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描寫春天的詩詞《南湖早春》閱讀

字號:


    《南湖早春》這首詩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當(dāng)時作者被貶謫為江州司馬。因而詩中在寫出美好春景的同時,也表達(dá)了作者貶官遠(yuǎn)方的抑郁心情。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白居易描寫春天的詩詞《南湖早春》,歡迎閱讀!
    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風(fēng)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fù)明。
    亂點(diǎn)碎紅山杏發(fā),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譯文
    烏云散去,風(fēng)雨初停,天氣剛剛放晴,陽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種溫暖明快之感。
    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diǎn)點(diǎn);湖面上漂浮的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變得沉重,不得不低空飛行;黃鴯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
    不是說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身心一年年衰老,我的興致也減少了。
    注釋
    南湖:彭蠡湖,即鄱陽湖?!短藉居钣洝そ荨罚骸芭眢缓冢ǖ禄┛h東南,與都昌縣分界?!闭糠缴斗肽虾姟罚骸芭眢患o(jì)三江,廬岳主眾阜。"
    早春:初春。
    風(fēng)回:春風(fēng)返回大地。
    云斷:云被風(fēng)吹散。
    返照:陽光重新照射。
    亂:繁多。意為漫山遍野都閃現(xiàn)著。
    碎紅:杏花花苞剛剛綻開露出點(diǎn)點(diǎn)紅色。
    發(fā):開花。
    水蘋:水上浮蘋。
    翅低:飛得很低。
    白雁:湖邊的白鷗。
    舌澀:指言語不流利。澀,形容叫聲艱澀,尚不連慣婉轉(zhuǎn)。
    黃鸝:黃鶯。
    不道:不是說。
    鑒賞
    白居易遭到貶謫后在江州時所留下的作品。這也是作者在江州時留下的作品。
    《南湖早春》,前六句描寫南湖早春明媚動人的景物,最后兩句顯示出作者遭到貶謫后消沉郁悶的心情。
    作品抓住春雨初晴,陽光返照,山杏吐艷,水蘋爭綠,白雁低飛,黃鸝語澀幾個最富早春特征的意象進(jìn)行了突出的描繪。大雨剛過,地面和湖上經(jīng)過雨水的沖洗,嫵媚之中更添清新之感。早春時節(jié),尚有冷氣襲人,而陽光返照,不僅景色秀麗,復(fù)有溫暖明快之感;山杏發(fā),水蘋生,欣欣向榮,紅綠相映,色彩對比鮮明,是早春時節(jié)最富特征的景色,也是這幅畫中不可缺少的點(diǎn)綴。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紅點(diǎn)點(diǎn),毫無秩序可言,顯示出大自然的生機(jī)勃勃之態(tài),故用“亂”字點(diǎn)出;而湖面之水蘋,一望無際,猶如整齊地鋪在水面上的綠色草坪,故說“平鋪”?!捌健弊肿饔糜卸阂皇敲枋鏊O的整齊,其次它與“鋪”字合用,有平展、闊大無邊的意思,令人想見湖面的闊遠(yuǎn)與水蘋的茂盛。四句之中,云、雨、陽光、山杏、水蘋幾個意象的描寫都恰到好處地反映出早春征候。然而若盡乎此,又似乎有些美中不足,原來還缺少生命活力的動物。五、六句“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正好彌補(bǔ)了這個缺憾。因?yàn)樯砩嫌晁锤?,翅膀變得沉重的白雁不得不低空飛行;同樣由于雨水的淋澆,黃鸝的舌頭也頗有些生澀不聽使喚之感。然而,它們一個不顧身上雨水未干,仍然翩翩起舞,一個雖然舌澀但也禁不住歌唱嗚叫,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剛剛到來的春天太美妙,太富有魅力了。它們的飛舞和鳴叫,更增添了早春的嫵媚可人之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