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高中生800字議論文作文三篇》由高中作文頻道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篇一】雨后總有彩虹
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請相信有彩虹!
——題記
想起那首《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心靈不禁一顫,回首過去,有多少成功與失敗。面對成功,我們欣然自悅;面對失敗,我們可能會茫然失措;我們可能會意志消沉;還有我們可能會東山再起……人們往往不能正視失敗,往往會茫然失措,往往會意志消沉,東山再起的人就有可能成為名人。
面對挫折,龔自珍看到落花滿地,并沒有觸景傷懷,而是高聲吟誦:“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蘇軾看到暮春景象并沒有傷悲,而是揮筆寫下“枝上柳綿吹不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佳句;白居易回憶起江南美景,并沒有因離開江南而悲嘆不止,而是留給了后人“日出江花紅勝花,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優(yōu)美詩句……他們都曾經(jīng)*失意,他們也都曾經(jīng)失望徘徊,但是他們都明白“石灰石經(jīng)千錘百煉才得以出山;彩虹經(jīng)風(fēng)雨的洗禮才會更加美麗;人們戰(zhàn)勝挫折后才會更加堅強!”
我們可能沒有落日般的美麗,沒有流水般的清逸,但可以有水晶般的純潔與透明;沒有大海般的灑脫,沒有瀑布般的飛瀉,但可以有土壤般的樸實與隨和;沒有大山般的巍峨,沒有湖水般的清柔,但可以有磐石般的堅毅與穩(wěn)重。我們還要認識到?jīng)]有風(fēng)吹的帆是撐不滿的,沒有壓力的人是走不遠的,人生在世遇到挫折是再所難免的。讓我們打起精神,正確對待壓力,正確對待挫折,認真度過每一天,用執(zhí)著來澆灌生命之花,讓它茁壯成長!
生活就像一張過濾網(wǎng)。它把敢于面對現(xiàn)實,勇于征服困難的強者精心挑選出來,使之成為世人矚目的人物;它把那些膽怯的懦夫無情淘汰,他們就是那些碌碌無為的庸人。十八歲的花樣年華,十八歲的歌。十八歲的歌唱給高遠的天空,讓旋律伴雄鷹翱翔;十八歲的歌唱給澎湃的大海,讓音符隨巨鯨暢游;十八歲歌唱給廣闊的大地,讓節(jié)奏隨駿馬馳騁。*奔放的十八歲啊,不苛求永遠的美好,只愿擁有一份真實的人生。不怕跌倒的十八歲啊,要讓生命印滿成熟的足跡,與歲月的鈴聲合唱,要讓青春睿智裝點那醉人的輝煌。奮發(fā)向上的十八歲啊,都應(yīng)該知道彩虹只有經(jīng)歷風(fēng)雨才會變得更加美麗動人;樹木只有經(jīng)歷風(fēng)雨才會變得更加挺拔;人們只有經(jīng)歷挫折才會變得更加堅強!
人生多歧途,歧途未必是末路,請相信雨后的彩虹更美麗。
【篇二】不走尋常路
人生之路,多有坎坷不平,也常經(jīng)歷風(fēng)霜雨雪。但只要是路,就會有盡頭,而求學(xué)路求知路卻無止境。我們總會遇到無窮無盡的選擇,每個人都想擁有絢爛光彩而又轟轟烈烈的一生,可這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容易。
絕大多數(shù)學(xué)子的想法都是好好學(xué)習(xí),將來考上理想的大學(xué),再考研,再到博士……只有那樣才會找到理想工作。仿佛這是一條的出路,如若不然,就會被社會所淘汰??杀葼?#8226;蓋茨并不這樣想,他18歲考入哈佛大學(xué)后,由于專業(yè)不對口、時間精力都用在了計算機上等原因,毅然決然地退了學(xué)。他竟然跟好友創(chuàng)辦了微軟公司,如魚得水般地大干了起來。或許別人并不看好他,認為他不是瘋了就是一時做出了愚蠢的決定??伤]有因為別人的冷嘲熱諷和輪打退堂鼓而退縮卻步。一路走來,艱難與挫折可想而知,但他卻用膽識、眼光、魄力和智慧贏得了成功。他的成功經(jīng)驗告訴我們,尋常路或許是一條通往成功彼岸的捷徑,但,獨辟蹊徑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對自己的現(xiàn)狀不滿意、對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蚯斑M的道路被填滿了障礙,我們完全不必坐以待斃,非常有必要另尋他路,從頭來過,重新開始。不然,又能怎樣?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你認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你就大錯特錯了。方向和目標多么重要!只要心不死,只要還有力氣在,只要你還足夠努力,否則一切都是枉然。正確的路,兩旁有楊柳枝在向你招手,在等你堅定地走下去,走下去……
