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滿分作文范例【十篇】

字號: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8年高考滿分作文范例【十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篇一:難易相生,怕與不怕相生】
    道學學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幾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性,怕與不怕是相依相賴而存在的,沒有絕對的畏懼或喜歡,一切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有時,怕與不怕就像天平的兩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學生有三怕,奧數(shù)、英文、周樹人”成了流行語,一定有其根源。
    何為畏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說:“畏懼是當一個人沒有能力解決某一事物時產(chǎn)生的恐懼、退縮的情緒。”
    在此,我便暫且以“怕奧數(shù)”為例來說明吧!眾所周知,奧數(shù)是一門十分難的學問,特別是文科生,更想對其敬而遠之。我們可以把“奧數(shù)”理解為“深奧的數(shù)學”,對一般人而言,深奧的數(shù)學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圍,所以,同學們會對奧數(shù)產(chǎn)生畏懼感,怕觸碰奧數(shù);然而,俗話說“跳一跳,摸得到”,對于一些智商較高的同學,他們有能力去解決這一類的問題,于是乎,他們對于奧數(shù)的喜愛便勝于害怕。
    由此,我們得出一個結(jié)論:一個人害怕與否,其能力的高低是關鍵因素。
    然而,我們也不能完全說是如此,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智力相當,卻還會出現(xiàn)害怕與不怕的區(qū)別。
    林徽因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倍乙f:真正的不畏,不是避開難題,而是敢于直面問題。中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并不是一個數(shù)學天才,然而他有一顆強大的心,面對數(shù)學問題,他從不退縮、不逃避,反而選擇直面難題、認真鉆研,體味其中的樂趣。于是,他強了,畏懼便弱了,他對數(shù)學的喜愛也就多了一分。終,他登上了數(shù)學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飛》中說:“是人沒有不想飛的,老是在這地面上爬著夠多厭煩,不說別的。飛出這圈子,飛出這圈子……凌空去看一個明白——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做人的交代?!迸屡c不怕,是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的,只有當你鼓起勇氣,鑒定你那顆追求向上的心,直面問題,你的喜愛便會戰(zhàn)勝畏懼,你便會攀上高峰。
    【篇二:凡事,適可而行后適可而止】
    當然,止于至善,是每個人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不管是偏遠鄉(xiāng)村的農(nóng)夫,漁夫還是繁華都市的工人,高管,都在為這快節(jié)奏的社會發(fā)展打著合諧的節(jié)拍。 
     然而,富士康的兄弟姐妹,卻因為跟不上著這和諧的節(jié)拍,付出生命的代價。環(huán)境是改變一個人重要的因素,但不能困在當前環(huán)境而不知返途,人生是美好的,不能因為短暫的挫折和傷痛就要選擇輕生。陽光總在風雨后,不經(jīng)過的努力的耕種怎能感受收獲的喜悅?用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馬云先生:“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多數(shù)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來映照這些經(jīng)不起生命折騰的人為恰當不過了。經(jīng)不起打擊,你就遺失了后天的美好。 
     也許,環(huán)境只是人生選擇上的一個失誤。
     人的十字路口,選擇失誤,錯過機遇,確實很多。如果這個集體真的不合適你,你可以考慮換個集體。不一定非要等老板覺得你不能勝任這份工作的時候,你才選擇離開。人生要找合適自己的,不是找湊合自己的。哪怕這份工作薪水不錯,但違背你的原則和道德底線,你可以大方地說\‘NO\’,沒有什么丟臉和庸俗。  
