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大的一個項目。整理了2018全國卷全國卷II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供大家鑒賞。

全國卷II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diào)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發(fā)現(xiàn)消失的彈孔
戰(zhàn)斗機上的彈孔分布不均,第一反應是加強彈孔密集處的裝甲,但細想之后才明白,有些易損部位之所以被發(fā)現(xiàn)中彈較少,是因為該部位中彈多的戰(zhàn)機都被擊落,未計入數(shù)據(jù)之中。所以那些中彈少的部位,才是應該得到加強的。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即戰(zhàn)斗機該部位受到的攻擊并不少,只是大量彈孔未被統(tǒng)計,仿佛“消失”了一般。
生活中,類似這樣“幸存者偏差”還有很多。比如有人大病痊愈,便把自己所服用的藥物視作靈丹,村中有幾位百歲老人,村子便被稱為“長壽村”;有的企業(yè)屹立不倒,看似成功典范,但實際上不過是大浪淘沙中的幸運兒;有的人學歷較低卻功成名就,看似證明“讀書無用”,實際上只是概率使然罷了。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們只關注總體中的一部分樣本,并嘗試從樣本總結某種規(guī)律或經(jīng)驗,卻未考慮總體可能反映出不一樣的結論,導致推理出現(xiàn)謬誤。當選取樣本與剩余樣本差異明顯時(比如幸存戰(zhàn)機與墜毀戰(zhàn)機),推出的結論便尤為荒謬和錯誤。
為什么人的視角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限呢?第一,人們往往只愿搜集容易搜集,且特征顯著的例子,就像離世的病人和早逝的村民罕有關心也難以統(tǒng)計,痊愈者和長壽者卻成為關注焦點。第二,人們常常帶著主觀傾向去解讀事件的原因,成功者的行為都是對的,失敗者的行為都是錯的。事實上,成功的企業(yè)和人士,并不一定有多少可以復刻的“經(jīng)驗”,而很有可能只是大量失敗的公司和企業(yè)中,碰巧留下的那一個。
正是這樣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使得“幸存者偏差”大行其道。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對癥下藥。首先,保證數(shù)據(jù)的完整和全面,讓“死人開口說話”,可以避免因樣本偏差而導致的失焦;其次,去除先入為主的思維,相關性不等于因果性,個例無法代表整體,不能想當然;后,得出的結論必須經(jīng)過檢驗,適用于總體,而不是某一部分特例。
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幸存者偏差”不能濫用,不能將一切觀點都歸因于隨機概率和樣本差異,從而得出觀點為誤的結論。因為有時,選取樣本和剩余樣本可能較為相近,導致從部分樣本中總結的結論,也可能適用于整體:成功企業(yè)或許真有獨到之處,百歲老人或許真有養(yǎng)生訣竅。這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細致的調(diào)查,而不是空想就能得出結論的。如果將“幸存者偏差”的適用范圍無限擴張,就將推出一切事物都是隨機的,無序的這樣的荒唐結論,是對主觀能動性的一種忽視。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努力避免“幸存者偏差”的邏輯陷阱。只有經(jīng)過全面、嚴謹?shù)姆治龊驼撟C,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才能找到“消失的彈孔。
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在有人被忽悠
專家們在保護戰(zhàn)機時懂得重視不起眼的的數(shù)據(jù),治國理政的領導人們更知道不忽略沉默群體的要求。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傷痕累累的人。城里的年輕人抱怨房價太高,要花掉自己30年的時間去還貸款,父母抱怨輔導班太貴,要花自己掉半個月的工資給孩子報輔導班……黨和國家聽到了他們的呼聲:習近平同志再三強調(diào)“房住不炒”,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滿足青年人首套剛需;教育部重拳整治課外輔導班,切實給孩子們降壓減負。這些原本傷痕累累的城市居民在政策春風的吹拂下逐漸變得健康、堅強。
但這個社會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百姓,他們生活在沒有修水泥路,沒有通自來水的貧困鄉(xiāng)村,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二百元,教育、醫(yī)療、住房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他們比誰都更需要黨的政策和國家的關懷。
