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寶寶這八種行為?小編為您解憂

字號:

小寶寶經(jīng)常鬧別扭,如頂嘴、耍小脾氣、纏人撒嬌、搞破壞等等?面對他們的壞行為,作為父母的你該怎么做呢?現(xiàn)在的小編為你一一支招,*小孩的8種常見壞行為!
    1、反駁有理
    專家解密:孩子不能理解不同場合人們的行為需要彈性和靈活性,他們受思維發(fā)展和生活經(jīng)驗的局限,運用的是一種特殊的推理,并據(jù)此反駁父母教育理念的自相矛盾”。
    一對一支招:減少籠統(tǒng)的大道理說教,注意具體事情具體要求。針對“你不是總叫我做事要仔細、耐心”,不可回答“特殊情況例外”,否則,孩子下次又會用這句話為自己找理由。爸爸媽媽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jīng)歷過的事例,以故事的形式,指導孩子的行為,發(fā)展孩子思維。
    2、批評就摔
    專家解密:這是個模仿力強、對人際關系敏感的孩子。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huán)境中,孩子的人際能力將得到卓越的發(fā)展。父母忽視家庭人際,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就學會了。
    一對一支招:成人之間互相關愛,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溝通。孩子將很快學會并反饋給你。
    3、耍脾氣
    專家解密:孩子嫌父母煩,是因為他必須停止玩游戲,且即使不停止也勢必玩不成。而頂撞的言語是家人的版本。
    一對一支招:好比玩電腦時間長了影響眼睛,是孩子已經(jīng)知道的和你多次嘮叨的。正確的做法是與孩子約定玩電腦的時間,并用鬧鐘或計時器予以控制。必要時父母輕拍孩子的身體給予提醒。平時,要特別表揚他如何有自控力予以強化。
    4、頂嘴
    專家解密:孩子的話顯然是出自于家人的版本。如果家庭崇尚*,那么對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的方式。他的行為本質(zhì)是沒有錯的。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沒有尊重他。
    一對一支招:當父母對孩子有一個要求沒,而孩子反駁家長的時候,父母可以不再言語。事后與孩子討論一個處理這件事情的方法,雙方達成共識。
    5、不理你
    專家解密:要看到很好的一面,注意力集中,并有很好的對策“不予理睬”。這樣就不會被輕易干擾。時間是抽象的,幼兒普遍缺乏時間觀念,這種現(xiàn)象有時也是正常的。
    一對一支招:日常生活是有作息時間的。父母需要制定規(guī)矩和運用策略。如給孩子有限選擇“要么睡午覺,可以去公園;要么繼續(xù)玩,不去公園”,視孩子的游戲內(nèi)容而定,如果孩子的游戲內(nèi)容難以暫時告一段落,則應允許其完成(不可隨意打斷孩子的游戲或活動,因為培養(yǎng)注意力也很重要)。
    6、化妝品刷墻
    專家解密:你有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并敢于嘗試的兒子。千萬別罵他,如果你“制止”成功,你可能扼殺了一個“愛因斯坦”!
    一對一支招:孩子的行為提示:他對探索自然感興趣。請和他一起把廚房變成實驗室,帶他做油鹽醬醋糖“攪和”的實驗?;驗樗峁└鞣N顏料,讓他混合,觀察變化,并提供豐富的科普讀物。,從此你對科普也發(fā)生濃厚的興趣。
    7、故意做壞事,還做鬼臉
    專家解密:有兩種可能,一是不愿做,二是想以此引起父母的注意。特別是有客人時,孩子有時會感到被忽視,而故意“不聽話”引起大人注意,即便是挨罵。做鬼臉,很可能是有次她偶爾做了,獲得成功:父母因忍俊不禁,化氣為樂,不再處罰她。
    一對一支招:對她的鬼臉不予理睬,平靜而堅決地要求地把筷子撿起來。若孩子堅決不撿,也不要堅持,自己處理好,飯桌上權當沒發(fā)生這一幕。因為即使2歲的孩子也會產(chǎn)生內(nèi)疚感。事后溝通,讓她知道,生氣時可以扔靠墊(不會摔壞);如果想要大家注意你,可以用語言表達,如“我覺得沒人理睬我!”平時不要忽略孩子被注意的需要。
    8、用蟲嚇姐姐
    專家解密:這是兒童的惡作劇,也是兒童的幽默。他要的就是“姐姐尖聲哭叫”的效果。須知,幽默是智慧,幽默是樂觀,不可粗暴扼殺。
    一對一支招:常帶孩子看幽默漫畫,講幽默故事,同時告訴孩子使人生氣、害怕的行為“不可以”。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也可運用幽默的技巧。如孩子想去游泳不得而大哭,父母說“有個人哭呀哭,哭出兩缸眼淚水,結果就在淚水里游泳了”,孩子會覺得很滑稽而破涕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