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級奧數(shù)定理匯總

字號:


    奧數(shù)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精神的共通性:更快、更高、更強。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作為一項國際性賽事,由國際數(shù)學教育專家命題,出題范圍超出了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水平,難度大大超過大學入學考試。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某醵昙墛W數(shù)定理匯總,歡迎大家閱讀。
    定理一:二元一次方程
    1、二元一次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并且所含未知數(shù)的項的次數(shù)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適合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組未知數(shù)的值,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的一個解。
    3、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的兩個一次方程所組成的一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
    4、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各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5、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減(消元)法
    6、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系:
    (1)一次函數(shù)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系:
    直線y=kx+b上任意一點的坐標都是它所對應的二元一次方程kx-y+b=0的解。
    當函數(shù)圖象有交點時,說明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有解;當函數(shù)圖象(直線)平行即無交點時,說明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無解。
    定理二: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及角
    一、三角形的有關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征:①不在同一直線上;②三條線段;③首尾順次相接;④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
    2.三角形中的三條重要線段:角平分線、中線、高
    (1)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nèi)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2)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3)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說明: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高都是線段;
    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都在三角形內(nèi)部且都交于一點;三角形的高可能在三角形的內(nèi)部(銳角三角形)、外部(鈍角三角形),也可能在邊上(直角三角形),它們(或延長線)相交于一點。
    二、三角形的邊和角
    三邊關系: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由三邊關系可以推出: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三、三角形內(nèi)、外角的關系
    1.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3.三角形的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nèi)角之和,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nèi)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為360°。
    四、等腰三角形與直角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稱為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邊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說明: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況。
    2.直角三角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它的兩個銳角互余。
    定理三:同類項
    同類項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shù)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幾個常數(shù)項也叫同類項。
    判斷幾個單項式或項,是否是同類項的兩個標準:
    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數(shù)也相同。
    判斷同類項時與系數(shù)無關,與字母排列的順序也無關。
    合并同類項的概念: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成一項叫做合并同類項。
    合并同類項的法則:同類項的系數(shù)相加,所得結果作為系數(shù),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合并同類項步驟:
    ⑴.準確的找出同類項。
    ⑵.逆用分配律,把同類項的系數(shù)加在一起(用小括號),字母和字母的指數(shù)不變。
    ⑶.寫出合并后的結果。
    合并同類項時注意:
    (1)如果兩個同類項的系數(shù)互為相反數(shù),合并同類項后,結果為0.
    (2)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項。
    (3)只要不再有同類項,就是結果(可能是單項式,也可能是多項式)。
    (4)不是同類項千萬不能進行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