但他們的聲音并沒有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廣泛傳播。人們大都知道“焦慮的中產(chǎn)”,卻鮮有人關心仍在為因天災減收而發(fā)愁農(nóng)民;人們關注飛漲的房價,卻鮮有人知道糧價是漲是跌,“谷貴傷農(nóng)”的故事是否仍在上演。
幸好我們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黨和國家關注全體百姓的全面小康,政策的春風吹到了一個個貧困鄉(xiāng)村:2004年以來,每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2013年習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2017年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同志做出了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部署。在政策春風的吹拂下,貧困地區(qū)的老百姓實現(xiàn)了“2不愁”,有了“3保障”,他們很快就會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yī)療住房有保障。過去因為信息閉塞而無法將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轉(zhuǎn)化為收入的隴南群眾,在市政府“電商扶貧”的政策下開起了網(wǎng)店,27萬居民走出了貧困,生活在5A景區(qū)周邊的貧困居民,在“旅游扶貧”的推動下建起了旅游合作社,搭上了脫貧致富的班車。
這就是我們新時代的“復興號”巨輪,每一個部位都得到了保護,每一個個體都能夠有尊嚴地生活,每一個群體都得到了黨的關懷。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時代征途上,不再有人被遺忘。
新時代,新青年
時代也許總關聯(lián)著這樣或那樣的國家,卻似乎并不總是和青年在一起。
我們這些青年似乎永遠是社會中的不穩(wěn)定分子,想得比誰都多,有著改天換地的激情——然而一個帝國永遠不會需要我們,它追求著沉悶的穩(wěn)定和綿延,只需要順從的臣民匍匐。
所以,時代洶涌的潮水沖過秦皇漢武的腳下,青年卻始終無緣弄潮一場。一部二十四史,是帝王將相的家譜或者英雄好漢的史詩,卻很少記錄屬于青年人的故事。古人崇拜年齡,青年們只落得一句“嘴上*,辦事不牢”的俗諺。時代是屬于帝國的,與青年無緣。
是近代中國的巨大危機,才讓時代記起了青年。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讓時代拋棄了了無生氣的舊中國,青年們于是走到了歷史的中央。
所以我們有了平均年齡29歲的革命黨人建立民國,有黃埔學生軍東征北伐,有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紅軍踏上長征的路途。近代中國史,是一部青年擁抱時代,并重新將中國帶回時代的歷史。
因此,“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并不只是毛主席對青年們的簡單寄語,它是對近代中國歷史的精確總結,也是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精彩預言:自近代以后,國家將和青年共生,充滿生機的國家將永遠充滿青年的聲音;只有青年奮起,國家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可是,忽然之間,能讓鄒容喊出“今日二十世紀矣”的二十世紀已然過去。革命和救國的呼號漸行漸遠,我們這群二十一世紀的新人,面臨的是和平、強大和富足的全新時代。
新時代首先是一個和平而繁榮的時代,它給青年提供了接近時代的機會,卻也可能是青年拋棄時代的*毒藥。
新時代讓帝國心態(tài)的幽靈有機可乘。因為我們這群青年面對的不再是值得拋棄一切力挽狂瀾的將傾大廈,而是消解一切宏大敘事的平靜生活和來自彼此的壓力。于是時代的變幻讓許多青年聽不見它的脈搏,青年們耽于瑣碎,變得佛系,全球化的沖擊更是讓祖國也越發(fā)成為虛幻的想象,利己主義和世界主義由此成了一股強勢的話語。
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尋回當年青年的影子,這也是正常的。尋回了過去的青年,不就意味著中國仍然沒有變化嗎?新時代的新青年,絕不應該和當年那樣了,但更不該成為帝國的臣民,醉倒在穩(wěn)定和綿延的迷夢中。
誠然,來到新時代的我們再難體會百年前的同齡人們?yōu)楹稳绱溯p視個人的利益,寧死也要將祖國帶回時代的軌道。因為我們所有的責任都有他人來承擔,所有的恐懼都有一個他們沒有享受過的強健祖國來抗衡,于是我們個人夢想的實現(xiàn)成為了可能。而他們面對著老大帝國的崩塌,身后空無一人,將祖國帶回時代,是時代交予他們的重任,也便是他們首要的夢想。
進入新世紀,走向新時代,人類面對著新的問題,中國的發(fā)展面臨著全新的挑戰(zhàn),這是時代新的脈搏,也就是對青年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們!請記住,世界歸根結底是我們的——
我們生于全球化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反全球化的新局面,未來我們手中的全球化該走向何方?