     近些年,安徽出了一個名人----許嵩。他被冠以\‘周杰倫*人\’和\‘音樂界韓寒\’之稱,可見其影響力。我們且不說,他是誰誰誰的影子,隨便在哪個搜索引擎一搜,都是他的海量信量。 
     讀過他簡歷的人都知道,他是安徽醫(yī)科大學畢業(yè)生,然而,他卻走上獨立創(chuàng)作音樂的道路,集詞曲唱錄混音制作于一人,在創(chuàng)作型歌手當中都屬屈指可數(shù)的奇人。他沒有簽約任何唱片公司,只通過宣傳,就有很好的銷量,他擁有全球海量FANS。這么多的人粉他,說明他是成功的,是大家的典范。醫(yī)學和音樂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行業(yè),但許嵩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適合自己的道路,并且把這個選擇無限化了。
     選擇合適自己的,很重要;不適合自己的,只會讓你白搭更多。 
     再拿婚姻來說,找一個愛的人是過一輩子,不是馬馬虎虎地過一生。人生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不能將就地過,要過就要有滋有味地過。時下,各大衛(wèi)視的相親節(jié)目里男選女,女選男。驚現(xiàn)雷人雷語,讓老外對中國人的愛情觀和愛情價值觀都產(chǎn)生了疑問,中國人就這么低俗嗎?對別人提要求,首先也得掂量自己的斤兩,適合的紐帶是拴在兩個人的身上,不是建立在其中一個人離譜得有悖社會風氣的條件上,那樣,適合的天平終有一端不平衡而傾斜。令人啼笑皆非的鳳姐,不知山高水深不為過,居然弄不清自己的份量,狂言只有北大清華研究生才適合自己,也不怪在作秀節(jié)目現(xiàn)場被人扔雞蛋,換成我,肯定要扔鵝卵石。有人做過精確的估算,全中國有6人符合鳳姐的要求,但愿這6人中的一人這輩子能和鳳姐憋屈著堅強地幸存到生命的終點。
     蔥就是蔥,插哪兒都裝不了蒜。大家都明白這個簡單常識:水田種不了麥子,旱地種不了稻子。如果你非要違背客觀規(guī)律,主觀臆斷行事,只會適得其反,狼狽收場。  
    人生亦是如此,適可而行方始步,量力而行卻止履。
    【篇三: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獨居大山,為保安全二十年。逢車敬禮,日日獨行四十里。讓我們向這位高尚的靈魂予以的敬禮。
    的確,有些人在我們凡人眼里顯得很平庸,但是他們高尚的品格,卻日日夜夜的支撐著我們這個世界,世界因他們而驕傲,他們理應得到大山深處列車的贊禮,君子以厚德載物!
    或許我們曾經(jīng)彷徨,或許我們曾經(jīng)困惑,但是先賢們高尚的靈魂宛如燈塔一般照耀著我們前行的路:孔子云:“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笔刮覀兠靼琢耸裁词恰叭_德”.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笔刮覀兠靼琢耸裁词恰安邸?莊子云:“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圣人貴精?!笔刮覀兠靼琢耸裁词恰皟r值”.老子云:“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笔刮覀兠靼琢耸裁词恰皠倮? 
    我中華泱泱五千年,能人奇士數(shù)不勝數(shù),或許有很多能工巧技早已失傳,或許有很多珍寶文物也已流失。但是先賢們的精神卻從未就此斷絕。老計正是繼承了我中華五千年傳承下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君子的厚德承載了這巍巍大山,以及這巍巍大山上的每一條鐵路。 
    這又讓我想起了白芳禮老人。為了讓貧困的孩子們能夠安心上學,白方禮老人憑著一輛腳踏車,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先后捐款35萬元,資助了300多個大學生的學費與生活費。他為學生們送去的每一分錢,都是用自己的雙腿一腳高一腳低那么踩出來的,是他每日不分早晚,櫛風沐雨,用淌下的一滴滴汗水積攢出來的,來之不易,來之艱辛!照常理,像他這樣的古稀老人不僅無須再為別人做什么,倒是完全應該接受別人的關心和照顧。可他沒有,不僅絲毫沒有,而是把自己僅有的能為別人閃耀的一截殘燭全部點燃,并且燃燒得如此明亮,如此輝煌。
    大愛無疆,厚德載物。 
    文化是需要積淀的,中華的搖籃中已走出了無數(shù)條錚錚鐵骨。他們中很多很多都未嘗轟轟烈烈過。但是他們卻將自己的高尚德行貫徹始終,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輩子。 
    平凡之中顯高貴,持久之中見博大。 
    在中國,又有多少如同老計一般的具有厚德的靈魂在默默地付出?雷鋒傳人郭明義、康巴鐵漢才哇、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  
    他們是整個中華的脊梁,他們的厚德必將承載整個世界。 
    向那些英雄們敬禮!
