。
5.作業(yè):收集資料,自選一人,寫篇小傳。
總結(jié):
張衡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決不僅僅是由于他的天才,那些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支撐成就大廈的堅固根基。今天,我們來讀偉人的傳記,不單單是為了知道他們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從偉人的身上去汲取智慧和力量。*后,我想用張衡的一句勵志名言來結(jié)束這堂課,“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讓我們共勉!
七.結(jié)束
板書設計:
張衡傳
音樂美
人物美(善屬文、機巧、術(shù)學、政事)
人性美(謙虛、淡泊、從容、憂國憂民)
形式美(時間、詳略)
【教學目的】
1、進一步掌握敘述、說明事物的方法及詳略得當?shù)募舨梅椒ā?BR>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虛詞\'于\',復習意動和使動用法。
3、了解張衡在科學技術(shù)上的成就和貢獻,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本文詳略的剪裁。
【教學難點】
區(qū)別虛詞\'乃\'、\'于\'的用法。
【教學方法】
講讀課
【教學課時】
三課時
*、二課時
一、作者簡介:
范曄(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學家。他根據(jù)前人撰述的幾十種有關(guān)后漢的歷史著作,編寫成《后漢書》。此書內(nèi)容充實,對考核史實有參考價值。文筆簡練生動,議論部分具有強烈的抒*彩,文氣流暢,既具史學識見,又有較高文學價值。
張衡
(78--139)東漢文學家。其作品《二京賦》、《四碧詩》等都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特別是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更為出色,他是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他的\'候風地動儀\'比歐洲地震儀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學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為南陽重修的張衡墓題詞說:
\'如此全面發(fā)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見。\'
本文節(jié)選自《后漢書•張衡傳》,作為一篇科學家的傳記而節(jié)選,對原文有大量的刪節(jié)。
二、課文串講: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1)人也。衡少善屬文(2),游于三輔(3),因入京
縣寫游學因此
屬:連綴。
師(4),觀(于)太學(5),遂通五經(jīng)(6),貫六義(7)。雖才高于世,而無驕
學習通曉熟悉比世人但驕
通、貫:同義,精通,貫通。
尚之情(8)。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9)中,舉
傲自大神情平時舉止行動淡泊嫻靜庸俗被推舉為
從容:舉止行動,作名詞。
孝廉不行(10),連辟公府(11)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
沒有去應(薦)屢次被征召就職太平
不逾侈(12)。衡乃擬班固《兩都》(13)作《二京賦》,因以(之)以諷
過度奢侈就模仿就用(這篇文章)諷
諫。精思傅會(14),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15)奇其才
喻和勸說(他們)精心構(gòu)思細致安排出眾超群
奇:以其才為奇,形作意動。
累召(之)不應。
聘請(他)應召
衡善機巧(1),尤致思(2)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3)衡善術(shù)
制造巧妙的機械致力鉆研常聽說術(shù)數(shù)方
學,公車特征(5)拜(6)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7)陰陽,
面的學問特地指名征召授給升就研究核實
公車:官署名陰陽:指日月運行。
妙盡璇機之正(8),作渾天儀(9),著《靈憲》、
的變化規(guī)律精妙地研究透了測天儀的道理制造出寫了
《算罔論》(10),言甚詳明。
語言道理更加詳細明白
順帝初,再轉(zhuǎn)復為太史令(11)。衡不慕當世(12),所居之官
再次調(diào)轉(zhuǎn)趨附當時的權(quán)貴擔任官職
慕:羨慕,趨附。
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往往多年升遷自從離開太史令的職務年后重回來(任原職)
陽嘉元年(1),復造候風地動儀(2),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
(儀器的)直徑長
合蓋隆起(3),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
上下相合蓋住中間隆起杯作裝飾用圖形粗大的
尊同樽:酒杯。都:大。
柱(4),傍行八道(5),施關(guān)發(fā)機(6)。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
挨著放置根桿設置關(guān)鍵(用來)撥動機關(guān)
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7),皆隱在尊中,覆蓋周
接它那些樞紐和(各種)機件的巧妙構(gòu)造銅嚴
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
空隙(里的機械)關(guān)動清
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
脆響亮在旁守候機械的人覺察知道雖然龍首找那