誰說不走尋常路的人注定失???世上本沒有那么絕對的事!由此,我想到了一個曾經(jīng)馳騁沙場戰(zhàn)功赫赫的人,因全身殘廢而無法再次英勇殺敵,或許在別人看來這很遺憾很可惜,可這并不代表他的輝煌人生就此止步。他開始寫作,他說由他的摯友代筆。他把自己的不尋常經(jīng)歷變成了文學(xué)作品,他是這部小說男主人公的真正原型。他的光輝形象成為人們敬仰愛戴的榜樣,人們也并沒有因為他的病逝而將他忘記。他早已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至少在我認為是這樣的。
有意義的人生都會做出無數(shù)的艱難抉擇,然后在選擇中走一條不尋常的路。不要因為自己的平凡而自卑,總有一天你會不平凡!所有人的起點都是那么普通,他們的三頭六臂并不是與生俱來。我們要做的,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走一條屬于自己的不尋常之路,并為走這條路而默默地下著苦功……
【篇三】門與路
人的一生,要走過許許多多的路,也要經(jīng)過許許多多的門。我們不是在路上,就是在門里。門與路,是人生最精煉的概括。參透了門與路的關(guān)系,就明白了人生的奧義。
門與路也許是矛盾的。路,是用來交通的。條條道路通羅馬,曲徑通幽,逢山開路……都說明了路是為了互相連通。而門,則是隔離。"一如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一道門,阻隔了交流,阻斷了相思。門是門戶,門是門派,總之,門是為了區(qū)分內(nèi)和外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門內(nèi)的是自己人,門外的是外人。有多少人走在各種路上,卻"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停止前進的步伐。門戶之見,門派之爭,薄薄的一扇門,在多少人心里筑起隔膜,斷了禮尚往來的路。
但門與路,又是緊密依存的。
每一條路,都指向著一道門。沒有門的路,是荒涼孤寂的絕路。"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黑夜里,風(fēng)雪交加,行路的人卻不覺凄涼苦楚,全因那一道簡陋的柴門。一道門的溫暖,便足夠慰藉游子的心。哲學(xué)家說,我們每個人都在路上,卻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自己的家園。門,是路的盡頭,是路的歸宿,是路的指引。有了門,路才不會迷失。
每一道門,都連接著一條路。沒有路的門,是毫無生機的死門。兩座山堵住了門前的路,愚公發(fā)誓窮盡畢生之力,以及子子孫孫之力,也要從崇山峻嶺之間開辟出一條路來。因為有了路,才會有希望,才會有盼頭。閉門自守,固步自封,只會導(dǎo)致腐朽衰敗。比如明清時期的中國,閉關(guān)鎖國,關(guān)上國門來自高自大,最后落到一個喪權(quán)辱國、割土分疆,幾至無路可走的地步。有識之士紛紛走出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去開辟新的道路,這才有了新中國的誕生。在門里,就以為風(fēng)雨無礙高枕無憂了,就不想再上路了,那是自尋死路的想法。"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在各人。"門,既是路的盡頭,也是路的起點。莘莘學(xué)子,辛辛苦苦走在求學(xué)之路上,但如果進了大學(xué)之門,就不思進取,依然會一事無成。我們應(yīng)該知道,大學(xué)既是求學(xué)路上的一扇門,又是求學(xué)的一條新的路,一條更寬廣的路。
門和路,就是如此不可分割。所以我們常把門和路一起說。門路,門路,有門才有路,有路必有門。一個人生存,就要有生存的門路。魚有魚路,蝦有蝦道,各各奪取自己的生存。有時候,我們選擇了一扇門,就是選擇了一條道路。"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從狗的門經(jīng)過,以后就只能走狗道。有時候,走上一條路,是為了打開一扇門。程門立雪,就是要打開那求知的大門。門路有很多種,有些是旁門左道,甚至是外門邪道,有些是中門正道,看你怎么選。"人間正道是滄桑",正道不一定好走,但求的是一個心穩(wěn)。心穩(wěn),路也就走得穩(wěn)。
這人生的門與路,你可看得清么?你會怎么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