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設計說明
由于教材倡導"多認少寫,及早閱讀"的識字教學理念,所以在教學設計上先讓學生看圖說、看圖找本課生字,使所認的字得到鞏固;接著充分挖掘教材,根據教材插圖中的事物與所學內容緊密融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看圖說話,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課前準備
1.制作本課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熟讀課文,預習生字。(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情境圖)教師激趣:小朋友們,今晚的夜色真美,不僅月亮姐姐來到了我們的現場,你看星星妹妹也來湊熱鬧了。老師聽說你們在上學前就認識了許多漢字,現在老師就考考你們,看看這幾個漢字,你們會不會讀。只要把你認識的字寶寶讀對讀準,這顆星星就送給你了。
2.隨著學生認讀,把帶有動物或水果圖片的生字歸類貼在黑板上。(如黃牛、小貓、鴨子、小鳥;蘋果、大棗、杏子、桃等)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學前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的生字對學生來說并不難。設計這樣的導入,不僅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為下面集中識字做好了鋪墊?! 《?、結合圖畫、韻文,學習生字
(一)學習韻文,識記"大""小"。
1.過渡: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些字都能讀出來?,F在請你們再讀讀這兩組字,看看有什么發(fā)現。(板書:上、下;多、少)(學生通過觀察進行匯報)
預設:它們都是反義詞。
2.同學們,這是重大發(fā)現?,F在老師帶著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園風光圖)同學們,你們知道在美麗的田野中誰和誰是好朋友嗎?
(學生匯報自己的發(fā)現:黃牛和貓、鴨子和鳥、蘋果和大棗、杏子和桃。)
3.學習韻文。
引言:它們誰大?誰小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小韻文吧!
(1)老師范讀,同學認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學生)
(3)這個小韻文里第一、三小節(jié)藏著一對反義詞,誰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黃牛和貓比,誰大?誰???(學生比較后匯報)
(5)蘋果和棗比呢?(學生比較后匯報)
4.用"大""小"練習說一句話。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飛機大,汽車小。
5.指導朗讀。把"大""小"兩個生字寶寶送回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課文。
(二)學習"多""少"。
1.(多媒體展示第二組圖)請同學們觀察第二組圖,從圖中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呢?學生觀察圖片,說說發(fā)現了什么。
如:左邊的鴨子多,右邊的鳥少。左邊杏子多,右邊桃少。
2.引學: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識記"多""少"這兩個字?(加一加、記筆畫等)
3.用"多""少"練習說一句話。
如:我的鉛筆多,他的鉛筆少。
這邊的蘑菇多,那邊的蘑菇少。
4.像這樣的反義詞你還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匯報拓展)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教學生字時,把小韻文與反義詞結合,借助帶圖的生字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反義詞的特點,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同時,拓展更多的反義詞,讓學生去感受漢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戲形式,鞏固識字
反義詞對對碰。
師:我們做個"說反義詞"的游戲吧!
師:我說大?!∩何艺f小。
師:我說多?!∩何艺f少。
師:我說上?!∩何艺f下。
師:我說里?!∩何艺f外。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游戲是孩子們喜歡的形式,教學中設計了"對對碰"的游戲,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加深對生字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掌握字形
1.過渡:同學們對反義詞掌握得這么好,相信字也寫得非常漂亮、工整。
2.復習田字格的位置名稱。(課件出示田字格)
齊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
寫好漢字它來幫,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橫中線,豎中線,
各個方位記心間。
3.學生根據兒歌找到田字格每一個小格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
4.出示會寫的字,指導書寫:小、少、牛、果、鳥。
(1)少:①復習筆畫"丿",教師寫,學生書空。
撇:露鋒起筆,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間部位不宜細,收筆漸提,慢出。
②書寫"少"的筆順。
③示范書寫,講清楚每一筆的位置。
④提醒學生書寫的姿勢要端正。
⑤教師巡視,對個別學生予以指導。
(2)?。簭土暪P畫"豎鉤""點"。
豎鉤:①中鋒下行;②提筆;③自右向左圓轉;④頓筆;⑤逐漸提筆向左上平出鋒。
點:向右下行筆,由輕到重,到結尾微微頓筆,逆向收筆。
(3)牛、果:豎在豎中線上。
