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林則徐的名言》由勵志名言頻道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林則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是中華民族抵御外辱過程中偉大的民族英雄。他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陜甘總督和云貴總督,兩次受命為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國人的敬仰。被稱為近代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則徐的名言
林則徐為官40載,任封疆大吏十余省,揚名中外,而他的清廉自守也是清廷中為數(shù)不多的一人。據(jù)說他晚年任山西巡撫,自己訂立分析家產(chǎn)的字據(jù),他自己的全部的家產(chǎn)卻只有三萬兩左右。作為如此的高官,財產(chǎn)竟然還比不上“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的小小的知縣。他愛好詩詞、書法,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書法、日記、公牘以及札記等。還留下許多至理名言。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則徐被以“辦理不善”的罪名革職降級,充軍伊犁。1842年途經(jīng)陜西西安與家人告別時作七律一首,“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就是其中的兩句。雖然他蒙受冤屈,但報國之志并未稍減,這兩句的大意是:“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會受到禍害而躲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的名言
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查禁鴉片時期,曾在自己的府衙書寫此聯(lián):這幅對聯(lián)形象生動,寓意深刻。上聯(lián)諄諄告誡自己,要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才能把事情辦好,立于不敗之地;下聯(lián)砥礪自己,當官必須堅決杜絕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樣剛正不阿,挺立世間。林則徐身為高官,卻要求家人勤儉持家,家中的開支,能省則省。他家教甚嚴,經(jīng)常告誡子女不能倚仗父親的權勢,和官府妄相往來,更不能干預地方的事務。
怎樣對待財產(chǎn),怎樣對待子女,林則徐還有一段名言:“兒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兒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BR> 這段名言應當成為天下為父母者之座右銘。當今社會上有些老年人白發(fā)蒼蒼了還在為兒女攢錢買房,退休了還要為兒女的工作四處尋找門路。還有的子女為爭奪父母的財產(chǎn)甚至大打出手。殊不知,對子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往往是害了他們,毀了他們的人生。
林則徐的名言
林則徐50多歲的時候,還寫了一個“十無益”:父母不孝,奉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善,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求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惡肆欲,陰騭無益。他將一些常被人們看作有益的東西,分別做了界定說明,也就是說,如果不滿足某種條件,一些看來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沒有益處。因此這“十無益”既是林則徐自己的修行標準,也是他教育孩子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