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你說我擺》教案三篇

字號:

《你說我擺》是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第二課時,是認識幾何體的練習課。這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結合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進行教學的。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閱歷導課。
    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師依次舉起)“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生回答)。請小朋友從桌子上找出一個長方體舉起來給大家看看。正方體、球、圓柱呢?
    生:(按教師口令依次拿起)
    師:課前老師讓小朋友們回去觀察家里的物體都是什么形狀,大家做了嗎?(生:做了。)
    師:請同桌小朋友互相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同桌說)
    師:誰來給大家說說。
    生:(踴躍發(fā)言)我家冰箱是長方體。
    生:我家電視機是正方體。
    ……
    師:大家在家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看看我們教室里都有什么形狀的物體。
    生1:黑板是長方體。
    生2:暖氣管是圓柱。
    生3:電棒是圓柱。
    ……(給予適當評價)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說的也很好。
    二、你說我擺。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搭積木游戲好不好。聽口令:把正方體先擺上,長方體放在它的上面,圓柱放在正方體的右面、球放在正方體的前面。(同桌檢查是不是擺的一樣)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互當小老師“你說我擺”。說的小朋友看你說的是否能難住同桌小朋友。擺的小朋友看誰擺的又對又快,(積木可以逐漸增多)交換角色進行。
    生:……
    師:哪組小朋友給大家擺擺。
    生:……(及時給予評價)
    三、游戲鞏固。
    師:機器人聽說一年級小朋友很聰明,它想和你們做朋友,同時也想考考大家,你們敢不敢向它挑戰(zhàn)。(出示實物機器人模型)(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身上都是什么形狀物體組成的嗎?)找到的小朋友請說說。
    生:有長方形、正方體。
    生:有球。
    生:還有圓柱。
    師:(模仿機器人口吻)每種物體具體有哪幾個,你能寫在本子上嗎?(生動手寫)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想剛才機器人身上幾種物體的形狀。
    生:(閉眼想)
    師:記住這幾種物體形狀了嗎?
    生:記住了。
    師:現(xiàn)在你就是機器人,考考你的同桌小朋友,讓他閉上眼睛,摸摸你們的學具,你說名稱讓他去摸或者讓他把摸到的物體告訴你名稱。
    生:(同桌合作,場面很熱烈。)
    師:(模仿機器人口吻)我比孫悟空本領還大,會變。你們能把桌上的積木變出各種好看的圖形嗎?還得向同桌說一說用了什么形狀的物體,為什么要變成這種模型?(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好的及時肯定)(抽生1――2名說一說。)
    四、思索提高。
    師:機器人說了,現(xiàn)在我還想考考你們(出示投影圖片)圖中各有幾個正方體?并說出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為了驗證,請小朋友們親自動手搭一搭。(生動手搭)
    師:機器人說了,一年級小朋友真棒!我愿意和你們交朋友。
    五、課外延伸。
    師: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形狀的物體,它只是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它,所以平時小朋友要留心身邊的事物,養(yǎng)成愛觀察的好習慣。下去后小朋友可以觀察校園里、馬路上、大自然中都有什么形狀的物體,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說給你的小伙伴聽。(師生告別)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你說我擺”的游戲,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發(fā)展他們的數(shù)學交流能力.
    2.通過游戲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表達、傾聽,發(fā)展他們的數(shù)學交流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具準備
    積木、機器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搭積木游戲
    (一)搭積木
    1.教師:你們玩過積木嗎?
    這是老師用積木搭的物體,你們覺得有意思嗎?
    你能搭出同樣的物體嗎?(老師擋住所搭物體)
    2.教師敘述所搭物體的位置,學生動手搭.
    3.比一比誰搭得象?
    (二)自由活動
    1.前后兩人一組,后面的同學搭好后,說給前面同學聽,比一比誰搭得好.
    2.說和擺的同學交換.
    二、活動二:練一練.
    (一)出示圖片:練一練
    1.你能說出圖中哪些物體的形狀?
    (二)出示圖片:機器人
    1.數(shù)一數(shù),機器人身上有哪些物體組成的?
    2.每種物體有幾個?
    (三)出示圖片:猜猜看
    1.圖中各有幾個小正方體?
    2.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四)思考:用同樣大的小正方形,擺長方體,可以怎樣擺?擺正方體呢?
    板書設計
    我說你做
    課后反思
    本課事實上是在能夠清楚認識四種立體圖形的特征基礎上設計的,由于學生數(shù)量多,課堂上讓每個孩子帶自己喜歡的玩具動手擺一擺不現(xiàn)實,所以本節(jié)課我采取“你說你擺”的形式,學生說、學生擺,以及為什么等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它們的特征及用處。
     篇三
    教學目的:
    1、根據(jù)現(xiàn)實情境,通過游戲,進一步識別簡單幾何體。
    2、在游戲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3、初步學會表達,學會傾聽,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交流能力。
    4、發(fā)展學生空間的觀念,并識別幾何體的位置關系
    教學重點:把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用游戲放之于現(xiàn)實情境中應用。
    課前準備:一些簡單的幾何體。
    教學方法:以問題情景為中心,引導自主學習。
    教學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學習。
    一、問題情境
    師:你知道了四種物體名稱,我們來研究一下它們的數(shù)學問題。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來研究?(分組討論)
    二、建立模型
    1、分組研究討論。
    學習要求:(1)討論這些物體擺放的不同。
    (2)準備向全班同學介紹你們的研究結果。
    2、匯報交流,初構模型。
    師:物體間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來分析,在小組中交流、匯總的基礎上討論出結果,明確空間關系。全班確定一下其空間位置關系。
    3、情境遷移,再構模型。
    情境呈現(xiàn):幾個幾何體積木。
    你說我擺,同桌互相進行游戲,隨著空間位置關系確立,其積木的個數(shù)可以隨之增加,說和擺的身份可以變化。
    三、解釋應用
    1、說一說,寫一寫。
    讓學生仔細地觀察,想一想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正方體(正),圓柱(圓),球體(球)。再同桌互說,并用單個漢字寫下來。再用空間位置關系來說。(其形狀只要大致正確即可)
    2、看一看,填一填。
    讓學生自主完成。
    3、摸一摸,說一說。
    這是一個游戲,可以讓學生把操作活動與表達結合起來,可以是學生摸一個物體并說出它的名稱,也可以先結合名稱再支摸出相應的物體,這一活動可以分組進行。
    4、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
    對本題的解答有一定難度,可以用搭積木的方法先協(xié)助解答。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
    1、這節(jié)課你學了什么?
    2、前后的關系在生活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