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級美術(shù)教案下冊《色彩拼貼畫》

字號:


    兒童在邏輯思維形成前,都是以形象思維認識世界和表達自我,兒童只能通過繪畫把自己腦海中的意象、心緒、思想、情感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表達出來,可以說兒童畫是兒童全部自我的表現(xiàn)。所以,如果兒童掌握了繪畫這門工具,他們就可以盡情舒展自己內(nèi)在的意欲和情感,家長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以下是為您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利用五顏六色的彩紙、廣告紙、彩色報紙等材料撕貼出一幅有趣的畫。
    2.通過思考、比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知繪畫與撕貼畫的畫面效果的不同。在設計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操作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欣賞比較中提高學生審美趣味,在拼貼中了解撕紙方法和粘貼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在合作中感受創(chuàng)造活動的樂趣。
    3.通過與同學合作一起收集廢舊掛歷、廣告紙、彩紙等,增進合作意識、集體意識,體驗成功感。并且在作業(yè)過程中養(yǎng)成專心、細致和耐心的作風。
    重點難點: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shù)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xiàn),有一定的色彩基礎(chǔ),但還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通過了解,學生對手工課特別感興趣。
    課前準備:(教師)課件、范作、水彩畫(或其他繪畫形式的作品)、撕貼畫、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等。
    (學生)膠水(固體膠),收集廢舊彩色報紙、廣告彩紙、白紙、垃圾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1.欣賞導入,激發(fā)興趣。
    欣賞幾幅作品:點彩派畫家的代表作品、學生作品
    談話:你覺得這些作品和繪畫作品相比有什么不同的特點?
    學生匯報。(匯報中說說哪一幅畫是用撕開的彩紙拼貼出來的。)揭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用彩紙來制作一幅美麗的“彩色拼貼畫”。
    學生討論交流,欣賞作品
    讓學生通過比較,了解彩色拼貼畫的獨特魅力
    2.傳授方法,師生互動。
    (1)撕:“你們以前用紙撕過圖形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紙撕開的?”邊撕邊示范邊講解
    (2)拼:請學生把撕開的彩色紙片展示在投影儀上。紙片的形狀各種各樣,你們想一想它們像什么?
    (3)貼: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和幾個學生一起來合作表現(xiàn)“接力貼畫游戲”,創(chuàng)作出一幅簡單的作品,以此演示“撕”與“貼”的整個過程。
    學生認真聽講并注意一些細節(jié)
    鼓勵學生大膽隨意撕紙,認知撕紙的多種方式,在演示過程中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撕貼的步驟,在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小組合作,表現(xiàn)創(chuàng)意。
    出示課件,提供集體創(chuàng)作的建議:
    (1)討論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主題和表現(xiàn)方法。
    (2)分工合作,組織隨意撕紙活動。(四人小組合作進行。)
    (3)根據(jù)撕下來的紙片進行拼圖,然后粘貼在底版紙上,組成一幅有趣的畫面。教師提示:撕貼時將要撕的圖形在紙上擺一擺,然后粘貼成畫。
    學生創(chuàng)作
    在練習中提醒學生撕紙的方法和粘貼的技巧,注意色彩搭配恰當,才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增強小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4.展示作品,師生評價。
    (1)每一組把貼好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自評、互評作業(yè)。
    (2)選出典型作業(yè),全班評,教師小結(jié)。
    學生自評,互評
    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美術(shù)欣賞能力
    5.小結(jié)談話,課后拓展。
    教師小結(jié):今天同學們學會了用手撕出各種形狀的紙片,并且粘貼成畫,使小紙片變成我們熟悉的形象。今后我們要更加關(guān)心身邊事物的色彩、形狀,展開我們豐富的聯(lián)想,收集和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美的畫面。
    學生課外的經(jīng)驗積累:尋找馬賽克拼貼畫、剪貼畫和點彩畫,進行比較研究。
    拓展學生的視野
    板書設計:
    色彩拼貼畫
    方法:
    1.撕
    2.拼
    3.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