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段寫話訓練是中高年段學習習作的基礎。教完幾屆小學畢業(yè)班之后,重返低年段的課堂,我們發(fā)現(xiàn)低年段寫話教學中教師應著重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二是如何讓學生有話想說,讓寫話言之有物。如何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這一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廣大教師的注意,并在長期實踐中進行了研究,而針對第二個問題,理論層面的研究比較多,但在實踐層面可供借鑒的、可操作的實例并不太多。本文由整理,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感謝你的閱讀與支持!
巧借句式,仿寫句群
低年級學生雖年齡小,但他們的模仿能力強。無論在說話、走路或者是在學習、生活上他們都喜歡模仿。寫話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引導學生觀察,進行模仿。蘇教版二年級教材選擇的課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貼近兒童的生活,語言文字規(guī)范生動,句式表達形式多樣,如《雨點》一課,采用的是并列式進行表達,《鄉(xiāng)下孩子》一課,采用的是總分式表達。同時教材還采用了多種表達手法,例如:比喻、擬人、排比……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范文中句式表達的特點,教會學生來仿寫句群。比如教學《雨點》一課,學生在學習時感受到了小雨點的可愛,了解到它在不同的地方落下就有不同的姿態(tài)后,我用并列式的句式來引導學生說話:雨點落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回家后讓學生們仿照課文寫一首兒歌,并且配上自己覺得相配的圖畫,收上來的作品讀起來十分有趣。如: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滑梯。雨點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唱歌。雨點落在花瓣中,在花瓣中睡覺……
學生的作品,不僅充滿了豐富的想象,而且還學會了總分句式的表達,為以后的中年段的訓練打下基礎。
巧留懸念,續(xù)寫課文
《狼和小羊》《狐貍和烏鴉》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課文的結(jié)尾意猶未盡,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空白。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xù)寫結(jié)尾,以“肉被騙走以后”為題編個小故事。學生熱烈討論,爭相發(fā)言,讓小羊和烏鴉發(fā)揮聰明智慧戰(zhàn)勝了狼和狐貍,語言也十分恰當。學生學習了《坐井觀天》一文,課文中續(xù)寫的要求是:“小青蛙從井底出來后,看到了什么?”而我認為這不足以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寫話的內(nèi)容也只會是泛泛而談,創(chuàng)造性思維難以得到訓練。于是我引導學生以“青蛙會用什么方法了解外面世界?它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作為學生續(xù)寫的題目,巧留懸念,引發(fā)學生思考,同時讓學生在思考和寫話中感悟人生的意義。
“畫畫寫話”相得益彰
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學生寫話的源泉。大自然的風風雨雨、四季更替還有花鳥蟲魚都是孩子們寫話的素材。春雨綿綿,帶孩子們撐著小傘去雨中散步。他們就會感到“小雨像一根根絲線,小雨讓大地綻開美麗的傘花”。秋天,樹葉飄零,可在孩子們的眼里,那是蝴蝶在舞蹈,那是美的童話。
低年級學生的寫話,以感官為主,因此在訓練學生寫話時,除了依托教材外,生活同樣是學生寫話的源泉。所以,我們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有趣的活動。早春,校園中浪漫的櫻花迎著暖陽競相開放,我們就開展“櫻之物語”的活動;盛春,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我們又帶學生們?nèi)ヌで?;“六一”兒童?jié)時,引導學生們開展古詩詞誦讀比賽;“元旦”時又和學生們一塊兒參加“跳蚤市場”……
應該讓學生們用怎樣的方式去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呢?我嘗試使用“畫畫寫話”的方式。所謂“畫畫寫話”,就是讓學生先用彩筆將自己參加活動或看到的場景畫下來,然后再用幾句話描繪畫中情景。學生們?yōu)槭裁刺貏e喜歡這種方式呢?因為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喜歡用繪畫的方式呈現(xiàn)出對自然生活中具體的形象、色彩的感知。他們在畫的過程中自然地明白了表達的重點和描繪對象的具體形象特點,在此基礎上再寫話,可謂水到渠成。例如春天,學校校園的櫻花是美的,我利用陽光閱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們在二樓遠距離地觀察了櫻花樹整體的樣子,然后又帶著學生們在一樓近距離觀察櫻花的顏色、香氣和摸花瓣的感覺?;氐浇淌遥沂紫茸寣W生們把自己看到的櫻花樹畫下來,在畫的過程中,學生將剛才看到的印在了腦海中,然后邊對照自己的畫,邊寫下來,他們就覺得如放*一般,沒那么容易忘記了。
用畫畫的樂趣消除寫話的枯燥,就能使畫畫與寫話相得益彰、圖文并茂。當然并不是只能對景物描寫采用“畫畫寫話”的方式,一件事、活動,都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如打雪仗、堆雪人、爬山、游泳、拔河……畫畫并不是關(guān)鍵,畫畫是在為寫話打下形象的基礎,因此,對于畫作的美感不用要求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