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xué)是研究物質(zhì)世界最基本的結(jié)構(gòu)、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運動規(guī)律及所使用的實驗手段和思維方法的自然科學(xué)。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上學(xué)期寒假作業(yè),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guān)問題,加油,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考系必須是固定不動的物體
B.參考系可以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轉(zhuǎn),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地球不可視為質(zhì)點
D.研究跳水運動員轉(zhuǎn)體動作時,運動員不可視為質(zhì)點
解析 參考系是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而人為選定作為參照的物體,參考系可以是不動的,也可以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A錯誤,B正確;地球的公轉(zhuǎn)半徑比地球半徑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可將地球視為質(zhì)點,C錯誤;但在研究跳水運動員身體轉(zhuǎn)動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研究結(jié)果的影響不可忽略,不能被視為質(zhì)點,D正確.
答案 BD
2.如圖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從A點開始向右運動,經(jīng)過2.5 s后與距離A點5 m的豎直墻壁碰撞,若碰撞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碰后小球返回,整個過程速率不變,以A點為計時起點和位移參考點,并且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則小球在第3 s內(nèi)和 前3 s內(nèi)的位移分別是( )
A.2 m,6 m B.2 m,4 m
C.0,4 m D.0,-4 m
解析 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xt=52.5 m/s=2 m/s.碰后0.5 s內(nèi)向左運動的距離為x1=vt1=2×0.5 m=1 m.即碰后0. 5 s時小球在距A點(5 m-1 m)=4 m的位置.所以前3 s內(nèi)的位移為4 m,第2 s末小球在距A點x2=vt2=2×2 m=4 m的位置,第3 s 末即碰后0.5 s時小球也在距A點4 m的位置,所以第3 s內(nèi)的位移為0.所以選C.
答案 C
3. (多選題)下列運動情況,可能存在的是( )
A. 速度變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變化方向為正,但加速度方向為負(fù)
C. 速度變化加快,但加速度減小
D. 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變化率,方向 與速度變化方向一致.加速度與速度變 化沒有必然聯(lián)系,故此題選A、D.
答案 AD
4.如圖所示,F(xiàn)1賽車是世 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的運動.F1賽車不僅加速快,而且有很強的制動特性,可以在1.9 s內(nèi)從200 km/h減速到0,則其制動加速度大小約為( )
A.10 m/s2 B.20 m/s2
C.30 m/s2 D.40 m/s2
解析 其制動 加速度a=ΔvΔt=0-200×13.61.9 m/s2≈-29.2 m/s2,即制動加速度的大小約為30 m/s2,C項正確.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fā)射,其v-t圖象如右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 0~t1時間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時間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時間內(nèi)火箭上升,t2~t3時間內(nèi)火箭下落
C. t2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
D. t3時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 由圖象可知,從0~t3時間內(nèi)速度均為正,即運動方向不變,由圖線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確.
答案 A
6. (多選題)時速達到350 km的鄭州 到西安的高速客運專線開始運營,方便了人們出行.已知鄭州到西安線路全長505 km,列車總長200 m,動車組運行時間約2 h.根據(jù)上述信息可知( )
A.由于動車組列車總長200 m,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不能視為質(zhì)點
B.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率約為250 km/h
C.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度約為350 km/h
D.由題目信息不能求出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度
解析 動車組在途中正常運行時,不是研究列車各部分的運動情況而是研究列車整體的平動,可以看成質(zhì)點,A錯.鄭州到西安線路全長505 km是指軌跡長度不是位移大小,運行2 h,只能估算出平均速率而不能估算平均速度,所以B、D對.
答案 BD
7. 一質(zhì)點以初速度v0沿x軸正方向運動,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軸正方向.當(dāng)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漸增到某一值后再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 )
A. 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解析 由于加速度與物體速度方向相同,故物體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由零逐漸增大,說明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加速 度逐漸減小到零,說明速度增大得越來越慢,最后做勻速運動,其位移一直在增大,所以只有B選項正確.
答案 B
8. (多選題)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的位移—時 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
A. 甲比乙的速度大
B. 甲比乙的速度小
C. 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
D. 由于兩個圖象不在同一個坐標(biāo)系內(nèi),又沒有數(shù)據(jù),故無法比較甲、乙的速度大小
解析 在同一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但在不同的圖象中因不知道坐標(biāo)的數(shù)值,無法比較x與t的比值即斜率的大小.所以正確的答案是C、D.
