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試卷及答案

字號:


    以下是為您整理的初三化學試卷及答案,供大家學習參考。
    篇一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1~10題每題各有一個正確選項,11~15題每題有一個或兩個正確選項,請將正確選項的序號添入括號內)
    1.下列各圖所示只發(fā)生物理變化的是()
    A.
    甲烷燃燒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
    膽礬的研碎D.
    鎂與鹽酸反應
    2.食品添加物起云劑是飲料中常用的一種乳化劑,可以讓飲料避免油水分層,看起來更均勻.此次出現在起云劑中的有害塑化劑名叫“鄰苯二甲酸二酯”,是一種普遍用于塑膠材料的塑化劑,其化學式C10H10O4,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鄰苯二甲酸二酯含有三種元素
    B.其完全燃燒后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在食品包裝袋中用到它對人類沒有多大的危害,不必太在意
    D.其相對分子質量是194
    3.“神州七號”太空艙利用NiFe2O4將航天員呼出的廢氣轉化為航天員需要的氣體,而NiFe2O4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化,該物質NiFe2O4中若鐵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則可推測出Ni元素的化合價是()
    A.+2B.﹣2C.+3D.+4
    4.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正確的是()
    A.
    點燃酒精燈B.
    檢驗氣密性C.
    稀釋濃硫酸D.
    收集氫氣
    5.化學實驗過程中要規(guī)范操作,注意實驗安全,如果發(fā)生意外也要冷靜處理.下列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中,錯誤的是()
    選項意外事故處理方法
    A灑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或沙子撲滅
    B稀酸飛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3%~5%的小蘇打溶液
    C誤服氯化鋇溶液立即喝大量鮮牛奶或雞蛋清
    D堿液潑在衣服上用水沖洗后,再涂上醋酸溶液
    A.AB.BC.CD.D
    6.如圖是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a、b的飽和溶液由t°C降到20°C時a析出的晶體一定大于b
    B.在t°C時,a、b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
    C.當a中含有少量b時,可知用冷卻熱飽和溶液方法提純a
    D.a、b都屬于易溶物質
    7.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中不存在帶電的粒子
    B.水通電產生氫氣和氧氣,說明水中含有氫分子和氧分子
    C.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的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數目沒有增減
    D.不同元素最本質的區(qū)別在是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8.對于反應: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A.Y中一定含有鈉元素
    B.X和Y的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18
    C.X可能是CuSO4
    D.Y可能是Na2SO4
    9.以下是我們熟悉的幾種氣體,其中可用如圖所示裝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鐵架臺等儀器)
    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⑤
    10.20℃時,NaCl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如表.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實驗序號水的質量(g)加入NaCl的質量(g)溶液的質量(g)
    ①10212
    ②10313
    ③10413.6
    ④10513.6
    A.②中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
    B.20℃時10g水最多能溶解4g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①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11.已知某固體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這種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蕩后呈渾濁,再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過濾后得無色濾液,取濾液并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可能含NaCl
    12.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下列圖象橫坐標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縱坐標表示反應的有關變化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B.C.D.
    13.要除去下列四種物質中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的物質為雜質)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丙:KCl(KHCO3)?。禾糠郏–uO)
    可選用的試劑及操作方法有:①加適量鹽酸,攪拌,過濾;②加適量水,攪拌,過濾;③加適量鹽酸,蒸發(fā);④溶解,加適量石灰水,過濾,蒸發(fā).下列組合正確的是()
    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C.丙﹣①,丁﹣②D.丁﹣①,丙﹣③
    14.下列各組物質的水溶液,只用組內兩兩物質間的反應,不用其他試劑,不能將其一一區(qū)別的是()
    A.NaCl.Na2CO3.Ca(NO3)2.HClB.Na2SO4.BaCl2.K2CO3.KNO3
    C.FeCl3.NaOH.H2SO4.Ba(OH)2D.K2CO3.H2SO4.KNO3.BaCl2
    15.某NaOH固體樣品,可能含有固體KOH和不溶于酸的雜質A,取5.6g該樣品與100g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mg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樣品不含任何雜質,則m<1.8
    B.若m=1.8,則樣品中一定含有雜質A,可能含有固體KOH
    C.若m=1.8,則樣品中至少含有雜質A或固體KOH的一種
    D.若樣品中不含A,則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不小于7.3%
    二、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22分)
    16.從Na、C、H、O、NFe.Cu七種元素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學式,離子符號,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填空:
    ①兩個鐵離子;
    ②使酚酞試液變紅的氣體
    ③能造成空氣污染的氣體是;
    ④溶于水使溶液溫度顯著升高的堿是.