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8),合契若神(9)。
(振動龍頭的)發(fā)生的方位用事情來檢驗(彼此)符合(靈驗)如神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10)。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
從(已有的)記錄的內(nèi)容(來看)這樣的事曾經(jīng)
師學者咸怪其無征(11)。后數(shù)日驛(12)至,果地震(于)隴
有學問的人都它沒有驗證過了幾天驛站上傳送文書的人到了
西(13),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所從方起(14)。
信服巧妙從哪方位發(fā)生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15)。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16);又
離開(京城)做王逸華典章制度
多豪右(1),共為不軌。衡下車(2),治威嚴(3),整法度,陰知(4)
很多豪門大族彼此勾結(jié)干壞事一到任樹立威信整頓法令制度暗中察知
*黨名姓,一時收禽(之),上下肅然,稱為政理(5)。視
一下子把他們逮捕起來舉國上下嚴謹守法稱贊是政治清明治理
禽同擒:逮捕。
事(6)三年,上書乞骸骨(7),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政事請求辭職還鄉(xiāng)(朝庭)征召封他為享年去世
三、小結(jié)課堂
學生復述課文大意、教者指導,體會張衡的學習張衡刻苦鉆研的精神。
四、作業(yè)布置
1、背誦課文。
2、練習2、3
第三課時
一、關(guān)于人物傳記:
1、傳記的特點:
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
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
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二、結(jié)構(gòu)提綱:
1、介紹張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學才能。(1自然段)
2、介紹張衡輝煌的科學成就。(2--4)
(1)、張衡的潛心科研。
(2)、張衡的不慕名利。
(3)、張衡的重大發(fā)明。
3、介紹張衡杰出的政治才干。(5自然段)
三、性格特征:
1、從容淡靜,不慕當世不行、不就、不應。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也無所謂,他還\'不好交接俗人\',不滿當時\'王侯以下\'的\'逾侈\'風氣,經(jīng)過十年苦思而寫成《二京賦》以諷諫當世。一任河間相,立即\'治威嚴,整法度\',對*黨\'一時收禽\'。這些都反映了他的\'從容淡靜,不慕當世\'的品德。
2、\'無驕尚之情\'
年少時\'善屬文\',\'通五經(jīng)\',\'貫六藝\',\'才高于世\',這些都反映他不尚虛浮而謙遜樸實的品德。只有這樣,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獲得象\'候風地動儀\'那樣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當,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本文全面地記敘張衡各個方面的成就,又重點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貢獻,在科技方面,略寫渾天儀,詳寫地動儀。寫張衡為人,詳寫他積極進取的主導方面,略寫他\'上書氣骸骨\',避害全身,歸隱田園的消極方面。敘述以時間為經(jīng),以張衡事跡為緯。寫候風地動儀,以說明為主,以敘述為輔。
張衡在科學上的輝煌成就,主要是通過具體、詳細地介紹候風地動儀來說明的。文章按以下順序來介紹候風地動儀(采用的表達方式是說明):
時間→名稱→材料→外形→構(gòu)造→作用→效果→評價→驗證→使用。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學說明文。
作業(yè)布置:
[思考和練習]: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一、說教材地位和作用
作者范曄以質(zhì)樸通俗的語言,粗線條地勾勒了東漢文學家、科學家張衡的一生,展現(xiàn)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并著重強調(diào)了他在科學上的重大貢獻。本文不僅是學生進行文言文學習、傳記文體學習的重要載體,還可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與情感。
因此其作用與地位十分重要的。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了解傳記文章的特點,學習本文記人敘事詳略安排得當?shù)膶懛ā?BR> 2.掌握課文中所涉及的文言詞句知識和文史、文化常識。
3.了解張衡的品格和他在科學、文學、政治各方面的貢獻,學習他刻苦求學、科學務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說重點難點
文言文,首先是“文”,學習實詞、虛詞(于、乃)、特殊句式以及人物傳記寫法,還有承載的人文精神是重點,文章中涉及大量的古代專有名詞、文化常識,會對學生的理解文章造成一定難度,不僅是本課時的難點。
四、說教法
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既是與學生平等的對話者之一,又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薄敖處煹狞c撥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講解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贬槍Ρ疚奶攸c,本人設計一方面要求學生借助工具書,通過自主閱讀、合作學習,疏通文意,利用學案導學實現(xiàn)對文言知識梳理和鞏固;另一方面,通過討論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及人物形象分析。
