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各種理由不想上學 家長不如從根源找方法

字號:

新學期開學有一段時間了,小一新生們也開始了從幼兒園到小學生的蛻變,但是這樣的變化孩子真的適應了嗎?怎樣才能幫助孩子盡快適應新的變化?孩子的不適應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在這里針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給家長們提供一些相應的對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問題一:找借口不去上學
    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學,每天進校門前都要抱著媽媽大哭一場,拉著媽媽的衣角不愿放手。還有的孩子找借口,說這里痛,那里不舒服。
    [原因]生活中,有的家長喜歡拿老師嚇唬孩子,經(jīng)??梢月牭竭@樣的話,“再不聽話,就讓老師把你關(guān)起來”,其實,這樣很不利于孩子進步。
    [解決辦法]要讓孩子熱愛學校和老師。激發(fā)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學僅停留在表面:背新書包,穿校服,戴紅領(lǐng)巾等。這種入學的愿望雖幼稚但很可貴。家長應當保護這種積極性,因勢利導,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
    問題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孩子會在上課時站起來,在教室后面走一圈,或者在自己的座位上玩書包。
    [原因]教學內(nèi)容改變了,幼兒園是以教養(yǎng)為主,以游戲為主的學習形式,而到了小學后將被正規(guī)課程代替,是以學習為主。每節(jié)課的時間也不一樣,幼兒園一般是20分鐘一節(jié)課,小學則是40分鐘。孩子再也不能像在幼兒園那樣,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須老老實實地坐著。
    [解決辦法]家長可以訓練孩子安靜地坐一段時間,時間的長度可以從20分鐘慢慢過渡到35分鐘。在這段時間內(nèi),可以讓他看看書,畫畫,也可以給他講故事等等,讓孩子習慣傾聽,這對將來提高他的學習能力至關(guān)重要。
    問題三:上課思維懶惰不動腦
    上課的時候,不積極主動,不愿出聲,不舉手,老師提問也不回答,老師講什么就聽什么。
    [原因]這是孩子思維懶惰的一種表現(xiàn),不勤于思考。還有些孩子即使會思考,但是怕回答錯誤,怕出丑,不敢回答。
    [解決辦法]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經(jīng)常給孩子提些“開放性問題”(即答案不的問題),激發(fā)孩子去思考。同時,家長也應積極鼓勵孩子主動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的思維過程更復雜,更有難度,長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但要注意提的問題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
    問題四:對學習缺乏毅力
    孩子一開始對功課有好奇心,可是好奇心過后,就會覺得是種負擔,要么不想做,要么很磨蹭,花大量時間在并不困難的功課上。有些孩子對自己要求過高,比如寫一個字,如果覺得不滿意,會反復擦掉重寫。
    [原因]幼兒園里很少會布置作業(yè),即使有,也很少是學習上的。而進入小學后,就是要習慣回家有功課的生活。
    [解決辦法]這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開始就給孩子布置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區(qū)域,讓他做功課。應該保證讓孩子在他同意的時間和地點做功課。一段時間后,觀察一下孩子做功課的習慣,看看有什么問題,并及時做一些調(diào)整,找到能讓孩子更安心做作業(yè)的時間、地點和方式。
    問題五:對小學作息不適應
    經(jīng)常有學生會在下午的課里打瞌睡甚至睡著。孩子貪睡,早上不能按時起床,導致上課遲到。
    [原因]升入小學后,作息時間上有很大的區(qū)別,孩子在幼兒園里習慣了天天有午睡的生活,可是,小學就沒有那么“舒服”了,小學沒有午睡時間,中午只有短暫的休息時間。小學早上上課時間比幼兒園要早。
    [解決辦法]現(xiàn)在家長就應開始試著在家里調(diào)整孩子的作息,慢慢減少直至取消午睡時間。找到讓孩子按時起床的方法,如用鬧鐘或輕音樂提醒孩子、早鍛煉、適當獎懲等,逐步讓孩子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讓他養(yǎng)成按時起床、用餐、學習、游戲、就寢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