    17.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為4~8的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長,為測定某農田土壤的酸堿度,取來適量土樣,請完成其pH的測定:
    (1)把適量土樣放入燒杯,并.
    (2)蘸取少許土壤浸出液滴在上.
    (3)將其與對照,即可測得土壤的酸堿度.
    18.以下是一些初中常見物質相互轉化的關系圖(有些條件已省略)已知:常溫下甲為液體,乙和E均為黑色固體,B是氣體,D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1)物質乙的化學式是
    (2)D轉化為C的基本反應類型是,恰好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化學式為:
    (3)B、E轉化為D的化學方程式為.
    19.一位同學取了一瓶井水進行實驗,請和他一起完成實驗報告:
    (1)用燒杯分別取少量井水和蒸餾水,加入適量,攪拌.發(fā)現蒸餾水中的泡沫多,井水中的泡沫少.結論:井水是硬水.
    (2)另取井水加熱煮沸,發(fā)現有難溶于水的固體生成.
    (3)過濾,把得到的難溶固體置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鹽酸,現象是,并有氣泡生成;把生成的氣體通入過量的石灰水中,現象是,化學方程式為:.
    20.鋁、鐵、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
    (1)鋁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是因為鋁在空氣中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薄膜.
    (2)圖中發(fā)生反應后能生成色固體,做該實驗時,在集氣瓶中預先加入少量水可以防止.
    21.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加水溶解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溶液質量的大小關系為:甲乙(填“>”、“<”或“=”).
    (3)把甲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填序號,下同)
    A.溶劑的質量一定變小B.溶質的質量可能不變
    C.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變大D.溶液的質量一定變大
    E.該飽和溶液還可以溶解其它物質
    (4)通常情況下,在實驗室用固體甲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甲溶液,需用到的儀器有:托盤天平(帶砝碼盒)、燒杯和.
    A.酒精燈B.藥匙C.玻璃棒D.漏斗E.鐵架臺F.量筒G膠頭滴管.
    三、簡答題(每小題0分,共15分)
    22.(2014•西華縣一模)小明將氫氧化鈉溶液與硝酸鋇溶液混合,發(fā)現無明顯現象.一段時間后,他再次取敞口放置的上述兩種溶液進行混合,結果出現了白色沉淀.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上述現象.
    23.(2014秋•北安市校級期末)制作硬幣是選用的金屬材料是合金還是純金屬?所選用的金屬材料應具備哪些性質?
    24.(2014秋•北安市校級期末)酸雨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各答一條)
    25.用三種方法鑒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26.酸堿中和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yè)生產中有很多應用,請你舉出三個實例.
    四、實驗探究題(本題共23分,每空1分)
    27.結合以下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回答問題: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①;②.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固體混合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填序號,下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室選用A裝置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為,用此方法制氧氣時,試管口放一團棉花的作用是.
    28.實驗小組對久置生石灰的成分進行分析,實驗操作及部分現象如圖所示.
    【資料:Na2CO3+CaCl2=2NaCl+CaCO3↓】
    回答下列問題:
    (1)樣品加水放熱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③中的實驗現象是.
    (4)將混合物B、C、D倒入一個潔凈的燒杯中,發(fā)現燒杯中有白色沉淀且上層清液呈紅色,過濾,得濾液E和1g濾渣.向濾液E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濾液E中的溶質可能是.
    依據實驗現象及數據判斷,原樣品的成分是.
    29.如圖甲是實驗室模擬煉鐵的裝置圖,試回答:
    (1)按如圖連接實驗裝置、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藥品、固定實驗裝置后,主要實驗步驟有:
    ①通入一氧化碳;
    ②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③點燃酒精噴燈;
    ④熄滅酒精噴燈;
    ⑤驗純.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填序號).
