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學生數(shù)學日記例文【三篇】欣賞

字號:

數(shù)學是生活的一部分,離開生活數(shù)學將是一潭死水。沒有生活的數(shù)學是沒有魅力的數(shù)學。數(shù)學日記將生活與數(shù)學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它讓學生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事務充滿了好奇心,使得學生樂于接觸數(shù)學信息,在課堂之外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興趣。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除法估算
    預習是把金鑰匙。今天,數(shù)學課后,老師布置我們預習除法估算。預習是什么呢?老師為什么叫我們預習呢?我?guī)е@奇的心情回到家。查資料,問爸媽。原來預習就是在學習新課之前,自己先把書上的內(nèi)容看一遍,這樣,就能對新知識有了初步認識。
    我好奇地預習著除法估算。通過預習,我知道了估算538÷62時,可以把538看作540,62看作60,那么,538÷62≈9。原來,預習可以幫助我掃除數(shù)學學習的障礙,我對估算有了初步的理解。聽課時,我能很快地接受新知識。即使有疑問的地方,也能迎刃而解。所以,課前預習很重要,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因為成功的預習,可以使聽課質(zhì)量更高,學習的效率也跟著提高,所以,它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
     【篇二】
    媽媽巧設“陷阱”
    今天,我想上網(wǎng)玩兒會兒游戲。
    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可以上會兒網(wǎng)嗎?”
    媽媽說:“想上網(wǎng)可以,但是得先完成這道題。做對了,可以玩兒30分鐘。做錯了,只能玩兒15分鐘。怎么樣呀?”
    我只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了。
    媽媽給我出的題是:
    小麗家的鐘表是報時的,時鐘3點鐘敲3下需要4秒鐘,那么12點敲12下需要幾秒鐘?
    聽完題,我暗自高興:這道題難不倒我!
    “時鐘3點敲了3下,12點敲了12下,12是3的4倍,也就是4×4=16(秒)。”我很自信的說出了解題思路。
    媽媽“狡猾”地笑著說:“兒子,請你再想想!”
    我仔細想了一下,噢!原來這道題屬于間隔問題。時鐘3點敲了3下中間有3-1=2(個)間隔,2個間隔需要4秒,那么一個間隔就用:4÷2=2(秒)。12點敲了12下,中間有12-1=11(個)間隔,11個間隔就用11×2=22(秒)。
    雖然我第做錯了,但還是自己想出了答案,媽媽還是獎勵我上了30分鐘網(wǎng)。
    通過做這道題,我明白了,做題之前應反復讀題,仔細思考,免得掉進媽媽的“陷阱”。
     【篇三】
    數(shù)學作業(yè)
    有一天,我正在課室做數(shù)學作業(yè)。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數(shù)學的題目弄不懂,這道數(shù)學題目是:求一個長方體的體積,題目給了我兩個條件,橫截面的面積是30平方厘米,寬是6厘米,我想:長方體的體積不是長乘寬乘高嗎?為什么題目只給我們底面積和寬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問數(shù)學老師了。
    老師看了看題目,對我說,橫截面就是長方體的底面積,寬在題目上所表示的是長方體的高。這下子我終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長方體的體積。我又學多了一個新知識,我真開心啊。
    后來,我看見這樣的題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師教我的方法分辨出與這種類型的題目解長方體體積計算方法。這個知識對我來說真的很有幫助,我利用它*了很多我不會的題目。我的心里比誰都開心,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shù)學充滿了奧秘,等待著我們?nèi)ヌ剿鞒鰜?,好好的利用它們?出更大的難題和考驗。數(shù)學的知識真是學無止境,讓我們學都學不完。我希望用大的努力學好高深莫測的數(shù)學問題。
    教師點評:這篇文章通過用事例探求長方體體積計算的方法。作者的學習興趣濃,能靈活運用,文章條理清楚,句子通順。能遇到不懂就問的方法解決問題是一個好辦法。學生的獲得知識有多種途徑,師生之間的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更好的體現(xiàn)出作者對數(shù)學的深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