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詐篇寓言故事【三篇】

字號:


    中國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智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具有文學的價值,而且具有豐厚的思想內(nèi)容,中國人許多卓越的見識往往蘊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說不了解中國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認識中國文學,也不能完整地認識中國人的思想精華??梢哉f每一個故事都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從這里能夠瞭望到一個新鮮的天地。那里不僅趣味無窮,還可以領(lǐng)悟無數(shù)的世理。
    騙人的招牌
    從前,有個人開了一家藥店,專賣治腳繭的藥。他為了招徠顧客,便想了個欺騙的方法,做了一塊橫匾招牌,上面寫著"供御"二字,意在向人炫耀自己的藥是供皇帝用的,因為這"御"字即是與帝王有關(guān)的稱謂。
    他這一招還真靈,果然許多長腳繭的人都來買他的藥。有一天,來了幾個讀書人,走到這藥店門口,看到這"供御"二字的橫匾,甚覺好奇,其中一人徑直走到柜臺前問:"請問賣的什么藥?"那賣藥人回答道:"治腳繭的藥。"那讀書人回頭朝同來的幾人笑著說:"這就奇怪了,皇帝從不自己走路,怎么會長腳繭,又怎么會用他這治繭的藥呢?"幾個讀書人邊議論邊譏笑這個賣藥人的愚蠢把戲,走開了。結(jié)果,這家藥店的騙人"廣告"被戳穿了,那些有腳繭的人也都不來買他的藥了。
    過了些時候,皇上知道了賣藥人打著皇帝招牌行騙的事,便派人來傳喚他,并要對他加罪。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著說:"小的怎敢斗膽欺騙皇上呀!只不過是想借皇上的威光招引顧客罷了!"皇上這次總算慈悲為懷,考慮到賣藥人只不過是為了謀生罷,于是并未治罪就把他放回去了。
    賣藥人回家后,立刻把店門上掛的那個橫匾摘下來,在原有的"供御"之上,又增加了4個字:"曾經(jīng)宣喚",依然想借此招徠顧客。
    這賣藥人雖然一再企圖用欺騙的方式招引顧客,可他那愚蠢的招牌內(nèi)容,不但于事無補,反而暴露了他的愚昧。更可笑的是他還死守愚蠢執(zhí)迷不悟。
    鱉與主人
    有一個人捉到了一只鱉,他十分高興地把鱉帶回家。打算把鱉殺了,然后煮熟美美地吃一頓,可是他又不愿意承擔殺害生靈的惡名。怎么辦呢?他想了一個辦法。
    這個人將鍋里盛滿了水,用大火將水燒得滾開,再在鍋上橫擱一根細竹棍子,然后,他裝著和鱉商量的樣子對鱉說:"聽說你很會爬,我想看看你的本領(lǐng)。如果你能為我表演一次,從這根竹棍上爬過去,我就一定放了你!"
    可憐的鱉看了看鍋里燒得滾燙的水還在上下翻騰,熱氣直往上竄,如果在細竹棍上爬的時候,稍不小心,就會掉進鍋里沒命了。它想,這明明是主人故意設(shè)圈套要謀殺自己,但可憐的鱉依然存一線求生的希望,它想,只要自己萬分小心,說不定還真能爬過去死里逃生哩。于是,鱉答應從開水鍋上爬過去。
    鱉鼓起了平生所有的勇氣,集中了它有生以來的全部精力,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從細竹棍的這一端爬過去,反正大不了就是一死。鱉咬緊牙關(guān),一步步地爬,沒想到,竟然真的爬過去了。當它爬到鍋的那一邊時,它幾乎都要暈過去了,趴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
    主人萬沒想到這鱉竟有這等幸運,它竟能從九死一生中解脫出來。然而,主人不甘心,他還是要吃鱉肉。于是他改口對鱉說:"不錯,真有本事,非常精彩!請你再表演一次,我還想再欣賞一遍。這次爬過來,說什么我也放了你!請來吧!"
    鱉算是看清了主人的丑惡嘴臉,十分憤怒地說:"你要想吃我,就明說好了,何必還這么煞費苦心地拐彎抹角呢!"
    鱉怒斥那個偽善的主人的惡行,正好揭露了某些偽君子虛偽狡詐的真面目,他們明明要干壞事,卻還冠冕堂皇地假裝仁義道德。
    昂貴的馬鞭
    有一天,市場上來了個賣馬鞭的人。他的馬鞭看上去似乎并不怎么樣。
    有個人問他:"喂,賣馬鞭的,你的東西多少錢呀?"他開口就把人嚇一跳:"5萬錢。"買東西的人說道:"你是不是瘋了?這種馬鞭人家才賣50錢,你怎么賣這么多錢呢?50錢怎么樣?"賣馬鞭的人忽然笑了起來,腰都笑彎了,理也不理他。這個人又試探道:"那500錢呢?"賣馬鞭的人顯出很生氣的樣子。這個人知道這馬鞭不值什么錢,存心逗逗他,又說:"5000錢總該行了吧?"賣馬鞭的大怒道:"你不想買就走,不用啰嗦,我是一定要5萬錢才賣的!"
    這時,有個有錢的少爺來買鞭子,見這賣鞭子的態(tài)度如此堅決,以為這鞭子真的有什么獨到之處,就出5萬錢買了下來,然后,他就拿著這根昂貴的馬鞭,到處去給人看,炫耀說:"瞧我這根馬鞭,值5萬錢呢!"
    有識貨的人拿過馬鞭仔細看了看,只見鞭梢卷曲著,一點都不舒展,鞭把也歪歪斜斜的,木質(zhì)更次,已經(jīng)朽了,漆紋粗劣得很,拿在手里也感覺不到有什么份量。
    于是他直截了當?shù)貑栠@個闊少爺:"這根馬鞭究竟有什么稀罕的地方,值得你花5萬錢買下它呢?"闊少爺裝模作樣地說:"我喜歡它金黃耀眼的顏色,那個賣鞭子的人還說了很多好處呢!"那人也不多說什么了,將馬鞭浸在熱水里,不一會兒,鞭子就扭曲了,收縮得厲害,金黃色也都掉了。原來這顏色是用梔(zhi)子染的,光澤也是用蠟涂上去的。
    闊少爺也明白了鞭子是劣等貨,但又不愿丟面子,只得打腫臉充胖子,還是拿這馬鞭用了3年。有一次,他騎馬出去游玩,舉起鞭子抽馬時力氣稍用大了點,鞭子竟馬上斷成了6截,他也從馬上跌下來,還受了傷。而那斷了的鞭子,原來只有一個空殼,里面什么也沒有,已經(jīng)朽成了一堆土。
    賣馬鞭的就是利用闊少爺這種人的虛榮心來出售劣質(zhì)貨。如果一個人只圖虛名而不注重實際的話,是注定了要吃虧上當?shù)摹?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