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播種希望的日子》

字號:

課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它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為語文教學打開了更加廣闊的新天地。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長春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課件:《播種希望的日子》,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會用“興致勃勃”“流連忘返”等詞語練習說話。
    2•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4•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BR>    5•學習爺爺播種希望的行為與勇氣。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BR>    教學難點:
    1•運用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課文內(nèi)容,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BR>    教學準備:
    問父母或查資料,了解西瓜種植的有關知識。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疑促思,培養(yǎng)問題意識
    1•請同學們齊讀課題,“播種”應該怎么讀?為什么?
    通過討論或查字典弄清:播種(zhǒng):撒布種子;播種(zhòng):用播種(zhǒng)的方式種植。
    2•解題質疑:看到這個題目,你都想到了那些問題?(學生思考:誰播種希望?為什么要播種希望?播種什么希望?播種希望的日子是什么時候?等問題。)
    3•請同學們自由度課文,弄懂以上幾個問題,解決的方式不限,然后交流。
    二、了解課文,自主識字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要求會寫的生字,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或不懂的問題,并在文中畫出。
    2•匯報交流自學情況,重點學習要求會寫的生字,讀準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
    3•梳理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隨堂解決一些問題,幾個有價值的問題作為下節(jié)課深入探討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出聲讀課文,思考文章主要內(nèi)容。
    2•用自己的話,按一定順序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
    2•寫會書后詞語。
    五、板書設計
    1播種希望的日子
    垛場嫁鋤翻漿旬宜哄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質疑深思,讀懂課文
    1•略讀課文,說說你對哪個問題有了新的理解,要突出學生的個性感受。
    2•回報閱讀情況:
    (1)讀懂了“等待”是怎么回事?(西瓜生長要有一個過程,需要等待;爺爺?shù)淖龇ㄒ屪髡咝乓詾檎?,也得有一個過程;其實,等待是一種希望,是愿望實現(xiàn)的過程。)
    (2)為什么說這個西瓜是爺爺從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因為在爺爺?shù)募亦l(xiāng)種不出西瓜;八月中旬也不是種瓜的時節(jié);在樹蔭下不宜種瓜;西瓜生長再快第二天也長不出來,而且那么大。)
    (3)課文后一句話的理解?(種出西瓜看似一種游戲或騙小孩的把戲,卻在作者的童年種下了希望和夢想,是他的童年充滿情趣;而且爺爺?shù)淖龇ㄊ顾靼琢艘粋€道理:只要專心做事,就一定能成功。)
    二、讀文猜想,豐富情節(jié)
    當“我”看到地里的大西瓜時,會怎么想?“我”長大以后,會明白什么?(讓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聯(lián)系上下文,合理補充故事情節(jié)。)
    三、深入體會,加強對話
    1•你想對小作者說點什么?
    生活多么有情趣;爺爺幫助他實現(xiàn)了童年的愿望;他的童年是幸福的。
    2•你還想對小作者的爺爺說些什么?
    給孩子以希望,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多么重要。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先自己重點練讀作者和爺爺?shù)膶υ?;然后?lián)系上下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當時的心情再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讀寫結合,加強訓練
    1•課文中哪部分寫法值得借鑒,好好感悟?
    結合課文內(nèi)容體會自然的開頭結尾、生動的描寫、簡捷的對話、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情節(jié)等。
    2•結合自己的作文,說一說你都受到了什么啟示?
    聯(lián)系自己的作文實際,有針對性地談收獲和感受。
    五、布置作業(yè)
    把課文內(nèi)容以故事的形式講給父母聽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自己的感受。
    六、板書設計
    1—2播種希望的日子
    播種希望
    學會等待
    