我們生于反恐戰(zhàn)爭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著不斷迭代升級的恐怖主義行動和國家間在反恐上的共識撕裂,未來我們該怎么切除這顆人類的腫瘤?
我們生于一超多強、大國角力的時代。如今我們目送外交官們又地坐上談判桌,未來我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我們生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著又的國家行政體制改革,未來我們又該如何把改革堅持到底?
所以,之于我們百年前的同齡人,時代的脈搏在于建筑一個真正的祖國;之于我們,時代的脈搏在于鞏固一個真正的祖國。近代以降,我們次證明,沒有這樣一個祖國,沒有祖國的發(fā)展,個人的利益根本無從談起。而有了這樣一個祖國,卻無意去鞏固它,青年們總有一天會失去它。
既然如此,當代的青年們又有什么理由只是汲汲于個人實現(xiàn)呢?只有當我們把祖國的發(fā)展和自己的成長結合起來,我們才有可能延續(xù)近代以來國家的腳步,才能在新時代中成為未來世界真正的主人。

全國卷II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二戰(zhàn)”期間,為了加強對戰(zhàn)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diào)查了作戰(zhàn)后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里彈痕多就加強哪里。然而統(tǒng)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chuàng)的戰(zhàn)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shù)據(jù)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
要求:綜合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發(fā)現(xiàn)消失的彈孔
戰(zhàn)斗機上的彈孔分布不均,第一反應是加強彈孔密集處的裝甲,但細想之后才明白,有些易損部位之所以被發(fā)現(xiàn)中彈較少,是因為該部位中彈多的戰(zhàn)機都被擊落,未計入數(shù)據(jù)之中。所以那些中彈少的部位,才是應該得到加強的。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即戰(zhàn)斗機該部位受到的攻擊并不少,只是大量彈孔未被統(tǒng)計,仿佛“消失”了一般。
生活中,類似這樣“幸存者偏差”還有很多。比如有人大病痊愈,便把自己所服用的藥物視作靈丹,村中有幾位百歲老人,村子便被稱為“長壽村”;有的企業(yè)屹立不倒,看似成功典范,但實際上不過是大浪淘沙中的幸運兒;有的人學歷較低卻功成名就,看似證明“讀書無用”,實際上只是概率使然罷了。
“幸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們只關注總體中的一部分樣本,并嘗試從樣本總結某種規(guī)律或經(jīng)驗,卻未考慮總體可能反映出不一樣的結論,導致推理出現(xiàn)謬誤。當選取樣本與剩余樣本差異明顯時(比如幸存戰(zhàn)機與墜毀戰(zhàn)機),推出的結論便尤為荒謬和錯誤。
為什么人的視角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限呢?第一,人們往往只愿搜集容易搜集,且特征顯著的例子,就像離世的病人和早逝的村民罕有關心也難以統(tǒng)計,痊愈者和長壽者卻成為關注焦點。第二,人們常常帶著主觀傾向去解讀事件的原因,成功者的行為都是對的,失敗者的行為都是錯的。事實上,成功的企業(yè)和人士,并不一定有多少可以復刻的“經(jīng)驗”,而很有可能只是大量失敗的公司和企業(yè)中,碰巧留下的那一個。
正是這樣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使得“幸存者偏差”大行其道。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對癥下藥。首先,保證數(shù)據(jù)的完整和全面,讓“死人開口說話”,可以避免因樣本偏差而導致的失焦;其次,去除先入為主的思維,相關性不等于因果性,個例無法代表整體,不能想當然;后,得出的結論必須經(jīng)過檢驗,適用于總體,而不是某一部分特例。
