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要做到適當(dāng)?shù)目洫労⒆?/h1>

字號:


    育兒專家指出夸獎孩子往往可以使其更加的自信,因此媽媽們就常常的去夸孩子,企圖培養(yǎng)寶寶們自信的性格,但是最終卻常常是適得其反,這很讓家長們的郁悶,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難道是專家們的說法有誤?以下就來具體的給家長們揭開謎底吧!
    情景劇上演
    媽媽的稱贊掛嘴邊
    有一天,洋洋幫媽媽掃地,媽媽說:“你是個好孩子?!庇钟幸惶?,洋洋從幼兒園帶回自己的畫,媽媽說:“你真聰明?!眿寢屜嘈牛?jīng)??洫労⒆涌梢詭退⒆孕?,有安全感。
    當(dāng)洋洋和媽媽一起畫畫的時候,他每畫幾筆就會停下來問:“我聰明不聰明啊?”如果媽媽沒有及時地表揚他“聰明”,洋洋就不愿意再畫下去了。
    周末,一家人外出游玩。大家坐在草地上野餐。六歲的牛牛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風(fēng)景,陷入了沉思。媽媽對牛牛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今天你乖極了?!逼讨?,牛牛拿起一個西紅柿扔向了媽媽,把媽媽的衣服弄臟了。
    媽媽錯在哪里?
    贊揚太過分寶寶不愛冒險
    如果孩子常被稱贊聰明,那么他很可能因不想冒險失去高分,而不大愿意接受富有挑戰(zhàn)性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
    夸獎也可能導(dǎo)致緊張和行為失當(dāng)。的心理大師弗洛伊德認為,人的本能分為兩大類:即生的本能與死的本能。其中死的本能,常常代表了一種破壞的本能。后來,牛牛慢慢說出了自己搗亂的原因:野餐時,媽媽一直抱著弟弟喝牛奶,此時他冒出了一個念頭,如果媽媽不小心將弟弟掉到河里,那么以后就只能疼愛他一個人了,他對自己的這種想法感到很害怕,很內(nèi)疚。就在這時,媽媽夸他乖,這樣的夸獎讓他覺得慚愧,于是他就不顧一切地表現(xiàn)出自己不配那個夸獎的樣子來。
    許多孩子經(jīng)常會有針對家庭成員的破壞性愿望,比如他也許正在希望媽媽趕快消失,當(dāng)父母跟他說“你真是個好孩子”時,他會感到無法接受,因為他對自己的這些想法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為了顯示他的“真我”,他只好不做“好孩子”,而表現(xiàn)出不端的行為。
    “你是個好孩子”、“你真乖”這樣判斷和評價性的贊揚,有時會使孩子產(chǎn)生焦慮,助長孩子的依賴性,對培養(yǎng)孩子自立、自我指導(dǎo)、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及不受外界看法影響的品質(zhì)沒有幫助。
    心理學(xué)家支招
    夸結(jié)果不如夸態(tài)度
    當(dāng)孩子幫助媽媽掃地后,說他辛苦了,或者說地面看起來多干凈呀,這樣的評論才是平常的,自然的。但如果夸獎孩子“你真是個好孩子。”“你真是媽媽的好幫手?!薄皼]有你,媽媽該怎么辦呢?!眲t可能讓孩子感到不安,他也許覺得自己離一個好孩子的標(biāo)準還差得遠呢,接下來他們可能會用不端的行為表現(xiàn)來減輕自己的內(nèi)心負擔(dān)。
    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夸獎,那么他就會更加看重自己努力的過程,學(xué)會面對艱難的任務(wù)堅持不懈。而對品格的直接贊美,如果沒有孩子的努力作為明確而充分的理由,那就像建在沙上的塔一樣沒有基礎(chǔ)。
    與其說“你畫得真好”,不如說“你畫得很認真,我很高興”;與其說“你真棒,數(shù)學(xué)考得這么好”,不如說“這次考試比上次進步了”,與其時時告訴孩子“你是個好孩子”,不如讓孩子知道,“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你,你有你的優(yōu)點和弱點,強勢和不足,喜好和厭惡,而且我知道你在努力進步”。這兩種贊揚之間有著微妙但卻重要的區(qū)別,其中的分寸要靠媽媽根據(jù)孩子的情況來把握。但總之,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我們喜歡和欣賞他們的努力,工作和創(chuàng)造,我們也能接受他們的局限和不足。我們要通過我們的贊揚讓孩子們對自己有一個現(xiàn)實的認識,從而避免受到外界的評價性贊揚的壓力干擾,這樣孩子才不會總是向其他人尋求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