篇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我”的情感變化,體會爺爺?shù)牧伎嘤眯摹?BR>    2.學習爺爺播種希望的行為與勇氣。
    3.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字;理解“莊稼、鋤頭、中旬、草垛、農(nóng)場、泥漿、哄騙、如夢方醒”等詞語的意思;會用“興致勃勃”“流連忘返”說話。
    4.體會冒號、雙引號和省略號的用法。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1.幻燈片。
    2.四季農(nóng)諺。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本課共有7個要求會認的字,9個要求會寫的字,識字、寫字的任務比較重,在教學中要盡量進行分散識字,抓住重點,各個擊破,以便使學生掌握。例如關于需要認識的生字,在讀課文時,要爭取讀準字音,采取認讀生字卡片等辦法,使學生掌握。關于要求會寫的字,要在認讀的基礎上,結合理解課文來記憶字形,學習字義。
    2.朗讀指導
    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說,種西瓜無疑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在朗讀的過程中,怎樣才能讀出一個種西瓜小孩內(nèi)心的快樂,等待西瓜長大時的焦急,收獲西瓜時無比興奮的心情呢?這就需要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激發(fā)出他們內(nèi)心的同感,從而準確地把握“我”那一時刻的心情。
    同樣,爺爺明知不可能,卻又想保護孫子那份純真質樸的愿望,他的語言當然充滿了對孫子的關愛。
    3.閱讀教學
    (1)課文的題目是《播種希望的日子》,不言而喻,“播種”在全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安シN”是全文的中心線索,是“我”牢牢記住這件事的關鍵,是爺爺對那份童心真誠呵護的體現(xiàn)。正是因為有了播種的愿望,才有了那樣一個種西瓜的美麗故事。于是,這一老一小在一個并不適合播種的土地上、季節(jié)里竟然種出了又大又圓的西瓜。閱讀中,教師要注意與學生一起聯(lián)系剛剛學過的《等我也長了胡子》,對比兩篇文章有哪些不同。
    (2)課文的對話描寫也十分有趣。當“我”興致勃勃地說出了自己的愿望時,爺爺快活地眨了眨眼睛說:“那么讓我們趕快播種吧!”雖然這段對話十分簡單,卻把頗具個性的人物很準確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爺爺非常了解小孩子的童心需要保護、需要激勵,所以當他明知道自己的家鄉(xiāng)是不能種西瓜的,這也不是種西瓜的季節(jié),還是帶著孫子立刻在同樣不適合種西瓜的樹蔭下,開始了他們播種希望的行動。這樣的行為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很多成年人來講是很難做到的,對于爺爺來說,也是十分需要耐心和誠意的。
    有的學生可能會問,為什么爺爺明知道各種條件都不允許種西瓜,卻還采取近似天真的行動呢?這恰恰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是對童心的一種真誠的呵護,可以聯(lián)系《等我也長了胡子》對比著學。
    (3)沒有播種常識的“我”并不懂得“等待”是怎么一回事,天真地以為西瓜籽在種下去以后會很快有所收獲??墒钱敗拔摇苯跤薮赖貙⑽鞴系刈兂闪艘黄酀{時,卻仍然沒有看到西瓜苗的影子。天真的兒童形象此時躍然紙上?!拔摇钡钠惹信c真誠,打動了爺爺,苦等了一個下午也沒有結果的“我”竟然在一覺醒來后看到一個自己“種”出的又大又圓的西瓜,興奮的心情溢于言表。這可能是“我”童年中記憶為深刻的事情了,雖然多年以后“我”已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但仍然在“我”的心頭播下了希望的種子。文章的后一段不僅從側面寫出了爺爺?shù)男袆訉σ粋€孩子的深深的影響,同時字里行間流露出這個當年種西瓜的小孩子對爺爺?shù)纳钌畹母屑づc眷戀。
    (4)適當進行表達訓練,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對文中的“我”和爺爺說句話。
    4.活動提示
    (1)“讀一讀,寫一寫”。這些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詞語,旨在促進學生積累詞語,增加詞匯量。其中“漿”在書寫時要注意與“槳”區(qū)分。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寫詞語”。這道題旨在訓練學生進行詞語搭配,通過填上恰當?shù)男揎椥栽~語,使得表達更生動具體。同時可以適當?shù)丶右哉n外延伸,只要恰當就可以,不要要求的答案。
    (3)“用字典、詞典解決問題”。旬:十天叫一旬,一個月有三旬,分稱上旬、中旬、下旬;十歲也成為一旬。這是造句的練習。首先要弄懂兩個詞語,然后再進行造句。
    (4)“討論交流”。這道題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增進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可以把這些問題與閱讀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明白一些農(nóng)業(yè)耕種常識,同時深入理解作者對爺爺那份深深的感激之情。
    5.課時安排:建議2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農(nóng)業(yè)耕作的常識相對于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可能掌握得會多一些,但對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學生來說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我們要將此作為教學的重點,只有當學生真正理解了不宜種瓜的農(nóng)業(yè)常識以后,才能更深地感受到爺爺對“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