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課件【三篇】

字號:

現(xiàn)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了解上課內(nèi)容,下面是給大家?guī)砣私贪嫘W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課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篇一

    重點難點: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2、學習詩歌中運用的對比手法。
    3、體會詩歌的結(jié)構(gòu)與表達方式方面的特點。
    課時計劃: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件#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課件【三篇】#。
    2004年2月5日晚8時35分,詩人臧克家老先生卻因病離開了人間。
    (出示幻燈片3)臧克家是繼郭沫若之后,我國詩壇上杰出的大詩人之一。他早在30年代初相繼出版了《烙印》和《罪惡的黑手》等,以鮮活的生活感受和嶄新的藝術(shù)風貌,引起詩壇的矚目。新中國誕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詩,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有的人》便是他這類詩的代表作。這首詩是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13周年而作。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xiàn)在我們播放朗誦帶,請同學們在聽的同時,注意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播放視頻文件)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詩,注意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然后齊讀全詩。
    3、魯迅簡介
    為了更好的學習這首詩歌,我們先回顧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
    (出示幻燈片7)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臺醫(yī)學院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xù)創(chuàng)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fā)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不朽杰作。
    同學們還能說出哪些魯迅先生的作品?
    ……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逝世,國民黨反動派血腥*人民,不允許人民悼念魯迅先生,直到1949年,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全國各地第公開地隆重紀念他。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目睹了人民群眾紀念魯迅的盛況,并瞻仰了魯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憶魯迅為人民鞠躬盡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抒發(fā)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以及對人生意義的深刻思考。
    4、思考討論:這首詩可以分幾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學生討論后明確:全詩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節(jié)):以鮮明的對比評價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第二部分(第2、3、4節(jié)):從兩種人對人民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中,熱情頌揚了魯迅先生戰(zhàn)斗而偉大的一生。第三部分(第5、6、7節(jié)):從人民對兩種人的不同態(tài)度的對比中,抒發(fā)了作者及人民永遠懷念魯迅的深厚感情。
    二、品讀詩歌,理解詩歌內(nèi)容。
    1、學習詩歌第一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2)思考問題:這一節(jié)詩有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如何理解它們的含義?
    
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深刻的內(nèi)涵,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
    2、學習魯迅的偉大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
    課前準備:
    1、搜集、閱讀魯迅資料;
    2、標出詩歌小節(jié)數(shù);
    3、復習朗讀本單元前幾篇課文的關(guān)鍵句子。
    教學關(guān)鍵詞:活、死、俯、騎。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
    上課前,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對魯迅知道多少?(抽生說)
    是的,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和革命家,魯迅被譽為我們的“民族魂”。要寫一位如此偉大的人物,是很難的,而要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更是難上加難。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走近“初識魯迅”的后一篇課文,它恰恰就是通過一首詩去歌頌魯迅的。這就是詩人臧克家寫的《有的人》。大家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通順正確。
    三分詩,七分讀。請大家走進這7個小節(jié)28行詩中,把詩讀正確讀流利。(生讀)
    匯報自讀情況。(抽生讀前6小節(jié),后一小節(jié)齊讀)對于你們的朗讀,老師不作任何評判,我請來了一位高人,(播放課件。聽輕重,聽情感,聽節(jié)奏)是高手吧,說說哪個句子你現(xiàn)在可以讀得更好了?我們跟著他一起進步吧,讀這一句。
    三、再讀讀構(gòu)思。
    自己再通讀全詩,看一看7個小節(jié)之中藏有哪些寫作技巧?(生匯報后,幻燈出示)大家看看是不是這樣的?第一小節(jié)和后面的6個小節(jié)是總分關(guān)系,思路清晰;全詩都運用了對比寫法,感情表達更加強烈;234小節(jié)分別和567小節(jié)照應(yīng),結(jié)構(gòu)嚴謹。有了這個示意圖,我們現(xiàn)在就像擰起了一根繩子,詩歌的每一句都在這根繩子上,這叫全局在握、胸有成竹。
    四、品讀第一小節(jié)。
    既然第一小節(jié)總起全詩,那請問,是靠哪些字統(tǒng)領(lǐng)全詩的?讀一讀找一找。(板書:“死”、“活”)兩個“活”,兩個“死”,意思一樣嗎?(生答)那你就讀出這種不一樣來吧。
    是的,有的人雖生如死,那是行尸走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是因為他們的精神永存。來,讀出這種醍醐灌頂?shù)母惺馨?,讀出我們的警告和呼吁。(齊讀本小節(jié))
    五、品讀“雖生如死”。
    有的人活得崇高偉大,有的人活得無恥卑微,我們就來看看,是哪些句子對“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作出了完整的回答?
    抽生讀。讀出蔑視(那是癡心妄想)、咒罵(那是罪有應(yīng)得)、痛恨(只要有良知的人都會懷有這種感情)、不屑一顧。
    