    (2)實驗過程中儀器①中發(fā)生的反應的現象是.
    (3)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
    (4)圖乙是下業(yè)生產中煉鐵高爐的結構圖.實際生產中煉鐵的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是從原料入口加入的,其中焦炭在高爐煉鐵時的作用之一是產生高溫,另一作用為;生鐵出口低于爐渣出口的原因是.
    30.科學探究是奇妙的過程.某同學在實驗室進行如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并幫助完成下列內容:
    該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一包白色粉末.他將該粉末取少量放入試管中,滴入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1)【提出問題】該氣體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與假設】該氣體可能是CO2
    (3)【設計與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用一支玻璃棒蘸取少許澄清石灰水,放在產生氣體的試管口玻璃棒上有白色物質產生化學方程式:.
    該氣體是CO2,由此可判斷該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鹽.
    老師告訴他:該白色粉末是Na2CO3、K2CO3、CaCO3、BaCO3中的兩種,于是該同學做了進一步探究.
    (4)【提出問題】該白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5)【猜想與假設】
    猜想1:該白色粉末是Na2CO3、K2CO3
    猜想2:該白色粉末是CaCO3、BaCO3
    (6)【設計與實驗】
    實驗步驟及現象:
    ①取白色粉末少許于試管中,再注入適量水,振蕩,粉末全部溶解.
    ②向①中滴入澄清石灰水,溶液中出現白色沉淀.
    (7)【實驗結論】
    猜想正確.請你思考判斷:該同學做的上述實驗中,是否有必要做第②步?;為什么?.
    五、計算題
    31.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能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1)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其相對分子質量是;
    (2)維生素C分子中碳、氫、氧原子個數比是;
    (3)維生素C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是.(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2.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可以用來制造機器、電器零件及日用品.為了測定某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取20g該樣品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請解答下列問題:
    (1)完全反應后,生成H2的質量為g.
    (2)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
    篇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P-31Cl-35.5K-39Ca-40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2013•營口中考)小明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豆?jié){,這為他補充的營養(yǎng)素是
    ()
    A.蛋白質B.油脂
    C.維生素D.無機鹽
    【解析】選A。豆類中富含蛋白質,故選A。
    2.(2013•北京中考)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為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解析】選A。本題考查常見的材料。有機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類。純棉帽子是天然有機材料,黃金飾品是金屬材料,陶瓷是無機材料。
    3.(2012•萊蕪中考)下列物質的用途由其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A.水銀用作溫度計中的液體
    B.純堿用作蒸饅頭的膨松劑
    C.不銹鋼制作炊具
    D.干冰(固體二氧化碳)用作人工降雨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物質的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應明確兩點:(1)一些常見物質的性質;(2)性質與用途的關系。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能用作蒸饅頭的膨松劑,是利用其與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是化學性質;而水銀用作溫度計中的液體,不銹鋼制作炊具,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則都是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
    4.(2013•大連中考)下列物質中,堿性最弱的是()
    A.雞蛋清(pH:7~8)
    B.牙膏(pH:8~9)
    C.肥皂(pH:10~11)
    D.爐具清潔劑(pH:12~13)
    【解析】選A。堿性物質的pH大于7,堿性越強pH越大,故選擇本題答案時,應比較其pH,數值最小的堿性最弱。
    5.環(huán)境保護是社會熱點問題,保護環(huán)境應人人關心,事事留意。下列做法會加劇大氣污染的是()
    A.風力發(fā)電B.焚燒秸稈
    C.處理尾氣D.植樹造林
    【解析】選B。焚燒秸稈會產生煙霧、灰塵,能加劇大氣的污染;風力發(fā)電是利用風能,這種清潔能源是當今應大力發(fā)展和提倡的;處理尾氣可減緩大氣污染;植樹造林能有效改善大氣質量。
    6.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有機物、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
    A.氫氣乙醇石油
    B.生鐵碳酸鈣礦泉水
    C.紅磷一氧化碳空氣
    D.氦氣葡萄糖冰水共存物
    【解析】選A。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碳酸鹽、一氧化碳等雖然也含有碳元素,但因其具有無機物的特征,故碳酸鹽、一氧化碳等屬于無機物,故可排除B、C;石油是混合物,冰水共存物屬于化合物,故選A。
