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期中試卷及答案

字號:


    這篇關于初一生物期中試卷及答案的文章,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入答題欄內。)
    1.下列現(xiàn)象不屬于生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能排出體內產(chǎn)生的廢物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生物能生長和繁殖D.生物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2.依照顯微鏡的正確操作,光學顯微鏡只能用來直接觀察
    A.一根頭發(fā)B.手指C.綠色葉片D.玻片標本
    3.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時,若光線很強,則選用的光圈和反光鏡依次是
    A.較小的光圈,凹面鏡B.較大的光圈,凹面鏡
    C.較大的光圈,平面鏡D.較小的光圈,平面鏡
    4.在測量空氣的相對濕度時,如何減小誤差,提高測量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
    A.測量一次B.測量多次取值C.測量多次取最小值D.測量多次取平均值
    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實驗中可以變化的因子稱為變量B.多組實驗只能研究一個變量
    C.對照實驗必須遵循單一變量的原則D.不需研究的變量都應相同
    6.右圖是巴斯德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甲、乙兩瓶內裝有等量的同種肉湯,甲瓶煮沸,乙瓶不做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丙圖),數(shù)日后,瓶中的肉湯也變質。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瓶頸打斷后肉湯變質是因為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
    B.未打斷瓶頸時肉湯變質的是乙瓶
    C.甲、乙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是否煮沸
    D.此實驗證明肉湯中的細菌是由空氣中進入肉湯里
    7.以下各種關系中,描述消費者和生產(chǎn)者之間關系的是
    A.牛吃青草B.大魚吃小魚
    C.狼捕食羚羊D.小雞吃蟲子
    8.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對生物影響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農作物減產(chǎn)B.大量捕捉青蛙使農作物減產(chǎn)
    C.雜草叢生使農作物減產(chǎn)D.旱災使農作物大量減產(chǎn)
    9.下列現(xiàn)象中體現(xiàn)生物間的合作關系的是
    A.七星瓢蟲捕食蚜蟲B.許多螞蟻共同搬運食物
    C.兩只狗為骨頭而爭斗D.羊以草為食物
    10.在水稻田中,影響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①陽光②雜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氣⑦蝗蟲⑧稻螟
    A.①②⑤⑥B.①⑤⑦⑧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11.枯葉蝶的身體與枯黃的葉片極為相似,這屬于
    A.生物對環(huán)境的影響B(tài).環(huán)境對生物的影響
    C.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D.環(huán)境對生物的適應
    12.我國釣魚島海域,有著豐富的藻類植物資源,海灣淺水處長綠藻,稍深處長褐藻,再深處長紅藻。藻類植物的這種分布主要受哪種因素的影響
    A.陽光B.溫度C.氣體D.鹽度
    13.數(shù)百年前,我國黃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來由于人口過于集中和長期掠奪式的開發(fā)等原因,變成了荒山禿嶺。這個現(xiàn)象說明
    A.生物能適應環(huán)境B.環(huán)境條件決定生物的形態(tài)
    C.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D.環(huán)境條件決定人口的數(shù)量
    14.生物圈的范圍包括
    A.大氣圈下層、水圈、巖石圈上層B.水圈、大氣圈、巖石圈上層
    C.大氣圈下層、水圈大部分、巖石圈D.大氣圈、水圈、巖石圈
    15.鯽魚適合生存的環(huán)境是
    A.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B.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
    C.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D.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
    16.取4個較大的玻璃瓶,分別編號并作以下處理(各瓶中小魚的品種、大小、健康狀況等相近),然后蓋緊瓶蓋并密封。理論上講,哪一瓶中的小魚生存時間最長?