    【篇四:塵封的夢,重拾未晚】
    初春的清晨,風微微揚起輕紗的薄簾,紛揚的雨絲宛若曲終回環(huán),輕輕著落。幾聲清脆的鳥兒鳴叫聲將寧靜打破,爺爺笑著睡去,很安詳。 
    手指依然輕拂琴弦,直至生命的終章,腦海中久久凝固的畫面,爺爺重拾年青時塵封的夢,終于可以笑著離去。 
    戰(zhàn)火紛爭的年代,擁有愛好是奢侈的。年幼的爺爺偷偷將曾祖父的琵琶藏了起來,躲過了土匪的洗劫。家道中落,幾畝薄田卻得傾注一家五口的心血,包括爺爺,那時他十二歲。
    年少的他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夢想,他想重新組建一個南音樂團,繼承曾祖父的遺志。村中只有“不務正業(yè)”的陳三爺精通南音,可是他被稱作瘋子。家里人禁止他們來往。每天清晨,爺爺早在雞鳴前便偷偷到陳三爺家里學琴,夢想的種子漸漸在心中萌芽、生長。 
    那些年,全國大煉鋼鐵,為了補貼家用,爺爺在半山腰僻(辟)了一處窯,砍伐山里的(木)材來煉鐵。 
    夏旱將大地蒸發(fā)得疲憊不堪,烈日中,爺爺昏昏欲睡,失手打翻了爐子,鐵水四濺,火勢迅速漫延。(得以)獲救已是萬幸,只是爺爺從此戴上了一顆假眼睛,人也重(從)此消沉。半邊的藍天對這個二十歲的少年來說太過于沉重,“嘈嘈急雨、切切(竊竊)私語”的琵琶漸漸被歲月的年輪裹上一層層死寂,猶如爺爺往后的大半人生,在灰色調(diào)和為生計的辛勞中消逝。 
    沙越漏越急,人至暮年,心卻慢了下來。擱淺的回憶如潮水洶涌而來,打在被生存麻弊(痹)了夢想的礁岸,引起內(nèi)心深重的共鳴。夢的腳步慢慢追上被生存奴役、驅(qū)趕的爺爺。 
    爺爺再也不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勞,再也不用朝九晚五為生計奔波。他只需在古色古香的南方古居中輕輕踱步,看庭前花開花落,觀山前云卷云舒,不知不覺在夏日午后沉沉睡去,醒來到溪邊聽溪流輕輕吟唱。 
    然而,悠閑的生活卻是空洞的。暑假,我回去看他,搬出了裝飾精美,卻落滿塵埃的琵琶,輕輕撥弄。我不曾發(fā)覺晶瑩的淚光在他布滿皺紋的雙眸中靜靜訴說塵封的夢。  
    世界上有太多事不能準時到站,有太多夢想被生活延誤,我們焦急等待卻沓無音信。終在歲月的年輪中,夢想被塵封。 
    可是,一陣清風又將人們吹醒了,也許只要一瞬,記憶便被席卷而來,像久別重逢的好友與你娓娓道來。   爺爺在走前與琴聲度過了美好的冬季,溫暖的冬季。
    只消一陣風,一句話,塵封的夢便會洶涌而至,重新拾起,為時未晚。莫再錯過前世五百次回眸換回今生這擦肩而過。
    【篇五:熱愛誕下創(chuàng)造的嬰孩】
    紀德有言:“我為美好的事物消耗著自己的感情,它們的光輝來自于我不斷地燃燒,但這是一種美妙的消耗?!边@美妙的事物,便是我們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這消耗便是我們的熱愛。
    若不是有了那些關于水稻的夢,若不是有了那種投入其中的熱愛,袁隆平何以從田間完成偉大的創(chuàng)造?何以用枯瘦的雙肩擔起全球的飽食之憂?他因胸懷天下蒼生而熱愛他的事業(yè),他因熱愛而誕生創(chuàng)造的嬰孩。
     圣??颂K佩里曾言:“創(chuàng)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換無限的事物。”一個熱愛創(chuàng)造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執(zhí)著追求于某種恒久的價值。這價值,在袁隆平心中便是天下人皆飽,在愛因斯坦那里便是“科學的美感”,在喬治奧威爾那里便是揭破一切的謊言。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曾有講述這樣的寓言:“一個工匠想做一柄完美的權(quán)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時空流轉(zhuǎn)百年,終那權(quán)杖,成了梵天世界美的作品?!彼罅_在這里暗示我們:一旦我們認定了某種創(chuàng)造有值得我們付出一切的價值,我們就應完全投入其中,熱愛并堅定地追求?;赝麣v史長河,又有哪一個偉大成就不是源于創(chuàng)作者的愛?貝多芬《命運交響曲》洶涌而來,凡高的火焰色向日葵,乃至牛頓的三大定律,又有哪一個不是飽含著創(chuàng)作者澎湃的*,穿越千古破空而來? 
