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地理作業(yè)本答案浙教版

字號:


    知識可以產生力量,但成就能放出光彩;有人去體會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去觀賞成就的光彩。以下是為您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地理作業(yè)本答案浙教版,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七章第一節(jié)日本答案
    基礎梳理
    1、(1)地理位置:
    海陸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北部,
    西臨日本海東臨太平洋,隔朝
    鮮海峽與韓國相望
    緯度位置:大致位于23°N~
    46°N,大部分處于北溫帶
    領土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
    (2)日本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和*帶季風氣候,日本是島
    國,周圍都是海洋,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具有海洋性,大部分地區(qū)冬季較溫
    暖,夏季較涼爽,全年降水豐沛。
    2、(1)①火山噴發(fā)使用質地較輕的建筑材料,以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
    ②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位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2)①圖C為和食即日本料理,是獨具日本特色的菜肴,圖D為漢堡包。
    ②日本文化既有濃厚的大和民族的傳統(tǒng)色彩,又有強烈的西方氣息,是東西方文化
    兼容的典型。
    3、名古屋工業(yè)區(qū)名古屋阪神工業(yè)區(qū)大阪、神戶北九州工業(yè)區(qū)北九州
    合作探究•重點突破
    誘思探究
    1、有利條件:港灣眾多,海運便利,科技發(fā)達,勞動力豐富。
    不利條件:地域狹小,國內市場狹小,資源貧乏,國內供給嚴重不足,對外依賴十分嚴重
    2、(1)20世紀80年代,日本工業(yè)發(fā)展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勞動力價格顯著提高,人口
    老齡化致使勞動力短缺現(xiàn)象日益顯露,環(huán)境污染、土地緊張狀況加劇,國內需求減
    少等,發(fā)展速度放緩,許多日本企業(yè)依霏資金、技術等優(yōu)勢,加速擴大海外投資。
    (2)歐洲、美國、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課堂檢測
    1C
    2D
    3B
    4A
    5B
    6、(1)38.1°N142.6°E
    (2)瀨戶內臨海
    (3)澳大利亞秋
    (4)A
    (5)環(huán)太平洋
    (6)C
    課時訓練•基礎達標
    1B5B
    2B6C
    3C7C
    4D8A
    9、(1)北海道四國本州九州東京橫濱阪神太平瀨戶內
    (2)太平瀨戶內
    (3)港灣眾多,海運便利,科技發(fā)達,勞動力豐富。
    第七章第二節(jié)東南亞答案
    基礎梳理
    1、(1)亞大洋印度太平
    (2)馬來蘇門答臘歐
    太平洋新加坡
    2、(1)①緬甸、老撾、越南
    ②老撾
    ③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有一部分位于島嶼上)、緬甸、泰國
    ④新加坡、菲律賓、東帝汶、文萊、印度尼西亞
    ⑤越南、菲律賓等
    ⑥印度尼西亞
    (2)①泰國
    ②菲律賓
    ③印度尼西亞
    ④馬來西亞
    ⑤泰國、越南、緬甸
    (3)由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是:
    紅河越南湄公河柬埔寨湄公河老撾湄南河泰國伊洛瓦底江緬甸
    3、(1)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
    (2)緬甸仰光的大金塔,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柬埔寨的吳哥窟,越南的下龍灣,花園
    城市——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等。
    (3)①東南亞與我國山水相連,距離較近;
    ②東南亞與我國景觀差異大,我國主要在溫帶地區(qū),而東南亞的熱帶風光旖旎;
    ③語言文化差異小,華人和華僑在東南亞各國人口中占較大比重。
    合作探究•重點突破
    誘思探究
    1、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
    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
    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是西亞、非洲石油運輸?shù)綎|亞的重要通道,
    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2、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為河流沿岸地區(qū)地勢平坦,土壤
    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經過長期開發(fā),已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yè)發(fā)達的重要地
    區(qū)。
    3、(1)泰國
    (2)新加坡
    (3)對流雨
    (4)泰國新加坡亞歐太平洋印度洋
    課堂檢測
    1、D
    2、C
    3、A
    4、C
    5、(1)東南亞馬六甲馬來蘇門答臘
    (2)三角洲熱帶季風雨熱同期人口稠密,勞動力充足稻米
    6、(1)*臺灣海峽
    (2)菲律賓
    (3)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4)南海海域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海底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被稱為“第二
    個波斯灣”);該海域是馬六甲海峽運輸航線的必經之地,其戰(zhàn)略地理位置十分重
    要。
    (5)湄公河流經地區(qū)降水豐富,河流水量大;湄公河流經地區(qū)多山地,落差大。
    課時訓練•基礎達標
    1C5C
    2C6D
    3C7D
    4A8B
    9、(1)117°51'E15°07'N
    (2)東南1000石油(天然氣)
    (3)太平洋
    (4)日本從中東大量進口石油,需要經過甲(馬六甲)海峽,甲(馬六甲)海峽是從中
    東至日本短航線的必經之地。
    10、(1)瀾滄江
    (2)老撾泰國緬甸
    (3)熱帶季風氣候,降水集中;中南半島北高南低,雨水匯集于曼谷,排水不暢,易
    發(fā)生洪水災害。
    (4)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
    (5)馬六甲略。
    第七章第三節(jié)印度答案
    基礎梳理
    1、(1)圖A:印度人口眾多。
    圖B:印度人口增長快。
    (2)優(yōu)勢: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
    廉;對糧食、工業(yè)產品的
    消費量大。
    劣勢:對資源和經濟發(fā)展造成很大
