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孫丑下6·孟子為卿于齊

字號(hào):


    孟子為卿于齊,出吊于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①。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②。
    公孫丑曰:“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③?”
    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④!”
    [原文通釋]
    孟子在齊國擔(dān)任國卿,出使到滕國吊喪,齊王讓蓋地的長官王驩擔(dān)任孟子的副使。王驩早晚同孟子相見、往返于齊國至滕國的路上,孟子從來沒有跟他談?wù)摮鍪沟鯁实氖虑椤?BR>    公孫丑說:“您擔(dān)任齊國國卿的職位不算小了,齊國到滕國的路程不算近了,一路往返未曾跟他談過出使吊喪的事,為什么???”
    孟子說:“他已然處理了,我還說什么呢!”
    [注釋]
    ①孟子為卿于齊,出吊于滕,王使蓋大夫王驩為輔行:孟子在齊國擔(dān)任國卿,出使到滕國吊喪,齊王讓蓋地的長官王驩擔(dān)任孟子的副使。吊喪于滕,到滕國向故去的滕文公吊喪。蓋,音Gě,齊邑。驩,音Huān。輔行,出行的副手,副使。
    ②王驩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未嘗與之言行事也:王驩早晚同孟子相見、往返于齊國至滕國的路上,孟子從來沒有跟他談?wù)摮鍪沟鯁实氖虑椤3阂?,與孟子早晚相見。反,同“返”,指往返。行事,出使的事宜。
    ③齊卿之位不為小矣,齊滕之路不為近矣,反之而未嘗與言行事,何也:您擔(dān)任齊國國卿的職位不算小了,齊國到滕國的路程不算近了,一路往返未曾跟他談過出使吊喪的事,為什么啊。為,算。第三個(gè)“之”,代指齊滕之路。
    ④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他已然處理了,我還說什么呢。夫,那,他。既或,已然。治,處理。之,指吊喪的事務(wù)。
    [解讀與點(diǎn)評(píng)]
    齊卿與蓋地長官作為正副手出使吊喪,規(guī)格不低,都?jí)蚣?jí)別,應(yīng)該都有專車。只是“朝暮見、反齊滕之路”整個(gè)過程正使與副使居然不交流。正使不說該怎么做,副使也不請(qǐng)示。這位蓋地長官王驩也夠干練的了,作為副使把正使的事都做了,破壞了為官和出使的禮節(jié),把卿位和正使當(dāng)成了擺設(shè)。孟子的“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無奈和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