    我已無法歷數(shù)古今中外多少因熱愛而造就的偉大創(chuàng)造,可這種繁盛,恰與當下創(chuàng)造之光的暗淡形成觸目驚心的反差。我們有袁隆平,有王選,有錢學森,可這些科學巨匠已垂垂老矣,而后起之秀乏善可陳,為何?我想正是因為當下已絕少對科學本身有著癡愛的年輕人,我們有的,只是一群又一群為了名利,為了一紙證書而在實驗室里苦干的學生,他們一旦獲得了所求的名利,便裹足不前,再不愿在黑暗中前行。同樣,在文學領域,如今又有幾人能如桑塔格一般從容說到:“我寫作不是因為那里有讀者,而是因為那里存在著文學”?一個一個作秀者,只看見紅地毯和金錢,作者比作品更有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在看似繁盛的文學世界里,我們只見得浮光掠影般的“商品文學”,吾不見哪怕只是一個有著創(chuàng)造之光的作品。科學,文學,乃至其他種種事業(yè),我們早已丟失了一往無前的熱忱。于是創(chuàng)造的嬰孩夭折于腹中,豈不痛哉! 
    幸而我們還有幸存者明了這個道理,“成敗得失,悲歡沉浮,在死亡面前終將逝去,我們看見的是那些恒久不變的東西。”喬布斯,主宰IT行業(yè)的先驅(qū)者曾如是說道。是的,那些恒久的事物,人類的普適價值,抑或是科學藝術的真、善、美,才是創(chuàng)造的起源與歸宿。當我們受困于一時得失,不思是否前進時,但想一想那些因熱忱而永葆鮮活的靈魂,默念這句話“熱愛誕下創(chuàng)造的嬰孩”。 
    惟有此,我們才能以自己的創(chuàng)造,超越那有限而平庸的生命。
    【篇六:價值之花綴于責任枝頭】
    如果我是山,就站成一種尊嚴,讓山花爛漫,山風拂面,讓每個角落都透著夢的語言,讓我們的價值在太陽下展現(xiàn);如果我是水,就流成一種磅礴,讓小船遠航,魚兒歡暢,讓我的價值隨水兒流淌。 
    ——題記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責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如果你選擇的是雙翅,就去擁抱整片藍天!如果你選擇的是魚鰭,就去親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選擇的是四足,就去體會莽莽綠林。而我選擇的是責任,是價值,我要讓我的人生過得有意義。
    青山綠水,衣袂翩翩,是那詩酒為伴的李太白嗎?“且放白鹿清崖間,須行既騎訪名山”,杯酒之間,便留下滿紙華章。在朝為官,他不諳*的黑暗,即便郁郁不得志,猶令高力士磨墨脫靴,作為詩仙的他,怎能忍受*的黑暗與傾軋。倒騎青牛,寄情山水,清風為伴,明月為友,詩仙的責任不就是如此嗎?即便是*厚祿也擋不住李白對自己責任的追求。這才是真正的詩人。
    如此大的災難,尤其是腐刑,使司馬遷精神上受到了極大地刺激,他曾一度想*,但想起父親的遺言,且以孔子、屈原、左丘明、孫子、韓非等在逆境中發(fā)奮有為鼓勵自己,終于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經(jīng)過六年的牢中生活,他終于完成了這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記》。它是以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結(jié)構(gòu),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了以人物為主體的巨著。司馬遷為何能在那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完成這一部令世人震驚的巨著?那不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他明白自己應該怎樣去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嗎?正是這一點讓他成為了后人心中的英雄。 
    盛田昭夫——索尼公司董事長。即便他自己有很大的資產(chǎn),也不忘去創(chuàng)造更方便的產(chǎn)品讓人們享受。隨身聽就是他在晨跑期間看見一位老朋友提著一個很笨重的收音機而生的靈感。他覺得如果生產(chǎn)一種小型收音機那大家不就方便了嗎?于是他又令世人震驚。正是她的責任心讓他的價值盡情展現(xiàn)。 
    是鳥,就應該飛向藍天;是魚,就應該游向大海;正如是貓兒就應該捉老鼠。無論怎樣的*,我們都應當記住自己的責任,讓自己的價值像七色光般綻放光彩! 