篇三

    設(shè)計理念
    小學詩歌教學“重意義、輕審美、重教化、輕藝術(shù)”的現(xiàn)狀不能不說是當今小學詩歌教學的誤區(qū)。我認為小學詩歌的教學不應(yīng)該單單停留在詞句的分析和詩句的理解上,而是通過誦讀讓學生感受到詩歌的魅力,產(chǎn)生親近詩歌的*。這樣就讓詩歌教學的課堂少了一些理性,多了一些感性,少了一些教化,多了一些欣賞。老師自始至終釋放著自己的詩情去召喚學生的詩情,引領(lǐng)學生走在親近詩歌的道路上。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培養(yǎng)鮮明的愛憎感情,懂得為人民的人將得到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滅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采用多種形式有感情地反復朗讀,領(lǐng)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體會魯迅先生偉大的精神。
    2、了解詩歌中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前后對照的結(jié)構(gòu)。
    教學準備
    課前三分鐘:組織學生觀看《魯迅》生平的記錄片,引導學生更加形象直觀全面的了解魯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揭示課題
    1、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時25分,一位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在上海不幸病逝。全國人民無比悲痛。但是國民黨反動派派出了許多的特務(wù)、軍閥、走狗極力阻止人民給魯迅先生舉行追悼會,他們阻止得了嗎?我們一起來回憶《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和巴金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看看當時的情景吧。
    2、魯迅逝世13周年,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才第公開地隆重紀念魯迅先生。詩人臧克家參加了紀念活動,百感交集,心中充滿了對魯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寫下了《有的人》這首短詩。出示課題--《有的人》。
    二、誦讀全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詩,注意把字音讀正確,詩句讀流暢。(教師傾聽學生的朗讀情況,并針對學生不容易讀好的地方加以輔導。)
    2、指七名學生分節(jié)讀,教師隨機點撥:“當牛馬、石頭、不朽、摔垮、抬舉”等字音。
    3、默讀并思考:這首詩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你發(fā)現(xiàn)了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內(nèi)容上的對比,2-5,3-6,4-7;“有的人”反復出現(xiàn)。)引導學生結(jié)合詩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誦讀悟情
    1、同學們,自由讀第一節(jié),你能讀出疑問嗎?
    ①、自由讀第一節(jié)。
    ②、質(zhì)疑:預設(shè):為什么有的人活著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卻還活著?
    相機理解“死”與“活”
    ③、引導學生帶者疑問來讀書。
    哪種人雖生猶死,哪種人雖死猶生?請同學們讀2、5節(jié)。
    2、學習2、5節(jié),出示: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①指名讀,評議:他讀出了什么感覺?或你聽到他讀出了什么味道?(對敵人的恨,對人民的愛)
    ②探討:為什么“恨”?怎么樣的人會“騎在人民的頭上”?騎在人民頭上后的表情怎樣?
    ③讀一讀:讀出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反動派的傲慢神態(tài)。
    ④指導讀好“摔垮”讀出把敵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覺。
    師生合作讀。
    師: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生: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師: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生: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3、自主學習3、6節(jié),4、7節(jié)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①自由選擇一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讀表達出你的理解。
    ②各人自由練習。
    ③男*分別領(lǐng)讀,帶讀。
    學生匯報讀。評議,生評,師評。
    4、詩歌為紀念魯迅先生而作,卻不用“魯迅贊”或“紀念魯迅”為題,而是以“有的人”進行反復詠嘆。這首詩的前四節(jié)一連用了八個“有的人”,請把“有的人”替換為某一種人或某一類人??偨Y(jié)出“流芳千古”和“遺臭萬年”并板書
    預設(shè):被人民憎惡的人,被人民愛戴的人
    殘酷剝削人民的人,為人民服務(wù)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獻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損害人民利益的人,維護人民利益的人
    反動統(tǒng)治者,共產(chǎn)黨人
    壓迫人民的暴君,廉潔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無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獻的人
    四、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這詩表達了臧克家對魯迅深深的懷念,我們帶著對這偉人的崇敬和懷念之情來讀讀老師變序后的詩。(師生合作讀)
    魯迅死了(師)
    他還活著。(生)
    魯迅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師)
    給人民作牛馬的,(生)
    人民永遠記住他?。ㄉ?BR>    魯迅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師)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生)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生)
    魯迅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師)
    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生)
    探討:“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誰呢?指名說(岳飛、雷鋒、周恩來,王二小、……
    2、還有像魯迅一樣的人很多,你想歌頌誰,就把他的名字套進去讀一讀。自由練,指名讀。
    3、教師引讀:面對自私自利,殘酷剝削壓迫人民的人我們痛恨、憤怒的說----生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因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教師引讀:當我們面對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人我們尊敬他、歌頌他----生讀: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因為他活著為了多數(shù)人更好活的人,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總結(jié)引領(lǐng)
    同學們,今天我們又感受了詩歌的魅力。有人說,走進詩歌就是走進了一個靈動的世界,每一個想讓自己變得聰明靈秀的孩子,都應(yīng)該親近詩歌。叩響詩歌的大門。
    五、布置作業(yè):(自選一種)
    1、誦讀這首詩。
    2、搜集魯迅的名言。
    3、閱讀魯迅的作品如:《故鄉(xiāng)》《一件小事》《藥》等
    板書設(shè)計: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活--死騎遺臭萬年
    死--活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