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同時,更應該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高于生活,體會到數(shù)學可以帶動社會的發(fā)展,帶動生活質量的提高,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好數(shù)學。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數(shù)學優(yōu)秀小故事
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來找劉先生,并自我介紹說:“我叫于江,這次我?guī)ьI了一個旅游團到香港旅游,聽說您的大酒店環(huán)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來住你們酒店?!?BR> 劉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一個大團?!?BR> 劉先生心里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是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為一個導游,于江看出了劉先生的心思,他慢條斯理地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團的人數(shù),我們就住您們酒店了?!?BR> “你請說吧?!眲⑾壬孕诺卣f。
“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組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先生馬上思考起來,他一定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shù)字,該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說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
于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不錯,就是八十五人。請說說您的算法?!?BR> “人數(shù)最少的情況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BR> “好,我們今天就住在您這兒了?!?BR> “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BR> “我們這兒現(xiàn)在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么住?”
“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BR> 又出了一個題目,劉先生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終于得出了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一間5人房;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一間5人的,一共11間。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滿意,馬上辦了住宿手續(xù)。
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復雜了一點,但劉先生的心里還是十分高興的。
2、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shù)了數(shù)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3、阿拉伯數(shù)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為什么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呢?于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shù)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shù)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shù)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后來,這些數(shù)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shù)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并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shù)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shù)字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shù)字為‘阿拉伯數(shù)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4、兒歌比賽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shù)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shù)算得快又準?!?BR>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shù)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shù)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shù)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5、﹤、﹥和﹦的本領
很久以前,數(shù)學王國比較混亂。0—9十個兄弟不僅在王國稱霸,而且彼此吹噓自己的本領。數(shù)學天使看到這種情況很生氣,派﹤、﹥和﹦三個小天使到數(shù)學王國建立次序,避免混亂。
三個小天使來到數(shù)學王國,0—9十個兄弟輕蔑地看著它們。9問道:“你們三個來數(shù)學王國干什么,我們不歡迎你們!”
﹦笑著說:“我們是天使派來你們王國的法官,幫你們治理好你們國家。我是‘等號’,這兩位是‘大于號’和‘小于號’,它們開口朝誰,誰就大;它們尖尖朝誰,誰就小。”
0—9十個兄弟聽說它們是天使派來的法官,就乖乖地服從﹤、﹥和﹦的命令。從此,數(shù)學王國有了嚴格的次序,任何人不會違反。
1、數(shù)學優(yōu)秀小故事
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來找劉先生,并自我介紹說:“我叫于江,這次我?guī)ьI了一個旅游團到香港旅游,聽說您的大酒店環(huán)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來住你們酒店?!?BR> 劉先生連忙熱情地說:“歡迎,歡迎,不知貴團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還可以,是一個大團?!?BR> 劉先生心里一陣驚喜:一個大團,又是一筆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為一個導游,于江看出了劉先生的心思,他慢條斯理地說:“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團的人數(shù),我們就住您們酒店了?!?BR> “你請說吧?!眲⑾壬孕诺卣f。
“如果我把我的團平均分成四組,多出一人,再把每小組平均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人,再把分成的四小組分成四份,結果又多出一人,當然,也包括我,請問我們至少有多少人?”
“一共多少呢?”劉先生馬上思考起來,他一定要接下這筆生意,“沒有具體的數(shù)字,該如何下手呢?”他是精明的生意人,很快說出答案:“至少八十五人,對不對?”
于江先生高興地說:“一點不錯,就是八十五人。請說說您的算法?!?BR> “人數(shù)最少的情況是最后一次四等分時,每份為一人,由此推理得到:第三次分之前有1×4+1=5(人),第二次分之前有5×4+1=21(人),第一次分之前有21×4+1=85(人)?!?BR> “好,我們今天就住在您這兒了?!?BR> “那你們有多少男的和女的?”
“有55個男的,30個女的?!?BR> “我們這兒現(xiàn)在只有11人的房間,7人、5人的房間,你們想怎么住?”
“當然是先生您給安排了,但必須男女分開,也不能有空床位?!?BR> 又出了一個題目,劉先生還從沒碰到過這樣的客人,他只好又得花一番心思了。
瞑思苦想之后,他終于得出了方案:男的兩間11人房間,四間7人房,一間5人房;女的一間11人房間,兩間7人房,一間5人的,一共11間。
于江先生看了他的安排后,非常滿意,馬上辦了住宿手續(xù)。
一樁大生意做成了,雖然復雜了一點,但劉先生的心里還是十分高興的。
2、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們熱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吃的山桃整整100個,八戒高興地說:“大家一起吃!”可怎樣吃呢,數(shù)了數(shù)共30只猴子,八戒找個樹枝在地上左畫右畫,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著上面的3,大方的說,“你們一個人吃3個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個吧!”小猴子們很感激八戒,紛紛道謝,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來后,小猴子們對悟空講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個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個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還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幾個山桃?
3、阿拉伯數(shù)字的由來
小明是個喜歡提問的孩子。一天,他對0—9這幾個數(shù)字產(chǎn)生興趣:為什么它們被稱為“阿拉伯數(shù)字”呢?于是,他就去問媽媽:“0—9既然叫‘阿拉伯數(shù)字’,那肯定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了,對嗎媽媽?”
媽媽搖搖頭說:“阿拉伯數(shù)字實際上是印度人發(fā)明的。大約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種特殊的字來表示數(shù)目,這些字有10個,只要一筆兩筆就能寫成。后來,這些數(shù)字傳入阿拉伯,阿拉伯人覺得這些數(shù)字簡單、實用,就在自己的國家廣泛使用,并又傳到了歐洲。就這樣,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數(shù)字。因為阿拉伯人在傳播這些數(shù)字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就習慣了稱這種數(shù)字為‘阿拉伯數(shù)字’。”
小明聽了說:“原來是這樣。媽媽,這可不可以叫做‘將錯就錯’呢?”媽媽笑了。
4、兒歌比賽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shù)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shù)算得快又準?!?BR>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并不難,數(shù)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shù)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個一。十位數(shù)字怎么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為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賀它們。
5、﹤、﹥和﹦的本領
很久以前,數(shù)學王國比較混亂。0—9十個兄弟不僅在王國稱霸,而且彼此吹噓自己的本領。數(shù)學天使看到這種情況很生氣,派﹤、﹥和﹦三個小天使到數(shù)學王國建立次序,避免混亂。
三個小天使來到數(shù)學王國,0—9十個兄弟輕蔑地看著它們。9問道:“你們三個來數(shù)學王國干什么,我們不歡迎你們!”
﹦笑著說:“我們是天使派來你們王國的法官,幫你們治理好你們國家。我是‘等號’,這兩位是‘大于號’和‘小于號’,它們開口朝誰,誰就大;它們尖尖朝誰,誰就小。”
0—9十個兄弟聽說它們是天使派來的法官,就乖乖地服從﹤、﹥和﹦的命令。從此,數(shù)學王國有了嚴格的次序,任何人不會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