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觀察物體

字號:

數(shù)學可以滿足人們?nèi)粘I睢⒐ぷ髦杏嫈?shù)、計算以及推理需要。鍛煉人的思維水平以及思維品質,如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shù)學學習可以為進一步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學習數(shù)學可以體會和學習數(shù)學工作者身上體現(xiàn)出來的科學、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作風,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處在現(xiàn)代這個高新技術層出不窮和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掌握一定量的數(shù)學知識來提高自己在社會競爭力。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觀察物體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操作和比較,認識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使不一樣的;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從一個角度觀察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多只能看到3個面;能指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由三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成的簡單物體的視圖,能根據(jù)視圖擺出相應的物體。
    2、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的認識,體會直觀思考的價值,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物體的興趣,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學習的情感和態(tài)度。
    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教學內(nèi)容:P86--87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觀察、比較,能正確指出被觀察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到的物體的面的個數(shù)是不同的。
    2、在觀察活動中,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在判斷、辨認活動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習慣。
    教具準備:一個大些的正方體或長方體,并在其六個面上用不同顏色表示出來。
    教學過程:
    一、認識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1、認識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做個調(diào)查,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老師講臺上的這個長方體,你能看到它的哪幾個面?注意:觀察的時候人要坐端正,頭不能移動。
    學生觀察后互相交流。
    講述:觀察長方體時,正對著我們的這一面叫做它的正面,它的左側和右側的面都叫做側面,頂上的一面叫上面,請小朋友們介紹一下你觀察到哪幾個面?
    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猜一猜,你知道從老師所站的這個地方觀察到了幾個面?
    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說說依據(jù)。
    2、出示圖書柜圖,問:這兩幅圖分別時誰看到的?各看到了幾個面?
    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
    3、小結:觀察者站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物體的面也會不同。老師的個子高,她站的位置可以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而學生個子矮,她只能看到圖書柜的正面和側面,看不到圖書柜的上面。
    二、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1
    問:你能指出洗衣機和冰箱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嗎?
    學生在小組內(nèi)指一指,說一說。
    2、想想做做
    談話:請同學們把文具盒放在桌子上,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看,然后告訴同桌多能看到幾個面。
    學生活動
    指名口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正方體、長方體模型,談話:請小朋友們從各個方位進行觀察,什么位置只能看到一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兩個面?什么位置能同時看到三個面?多能同時看到幾個面?
    學生觀察、討論,小組交流,請一組在班級內(nèi)交流,其它組補充。
    講述:因為正方體、長方體每兩個是相對的,看到了上面就看不到下面,看到了正面就看不到后面,看到了左面就看不到右面,所以多只能看到3個面,請小朋友說說圖中的正方體、長方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各是什么顏色的?
    學生回答。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
    談話:想一想正方體的形狀,你不看正方體能回答這兩個問題嗎?
    指名回答。
    談話:把正方體拿出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看看回答對不對。
    學生活動。
    5、想想做做5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各自動手把兩個小正方體照書上的樣子擺在桌上。
    各自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自己擺成的物體。
    指名口答書中的問題。
    三、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觀察了物體,你有些什么收獲?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教學內(nèi)容:P88--89
    教學目標:
    1、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jù)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jù)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2、經(jīng)歷觀察物體的過程,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的認識,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數(shù)學思考。
    教學重點:在觀察物體的過程進行直觀的思考。
    學具準備:1、每人準備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
    2、每人自制與正方體的面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紙片7張。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
    1、談話:同學們喜歡搭積木嗎?你能用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拼搭搭嗎?
    2、小組合作,全班交流匯報,并將拼搭出的各種可能以圖片形式貼于黑板上。
    3、揭示課題。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⑴出示圖形
    要求每人按照這幅圖的樣子,先擺一擺,擺好后相互檢查擺法對不對。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擺錯的及時糾正,以達到每個學生都擺對。
    ⑵談話:請同學們從正面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在桌上擺一擺,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張紙片表示的是哪個正方體的哪個面。全班交流。
    再從側面和上面分別觀察這個物體,把看到的形狀用紙片擺一擺,同桌互相交流。
    問:為什么從側面紙看到2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圖形?從上面看到了幾個小正方體?摸一摸物體上面的這2個小正方體,它們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么?你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把高低不同的兩個正方體看成在同一平面上,或設想把高的正方體壓下去,壓得和低的正方形在同一平面上。)
    ⑶問:你能在書上連一連嗎?
    2、教學"試一試"
    ⑴指指名讀題。問:題目要求我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⑵談話:每人嘗試用3個正方體擺出符合要求的物體。擺好后從正面看一看,看到的圖形是不是題目中圖形的樣子?再同桌互相檢查。
    ⑶讓學生畫出從側面看到的圖形,再畫出從上面看到的圖形,畫好后展示部分學生畫出的圖形,集體評講。
    指名口答。問:你從側面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從上面看呢?
    三、練習鞏固
    1、想想做做1
    指名讀題,說出題目要求。
    學生各自按要求擺物體,并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
    在書上連線。在小組內(nèi)互相檢查訂正。
    2、想想做做2
    自由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獨立把3個正方體橫著擺成一個長方體,擺好后同桌互相檢查。
    出示圖
    問:這幅圖是從哪一面看到的?
    3、想想做做3
    讀題,指名說出題目要求。
    談話:如果想從上面看到的是,你能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嗎?學生動手擺,擺好后互相檢查。
    談話:從正面和側面分別看到了怎樣的形狀?把看到的圖形畫下來,畫好后在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
    4、想想做做4
    指名讀題,問:這道題要求我們做什么?它與前幾題有什么不同?
    學生動手擺放物體,先自己擺一擺,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
    5、想想做做5
    出示下面的圖形
    談話:你知道上面的物體各是由幾個正方體拼成的嗎?
    小組內(nèi)交流,重點討論第三幅圖里為什么有4個小正方體。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們觀察的是什么樣的物體?運用了哪些方法?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