    壓力,使人均耕地面積、人均糧食產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較低。
    2、(1)印度北鄰中國、尼泊爾、不丹,東北鄰盂加拉國、緬甸,西北鄰巴基斯坦,東南、
    西南分別與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隔海相望。
    (2)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3)恒河自西北向東南注入孟加拉灣。
    (4)首都:新德里,
    大城市:加爾各答,
    大港口:孟買,軟件外包產業(yè)
    發(fā)源地:班加羅爾。
    3、(1)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較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fā)展較早等。
    (2)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等。
    4、(1)不正確。印度河發(fā)源于中國,向西南主要流經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它雖叫印
    度河,但主要流經巴基斯坦,流經印度的主要河流是恒河。
    (2)不正確。印度雖絕大部分地區(qū)處于熱帶和*帶,但西南季風很不穩(wěn)定,如果來得
    早,退得晚,風力強,則形成洪災;反之,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太弱,雨水不足,
    又終年高溫,容易形成旱災。
    合作探究•重點突破
    誘思探究
    (1)圖A:洪災。圖B:旱災。
    (2)影響印度的西南季風很不穩(wěn)定,有的年份來得早,退得晚,有的年份來得晚,退得早;
    有的年份風力強盛,有的年份勢力不足。因此,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wěn)定,水旱
    災害頻繁。
    (3)頻發(fā)的水旱災害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wěn)定。
    課堂檢測
    1A
    2D
    3B
    4D
    5D
    6A
    7、(1)南亞地區(qū):北回歸熱帶阿拉伯喜馬拉雅恒河德干
    東南亞中南半島:北回歸熱帶孟加拉縱列分布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三角
    洲地區(qū)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小麥。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半島兩側沿海平原;小
    麥主要分布在德于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qū)。
    (3)舉例:印度絕大部分地區(qū)處于熱帶、*帶,氣候炎熱,形成喝涼水、飲紅茶的習
    慣;東部沿海地區(qū)降水充沛,熱量充足,主要種植水稻等。
    (其他舉例合理即可)
    課時訓練•基礎達標
    1D5B
    2D6A
    3D7B
    4B
    8、(1)巴基斯坦
    (2)北部有縱貫東西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亞洲中部的冷空氣南下。
    (3)印度中部有廣闊的恒河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4)原因:地處迎風坡,降水較多。
    規(guī)律:沿海迎風坡地區(qū)降水多,內陸地區(qū)降水少。
    9、(1)②③
    (2)印度洋
    (3)AD
    第七章第四節(jié)俄羅斯答案
    基礎梳理
    1、俄羅斯的歐洲部分,面積約占國土總面積的1/4,人口卻占全國總人口的3/4,歷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活動集中的地區(qū),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歐洲部分中央,受地理、歷史、民族和宗教等影響,俄羅斯歷來被認為是歐洲國家。
    2、(1)①西西伯利亞平原、鄂畢河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②平原。
    (2)①鋼鐵、汽車、飛機、火箭和電子等,是俄羅斯工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
    ②歐洲部分石油化工、造船、電子、造紙和航空航天等工業(yè)十分發(fā)達,是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yè)發(fā)達的地區(qū)
    ③石油、鋼鐵、機械等
    ④亞洲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鋼鐵等
    3、(1)假的。俄羅斯分布面積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2)假的。俄羅斯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歐洲部分,歐洲部分有俄羅斯發(fā)達的以莫斯科為中心的工業(yè)區(qū)和食品、紡織等輕工業(yè)發(fā)達的圣彼得堡工業(yè)區(qū)。
    (3)真的。俄羅斯石泊和天然氣資源豐富,管道運輸發(fā)達,貨運主要以鐵路和管道運輸為主。
    (4)假的。俄羅斯由于緯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長,亞洲部分的河流和港口冬季冰期長,不利于航運。
    (5)假的。“五海通航”是指伏爾加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相通。
    合作探究•重點突破
    誘思探究
    1、(1)位于高緯度地區(qū),大部分地區(qū)在50°N以北,太陽高度角小,接受太陽光照和熱量
    少,因而氣溫低。
    (2)地處亞洲大陸北部,加上西北部低、東南部高的地勢,使得西伯利亞北部受北冰
    洋的影響很大,造成氣候嚴寒,尤其是冬季,更加寒冷。
    2、烏拉爾工業(yè)區(qū)附近有豐富的石油、鐵礦、銅礦等,新西伯利亞工業(yè)區(qū)附近有豐富的煤炭、
    鐵礦等。工業(yè)區(qū)分布在資源豐富的地區(qū)附近,形成“資源型”工業(yè)布局。
    3、(1)南部緯度稍低,氣溫稍高;北部地區(qū)緯度較高,有較深的凍土層,修建難度大且安
    全系數(shù)低。
    (2)南部山區(q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工業(yè)分布相對集中。
    (3)西伯利亞地區(qū)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南部。
    4、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非常豐富,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出口國之一,因此被稱為“世界加油
    站”。
    課堂檢測
    1B
    2B
    3D
    4B
    5D
    6、(1)勒拿河葉尼塞河烏拉爾山脈中西伯利亞高原
    (2)D
    (3)B
    (4)A
    課時訓練•基礎達標
    1D6A
    2C7D
    3B8B
    4A9D
    5B
    10、(1)烏拉爾烏拉爾
    (2)緯度高,得到的太陽光熱少
    (3)南部氣溫較高,礦產資源豐富,人口、城市及工業(yè)區(qū)分布較為集中。
    (4)俄羅斯發(fā)展工業(yè)的礦產資源豐富,而日本資源貧乏。
    (5)石油(天然氣)俄羅斯輕工業(yè)薄弱,生活日用品比較匱乏,
    11、(1)略。(160°E經線)
    (2)東高西低
    (3)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