(4)鳥: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
設計意圖:學生認識一下田字格各個部分的名稱,可以幫助他們今后寫字時更好地掌握漢字間架結構,明確每筆起始、結束位置,為今后規(guī)范書寫奠定基礎。而教師的范寫,又可以直觀、清晰地再現每個筆畫行進過程及先后順序,對于剛剛學寫漢字的學生來說,大大降低了寫字的難度。
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多、少”等12個生字,會寫“小、少”等5個生字。學習“犭、鳥”2個偏旁和1種筆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對具體事物的比較獲得對大小、多少的感性認識。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書寫。
2.朗讀書寫,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教師批注
一、舉例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兩張大小不同的紙張,請學生說說哪張紙大,哪張紙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數量。
2.揭示課題:通過兩次比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師小結:由此可見,大小、多少都是通過比較才能得知的。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大小多少》。
4.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兩遍。
二、圖文結合,識字認字
1.課件出示第1小節(jié)(插圖)。
(1)圖上畫的是什么?(一頭黃牛、一只貓)
認讀“黃、牛、只、貓”。
(2)指名讀,自由識記字形。
提示:“黃”是后鼻音;“?!笔潜且?,聲母是n;“只”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2.課件出示第2~4小節(jié)(插圖)(方法如上)
(1)認讀“邊、多、少、鴨、蘋、果、杏、桃”。
(2)采取多種方式認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學生自由認讀生字,集體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學生說識字方法,教師點撥)
三、理解內容,學習反義詞
1.師:再讀兒歌,標出兒歌共有幾個小節(jié),看看是誰和誰比,比什么?(學生自由說,教師隨機板書:大--小多--少)
2.比大小。
(1)學習第1、3小節(jié)。
(2)師:哪個小節(jié)是比大小的?(第1、3小節(jié))
(3)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1、3小節(jié)。(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黃牛和貓,一組是蘋果和棗。)
(4)指導學生觀察,比一比,明白誰大誰小。(板書:黃牛--大貓--??;蘋果--大棗--?。?BR> (5)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能比較大?。浚▽W生討論,交流。)
3.比多少。
(1)學習第2、4小節(jié)。
師:除了比大小,還比了什么?(多少)哪個小節(jié)是比多少的?(第2、4小節(jié))
(2)讓學生自由舉手讀第2、4小節(jié)。(課件出示兩組圖片:一組是一群鴨子和一只鳥,一組是一堆杏子和一個桃。)
(3)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書:鴨子--多鳥--少;杏子--多桃--少)
(4)師拓展: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學生討論,交流。)
4.認識反義詞。
出示“大--小”“多--少”,認識反義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反義詞。(如:遠對近,來對去,白對黑,高對矮,有對無。)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識字課文。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富有童趣的詩歌教學,引導學生認識一些生字。并引導學生結合圖文,在情境中識字、認字。學生都能很好地跟著我的引導學習。在教學反義詞的訓練中,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說一說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讓大多數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積累和運用反義詞中去,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2.會讀兒歌。
學習重點認識“多、少”等5個生字。知道“大——小”,“多——少”兩對意思相反的詞,會在不同場合正確使用“大小多少”。
學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一些實物。(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游戲激趣,引入新課。(用時:5分鐘)1.教師以“比較游戲”引入新課。
2.揭示課文題目,板書課題。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比較的游戲,完成后匯報。
2.學生齊讀課題。
二、邊比邊學,同步識字。(用時:24分鐘)1.多媒體課件出示:
黃牛哥哥花貓弟弟。
引導學生說出事物名稱。
2.看課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大小。
(1)黃牛與花貓哪個大?哪個小?
3.指導學習生字“黃、?!薄?BR> (1)課件出示生字。
(2)教師指導讀。
(3)指兩、三名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生字“多、少”。
(1)出示鴨子和小鳥圖片,引問:誰多?誰少?