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幸存者偏差”不能濫用,不能將一切觀點都歸因于隨機概率和樣本差異,從而得出觀點為誤的結論。因為有時,選取樣本和剩余樣本可能較為相近,導致從部分樣本中總結的結論,也可能適用于整體:成功企業(yè)或許真有獨到之處,百歲老人或許真有養(yǎng)生訣竅。這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細致的調(diào)查,而不是空想就能得出結論的。如果將“幸存者偏差”的適用范圍無限擴張,就將推出一切事物都是隨機的,無序的這樣的荒唐結論,是對主觀能動性的一種忽視。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努力避免“幸存者偏差”的邏輯陷阱。只有經(jīng)過全面、嚴謹?shù)姆治龊驼撟C,才能得出客觀的結論,才能找到“消失的彈孔。
社會主義新時代,不在有人被忽悠
專家們在保護戰(zhàn)機時懂得重視不起眼的的數(shù)據(jù),治國理政的領導人們更知道不忽略沉默群體的要求。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傷痕累累的人。城里的年輕人抱怨房價太高,要花掉自己30年的時間去還貸款,父母抱怨輔導班太貴,要花自己掉半個月的工資給孩子報輔導班……黨和國家聽到了他們的呼聲:習近平同志再三強調(diào)“房住不炒”,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滿足青年人首套剛需;教育部重拳整治課外輔導班,切實給孩子們降壓減負。這些原本傷痕累累的城市居民在政策春風的吹拂下逐漸變得健康、堅強。
但這個社會還有許多容易被忽略的百姓,他們生活在沒有修水泥路,沒有通自來水的貧困鄉(xiāng)村,他們的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二百元,教育、醫(yī)療、住房這些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障,他們比誰都更需要黨的政策和國家的關懷。
但他們的聲音并沒有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被廣泛傳播。人們大都知道“焦慮的中產(chǎn)”,卻鮮有人關心仍在為因天災減收而發(fā)愁農(nóng)民;人們關注飛漲的房價,卻鮮有人知道糧價是漲是跌,“谷貴傷農(nóng)”的故事是否仍在上演。
幸好我們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黨和國家關注全體百姓的全面小康,政策的春風吹到了一個個貧困鄉(xiāng)村:2004年以來,每一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聚焦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農(nóng)民;2013年習近平同志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2017年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同志做出了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部署。在政策春風的吹拂下,貧困地區(qū)的老百姓實現(xiàn)了“2不愁”,有了“3保障”,他們很快就會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yī)療住房有保障。過去因為信息閉塞而無法將優(yōu)質(zhì)農(nóng)產(chǎn)品轉(zhuǎn)化為收入的隴南群眾,在市政府“電商扶貧”的政策下開起了網(wǎng)店,27萬居民走出了貧困,生活在5A景區(qū)周邊的貧困居民,在“旅游扶貧”的推動下建起了旅游合作社,搭上了脫貧致富的班車。
這就是我們新時代的“復興號”巨輪,每一個部位都得到了保護,每一個個體都能夠有尊嚴地生活,每一個群體都得到了黨的關懷。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新時代征途上,不再有人被遺忘。
