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詩詞簡析

字號: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jié)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jié)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下面是為大家?guī)淼尼瘏ⅰ哆€高冠潭口留別舍弟》及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還高冠潭口留別舍弟
    唐代:岑參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種時。
    遙傳杜陵叟,怪我還山遲。
    獨向潭上酌,無人林下期。
    東谿憶汝處,閑臥對鸕鶿。
    譯文
    昨日山中捎信給我,眼下已到耕種時節(jié)。
    信中怪我還山太遲,山中放友情深意切。
    如今獨向潭上飲酒,再無兄弟林下相約。
    東溪之上想你之時,只能對著鴿鶴闖臥。
    注釋
    高冠潭:在終南山高冠谷內(nèi),為岑參隱居之處。舍弟,本家弟。舍,對自己卑幼親屆的謙稱。
    只今:如今。
    遙傳:從遠處傳來。杜陵叟(sǒu):這里指與軍參一同隱居的人。杜陵,在長安東南,秦時置杜縣,漢宣布陵墓在此地,故稱。
    怪:責(zé)怪,埋怨。
    期:約會。
    東溪:指南冠谷中的溪水,代指詩隱居之處。汝:這里指詩人的弟弟。
    鸕鶿(lúcí):魚鷹,漁人用以捕魚的鳥。
    創(chuàng)作背景
    天寶三載(744),岑參應(yīng)試及第,授官為右內(nèi)率府兵曹參軍,曾作《初授官題高冠草堂》以記其事。在這以前,詩人曾隱居終南山的高冠潭,時于長安與山間往還。這也是當(dāng)時一些隱居以求官的士人常有的生活方式。這首詩即為詩人自長安還終南山隱居之處,告別自己弟弟時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