(2)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少”兩個字。
(3)教師指導讀。
(4)指名領讀。
5.你能用“黃、牛、多、少”這四個字組哪些詞?1.學生認真觀察畫面,說出事物名稱“黃牛、花貓”。
2.比較后回答:
(1)比較后回答黃牛大,花貓小。
(2)學生回答黃牛大,花貓小。
3.學生學習生字“黃、?!薄?BR> (1)觀看課件。
(2)教師大聲讀一遍。
(3)學生跟讀。
4.學生學習生字“多、少”。
(1)學生認真觀察圖片,根據圖片說出物體的多少。
(2)學生觀看課件。
(3)學生跟讀。
(4)2~3名同學做小老師,領讀生字,如果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
5.學生口頭組詞。1.比一比,說一說。
黃牛()
花貓()
2.我會說。
晚上,天上的星星(),月亮()。
3.給“多、少”口頭組詞。
多()
少()
三、學習兒歌,鞏固識字。(用時:7分鐘)1.多媒體出示兒歌。
2.師范讀兒歌,引導學生找出一對反義詞。
3.教師引導讀兒歌。
4.指導學生讀兒歌并表演。1.學生聽兒歌。
2.學生找出“多”和“少”一對反義詞。
3.學生練習讀兒歌。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兒歌表演。4.兒歌表演。
學生在班級進行兒歌表演。
四、鞏固識字。(用時:4分鐘)1.用卡片認讀生字,做“開開門”游戲。
2.出示一些物品,讓學生用“××多,××少”的句子說話,進一步明確多、少是相對概念,必須在比較中才能明白。1.學生做游戲,大聲讀生字。
2.學生先說給同桌聽,再舉手匯報。
5.比一比,說一說。
多少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認識“蘋、果、杏、桃”4個生字。會寫“小、少、牛、果、鳥”5個字。認識1個新筆畫“”
2.生活中,正確運用“你、我、他”人稱,體會學習漢字的樂趣。
學習重點1.認識“蘋、果、杏、桃”4個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小、少、牛、果、鳥”5個字。
2.會讀兒歌。
學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導案學案達標檢測
一、談話導入,學習詞語。(用時:15分鐘)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課件出示圖片:蘋果。教師指導蘋果讀音。
3.教師引導觀察這兩個生字字形。
4.引導學生分小組識記字形。
5.檢查識字情況。
6.用以上方法引導看圖片:杏子、桃。
7.教師課件出示“杏、桃”指導讀音。
8.指導用“杏”和“桃”口頭組詞,說一句話。
9.開火車讀“杏”和“桃”,檢查全體同學掌握情況。1.學生認真觀看多媒體課件,說說圖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學生跟讀詞語。
3.學生觀察字形,加強記憶。
4.小組合作交流。
5.玩游戲認讀生字。
6.學生看圖片,暢所欲言。
7.同桌間小聲認讀,再匯報讀。
8.學生用“果”、“鳥”口頭組詞,說一句話。
9.學生開火車讀生字。6.我會填。
例:大——小
上——()
多——()
7.我會讀。
上下里外
大小多少
二、認真書寫,掌握筆順。(用時:17分鐘)1.指導書寫“小”“少”并觀察“小”“少”的區(qū)別在哪里?
(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3)同學指導書寫漢字“果”。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鳥”,指導學習新筆畫“”。
(5)教師指導“鳥”短,“鳥”“眼”“”不能掉。
2.指導書寫“鳥”。
(1)范寫“”和“”。
(2)領寫“小”的筆順。
(3)在田字格中范寫“鳥”。
(4)教師巡視,展示優(yōu)秀示例。1.學習書寫“小”和“少”。
(1)自由觀察兩個漢字。
(2)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3)通過觀察,學生明確寫“少”時,第一筆應在豎中線起筆,不能帶鉤。
(4)跟筆書空,在田字格中試寫。
(5)在田字格中再寫3遍。
2.學習書寫“鳥”。
(1)跟寫書空“”和“、”,再在田字格中書寫3個“”。
(2)先跟寫“鳥”的筆順,再觀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在田字格中描紅,再在田字格中書寫一遍。
(4)評價優(yōu)秀示例,再認真書寫3遍。8.我會寫“少、牛、果、鳥”。
三、鞏固練習,擴展知識。(用時:8分鐘)1.教師出示習題與習題要求并說明習題要求。
2.組織學生匯報答案。1.認真聽教師閱讀習題要求,明確要求,獨立完成習題。
2.匯報答案。9.我會填。
“少”有()筆,第一筆是(),筆順是。
“鳥”的第四筆是(),筆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