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學,詩的巔峰是在唐代,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在唐代涌現出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李商隱等一大批杰出的詩人,他們猶如一顆顆繁星,照耀著中國文學的天空。的詩人在唐代,他們留下了一首首精彩絕倫詩,供后世鑒賞學習。現存的唐詩五萬多首,兩千二百多個詩人。今日就想與大家分享八首唐詩,每一首都是千古絕唱。
《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此詩有著“孤篇蓋全唐”的美譽,詩人張若虛僅存兩首于《全唐詩》中。全詩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四句一韻,結構嚴謹,字雕句琢,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將對個人生命經驗上升到宇宙意識的哲學思考。
《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詩仙李白內心的直白,當時的李白被詔入京,卻沒有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郁郁不得志?,F實是如此的艱難,每一步走下去都是岐路,充滿了挫折,但李白沒有悲觀到底,喊出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钡暮狼閴阎?,給了生命一個希望。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首詩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這一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將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描繪的淋漓盡致。王國維先生稱此句為“千古壯觀”的名句。只有見過大漠的遼闊,有這樣的生命體驗,才能寫出如此境界闊大,氣象雄渾詩句。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是一首頌歌母愛的詩,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人世間最偉大的莫過于母愛,母愛是最無私的,不求兒女任何的回報。尤其是詩中用“密密”和“遲遲”兩組疊聲詞,將母愛表現的催人淚下。
《無題》——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是寫愛情詩的高手。詩中描繪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后的思念,抒發(fā)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备乔Ч琶?,寫出詩人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此詩堪稱送別詩的中的上品。詩人高適與好友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相聚后,又各奔東西。離別是愁苦的,令人不舍的,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后人稱為“詩圣”,其晚年窮困潦倒,郁郁不得志。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此詩語言精練,通篇對偶,顯示了杜甫晚年對詩歌語言聲律的把握運用已達極境。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是一種特有意境之物,詩人只用了二十個字就描繪了一幅江鄉(xiāng)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在這樣一個寒冷寂靜的環(huán)境里,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了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漁翁實際正是柳宗元本人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