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素材【三篇】

字號: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背多記一些素材。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高考作文素材【三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啟發(fā)和幫助。
    【第一篇:心態(tài)和人生】
    作文寫作素材:關于心態(tài)和人生
    【思路提示】人生路上多曲折,美好的人生必然需要良好的心態(tài). 即使命運不公,良好的心態(tài)也會使生活充滿陽光. 心態(tài)失衡會導致人生走向偏頗. 相信自己,相信未來,用健康的心態(tài)擁抱生活.
    【名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漢]曹操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戰(zhàn)國]莊子
    人生在世,必須善處境,萬不可浪費時間,作無益的煩惱.——[美]馬克吐溫
    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德]歌德
    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燒起來! 基 經(jīng)典素材: 自己選擇心態(tài)("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前蘇聯(lián)]奧斯特洛夫
    民國元老,書法家于右任飽經(jīng)滄桑沉浮,卻一生淡泊,榮辱自安.常有友人問及他高壽的養(yǎng)生之 道,他總是指指客廳墻上高懸的那幅字畫,笑而不言.那是一幅寫意的蓮花圖,旁邊是一副對聯(lián):不思八 九,常想一二.橫批:如意.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倘若心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會被悲觀,絕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 途注定是如負重登山,舉步維艱了. 常想一二,就是用心感恩,慶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之一二,最終以那分豁達與堅韌去化解并超 越苦難. 常想一二,因為境由心生——問題本身都不是問題,如何對待它才是的問題. 常想一二,畢竟,決定生命品質,塑造人生境界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
    豁達的心態(tài)成就事業(yè)(霍金的故事) 有一次,在學術報告結束之際,一位年輕的女記者捷足躍上講壇,面對這位已在輪椅上生活了三十余 年的科學巨匠,深深景仰之余,又不無悲憫地問:"霍金先生,盧伽雷病已將你永遠固定在輪椅上,你不 認為命運讓你失去太多了嗎?" 這個問題顯然有些突兀和尖銳,報告廳內頓時鴉雀無聲,一片靜謐.霍金的臉龐卻依然充滿恬靜的微 笑,他用還能活動的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于是,隨著合成器發(fā)出的標準倫敦音,寬大的投影屏上緩慢 然而醒目地顯示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 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心靈的震顫之后,掌聲雷動.人們紛紛擁向臺前,簇擁著這位非凡的科學家,向他表示由衷的敬意. 人們深受感動的,并不是因為他曾經(jīng)的苦難,而是他直面苦難時的堅守,樂觀和勇氣.人生如花開花謝, 潮起潮落,有得便有失,有苦也有樂.如果誰總自以為失去的太多,總受到這個意念的折磨,誰才是最不 幸的人.
    心態(tài)不好則不能成功(患得患失的后羿) 后羿是我國古代傳說中有名的神射手.有一次,夏王讓后羿射一塊一尺見方的獸皮和一個直徑一寸的 靶子.他對后羿說道:"你如果射中了,我就賞給你一萬兩黃金;如果射不中,我就削減你的封地."后 羿聽后頓時心神不寧,持箭向獸皮射去時,沒有射中,又向靶子射時,也沒有射中.夏王就問其他人: "后羿一向是百發(fā)百中的,為何今天卻連一下也射不中,這是因為什么呢?"有一個人回答道:"后羿之 所以射不中,是因為他心里既要為射中得到一萬兩的黃金而喜,又要為射不中受到削減封地的懲罰而憂. 要是能免除這些外在的喜憂的話,那么天底下的人都能成為無愧于后羿的射手了!"
    心態(tài)好能使人長壽(孔夫子的養(yǎng)身之道) 孔子活了 73 歲,比起他的同時代人,他享年很高.老夫子長壽,和他的一套養(yǎng)身之道有關.首先, 他的心胸比較開闊,他的抱負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對個人生活要求不高:"食無求 飽,居無求安."他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亦在其中矣".對于搞歪門邪道而得到 的富貴,則視若浮云.其次,他很注意飲食衛(wèi)生.對于****變質的食物,他一概不吃.他吃時不與人交談, 就寢時不同人說話.最后,他愛好文體活動,會射箭,駕車,愛唱歌,最喜愛的樂章是"韻樂".他還會 彈琴,而且有一套演奏器樂的理論.