答案 CD
第Ⅰ卷(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5分,選對但不全的得3分,錯選或不答的得0分)
1.(多選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參考系必須是固定不動的物體
B.參考系可以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轉(zhuǎn),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地球不可視為質(zhì)點
D.研究跳水運動員轉(zhuǎn)體動作時,運動員不可視為質(zhì)點
解析 參考系是為了描述物體的運動而人為選定作為參照的物體,參考系可以是不動的,也可以是做變速運動的物體,A錯誤,B正確;地球的公轉(zhuǎn)半徑比地球半徑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轉(zhuǎn)時,可將地球視為質(zhì)點,C錯誤;但在研究跳水運動員身體轉(zhuǎn)動時,運動員的形狀和大小對研究結(jié)果的影響不可忽略,不能被視為質(zhì)點,D正確.
答案 BD
2.如圖所示,一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從A點開始向右運動,經(jīng)過2.5 s后與距離A點5 m的豎直墻壁碰撞,若碰撞時間極短可忽略不計,碰后小球返回,整個過程速率不變,以A點為計時起點和位移參考點,并且規(guī)定向右為正方向,則小球在第3 s內(nèi)和 前3 s內(nèi)的位移分別是( )
A.2 m,6 m B.2 m,4 m
C.0,4 m D.0,-4 m
解析 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小球的速度大小為v=xt=52.5 m/s=2 m/s.碰后0.5 s內(nèi)向左運動的距離為x1=vt1=2×0.5 m=1 m.即碰后0. 5 s時小球在距A點(5 m-1 m)=4 m的位置.所以前3 s內(nèi)的位移為4 m,第2 s末小球在距A點x2=vt2=2×2 m=4 m的位置,第3 s 末即碰后0.5 s時小球也在距A點4 m的位置,所以第3 s內(nèi)的位移為0.所以選C.
答案 C
3. (多選題)下列運動情況,可能存在的是( )
A. 速度變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變化方向為正,但加速度方向為負(fù)
C. 速度變化加快,但加速度減小
D. 速度越來越大,加速度越來越小
解析 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變化率,方向 與速度變化方向一致.加速度與速度變 化沒有必然聯(lián)系,故此題選A、D.
答案 AD
4.如圖所示,F(xiàn)1賽車是世 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的運動.F1賽車不僅加速快,而且有很強的制動特性,可以在1.9 s內(nèi)從200 km/h減速到0,則其制動加速度大小約為( )
A.10 m/s2 B.20 m/s2
C.30 m/s2 D.40 m/s2
解析 其制動 加速度a=ΔvΔt=0-200×13.61.9 m/s2≈-29.2 m/s2,即制動加速度的大小約為30 m/s2,C項正確.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豎直向上發(fā)射,其v-t圖象如右圖所示,由圖象可知( )
A. 0~t1時間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時間內(nèi)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時間內(nèi)火箭上升,t2~t3時間內(nèi)火箭下落
C. t2時刻火箭離地面最遠
D. t3時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 由圖象可知,從0~t3時間內(nèi)速度均為正,即運動方向不變,由圖線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確.
答案 A
6. (多選題)時速達到350 km的鄭州 到西安的高速客運專線開始運營,方便了人們出行.已知鄭州到西安線路全長505 km,列車總長200 m,動車組運行時間約2 h.根據(jù)上述信息可知( )
A.由于動車組列車總長200 m,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不能視為質(zhì)點
B.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率約為250 km/h
C.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度約為350 km/h
D.由題目信息不能求出動車組列車在鄭州到西安正常運行時的平均速度
解析 動車組在途中正常運行時,不是研究列車各部分的運動情況而是研究列車整體的平動,可以看成質(zhì)點,A錯.鄭州到西安線路全長505 km是指軌跡長度不是位移大小,運行2 h,只能估算出平均速率而不能估算平均速度,所以B、D對.
答案 BD
7. 一質(zhì)點以初速度v0沿x軸正方向運動,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軸正方向.當(dāng)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漸增到某一值后再逐漸減小到零的過程中( )
A. 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為止
B.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C. 位移先增大后減小,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D.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零為止
解析 由于加速度與物體速度方向相同,故物體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由零逐漸增大,說明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加速 度逐漸減小到零,說明速度增大得越來越慢,最后做勻速運動,其位移一直在增大,所以只有B選項正確.
答案 B
8. (多選題)如圖所示為甲、乙兩個物體的位移—時 間圖象,由圖象可知( )
A. 甲比乙的速度大
B. 甲比乙的速度小
C. 甲可能比乙的速度大
D. 由于兩個圖象不在同一個坐標(biāo)系內(nèi),又沒有數(shù)據(jù),故無法比較甲、乙的速度大小
解析 在同一圖象中,圖線的斜率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但在不同的圖象中因不知道坐標(biāo)的數(shù)值,無法比較x與t的比值即斜率的大小.所以正確的答案是C、D.
答案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