    【篇七:滿身花雨又歸來】
    滄海霽月,落崖驚風。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燈紅酒綠的都市中,在余音繞梁的低回處,在清風送爽,點點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簾燕,在歸途中幾度徘徊。
    能見證人類在現(xiàn)代化的大路上越來越遠的一個代表性群體之一便是貓。曾幾何時,貓已經(jīng)從肩負重任的衛(wèi)家戰(zhàn)士蛻變成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寵兒。當我們高唱“老鼠愛大米”的時候已激不起貓的半點兒斗志——它早已轉(zhuǎn)變了習性,愛上了魚。是什么使貓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貓從獵人變成獵物?我想說“不”,貓決不是坐享其成的觀望者,它的體內(nèi)還潛存著奮斗的本能。 
    隨著歷史的飛躍和時代的變遷,人類用雙手創(chuàng)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文明的力量是偉大的,它不僅存在于精神,更滲透進政治、經(jīng)濟等物質(zhì)生活的各個領域,這不僅僅大幅度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類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不否認這種變化帶給人類的優(yōu)越,但伴隨著進步而來的種種矛盾也日益突顯。而對優(yōu)越的物質(zhì)環(huán)境,人們失去了奮斗的本能,越來越不愿勞動,甚至恥于勞動。各種高端科技產(chǎn)品及機器都以代替人類勞動為主要目標。殊不知,雙手的解放引發(fā)了思維的惰性。奮斗與勞動是大自然賦予的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標志著人類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卻脫離了自然,離自然越來越遠。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這便是自然留給我們的本能。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達拉宮,我是雪域。
    走在拉薩城中,是世間美的情郎?!?BR>    這是倉夾嘉措留下的詩句,也是他對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寫照。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全是為這種本能而活。他不貪戀權(quán)位,更不為財富而*,他的心,時時刻刻尋找人間真實的情感,他把人間的至真至愛,把人間美好的天性釋放得淋漓盡致。 
    問佛:為什么總也遺憾? 
    佛曰:沒有遺憾,無法體味幸福。
    問佛:為什么下雪總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東西總在不經(jīng)意間流走。 
    倉夾嘉措這樣問,人類也這樣問,因為我們總是在美好中留下遺憾,正如我們已淡去的本性。
     貓被*蒙蔽了雙眼,忘記了本能。但我相信,人不會在科技的溺愛下失去追逐真性情的天性,更不會失去奮斗的本能。人是一只簾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
    【篇八:生活中的俄羅斯方塊】
    玩過俄羅斯方塊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要想達到游戲的成功之頂,就要學會“取長補短”。游戲如此,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 
    長短腳之戀 
    《呂氏春秋?不廣》中記載了一種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動物——蟄蹶,長短不一的腳使它舉步維艱。但它卻經(jīng)常利用自己的利齒采噬植草給一種叫蛩蛩距虛的動物——它沒有利齒,卻有強壯的四肢,于是山火來時,蛩蛩距虛便把蟄蹶負于背上,共同逃難。 
    動物的生存繁衍未嘗不是一種智慧,為了生存而取長補短是大自然的法則,是生活中心領神會的潛臺詞,更是獲取成功的不二法門。 
    魏瑪城佳話 
    歌德與席勒的友情是足以照徹歐洲文學史半邊天空的傳奇。年長成熟的歌德給了席勒安定的呵護,而年輕激越的席勒給了歌德新的創(chuàng)作熱情,于是《浮士德》躍出水面,它的光焰穿過歷史的黑暗點亮了今天的天空。   倘若沒有魏瑪城中的相遇、相知、相輔相成,歌德也許仍限于瑣雜的政務中,而席勒也許已在困窘的生活面前湮沒無聞。無法想象,沒有他們,十九世紀的文化星空將會黯淡到何種地步。更無法想象,他們?nèi)羰亲呱匣ハ酄拷O的歧途——畢竟,天才與天才相遇總不乏競爭——歷史又會是如何面目的篇章。
    結(jié)語:異種求和 
    翻看著生活的札記,頓悟: 
    無論自然,還是人生,我們無一不在競爭中尋求那和諧的一點:雙贏——化異中之抵觸為和中之互補。《中庸》有言:“和者,天下之大本也?!钡覀冊诶鄯e生活的俄羅斯方塊時,難免遇到相互間的積壓、碰撞,但我們只要找到長短相補的地方,就一定能筑起共同的新高度。就會如朱熹與張栻一樣,“相與博約,又大進焉”。
    玫瑰與花刺相遇,各自告別了俗艷與尖刻,成就了傲視群芳的鏗鏘戰(zhàn)將。   喬丹與皮蓬相遇,各自告別了獨角戲與狂傲腔,成就了歷的神話公牛。
    你與我在生活中相遇,請告別猜忌與功名,成就雙贏的和諧篇章,壘起更高的人生峰塔吧!
