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大留學優(yōu)勢,讓你圓夢新加坡

字號:

就讀世界大學是很多學子的夙愿,但在國內,在高門檻以及千軍萬馬競爭當頭,想考取世界大學似乎真的有些“可望而不可及”。但如果有一條途徑,可以將你的國際大學夢放大600倍,你覺得你的世界大學夢還會遙遠么?下面跟著看看留學新加坡的三大優(yōu)勢。
     1.新加坡升學平臺的優(yōu)勢
    眾所周知,中國考生在世界各國考生中是人數(shù)多的,競爭十分激烈,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點也不為過。就今年來說,中國考生有940萬人,與之有巨大人數(shù)差距的是,新加坡考生每年約1.5萬人,從考生人數(shù)上來看,中國考生是新加坡考生的600多倍!
    那么與之相應,如果一個中國學生以新加坡學生的身份報考世界大學,他的報考競爭力就會瞬間減少六百倍,而且可選擇的學校范圍非常廣泛。
    此外,新加坡由于考生人數(shù)少,教育資源充足,目前已經基本上實現(xiàn)了學生挑選學校,可謂是通往世界的高速路。而中國國內還停留在學校挑學生的階段,所以,中國的考生不僅競爭壓力大,而且升入好學校的機會也很少。
     2.新加坡學生的身份優(yōu)勢
    比方說:如果以輔仁國際學校學生的身份和以中國考生的身份參加高考的學生取得了相同的成績,前者在擇校范圍、考試競爭壓力上都比較小,有更多機會申請到更好的大學。
    在報考國外大學時,以新加坡學生的身份申請國外大學的入學標準會寬松很多。
    很多國外大學在招收中國學生的時候,其錄取標準比較嚴格。在選擇國外大學時,往往會受到招生數(shù)量和升學政策上的限制。這張表格是2016-2017年英國幾大分別在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和地區(qū)錄取的學生人數(shù)情況。
    表面看來,英國幾大在中國大陸錄取的人數(shù)多。但實際上,中國每年考生大約有900多萬,美國高考人數(shù)大約是150萬,新加坡大約只有1.5萬,從比例來說,中國、美國、新加坡的考生人數(shù)比例是,600:100:1。按照這個比例上來講,劍橋、牛津以及倫敦政經學院等,給中國考生的錄取比例是非常小的。
    在報考政策方面,許多國家的大學在新加坡的招生標準要遠遠低于在中國的招生標準。比如牛津、劍橋這樣的頂尖大學,對新加坡的招生標準是“其他條件好,可以無雅思”,而錄取中國學生的標準則是“有智商要求,雅思成績需過7.5”。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首先是因為中國每年報考這些大學的中國學生人數(shù)較多,很多國家不得不提高標準,從中選擇較為優(yōu)秀的學生;其次,新加坡這個國家,因為它的基礎教育十分優(yōu)秀,教育質量比較高,被眾多國外所認可,所以以新加坡學生身份報考國外更容易被錄取。
    升入新加坡本土大學的優(yōu)勢:
    新加坡學生每年大概有一萬多名考生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簡稱國大、南大)。國大和南大均為亞洲排名、第二,是連續(xù)三年在世界QS排名第12、13位的。以新加坡學生的身份可以輕松進入這兩所。除此之外,留學新加坡本地的大學畢業(yè)生還享有良好的移民政策,父母可無條件與孩子一起申請定居新加坡,享受全家團聚之樂。
    升入歐洲大學的優(yōu)勢:
    眾所周知,歐洲有很多排名靠前且學費很低的世界。德國、瑞士、荷蘭的學校特別值得報考。300強以內的大學,德國有28所,瑞士有8所,荷蘭有13所。學費低是一大特色。
    比如,德國弗萊堡大學每年學費250歐元,挪威特羅姆瑟大學全年學費僅98美元,瑞士的蘇黎世大學(全球百強,德語授課)每年學費16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1萬。很多歐洲大學開設英文授課專業(yè),不用學習小語種也可以申請。
    但歐洲很多學校不招收中國學生,一部分招收中國學生的大學,若以中國高考成績報考,需要在中國讀完本科大學一年級才能申請,否則只能申請預科。而用劍橋A-Level成績申請,只要在高中階段主科三門(一般為數(shù)理化)達到E(45%),就能升入不錯的大學。若從高一開始讀A-Level課程申請歐洲大學,要比以國內考生的身份申請大學快兩年的時間。
    升入香港大學的優(yōu)勢:
    對于內地學生來說,去香港上大學不僅成績要好,而且還要過英語和面試兩道關。而用A-Level成績報考香港的大學,則錄取門檻相對降低,具有較大的升學優(yōu)勢。具體報考香港大學參考標準如下:
     3.語言環(huán)境優(yōu)勢
    中國學生報考國外大學都需要有較高托?;蜓潘汲煽儯@也是阻擋中國學生走進世界的一大阻礙。中國的教育之所以如此注重英語,可能也與此有關。
    為什么中國學生必須要有托?;蜓潘嫉某煽??其實,這只是那些選擇學生的參考標準而已。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的大學都用英文授課,學生的英文是否過關直接影響著他日后在學習上能否聽懂專業(yè)課程。
    如果有母語證明體系,這些學校對考生的語言成績要求就會低很多。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學生所在的國家母語是英語,那么學校自然會認為他的語言是過關的。所以,新加坡的學生進入世界,對托?;蜓潘嫉某煽円缶徒档土嗽S多。
    如果以新加坡學生的身份考取新加坡本國的大學,學生基本不需要英語成績。近年來,一些學生在無需雅思成績的情況下進入新加坡國大和南大,并獲得獎學金(減免學費)。
    對于用中國考試體系參加國際高考的學生而言,托?;蜓潘急仨毧嫉胶芎玫某煽?,才有可能獲得錄取的機會。而對于母語為英語的考生,不同大學對不同學生的政策不同。
    綜上所訴,家長應該已經明晰,入讀新加坡學校,突破國外大學對中國學生在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數(shù)上的限制,會讓孩子更容易踏進國家大學門檻,會讓出國留學變得更為輕松和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