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諾曼底”號遇難記》教案三篇

字號:

《“諾曼底”號遇難記》主要講述“諾曼底”號與“瑪麗”號船相撞,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沉著指揮,使所有乘客與船員獲救,而自己卻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表現(xiàn)出哈爾威船長沉著機智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準備了以下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從南安普敦到格恩西島的航線上,諾曼底”號郵船被一艘裝有螺旋推進器的大輪船“瑪麗”號撞破,情況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亂中,船長哈爾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機智、果斷,結(jié)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哈爾威船長在危難之時,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里。
    全文共47個自然段,可按事情的開端、發(fā)展、*、結(jié)局四部分來理解。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講述了一個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爸Z曼底”號游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驚恐混亂中,船長哈爾威臨危不懼,鎮(zhèn)定自若地指揮船員,使船上所有的人獲救。而他自己,卻隨著沉船被海水吞沒。船長危難時刻舍己救人、沉著機智、指揮有方的崇高形象,永遠留在了人們心里。
    [學情分析]
    學校地處山區(qū),學生的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班級共有學生38人,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占到近一半,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約為15人,大部分學生基本上具備了獨立預習能力和查找資料的能力,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步驟和方法,了解了列數(shù)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平時大部分同學喜歡讀書并能做讀書筆記,但由于學校的條件有限,通過網(wǎng)絡和圖書查找資料的十分有限,多數(shù)情況都是教師查找和學生共同交流,學生對水的深入認識只有上學期通過科學課,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質(zhì),知道了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本文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涉及到的有關(guān)水的科學知識學生能夠理解。
    〖要點提示〗
    1.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寫了諾曼底號遇難的事,文章有詳有略,詳略分明,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詳寫的部分精讀,領(lǐng)悟這種方法的作用。學習在敘述一件事情時,把重點部分說詳細,說具體的方法。
    2.本文運用了大量的人物語言描寫,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充分展示了人物的高尚品質(zhì)。在學習中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3.作者運用了大量的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了船長的果斷。如在可怕的震蕩發(fā)生以后,寫了人們的驚恐萬狀,海水的勢不可擋,輪船的無能為力,在放下救生艇以后,寫了求生的人們像瘋了似的,更應留心的是,文章多處寫了夜和霧。這些描寫為寫海難伏筆,同時凸現(xiàn)了船長的高大形象,引導學生用心體會。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可在課前準備讓學生觀看《冰海沉船》、《泰坦尼克號》等*,感受海上災難的殘酷性,了解人們面對災難的不同表現(xiàn)。
    2.學生閱讀課文時,要注重朗讀指導。從全文看,開頭部分介紹“諾曼底”號郵船的部分可用輕快平和與贊美的語氣來讀;中間撞船部分應讀出緊張危急及混亂驚慌的語氣、船長鎮(zhèn)定威嚴的語氣;后一段應讀出人們無限感激、崇敬和無比沉痛的心情。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讀出自己不同的語氣,不必強求一律。
    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時,可抓住描寫船上混亂驚慌的場面和哈爾威船長的應對指揮來體會船長的形象。抓住描寫混亂場面的文字,理解情勢的惡化及嚴重后果,從對環(huán)境的描寫中,才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哈爾威船長的沉著機智、威嚴鎮(zhèn)定、富有經(jīng)驗和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巧妙處理的超人能力。面對驚慌失措急于逃生的人們,通過他和機械師、大副的對話,既讓大家明白情況雖嚴重,同時又有足夠的逃生時間,不必驚慌。然后下命令,大副有權(quán)打死敢于搶在女人前面逃生的男人,體現(xiàn)了對弱者的關(guān)心,同時也是在暗示男乘客不要爭搶。這樣,對穩(wěn)住整個局面,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討論:哈爾威船長為什么要下達并特別強調(diào)開槍打死那些膽敢沖在女人前面的男人”這一問題。
    教師還可以抓住后一個自然段,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人們看到驚心動魄的沉船情景時的心情,也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并引導學生討論:船長有沒有逃生的機會?他為什么要隨著輪船一起沉沒而不想法逃出來?再回過頭想想,當他一開始指揮大家逃生時,就沒有把自己算在數(shù)內(nèi),到底是他忘了自己呢,還是根本就沒打算離開這條船?由此體會這位船長把自己生死置之度外,關(guān)心著船上每一個生命的崇高品質(zhì)和偉大情懷,體會他的高度責任感、忘我精神和誓與輪船共存亡的決心。
    3.課后可讓學生談一談讀了這篇課文后的感想,說說哈爾威船長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敬佩。也可以談一下自己經(jīng)歷的驚心動魄的一件事,說一說當時的感受?