    【篇九:打不垮的信念】
    人生變數(shù)很多,沒有人能我們的一生永遠是晴天,沒有人能預測草莽中是否潛藏猛獸毒蛇,沒有人能勾勒出命運的風刀霜劍……萬事如意、心想事成都只是人們美好的愿望,人生路漫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困難、挫折、失敗……都在所難免,如何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這是人生的一個極為重大的課題。懦弱者在“挫折”面前,喪失信心,失去勇氣,眼前一片黑暗,終被“挫折”壓倒,堅強者在“挫折”面前,勇敢奮起,將“挫折”當作“動力”,終贏得了成功的喜悅。正如英國富勒所說的那樣:“挫折磨練一些人,也毀滅一些人。”
      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談遷,29歲時編寫《國榷》。經(jīng)過27年的辛勤筆耕,前后修改6次,寫出了長達500萬字的初稿。不幸的是,書稿還未出版,便在一個深夜被人偷走。27年的心血付諸東流,談遷心痛欲裂,悲憤地仰天長號。但是,沉重的打擊沒有動搖談遷的志向,書稿丟了,可人還在,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書就一定要出來。談遷擦干淚水,重新拿起了筆。盡管年事已高,體弱多病,記憶衰退,行走不便,但是倔強的稟性和執(zhí)著的信念支撐著他千里奔波搜尋史料,夜以繼日,筆耕不輟。又經(jīng)過9年,他談遷終于完成了《國榷》這部巨著。這時,談遷已經(jīng)是一位65歲的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了。
       雪萊說:“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又說:“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都準備承受風雨?!币磺薪?jīng)歷都是財富,所有的遭遇都在充實我們自己。 
      前蘇聯(lián)也有一位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被命運捉弄了一番。他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暴風雨里的誕生》??墒?,書稿被郵局不負責任的郵差在投遞中丟失,作者的痛苦和憤怒無以復加,他心如槁木,想就此作罷。經(jīng)過一番冷靜思索,他選擇了從零開始、從頭做起。又經(jīng)過兩年的嘔心瀝血,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終于問世。他的名字--奧斯特洛夫斯基,也就傳遍全世界并流芳百世。
       外界雖不能把握,行動卻可以產(chǎn)生力量。這力量的源泉就來自堅強的信念。真正的信念永遠是不可戰(zhàn)勝的,有了信念,人才會冷靜地面對挫折和困難;有了信念,人才有足夠的勇氣克服阻礙。信念,可以讓人透過失望看到希望;信念,可以讓人從逆境中奮起;信念,可以讓人從失敗中走向成功。當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時,只要心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會度過難關,取得成功。 
      卡萊爾經(jīng)過多年的艱辛耕耘,終于完成了《法國*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底稿全部托付給自己信賴的朋友米爾,請米爾提出寶貴的意見,以求文稿的進一步完善。隔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萬般無奈地向卡萊爾說出一個悲慘的消息:《法國*史》的底稿,除了少數(shù)幾張散頁外,已經(jīng)全被他家里的女傭當做廢紙,丟進火爐里燒為灰燼了。卡萊爾在突如其來的打擊面前異常沮喪。當初他每寫完一章,便隨手把原來的筆記、草稿撕得粉碎。他嘔心瀝血撰寫的這部《法國*史》,竟沒有留下任何可以挽回的記錄。但是,卡萊爾還是重新振作起來。他平靜地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些!’”