    7.要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只有燒杯和玻璃棒
    B.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應該將砝碼放在左盤,藥品放在右盤
    C.配制好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的質量之比為1∶20
    D.稱量時,必須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
    【解析】選D。本題考查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有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應明確三點:(1)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步驟與所需的儀器;(2)配制一定質量分數溶液的正確操作;(3)溶質質量分數的意義。量取水的體積時還需要用到膠頭滴管,也屬于玻璃儀器,A不正確;用托盤天平稱量固體物質的質量應按“左物右碼”,B不正確;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5∶95=1∶19,C不正確;氫氧化鈉易潮解且有腐蝕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D正確。
    8.常溫下,在兩只各盛有100mL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的甲、乙兩種物質,使其充分溶解,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溶液是不飽和溶液
    B.常溫下,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溫度,剩余的甲固體一定能繼續(xù)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飽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解析】選D。相同溫度下,相同質量的溶劑中加入相同質量的兩種溶質,甲有固體剩余,乙無固體剩余,說明甲溶液已達飽和,兩種物質的溶解度不同。乙溶液可能飽和,也可能不飽和。升高溫度,甲固體不一定能繼續(xù)溶解,因為不知道溫度會怎樣影響甲的溶解度。
    9.(2013•沈陽中考)如圖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部分實驗裝置,關于該實驗說法正確的是()
    A.充分反應后,向固體中加稀鹽酸會產生氣泡
    B.在實驗過程中,黑色的粉末會逐漸變成紅色
    C.該實驗的反應原理為FeO+COFe+CO2
    D.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
    【解析】選A。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O3+3CO2Fe+3CO2,反應現象是紅色的固體逐漸變成了灰黑色,有鐵生成,鐵可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反應產生的尾氣中含有未完全反應的CO,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可造成空氣污染,故選A。
    10.(2013•玉溪中考)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打開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蓋,瓶口出現白霧
    B.稀硫酸、稀鹽酸都可以用于金屬表面除銹
    C.利用洗滌劑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把碳酸氫銨和草木灰(堿性)混合施用,會降低肥效
    【解析】選A。濃硫酸不具有揮發(fā)性,故打開試劑瓶蓋,瓶口不會出現白霧;稀硫酸與稀鹽酸都能與氧化鐵反應,故能用于金屬表面除銹;洗滌劑具有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銨鹽能與堿性物質反應放出氨氣,從而使肥效降低。
    11.化學與環(huán)境、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化肥的合理使用,緩解了人類糧食危機
    B.綠色化學的快速發(fā)展,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
    C.新材料的研制和應用,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D.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進了低碳經濟的發(fā)展
    【解析】選D?;实暮侠硎褂?,增加了糧食產量,緩解了人類糧食危機,A說法正確;綠色化學的快速發(fā)展,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B說法正確;新材料的研制和應用,提高了人們的生活品質,C說法正確;化石燃料燃燒會放出二氧化碳,不屬于低碳經濟,D說法錯誤。
    12.(2012•徐州中考)如圖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后,將變成不飽和溶液
    B.t1℃時甲物質和乙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C.t2℃時將70g甲物質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D.甲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乙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大
    【解析】選B。本題考查學生對溶解度曲線的認知能力,解答本題需明確兩點:(1)認識溶解度曲線圖,(2)理解溶液的相關知識。由溶解度曲線可知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飽和溶液升溫后仍為飽和溶液,A錯誤;甲、乙兩種物質在t1℃時溶解度相等,B正確;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60g,70g甲物質加入100g水中,只能得到160g溶液,C錯誤;甲乙兩物質的溶液在沒有具體的條件下,不能比較其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D錯誤。
    13.(2013•昆明中考)某化學興趣小組,為驗證A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其中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組合是()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
