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fēng)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膹埿⑾椤逗嬉灾褴嚰に救缭茣四苋试罕凇芳百p析,歡迎大家閱讀。
湖湘以竹車激水粳稻如云書此能仁院壁
宋代:張孝祥
象龍喚不應(yīng),竹龍起行雨。
聯(lián)綿十車輻,伊軋百舟櫓。
轉(zhuǎn)此大*,救汝旱歲苦。
橫江鎖巨石,濺瀑疊城鼓。
神機(jī)日夜運,甘澤高下普。
老農(nóng)用不知,瞬息了千畝。
抱孫帶黃犢,但看翠浪舞。
余波及井臼,春玉飲酡乳。
江吳夸七蹋,足繭腰背僂。
此樂殊未知,吾歸當(dāng)教汝。
注釋
濺瀑疊城鼓:飛濺起的水堆疊成鼓起的城墻。瀑:噴起的水。鼓:凸起;漲大。
高下普:從高處普降下來。
春玉飲酡(tuó)乳:春玉米喝了這水,*般的顆粒像喝醉了酒的臉一樣紅。酡,飲酒臉紅。
七蹋:整天用人力踏的水車。蹋同踏。七:舊時分一晝夜為十二個時辰,通常以卯至酉為晝,共七個時辰,此處引申為一整天。
賞析
永州山清水秀,溪流縱橫。宋代,各地便盛行筑壩攔水,出現(xiàn)了以騰涌之水為動力,以竹編葉扇帶動裝水竹筒的筒車車水灌田地,以至梗稻如云。詩人游永州,見到以后,驚嘆之余,大加贊賞,寫下此詩。詩中生動地描繪了一幅筒車車水的奇觀、功力和豐收在望的農(nóng)家樂圖。以江浙一帶的腳踏水車比較,贊賞了永州豐富的水利資源,抒發(fā)了詩人由衷的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