新時代,新青年
時代也許總關聯(lián)著這樣或那樣的國家,卻似乎并不總是和青年在一起。
我們這些青年似乎永遠是社會中的不穩(wěn)定分子,想得比誰都多,有著改天換地的激情——然而一個帝國永遠不會需要我們,它追求著沉悶的穩(wěn)定和綿延,只需要順從的臣民匍匐。
所以,時代洶涌的潮水沖過秦皇漢武的腳下,青年卻始終無緣弄潮一場。一部二十四史,是帝王將相的家譜或者英雄好漢的史詩,卻很少記錄屬于青年人的故事。古人崇拜年齡,青年們只落得一句“嘴上*,辦事不牢”的俗諺。時代是屬于帝國的,與青年無緣。
是近代中國的巨大危機,才讓時代記起了青年。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讓時代拋棄了了無生氣的舊中國,青年們于是走到了歷史的中央。
所以我們有了平均年齡29歲的革命黨人建立民國,有黃埔學生軍東征北伐,有平均年齡不到20歲的紅軍踏上長征的路途。近代中國史,是一部青年擁抱時代,并重新將中國帶回時代的歷史。
因此,“世界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并不只是毛主席對青年們的簡單寄語,它是對近代中國歷史的精確總結,也是對我們國家未來的精彩預言:自近代以后,國家將和青年共生,充滿生機的國家將永遠充滿青年的聲音;只有青年奮起,國家才能不被時代拋棄。
可是,忽然之間,能讓鄒容喊出“今日二十世紀矣”的二十世紀已然過去。革命和救國的呼號漸行漸遠,我們這群二十一世紀的新人,面臨的是和平、強大和富足的全新時代。
新時代首先是一個和平而繁榮的時代,它給青年提供了接近時代的機會,卻也可能是青年拋棄時代的*毒藥。
新時代讓帝國心態(tài)的幽靈有機可乘。因為我們這群青年面對的不再是值得拋棄一切力挽狂瀾的將傾大廈,而是消解一切宏大敘事的平靜生活和來自彼此的壓力。于是時代的變幻讓許多青年聽不見它的脈搏,青年們耽于瑣碎,變得佛系,全球化的沖擊更是讓祖國也越發(fā)成為虛幻的想象,利己主義和世界主義由此成了一股強勢的話語。
我們似乎越來越難以尋回當年青年的影子,這也是正常的。尋回了過去的青年,不就意味著中國仍然沒有變化嗎?新時代的新青年,絕不應該和當年那樣了,但更不該成為帝國的臣民,醉倒在穩(wěn)定和綿延的迷夢中。
誠然,來到新時代的我們再難體會百年前的同齡人們?yōu)楹稳绱溯p視個人的利益,寧死也要將祖國帶回時代的軌道。因為我們所有的責任都有他人來承擔,所有的恐懼都有一個他們沒有享受過的強健祖國來抗衡,于是我們個人夢想的實現(xiàn)成為了可能。而他們面對著老大帝國的崩塌,身后空無一人,將祖國帶回時代,是時代交予他們的重任,也便是他們首要的夢想。
進入新世紀,走向新時代,人類面對著新的問題,中國的發(fā)展面臨著全新的挑戰(zhàn),這是時代新的脈搏,也就是對青年新的要求。
二十一世紀的新青年們!請記住,世界歸根結底是我們的——
我們生于全球化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反全球化的新局面,未來我們手中的全球化該走向何方?
我們生于反恐戰(zhàn)爭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著不斷迭代升級的恐怖主義行動和國家間在反恐上的共識撕裂,未來我們該怎么切除這顆人類的腫瘤?
我們生于一超多強、大國角力的時代。如今我們目送外交官們又地坐上談判桌,未來我們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我們生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如今我們面對著又的國家行政體制改革,未來我們又該如何把改革堅持到底?
所以,之于我們百年前的同齡人,時代的脈搏在于建筑一個真正的祖國;之于我們,時代的脈搏在于鞏固一個真正的祖國。近代以降,我們次證明,沒有這樣一個祖國,沒有祖國的發(fā)展,個人的利益根本無從談起。而有了這樣一個祖國,卻無意去鞏固它,青年們總有一天會失去它。
既然如此,當代的青年們又有什么理由只是汲汲于個人實現(xiàn)呢?只有當我們把祖國的發(fā)展和自己的成長結合起來,我們才有可能延續(xù)近代以來國家的腳步,才能在新時代中成為未來世界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