    【解析】選D。①中鐵能與硫酸銅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即Fe>Cu;③中銅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即Fe>Cu,①③組合無法得出Ag、Cu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②中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即Cu>Ag;④中鐵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即Fe>H,②④組合無法得出Fe、Cu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④中鐵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強,即Fe>H;⑤中銀不能與稀鹽酸反應,說明銀的金屬活動性比氫弱,即H>Ag,④⑤組合無法得出Fe、Cu兩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②中銅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即Cu>Ag;③中銅不能與硫酸亞鐵溶液反應,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弱,即Fe>Cu,②③組合能得出Ag、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Fe>Cu>Ag。
    14.在化學實驗室中,對某種化合物的溶液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適量K2SO4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該溶液加入適量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則溶液中的物質一定是()
    A.BaCl2B.CuCl2
    C.Na2CO3D.Ba(NO3)2
    【解析】選A。加入K2SO4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Ba2+,加入AgNO3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Cl-,所以該物質是BaCl2。
    15.(2012•南昌中考)下列圖像正確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水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斷加鋅粉
    C.向一定量的稀鹽酸中不斷加氫氧化鈉溶液
    D.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銅混合溶液中不斷加氯化鋇溶液
    【解析】選D。此題是化學反應與圖像知識的考查題,能把反應的過程與圖像情況的走勢聯系起來是解題的關鍵所在。硝酸鉀溶液加水會被不斷稀釋,溶質的質量分數會不斷變小,而溶質的質量不變,圖像應該是一條水平線,A錯誤;硫酸中不斷加入鋅粉時,硫酸鋅的質量(溶質質量分數)不斷變大,直至反應結束,但反應開始時硫酸鋅的質量應為零,所以該圖像起點不正確,B錯誤;由于鹽酸的pH小于7,氫氧化鈉的pH大于7,兩者反應時溶液的pH圖像應為小于7→等于7→大于7,C錯誤;硫酸和硫酸銅的溶液均能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沉淀量會不斷變大,直至反應結束形成一條水平線,D正確。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25分)
    16.(6分)(2013•黃石中考)請選用下列物質對應的序號字母填空:A.二氧化碳B.氯化鈉C.汞D.尿素E.石油F.合成橡膠。
    (1)溫度計中填充的液態(tài)金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汽車輪胎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大棚蔬菜種植中,能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可用作化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溫度計中填充的金屬為汞,用于配制生理鹽水的是氯化鈉,用作汽車輪胎材料的是合成橡膠,被稱為“工業(yè)的血液”的是石油,促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二氧化碳,可用作化肥的是尿素。
    答案:(1)C(2)B(3)F(4)E(5)A(6)D
    17.(6分)(2013•襄陽中考)化學是造福人類的科學,在人體保健、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請你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答下列問題。
    (1)食品安全與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會危及人體健康的是________。
    A.把霉變大米淘凈后繼續(xù)食用
    B.用鮮奶制成酸奶
    C.用甲醛浸泡海產品
    (2)低血糖患者每天都應注意攝入一定量含淀粉的食物,以使血液中維持一定濃度的葡萄糖。請你列舉出一種富含淀粉的食物________。
    (3)下列食物中,主要為人體提供維生素的是_______(填序號)。
    A.西紅柿B.米飯C.雞蛋D.花生
    (4)油炸食物不宜多吃,因長時間煎炸會產生有毒物質丙烯醛(C3H4O)。在空氣中丙烯醛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請寫出丙烯醛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把霉變大米淘凈后繼續(xù)食用,對人體有害,用鮮奶制成酸奶,對人體有益,用甲醛浸泡海產品,對人體有害;(2)大米、面粉中富含淀粉;(3)西紅柿提供維生素;米飯?zhí)峁┨穷悾浑u蛋提供蛋白質;花生提供油脂;(4)在空氣中丙烯醛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C3H4O+7O26CO2+4H2O。
    答案:(1)A、C(2)大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A
    (4)2C3H4O+7O26CO2+4H2O
    18.(8分)(2013•泰州中考)硝酸鉀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一種鹽。請按要求填寫下列有關空格:
    (1)質量分數為4.04%的硝酸鉀溶液可作為番茄無土栽培的營養(yǎng)液。該營養(yǎng)液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復合肥。硝酸鉀中含有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符號)。
