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維護和平的嘗試

字號:

你正以凌厲的步伐邁進這段特別的歲月中。這是一段青澀而又平淡的日子,每個人都隱身于高考,而平淡之中的張力卻只有真正的勇士才可以破譯。以下是高三頻道為每一位高三的莘莘學子準備的《高三歷史選修三知識點:維護和平的嘗試》助你榜上有名!
    一、國際聯盟的活動及其評價
    1、主要活動:
    (1)成立初:
    ①1924年締結了《日內瓦議定書》
    ②國際聯盟中的衛(wèi)生等機構或組織,為各國的交往和聯系做了大量工作
    (2)30年代:英法控制下的國聯姑息、縱容日本、意大利和德國的侵略
    2、評價:
    (1)歷史地位:它是一戰(zhàn)后由戰(zhàn)勝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個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
    (2)積極作用:
    ①盟約包含許多積極規(guī)定,以維護世界和平為宗旨;
    ②開創(chuàng)了國際合作的新形式,順應了世界整體發(fā)展趨勢;
    ③為聯合國等建立與發(fā)展提供了經驗教訓.
    (3)消極作用:
    ①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不能制止戰(zhàn)爭,后來成為綏靖政策的工具;
    ②實質:是英法帝國主義控制下維護凡爾賽體系、維持霸權的工具。
    探究一:國際聯盟為什么不能給世界帶來持久和平?
    (1)國聯盟約規(guī)定的形成決議所需要的“全體一致”原則,實際上使國聯失去了制止侵略戰(zhàn)爭的可能性。
    (2)國聯的許多裁軍計劃也成為了空談。
    (3)特別是在英法控制下的國聯對法西斯侵略采取綏靖政策。
    二、蘇俄的和平外交
    1、外交政策:
    (1)提出《和平法令》(1917)
    (2)提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
    2、外交活動
    (1)1922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熱那亞國際經濟會議
    (2)1922與德締結《拉巴洛條約》
    3、影響:初步打破蘇俄建國以來的孤立境地;實現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的和平共處。
    三、《洛迦諾公約》的簽署
    1、背景:魯爾危機后,法國國內和解力量占上風,歐洲安全問題提上日程。
    2、內容:《相互保證公約》、《仲裁條約》
    3、作用:
    (1)積極作用:改善了法德等國的關系,有利于歐洲穩(wěn)定
    (2)消極作用:為德國重新成為政治大國鋪平了道路
    (3)公約實質:縱容德國向東發(fā)展,即“禍水東引”
    (使法國在歐洲地位削弱,英國成為歐洲大陸仲裁者,而德國成為的贏家)
    四、《非戰(zhàn)公約》的簽訂
    1、背景:
    ①《洛迦諾公約》削弱法國地位,希望爭取美國對其安全提供某種保證
    ②美國出于避免卷入歐洲糾紛和提高美國國際地位考慮,決定締結多邊的非戰(zhàn)公約
    2、內容:廢棄戰(zhàn)爭作為國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或沖突。
    3、作用:
    積極:①它有利于鞏固歐洲的和平秩序(直接作用)
    ②是第一個提出放棄把戰(zhàn)爭作為國家政策的國際條約。(歷史地位)
    ③為國際法中互不侵犯原則的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
    ④也成為二戰(zhàn)后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德、日戰(zhàn)犯的重要法律依據。(后世影響)
    消極:①對侵略者更沒有強大的約束力。
    ②列強借助各自的“保留條件”為后發(fā)動戰(zhàn)爭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