       卡萊爾又買了一大沓稿紙,從頭開始了又嘔心瀝血的寫作。我們現(xiàn)在讀到的《法國*史》,便是卡萊爾第二次寫作的成果。 
      信念根植于血液,信念的旗幟永遠鮮紅,信念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站立起來并邁步向前的精神支柱。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按煺邸背闪隧频Z人們意志的磨刀石,我們應當做一位生命的“強者”,在“挫折”面前,堅強不屈,扼住命運的咽喉,戰(zhàn)勝挫折,陽光燦爛,從而造就輝煌燦爛的人生! 
      信念是征服驚濤駭浪的舟,引領我們乘風破浪,迎接光明的未來!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我們的痛,那些刻在生命里的傷疤,也許在多年后的某一天,會成為我們引以為豪的驕傲!
    【篇十:冷板凳上守侯成功】
    有些人生必得經(jīng)歷挫折,有些花兒必得等待春天。雖然有些花兒的“春天”來得晚一些,但每一朵花兒,必有它自己綻放的模樣。 
    有一位并不漂亮的女孩,曾經(jīng)有一個夢想:站在自己的舞臺上唱自己的歌。但有一天,在一名著名音樂人的制作室里,一盆冷水向她潑了過來:“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樣不漂亮,我看你很難在歌壇有所發(fā)展?!?BR>    聽了這話以后,女孩并沒有選擇離開,反而默默地留了下來,她端茶,倒水,她制作演出時間表,替歌手拿演出服裝……別人問她為什么,她鄭重地說:“不為什么,這里是離我的夢想近的地方?!苯K于有一天,她微笑著站在了自己的舞臺上,用并不驚艷但十分溫暖的嗓音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她就是曾被評為“真實感的歌手”劉若英。 
    生活就是這樣,往往你不可能一開始就獲得成功。如果暫時得不到成功,那么就先站在離成功近的位置,這樣你就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會。一旦機會到來,你就有可能第一個獲得成功。
    同樣還是一個女孩,她又瘦又黑,盡管女孩兒竭盡了全力,但終還是沒能進入省里的女子足球隊??己私Y(jié)束之后,所有落選的女孩兒都失望地離開了,只有她還默默地坐在場地邊上看隊員們訓練。 
     教練看到了她傷心的樣子,心里有些過意不去,就走過去安慰她?!澳芰粝挛覇??”女孩兒抬起頭,眼睛里含著淚水。“可我們的主力隊員已經(jīng)夠了?!苯叹殲殡y地說道?!澳蔷妥屛易鰝€替補隊員吧,總得有人給主力隊員拿衣服,送礦泉水啊?!薄澳銥槭裁捶且粝聛砟??”教練好奇地問道?!拔蚁胝驹陔x成功近的地方,在這里我隨時都有機會成為主力隊員,不是嗎?”教練望著她企求的眼神,實在是不忍心拒絕,于是留下了女孩兒。 
    從此以后,每當場上的隊員進行訓練的時候,女孩兒就默默地在場下練球。她的堅持不懈終于為她贏得了難得的機會,在重要的比賽里,前鋒隊員意外受傷,萬般無奈之下教練只好派她上場,結(jié)果女孩兒在下半場連進兩球,不僅幫助本隊獲得了勝利,更使得自己一戰(zhàn)成名。這女孩兒就是女子足球世界杯金靴獎得主--孫雯。
    沒有誰能一步登天,無論是一塊金牌的取得,還是一個人金榜題名或事業(yè)有成,他們都是先站在成功邊上,儲蓄足夠的能量--那就是學習更多的知識,經(jīng)歷更多的挫折,積累更多的人生智慧,等到屬于自己的時刻一到,自然會綻放出美麗的人生之花。我們平時只關注到成功者輝煌的一刻,其實他們背后天長日久的付出和酸甜苦辣,我們看不到,也想象不到,而他們卻都要一一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