    (2)黑火藥爆炸的反應原理是2KNO3+S+3CK2S+3CO2↑+N2↑。此反應的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沒有涉及下列物質類別中的________(填序號)。
    A.單質B.氧化物C.酸D.堿E.鹽
    (3)如圖為硝酸鉀和氯化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示意圖,其中曲線________(填“a”或“b”)表示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欲將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舉兩種)。
    (4)在硝酸鉀中,質量分數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硝酸鉀中含有氮、鉀兩種營養(yǎng)元素,屬于復合肥,硝酸鉀是由K+與N構成的。(2)化學方程式中S、C與N2屬于單質,CO2屬于氧化物,KNO3、K2S屬于鹽,沒有涉及的物質類別是酸、堿。(3)硝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小,所以曲線a表示的是KNO3的溶解度;要使接近飽和的KNO3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可以采用降溫或蒸發(fā)溶劑的方法。(4)KNO3中K、N、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39∶14∶48,所以氧元素的質量分數。
    答案:(1)屬于K+N(2)C、D
    (3)a降溫蒸發(fā)溶劑(4)氧
    19.(5分)A~F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其中A為氣體,它們之間有如圖所示的相互轉化關系,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物質是________,E物質是________。
    (2)寫出氣體D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G中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解析】(1)氣體D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D為二氧化碳,白色沉淀F為碳酸鈣;氣體A能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黑色粉末C和二氧化碳,所以A為一氧化碳,C為鐵;同時一氧化碳能與黑色粉末B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紅色固體單質E,說明黑色粉末B為氧化銅,紅色固體單質E為銅。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
    (3)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又因為硫酸銅溶液過量,所以溶液G為硫酸亞鐵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溶液G中含有的溶質的化學式為FeSO4、CuSO4。
    答案:(1)一氧化碳銅
    (2)CO2+Ca(OH)2====CaCO3↓+H2O
    (3)FeSO4、CuSO4
    三、實驗與探究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8分)
    20.(10分)(2013•濱州中考)下圖是初中化學部分重要實驗的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一種用圖一裝置可以制取的氣體________,驗滿方法為_____________;
    (2)圖二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通過該實驗可得結論:空氣中_______;
    (3)圖三是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某同學在燒杯中加入10mL氫氧化鈉溶液,用滴管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再滴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呈紅色,此時燒杯中除酚酞外,還含有的溶質為________(填化學式);
    (4)圖四是模擬工業(yè)煉鐵的實驗裝置,裝置后面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分析的綜合能力。圖一可用于固體—液體藥品反應制取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氣體,如二氧化碳,驗滿時將燃著的木條放于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否則不滿。空氣中氧氣約占總體積的1/5。中和反應后的溶液呈紅色,說明氫氧化鈉過量,此時溶液中除酚酞外,還有氫氧化鈉、氯化鈉。圖四中的氣球用于收集尾氣中的有毒氣體。
    答案:(1)二氧化碳將燃著的木條放于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集滿,否則不滿(合理即可)
    (2)氧氣約占總體積的1/5
    (3)NaOH、NaCl
    (4)收集尾氣
    21.(8分)(2012•湛江中考)實驗室有一瓶敞口放著的氫氧化鈉固體,同學們想探究這瓶固體的成分,請你一同參與探究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碳酸鈉水溶液顯堿性,氯化鈉、氯化鈣水溶液顯中性。請你寫出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猜想】猜想1:這瓶固體的成分是NaOH;
    猜想2:這瓶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猜想3:這瓶固體的成分是NaOH和________的混合物(填化學式)。
    【實驗與結論】(1)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入適量蒸餾水,振蕩,樣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無色酚酞溶液,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甲同學認為這瓶固體中含有NaOH,乙同學診斷甲同學的結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向(1)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沉淀后靜置,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同學們認為猜想________是正確的。