    樂觀看待死亡(莊子給妻子"歌喪") 莊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去吊喪,看見莊子正岔開兩腿像簸箕似的坐著,一邊敲盆一邊唱歌. 惠子說:"你和你妻子住在一起,你妻子把子女撫養(yǎng)長大,年老身亡,她死了你不哭也就夠了,還一 邊敲著盆子一邊唱著歌,這豈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回答說:"不是這樣.當她剛死的時候,我怎么能不悲傷呢?可是考察她的原先,本來是沒有生 命的,不僅沒有生命而且還沒有形體,不僅沒有形體而且還沒有氣息.混雜在恍恍惚惚之中,變著變著有了氣,氣再變就有了形體,形體再變就有了生命,現(xiàn)在又變而為死,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樣.人 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靜靜地安息在天地這個大房屋里,而我卻嗷嗷地跟著哭她,我以為這是不通達天命,所以停止 了哭泣." 執(zhí)迷的心態(tài)往往不可取(飛蛾投火) 有一種蛾蟲只要一見到燭火,便在燭火周圍飛來飛去.人們用扇子趕走它,可是不久之后它又飛了回 來.每次飛回都要勇敢地往燭火上撞,被燭火燒得焦頭爛額,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最后落到地上,沒撲 騰幾下就死掉了.坐在一旁的人都笑蛾蟲簡直愚蠢之至。
    【第二篇:幸?!?/font>
    關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1.愚蠢的人,從遠處尋找幸福;聰慧的人,從腳下根植幸福.——詹姆斯奧本海姆
    2.擁有未來幸福的辦法,就是盡可能地享受今天的幸福.——查爾斯W埃利奧特
    3.幸福是一種習慣,培養(yǎng)它. ——埃爾伯特哈伯德
    4.幸福不在于你擁有什么或者你是什么人,而在于你正在做什么. ——莉蓮艾克勒沃森【美】
    5.每個人都是自己幸福的. ——艾普斯克勞迪厄斯【美】
    6.幸福不在于擁有金錢,而在于成功的喜悅和創(chuàng)造的激情.——富蘭克林D羅斯?!久馈?BR>    7.一只腳跟踩扁了紫羅蘭,而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容. ——安德魯馬修斯
    8.所謂幸福,是在于認清一個人的限度而安于這個限度. ——羅曼羅蘭
    9.一個知足的人生活才能美滿. ——狄更斯
    10.越是別人都羨慕我的幸福,我就覺得這幸福更有滋味.——巴爾扎克
    11.承擔更大的責任,他們就更加幸福. ——雨果
    12.巨大的幸福壓彎了腰.他感覺他的四肢軟弱無力;在他的勝利面前,這人從來沒有被危險動搖過 的人,開始戰(zhàn)栗起來.——雨果
    13.因為真正的幸福就是:成為完全客觀,從而體現(xiàn)自己的抱負.——羅曼羅蘭
    14.世界上沒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寧靜.——普希金
    15.我們的幸福與否,決不能憑借我們獲得了或者喪失了什么,而只能在于我們自身怎樣.——羅曼 羅蘭
    16.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幸福.越往前去,它就越多,越多.——羅曼羅蘭
    17.幸福并不存在于外在的因素,而是以我們對外界原因的態(tài)度為轉移,一個吃苦耐勞慣了的人就不 可能不幸福.——托爾斯泰
    18.我一生中,還從未嘗到一滴沒有摻和毒汁的幸福.——高爾基
    19.太陽是幸福的,因為它光芒四射;海也是幸福的,因為它反射著太陽歡樂的光芒.——高爾基
    20.幸福只不過是一種期待.——高爾基
    21.幸福這東西就像星星一樣,黑暗是遮不住它們的,總會有空隙可尋.我們在人生的歷程中,不管 犯了多少過錯,產生過多少誤解,然而,在過錯和誤解的空隙之中,不正閃爍著幸福之光嗎?——泰戈 爾
    22.要使孩子們從小就懂得和領會到:他的每一步,每一個行動都會在他身邊的人——同志,父母, 教師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響.只有當他不給別人帶來災難,不欺負和擾亂別人時,才能成為一 個生活得平靜而又幸福的人.——蘇霍姆林斯基
    【第三篇:理想】
    1.理想是鑰匙
    理想失落,便是鑰匙丟棄,一切的美好都無法打開。沿著心靈的足跡找一找,你的鑰匙在嗎?(梁小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2.理想貴高遠
    為人類的幸福和我們的自我完善而選擇,他才是最幸福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尚的人。(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
    傅雷先生告誡他的兒子,也是告誡所有的年輕人,要做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為能替祖囤爭光的人而快樂。(《傅雷家書》)
    魯迅夢在濟世救國,喚醒沉醒的國民(魯迅《吶喊》);
    馬克思志在領導無產階級解放全人類(南帆《馬克思在倫敦》);
    愛因斯坦志在大膽懷疑、自由思考、探求真理(愛因斯坦《自述》);
    無知山谷中的智慧老人志在移風易俗,變革現(xiàn)實(房龍《寬容》序言);
    布魯諾志在堅持真理(鄭文光《火刑》)。
    3.踐行須堅韌
    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然力不足,也不能至;無物以助之,亦不能至。所以,要志存高遠,即使力、物不備,盡其志,也無譏無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魯迅為圓夢,先是抉擇學醫(yī),繼而棄醫(yī)從文,沉寂反省之后,奮起吶喊,這才成為一代文豪,民族脊梁。
    馬克思在倫敦處于內困外圍之中,困于極端貧寒與三個兒子和女兒相繼去世的致命性打擊,但他依然用革命理論引領著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成為影響20世紀十位名人之首。
    無知山谷的智慧老人,把人們引向了新的自由,自己卻被守舊勢力殺死。布魯諾捍衛(wèi)真理、不畏****,視死如歸,在烈火中獲得永生。
    “日幕聊為《梁甫吟》”的杜甫(《登樓》)
    “窮且益堅,不墜青去之志”的王勃(《滕王閣序》)
    “舉送西北浮云,倚天萬里須長劍”的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夜探石鐘山下,不避艱險,只為求真。蘇東坡不迷信不盲從的求實精神,永遠值得學習?!笆虏荒恳姸劊軘嗥溆袩o,可乎”的提醒,永遠回蕩在人們耳旁。(《石鐘山記》)
    為了生活得高尚,必須苦中求樂,不斷進取。(朗費羅《人生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