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三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準備了《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案大全三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4以內的按數(shù)取物
    活動設計:“1只小猴去釣魚,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嗷、嗷、嗷……”這首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數(shù)字手指謠。結合小班數(shù)學活動宜情景化、游戲化的特點,以及孩子們已經學習了4的構成的基礎上,我以這個手指謠為引子,設計了這個《智救小猴,勇闖難關》的數(shù)學游戲,引導幼兒初步理解4以內數(shù)的實際意義,激發(fā)幼兒斗志,渲染活動氛圍,使孩子們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即可以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通過動手操作,逐步建構抽象的數(shù)概念。讓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地親近數(shù)學,愉快地步入數(shù)學世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初步理解4以內數(shù)的實際意義。
    2、能進行4以內的按數(shù)取物或按物取數(shù)。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4、樂于參加集體游戲。
    活動準備:
    一個數(shù)字轉盤、大鼓一個、1—4的數(shù)字卡若干
    “數(shù)、 物拼板”、印章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教師帶幼兒邊念手指謠,邊走到相應的位置。
    二、集體活動:
    1、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可憐的小猴們在釣魚的時候都被壞鱷魚給吃光了,猴媽媽可傷心了,為了保護其他的小猴,猴媽媽他打算搬家,離開這個壞鱷魚,你們說這個主意好不好呀? 但是,壞鱷魚在小猴家旁邊出了許多難題,猴媽媽和猴寶寶他們搬不出去呀。小朋友們,小猴他們這么可憐,我們幫他們解決難題,好不好?
    我昨天呀,乘鱷魚不在,偷偷的到小猴家旁邊看了看,我發(fā)現(xiàn)了四個難題,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四個難題吧。
    2、復習4以內的數(shù)字
    師:我們現(xiàn)在就來解決第一難題——數(shù)字大轉盤。
    在這個轉盤上有數(shù)字和指針,教師來轉動指針,當指針停止指向數(shù)字幾,就請幼兒大聲地說出這個數(shù)字。
    3、記憶4以內的數(shù)字
    師:小朋友們真棒,一下子就解決樂第一個難題,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第二題—— “誰不見了”
    教師出示1---4的大數(shù)字卡,拿掉其中一個數(shù)字,請幼兒說出是哪個數(shù)字不見了。
    4、4以內的按數(shù)取物
    1)聽鼓說數(shù)
    師:第二題我們也順利解決拉,我們每個人都表揚一下自己,真棒。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游戲
    我這有一個鼓,請小朋友們根據鼓聲來說數(shù)字,告訴我我敲了幾下。
    2)按數(shù)取物
    師:現(xiàn)在,我們第三個難題來啦,準備好了沒有?
    4套1—4的物卡,請幼兒根據教師說的數(shù)找出相應的物卡。
    三、分組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太棒拉,這么快就解決了第三個難題?,F(xiàn)在我們就要向第四題出發(fā)拉,剛才前幾題都是小朋友們在一起通過的,第四關呀壞鱷魚要把小朋友們分開了,要分組考你們。
    教師一一介紹每組的活動
    第一組:蓋印章
    第二組:數(shù)、物拼板
    第三組:數(shù)、物對應
    幼兒活動時,教師巡回指導
    四、教師講評:
    針對幼兒在操作中的現(xiàn)象加以講評
    五、收拾教具: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下子就幫小猴他們解決了四個難題,讓猴媽媽能搬去離鱷魚遠一點點的地方啦,但是這只是前面四題,而且在分組解決第四題的時候,有些小朋友只去解決了其中一組。老師會把這幾組投放到區(qū)角里,小朋友們你們有時間還可以去練一練。
    后面還有許多的難關等著我們呢,我們還要繼續(xù)努力,學習更多的本領,解決更多的難題!
    活動反思
    數(shù)學活動離不開操作。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在活動中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4以內的數(shù)量,并且我創(chuàng)設了幼兒喜歡的“解決難題”的游戲,讓幼兒聽一聽、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吸引幼兒,使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我力求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
    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讓我感到遺憾的是雖然我設計了情景,但是沒有將情景很好的貫穿于整個活動,一直沒有出現(xiàn)“救小猴”的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們都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影響了整個活動的效果。今后,在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過程中,我會注意這一點,讓我的活動真正做到“情景化”,讓孩子們在情景中自然地習得知識。
     篇二:蟲蟲的圣誕宴會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點數(shù)4以內的物品,知道總數(shù)。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點數(shù)游戲,體驗快樂。
    【活動準備】
    4名蟲蟲衛(wèi)兵、蟲寶寶若干、蟲蟲的家、圣誕情景。
    【活動過程】
    一、情景引入
    圣誕節(jié)快到了,蟲蟲王國要開一個圣誕宴會。蟲蟲王國的蟲蟲們可熱情了,也邀請了小朋友去參加。
    衛(wèi)兵:“歡迎光臨。”
    師:“這四個衛(wèi)兵長的一樣嗎?”
    二、歡慶圣誕——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衛(wèi)兵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個蟲蟲朋友進入圣誕宴會做游戲。
    唱玩歌曲后,教師出示蟲蟲,請和老師一樣的蟲蟲將蟲蟲舉起來,一起點數(shù)。(4次)
    三、宴會結束
    衛(wèi)兵:“天黑了,月亮升起來了,我們要回家了?!?BR>    師:“謝謝你們的邀請,我們一起送你們回家吧!”
    步驟:
    1、送小朋友手中的蟲子
    師:“天黑了,我們一定要數(shù)清蟲子的節(jié)數(shù),不要把他送錯家了。”
    2、糾正送錯家的蟲蟲
    3、將剩下的蟲蟲送回家
     篇三:認一認
    活動目標1.能區(qū)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lián)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驗的比較。
    三、長方形像什么?
    讓幼兒打開《數(shù)學》第19頁"看一看,畫一畫",說說方形天化成了什么?長方形添畫成了什么?說說空白的方形、長方形能添畫成什么?說說還有什么物品像方形?像長方形?
    四、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讓幼兒數(shù)數(shù)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