    【問題討論】(1)丙同學認為實驗時也可以先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振蕩,靜置,然后在上層清液中加入無色酚酞溶液,你認為丙同學的說法__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
    (2)丁同學認為CaCl2溶液也可以改為Ca(OH)2溶液,你認為丁同學的說法______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氫氧化鈉溶液在空氣中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而變質,所以這瓶固體可能是完全沒有變質的氫氧化鈉,也可能是全部變質,只有碳酸鈉,還可能是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成分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氫氧化鈉和碳酸鈉的溶液都顯堿性,僅憑溶液能使酚酞變紅,無法對固體成分進行判斷,加入氯化鈣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有碳酸鈉,加足量的氯化鈣后,溶液中的碳酸鈉全部轉化為碳酸鈣沉淀,即此時上層清液中不含碳酸鈉,清液變成無色,說明溶液中不含氫氧化鈉,即猜想2正確。先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檢驗碳酸鈉并使碳酸鈉轉化為碳酸鈣,再滴加酚酞檢驗氫氧化鈉也可以;用氫氧化鈣代替氯化鈣時,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無法證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氫氧化鈉。
    答案:【查閱資料】2NaOH+CO2====Na2CO3+H2O
    【提出猜想】Na2CO3Na2CO3
    【實驗與結論】(1)Na2CO3溶液也呈堿性,同樣也可以使酚酞溶液變紅(2)2
    【問題討論】(1)正確
    (2)不正確Ca(OH)2+Na2CO3====2NaOH+CaCO3↓,生成NaOH
    四、計算題(本題包括1小題,共12分)
    22.(2013•曲靖中考)“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含有少量氯化鈉。取NaCl和Na2CO3的固體混合物25克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入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的NaCl溶液272克。
    (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求:(1)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2)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
    【解析】(1)反應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272g×10%=27.2g;
    (2)原混合物的質量是25g,而反應后固體的質量——氯化鈉為27.2g,固體質量增加是因為碳酸鈉和鹽酸反應變?yōu)槁然c,可據差量法計算,設原固體混合物中Na2CO3的質量為x
    Na2CO3+2HCl====2NaCl+H2O+CO2↑固體質量增加
    106117117-106=11
    x27.2g-25g=2.2g
    =x=21.2g
    所以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為25g-21.2g=3.8g
    則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100%=15.2%
    答: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是27.2g;
    原固體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15.2%。
    答案:(1)27.2g(2)15.2%
    篇三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Ca-40Pb-207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以下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煤的干餾B.石油的分餾
    C.充有氖氣的霓虹燈發(fā)出紅光D.高壓鍋壓力過大而爆炸
    2.下列屬于純凈物的是()
    A.潔凈的空氣B.不銹鋼C.石油D.冰水混合物
    3.化學實驗中,人的五官起著重要的作用,下圖中五官的使用符合實驗要求的是()
    A.鼻子聞B.嘴巴吹C.耳朵聽D.眼睛看
    4.2010年12月24日,懷寧縣高河鎮(zhèn)新山社區(qū)有3名兒童在安徽省立兒童醫(yī)院被檢出血鉛超標(即血液中鉛的含量超過了正常值)。這里的“鉛”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單質
    5.下列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不正確的是()
    A.室內著火被困,立即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進,尋找安全出口
    B.濃堿液濺到皮膚上,立即涂抹稀硫酸
    C.發(fā)現有人煤氣中毒,立即打開門窗、關閉閥門,將中毒人員轉移到空氣清新處
    D.運輸硫酸的汽車不慎翻入河中,并產生泄漏,可用生石灰處理河水
    6.2014年很多明星因為吸毒而鋃鐺入獄,飽受公眾指責。冰毒(C10H15N)是一種常見的毒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冰毒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49gB.冰毒由26個原子構成
    C.冰毒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D.冰毒分子由三種元素組成
    7.小明對下列水污染的分類不正確的是()
    A.農田排出的污水——農業(yè)污染B.化肥廠排出的污水——農業(yè)污染
    C.家庭排出的污水——生活污染D.小型造紙廠排出的污水——工業(yè)污染
    8、下列各組物質,按混合物、化合物、單質的順序排列的是()
    A.冰水、干冰、氮氣B.石油、煤、水銀
    C.潔凈的空氣、氯化鈉、液態(tài)氧D.加碘食鹽、酒精、天然氣
    9.下圖四支蠟燭都將熄滅,其中一支熄滅的原因與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10.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NO3)22CuO+O2↑+4X。由此可以推斷X的化學式為節(jié)日里時常燃放煙花爆竹。一種煙花藥劑中含有硝酸銅,當燃放時,可產生綠色火焰()
