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德國的稅收非常嚴格而且復雜,很多企業(yè)包括德國的本土企業(yè),都需要專門的稅務師來處理相關的稅務事宜。而這也代表著,德國的社會福利非常完善且有保障,其中,對于德國的員工們來說,應該是深有體會的了。
而對于歐盟藍卡,還有德國工作簽證的持有者來說,在德國工作是可以享有同當地人一樣的權利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在德國工作都能享受到什么樣的福利吧~
節(jié)假日不休不行
在勞動保護政策方面,德國相關的法律有嚴格規(guī)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讓18歲以下的青年工人上夜班,禁止在休息日和節(jié)假日上班,禁止讓孕婦在產前六周,以及產后八周上班。
而在德國人眼里,假期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點,在德國企業(yè)和員工之間早已形成默契。德國服務行業(yè)工會明文規(guī)定,除非企業(yè)員工自愿放棄休假,而企業(yè)雇主是沒有權利召回已經在休假的員工。
另外,如果員工放棄休假主動選擇加班,按規(guī)定是不會得到任何額外的經濟補償的,所以,一般大家都會充分享受自己的假期,勞逸結合。
365天只工作187天
總得來說,德國每年共有18個節(jié)日,其中有10個是全國法定節(jié)假日,大多數都是跟*教有關的節(jié)日。
其實認真算起來,這個數字不一定是準確的,因為德國不同聯邦州之間的節(jié)假日也有很大差異。比如,對于德國南部的拜仁州來說,天主教的節(jié)日會比較多,像*顯圣節(jié)等;而德國北部以及原東德的地區(qū),新教相關的節(jié)日就會比較多。
再加上雙休日,帶薪年假等,一百八十天左右的假期肯定是跑不掉的。
拖欠工資不存在的
在德國工作,從來不用擔心薪水不拖欠的問題,德國大大小小行業(yè)工會的保護機制早已成熟,尤其是在企業(yè)拖欠員工薪水的問題上,一般的處理方式都是,企業(yè)拖欠員工多少錢,就由政府付給員工多少錢,然后就變成企業(yè)和政府之間的事情了。
定期提供優(yōu)質的培訓服務
德國還成立了由工會、雇主協(xié)會和國家公務員代表各占1/3的各級勞動局,負責向工人介紹勞動崗位,提供職業(yè)咨詢,促進職工教育,組織進修和改行培訓。
在改行培訓期間,勞動局要為進修和改行培訓的工人提供無息無償的補助、信貸、生活費。一句話,德國的勞動局不是一個只收錢不干活的擺設,而是真正為職工服務的組織。
*分居有補助
德國是非常鼓勵家庭的團聚和完整的,這點從家庭團聚簽證的要求就可以窺見一斑。而對于*雙方來說,假如不在一個城市里面工作,丈夫為了去另一個城市進修而跟妻子分居,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是需要給這個家庭一項補貼的。
另外,員工回家探親的路費也是由德國勞動局全款支付的。而當員工不想再過兩地分居的日子,希望妻子或者丈夫搬過來一起住,或者全家都搬過來的話,那么,行李搬運的費用也是由德國勞動局來支付。
只有漲工資的份兒
在德國,工人工資的變動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決定,即只能漲工資,不能減工資,即使企業(yè)倒臺了都不能減。如果企業(yè)真的破產,那么后工資就由政府支付。
德國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網極其嚴密。它保障了聯邦共和國公民的生存,并在他們面臨疾病、工傷事故、失業(yè)、殘疾、衰老以及死亡風險的時候,提供了廣泛的社會保障,從而使得聯邦德國成為戰(zhàn)后世界中大的社會福利體系。
工傷沒有保險也要賠償
在工傷事故保險方面,職工無需繳納保險費,一旦發(fā)生事故,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全部賠償金。另外,一旦出現工傷事故,老板就要賠錢。
也因為這個,德國的機器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才會投入使用。不然老是發(fā)生工傷事故,那老板可真的賠不起,還不如把這個錢省下來造機器,增加安全性減少污染,這樣才更劃算啊。
社會保障很齊全
失業(yè)保險方面,凡在失業(yè)以前三年之內交過至少360天義務保險的工作者,只需繳納費用的一半,即可領取失業(yè)保障金。
而如果您有孩子,需要撫養(yǎng)子女的話,就可以領取后工資的68%;要是不養(yǎng)孩子,就只能領取后工資的63%。雖然多不能超過832天,但在這期間,無需納稅。
在醫(yī)療保險(公保)方面,員工只需繳納一半的保險費,而其配偶和子女均有權免費享受這個福利,一人保險全家共用,當然是在子女沒有工作的前提下。