五、說學法
我設計了自學整理法,完成對文言知識掌握;用朗讀法、討論法、提問法等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分析作品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總結(jié)傳主精神,探究本文寫法。依據(jù)是新課標在必修課“閱讀與鑒賞”方面,建議“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閱讀”。
六、說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在中國古代,有一位智者的名字與西方的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齊名并提,他就是東漢時期的文學家、科學家張衡。1970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為張衡山;1977年又將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的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1959年黨和政府重修張衡墓時,現(xiàn)代郭沫若題詞:如此全面發(fā)展之人,在世界上亦罕見。
這是當今世界對建造世界文明的科學巨匠表達出的一種*崇高的敬意,是什么原因使張衡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偉人?《張衡傳》中給了我們*好的解釋。今天,我們要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從而走近張衡,了解張衡。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好的導入,能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濃厚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審美注意,使之不由自主地進入課文情境。
2.傳記簡介
1)傳記的特點:作為傳記,除了介紹人物姓名、籍貫之外,還必須選擇人物一生中*具有特征的事件,敘述他的為人及其對社會的影響。由于傳記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須“活躍”,有可感性。傳記的基本特點:翔實而典型的文字記錄和樸實而形象的文學色彩。
2)傳記的種類:自傳、傳、小傳、評傳、別傳、外傳等。
本文屬評傳:既記敘人物的事跡,又評介與探討人物的思想狀況、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思想發(fā)展過程和對人類的貢獻。
注意:傳記敘述一個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個人的一生的全部經(jīng)歷,事無巨細都寫下來,只能記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時顯示他的品格特點。
3.知識梳理結(jié)合學案導學,自學整理,小組交流。(10分鐘)(重點)
難點的解決通過借助工具書,進行自讀預習--課上教師講解--課后歸納整理資料卡片的方式進行。
4.三步閱讀(20分鐘)
1)誦讀課文?!皶x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復誦讀,才能領會文章的要旨。大聲朗讀、口熟能誦也是文言文教學的特殊要求。預習中已經(jīng)要求學生讀過課文,現(xiàn)在要求學生齊聲誦讀,旨在規(guī)范讀音、句讀,體會文章韻律,熟悉課文內(nèi)容。
2)自讀全文,思考重點問題一:張衡*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屬文、機巧、術(shù)學、政事)此問設計用利對全文內(nèi)容的掌握。
思考二:為什么張衡在各個方面都有如此高的成就?(無驕尚之情、從容淡靜、不慕當世、憂國憂民)此問既可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個性化解讀,又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3)速讀全文,思考全文按什么順序組織材料,又如何組織材料?此問目的在總結(jié)傳記特點。
教師提醒學生找文中表示時間的短語,學生即可發(fā)現(xiàn)文章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的。其次引導學生比較材料,不難發(fā)現(xiàn)天文歷算方面的成就進行了詳寫。
學生通過對這兩個有梯度問題的探究發(fā)現(xiàn),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以時間順序介紹人物,剪裁詳略得當。
同時,也明確了人物傳記寫作的一般方法:一是以時間為序組材來概括人物一生,二是突出人物重點活動,詳略得當。*步是第二步探究發(fā)現(xiàn)的基礎,第二步是*步感知內(nèi)容的深化。
這樣三步走,學生的閱讀體驗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個從音樂美--人物美--人性美--形式美的層層提高的過程。
5.作業(yè):收集資料,自選一人,寫篇小傳。
總結(jié):
張衡在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功,決不僅僅是由于他的天才,那些優(yōu)秀品質(zhì),都是支撐成就大廈的堅固根基。今天,我們來讀偉人的傳記,不單單是為了知道他們的生平,更重要的是從偉人的身上去汲取智慧和力量。*后,我想用張衡的一句勵志名言來結(jié)束這堂課,“人生在勤,不索何獲!”讓我們共勉!
七.結(jié)束
板書設計:
張衡傳
音樂美
人物美(善屬文、機巧、術(shù)學、政事)
人性美(謙虛、淡泊、從容、憂國憂民)
形式美(時間、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