    A.NO2B.N2C.N2O4D.2NO
    11.對下列化學用語中“2”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2O3②2N③N2④2NO3-⑤Mg2+⑥Mg⑦H2O
    A.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的是③⑦B.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的是⑤⑥
    C.表示離子個數的是④⑤D.表示分子個數的是①②
    12.以二氧化錫(SnO2)為敏感材料制成的“氣—電”轉換器,可用于對有害氣體的監(jiān)測。SnO2中的Sn的化合價為()
    A、-4B、+4C、4D、+2
    13.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3B=2C+2D,若8克A與24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成D的質量為9克,同時生成C的質量為()
    A.13克B.23克C.31克D.67克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進入煤礦礦井時,要先做燈火實驗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垃圾
    C.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CO2D.“綠色食品”泛指綠顏色的食品
    15.下列氧化物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的是()
    A.N2OB.NO2C.N2O4D.N2O5
    16.小明用右圖裝置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對該實驗認識正確的是()
    A.使用紅磷的量多或少,都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燃燒足夠的紅磷可使進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紅磷燃燒消耗空氣中的氧氣,使容器內壓強下降,水面上升
    D.紅磷一燃燒完,就要立即觀察,并記錄水進入容器的刻度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6個小題,共20分)
    17.(4分)用你知道的化學符號表示:
    (1)2個氫分子(2)3個鋁離子
    (3)4個五氧化二磷分子;(4)n個鈣原子。
    18、(3分)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
    (1)電解水
    (2)氯酸鉀制氧氣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19.(4分)我國“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在西沙開鉆,標志著我國能源開發(fā)邁上新臺階。
    (1)目前,人類使用的燃料大多來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號探測器于2013年12月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承擔發(fā)射任務的長三乙火箭第三子級使用的推進劑是液氫和液氧,液氫在液氧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根據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斷氫氣是理想能源的依據之一是(填序號)
    A.氫氣便于貯存和運輸B.氫氣資源豐富
    C.氫氣燃燒產物不污染空氣D.獲得氫氣成本低
    20.(4分)下圖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鈣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根據以上信息回答:
    (1)氟元素的核電荷數為,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A、B、C、D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填序號);
    (3)A粒子的化學性質與B、C、D中哪一種粒子的化學性質相似(填序號)。
    21.(5分)實驗室里有五種物質:①O2②H2③CO④CO2⑤CH4請按下列要求將五種物質的序號填入相應的空格中,并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是。
    (2)“西氣東輸”氣體的主要成分是,其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是,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
    22、(7分)下列是化學實驗中的常見儀器裝置示意圖:
    (1)寫出圖中標有數字的儀器名稱:①;②。
    (2)B圖實驗操作的名稱是;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3)實驗室制取氧氣發(fā)發(fā)生裝置應選用,收集氧氣裝置應選裝置。在加熱制取氧氣之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23.(4分)某班同學到實驗室進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實驗,發(fā)現實驗桌上已擺放了下列儀器可供選用(鐵架臺省略)。
    (1)組合一套制取CO2的發(fā)生裝置,你選用的儀器是(填字母)。
    (2)制取CO2應選用的藥品是(填化學式)。
    (3)用試管收集CO2,驗滿的方法是:。將集滿CO2氣體的試管倒立水中并輕輕振蕩試管,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7分)
    24.某石灰廠有一批石灰石原料,為了測定該石灰石的純度,廠化驗室技術員稱取62.5g
    粉碎的石灰石粉末,進行四次高溫煅燒(雜質沒有變化)、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的重復
    操作,記錄數據如下:(提示:碳酸鈣在高溫下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
    操作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剩余固體質量55.5g43.5g40.5g40.5g
    試計算:(1)完全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g;(1分)
    ⑵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4分)
    (3)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