在養(yǎng)老保險方面,凡年滿6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60周歲的婦女,只要有15年繳納過一半的保險費,也就相當于七年的保險費,就有權利享受正常養(yǎng)老金,大概是后凈工資的三分之二。
而對于歐盟藍卡,還有德國工作簽證的持有者來說,在德國工作是可以享有同當地人一樣的權利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在德國工作都能享受到什么樣的福利吧~
節(jié)假日不休不行
在勞動保護政策方面,德國相關的法律有嚴格規(guī)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讓18歲以下的青年工人上夜班,禁止在休息日和節(jié)假日上班,禁止讓孕婦在產前六周,以及產后八周上班。
而在德國人眼里,假期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一點,在德國企業(yè)和員工之間早已形成默契。德國服務行業(yè)工會明文規(guī)定,除非企業(yè)員工自愿放棄休假,而企業(yè)雇主是沒有權利召回已經在休假的員工。
另外,如果員工放棄休假主動選擇加班,按規(guī)定是不會得到任何額外的經濟補償的,所以,一般大家都會充分享受自己的假期,勞逸結合。
365天只工作187天
總得來說,德國每年共有18個節(jié)日,其中有10個是全國法定節(jié)假日,大多數都是跟*教有關的節(jié)日。
其實認真算起來,這個數字不一定是準確的,因為德國不同聯邦州之間的節(jié)假日也有很大差異。比如,對于德國南部的拜仁州來說,天主教的節(jié)日會比較多,像*顯圣節(jié)等;而德國北部以及原東德的地區(qū),新教相關的節(jié)日就會比較多。
再加上雙休日,帶薪年假等,一百八十天左右的假期肯定是跑不掉的。
拖欠工資不存在的
在德國工作,從來不用擔心薪水不拖欠的問題,德國大大小小行業(yè)工會的保護機制早已成熟,尤其是在企業(yè)拖欠員工薪水的問題上,一般的處理方式都是,企業(yè)拖欠員工多少錢,就由政府付給員工多少錢,然后就變成企業(yè)和政府之間的事情了。
定期提供優(yōu)質的培訓服務
德國還成立了由工會、雇主協(xié)會和國家公務員代表各占1/3的各級勞動局,負責向工人介紹勞動崗位,提供職業(yè)咨詢,促進職工教育,組織進修和改行培訓。
在改行培訓期間,勞動局要為進修和改行培訓的工人提供無息無償的補助、信貸、生活費。一句話,德國的勞動局不是一個只收錢不干活的擺設,而是真正為職工服務的組織。
*分居有補助
德國是非常鼓勵家庭的團聚和完整的,這點從家庭團聚簽證的要求就可以窺見一斑。而對于*雙方來說,假如不在一個城市里面工作,丈夫為了去另一個城市進修而跟妻子分居,這種情況下,德國政府是需要給這個家庭一項補貼的。
另外,員工回家探親的路費也是由德國勞動局全款支付的。而當員工不想再過兩地分居的日子,希望妻子或者丈夫搬過來一起住,或者全家都搬過來的話,那么,行李搬運的費用也是由德國勞動局來支付。
只有漲工資的份兒
在德國,工人工資的變動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決定,即只能漲工資,不能減工資,即使企業(yè)倒臺了都不能減。如果企業(yè)真的破產,那么后工資就由政府支付。
德國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網極其嚴密。它保障了聯邦共和國公民的生存,并在他們面臨疾病、工傷事故、失業(yè)、殘疾、衰老以及死亡風險的時候,提供了廣泛的社會保障,從而使得聯邦德國成為戰(zhàn)后世界中大的社會福利體系。
工傷沒有保險也要賠償
在工傷事故保險方面,職工無需繳納保險費,一旦發(fā)生事故,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全部賠償金。另外,一旦出現工傷事故,老板就要賠錢。
也因為這個,德國的機器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測才會投入使用。不然老是發(fā)生工傷事故,那老板可真的賠不起,還不如把這個錢省下來造機器,增加安全性減少污染,這樣才更劃算啊。
社會保障很齊全
失業(yè)保險方面,凡在失業(yè)以前三年之內交過至少360天義務保險的工作者,只需繳納費用的一半,即可領取失業(yè)保障金。
而如果您有孩子,需要撫養(yǎng)子女的話,就可以領取后工資的68%;要是不養(yǎng)孩子,就只能領取后工資的63%。雖然多不能超過832天,但在這期間,無需納稅。
在醫(yī)療保險(公保)方面,員工只需繳納一半的保險費,而其配偶和子女均有權免費享受這個福利,一人保險全家共用,當然是在子女沒有工作的前提下。
在養(yǎng)老保險方面,凡年滿6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60周歲的婦女,只要有15年繳納過一半的保險費,也就相當于七年的保險費,就有權利享受正常養(yǎng)老金,大概是后凈工資的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