    瓶號ABCD
    內容物清水、小魚清水、小魚、黑藻清水、小魚、黑藻、河泥清水、小魚、黑藻、河泥
    條件密閉、見光密閉、見光密閉、見光密閉、黑暗
    17.樟樹樹干內運輸有機物的通道是
    A.導管B.篩管C.導管和篩管D.葉脈
    18.下列哪個裝置能有效的使葉片中的綠色褪去
    19.下列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是
    A.云龍湖B.云龍湖的所有植物
    C.云龍湖的所有動物D.云龍湖的所有生物
    20.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常用的植物是
    A.松樹B.天竺葵C.仙人掌D.胡蘿卜
    21.將四株大小差不多的同一種植物的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下列液體中,能正常生長的是
    A.糖水B.鹽水C.土壤浸出液D.蒸餾水
    22.取四片載玻片分別滴一滴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培養(yǎng)液、雨水和蒸餾水,烘干水分后,載玻片上沒有結晶物質的是
    A.土壤浸出液B.無土栽培培養(yǎng)液C.雨水D.蒸餾水
    23.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淀粉)”的實驗中,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解釋錯誤的是
    A.光合作用需要光照B.滴加碘液是為了檢驗是否有氧氣產(chǎn)生
    C.對一部分葉片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是設置對照
    D.將植株放到黑暗中數(shù)小時,目的是使葉片中的淀粉耗盡
    24.韭黃是我們冬季吃的蔬菜之一,它們呈黃色,這是因為在生產(chǎn)它們的過程中,菜農們沒有給與
    A肥料B溫度C水分D陽光
    25.在移栽蔬菜幼苗時,都要帶上許多土,這個做法的目的是
    A土壤是有許多營養(yǎng)B有利于固定幼苗
    C增加重量D保護根系
    26.植物生長中,需要量的無機鹽應是
    A氮、磷、鉀B磷、鉀、鎂C鐵、硼、鎂D氮、鉀、鐵
    27.地球上的氧氣主要來自綠色植物的
    A.呼吸作用B.蒸騰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
    28.從物質轉變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A.把污染物轉變?yōu)閷θ祟愑幸娴奈镔|B.把無機物變成有機物
    C.使氣體轉變?yōu)楣腆wD.使光能轉變?yōu)閮Σ卦谟袡C物中能量
    29.為了充分發(fā)揮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農作物的產(chǎn)量,種植農作物時要
    A.種稀一些,以便能最充分地接受陽光B.越密越好,以便100%地利用陽光
    C.能種多密就種多密。根據(jù)個人的習慣決定D.合理密植,盡量充分利用陽光
    30.在“觀察小麥根尖結構”的實驗中,我們可以通過放大鏡觀察到根尖上有很多的“絨毛”。這些“絨毛”集中生長的部位是根尖的
    A.成熟區(qū)B.分生區(qū)C.伸長區(qū)D.根冠
    二、判斷題(本大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欄內,正確的填“T”錯誤的填“F”)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
    31.2014年2月至今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是一種繁殖極快的微小生物
    32.一般地說,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與其生活的環(huán)境相適應
    33.為了便于看清楚物像,可以緊閉右眼,同時用左眼對準目鏡觀察
    34.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就是指該種生物所生活的土地
    35.生態(tài)系統(tǒng)不是各自獨立,而是密切聯(lián)系的,因而人類活動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具有全球性。
    36.科學家進行的“生物圈Ⅱ號”實驗,說明了人類目前能建立一個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人工環(huán)境
    37.在海爾蒙特的柳樹實驗中,土壤的質量減少了60克。這是因為植物吸收了土壤中的無機鹽
    38.調查是科學的常用的方法,調查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39.綠色植物在白天與黑夜都進行光合作用
    40.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
    三、綜合題(20分)
    41.(4分)顯微鏡是生命科學研究中使用的重要儀器。根據(jù)顯微鏡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表示物鏡鏡頭的是_________(填標號)。
    (2)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應先選用_________物鏡。
    (填“高倍”或“低倍”)。
    (3)如果在載玻片上寫一個字母“d”,用顯微鏡觀察到的
    放大圖形是。
    (4)某同學用5×的目鏡、10×的物鏡進行觀察,則該同學
    觀察到的細胞放大倍數(shù)是_________。
    42.(6分)下圖為一個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池塘內有水草、浮萍、水綿、魚、蝦等生物。
    (1)圖中沒有畫出的非生物成分包括;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看不到,但是還應該有的生物成分是。
    (2)魚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屬于生產(chǎn)者的是,沒有他們,消費者就失去了。
    (3)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所有有機物都來源于生產(chǎn)者的作用。
    43.(6分)完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圖:
    44.(4分)媽媽買了一束花放在盛有自來水的花瓶中,但一般幾天后花就會枯萎。小佳認為如果花瓶中加入的是礦泉水,花會保存更長時間。請完善她的實驗方案,并預測可能的結果:
    實驗目的:探究自來水和礦泉水對插花保存時間的影響。
    實驗步驟:
    ①在花店中購買開花狀況基本相同的花20枝;
    ②取大小相同的花瓶10個,分為A、B兩組,每組5個;
    ③向A組每個花瓶加入500ml自來水,向B組每個花瓶加入ml礦泉水;
    ④在每個花瓶中插放2枝花,并將花瓶放在家里(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
    ⑤每天觀察花的枯萎情況并做記錄,最后計算出A、B兩組的花開始枯萎時的平均天數(shù).
    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Ⅰ:若花開始枯萎時的天數(shù)是A組(填“多于”、“少于”或“等于”)B組,則礦泉水更利于用來插花;
    Ⅱ:若花開始枯萎時的天數(shù)是A組(填“多于”、“少于”或“等于”)B組,則自來水更利于用來插花;
    Ⅲ:若花開始枯萎時的天數(shù)是A組與B組相同,則礦泉水和自來水對插花保存時間影響差不多。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DDDDBCADBD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ACABCBBAB
    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BDDACBDA
    二、判斷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TTFFTFTFFT
    三、綜合題(20分)
    41.(4分)(1)4(2)低倍(3)P(4)50
    42.(6分)(1)水、空氣、陽光等;分解者
    (2)消費者水綿、水草等生存的基礎(或食物來源)
    (3)光合
    43.(6分)
    44.(4分)500相同少于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