    4.課文中有一些表現(xiàn)環(huán)境、人物神態(tài)的詞語,可讓學生抄寫在筆記本上,并理解它們的意思。例如“小心翼翼、驚恐萬狀、洶涌湍急、勢不可擋、不可開交、巍然屹立、驚慌失措、鎮(zhèn)定自若、紋絲不動”等詞語。
    [教學目標]
    (一)語文訓練方面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二)方法習慣方面
    培養(yǎng)學生默讀、感悟的能力,同時訓練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三)思想教育方面
    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諾曼底”號被碰撞后船長是怎樣做的?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課文范讀錄音帶、錄音機、字幕投*
    [教學步驟]
    (一)激趣導入
    世界上有許多海港和航海線,在沒有汽車、火車、飛機的年代,遠洋輪船通過海港和航海線在世界各個地區(qū)、國家來往。顯然,遠洋輪船是那個年代重要的交通工具,海港和航海線是連接世界各國政治、貿(mào)易等方面往來的紐帶。(看世界地圖掛圖)課文描述的是一艘輪船在國際航運要道——英吉利海峽(在英國與法國之間)遇難的故事。(一艘名為“諾曼底”號的游船在夜晚航行時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情況萬分危急。欲知詳細情況,請看第9課。
    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錄音,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nèi)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xù)感悟。
    3.初步印象交流。
    (1)讀出自己印象深的部分。
    (2)說出給自己印象深的人物。
    (3)說說還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問題:①船長為什么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②“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義?等)
    (三)深入探究
    1.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jié)果。
    關(guān)于“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這一問題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把救生艇放下去。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個人救出去。”)
    引導:從這簡短有力的語言中,悟出點什么?
    (能悟出至少兩點:①工作安排的有順序,有目標;②船長一心為他人著想,絲毫沒有考慮自己。
    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船員趕緊解開救生艇的繩索。大家一窩蜂擁了上去,你推我搡,險些把小船都弄翻了?!藗兌枷癔偭怂频?,亂得不可開交?!痹谶@樣的情況下,船長想到用槍幫助維持秩序?!澳膫€男人膽敢沖在女人前面,我就開槍打死他?!边@樣一威脅,效果果然不錯。“大家立刻不做聲了。沒有一個人違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進行得井然有序,幾乎沒有發(fā)生什么爭執(zhí)?!?BR>    (3)議一議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么樣?
    (①在當時的情況下很必要。因為如果亂下去,可能死路一條,誰也救不出去。②船長用槍威脅男人,是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內(nèi)的船上的一切人。結(jié)果證明船長沒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員當中。③船長采取這種做法反映了他的機智,和《跳水》中的船長一樣機智。)
    針對“這尊黑色的雕像”,應探究出如下內(nèi)容:
    (1)“這尊黑色的雕像”,指隨船深入大海的船長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結(jié)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lián)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景,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引導:綜合全文,船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人的眼里呢?
    (3)船長是一個舍己為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zhì)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zhì)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總結(jié)拓展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這個感人的故事。
    2.把學文后的感受用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布置作業(yè)]
    1.摘抄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9*“諾曼底”號遇難記
    指揮救人:鎮(zhèn)定自若
    船長:臨危不懼、舍己救人
    壯烈殉職:紋絲不動
    教學反思:
    由于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讓學生直接去感受沉船這一悲慘場景,首先從情感上感染了學生,激起了他們強烈的求知*。緊接著學生在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熱情極高,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我又適時給予方法上的指導,這樣既讓他們感知了文本,又訓練了他們的讀寫聽說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二
    學生視角
    文章題目使人想起那部家喻戶曉的*《泰坦尼克號》。那雄偉壯觀的場景,凄美動人的音樂,驚惶失措的人群緊緊抓住了觀眾的心。那么“諾曼底”號又是怎樣遇難的?學生會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之下閱讀。
    難點
    大部分學生未經(jīng)歷過海上航行,對文中所述知之甚少,理解上有一定難度。
    教師思考
    本文以極具震撼力的文字敘述了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以準確、簡短的對話、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刻畫了一個令人扼腕的硬漢形象。教學時,可從學生情感視角出發(fā),以他們初讀后對哈爾威船長壯烈的死所懷有的驚嘆、敬佩之情為突破口,進行思想教育與語言訓練,達到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重點
    1.學習哈爾威船長舍己為人的精神。
    2.對后一段話的理解及寫作技巧的滲透。
    設計特色
    合作學習,討論明理。
    信息資料
    師生搜集體現(xiàn)舍己為人精神的故事。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哈爾威船長臨危不懼、舍己為人的精神。
    2.學習通過描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突出人物品質(zhì)的寫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直奔中心人新課
    師交待課題并讀雨果原著的后一段。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對死亡,他又運用了成為一名英雄的權(quán)利。
    引導學生說出對后一句話的想法,再想想課文會寫些什么?
    (雨果原文的后一段正是文章中心所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在提前延伸課文內(nèi)容,減輕學生理解的難度,并以中心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學習目的更加明確。)
    二、在合作學習中質(zhì)疑、解疑、明理
    1,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
    (1)以聯(lián)系上下文,查工具書等方法解決不懂的字詞。
    (2)想想讀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哈爾威船長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在不懂的地方做記號。
    2.小組合作學習。
    (1)小組成員輪流讀文,正音。
    (2)談談哈爾威船長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3)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和同學討論。
    3.全班合作學習。
    (1)指名讀文,全班正音。
    (2)把在小組中未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在全班討論,教師點撥。
    (3)再談對哈爾威船長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在不同范圍的合作學習中學會傾聽、接納、理解,同時注意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
    三、以多種形式詮釋文章的中心
    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哈爾威船長的敬佩之情。
    1.繪制*《“諾曼底”號》的宣傳畫(含文字)。
    2.設計哈爾威船長的碑文。
    3.寫哈爾威船長葬禮上的悼詞。
    4.以見習水手克萊芒的口吻寫一篇紀念哈爾威船長的文章。
    5.說一說哈爾威船長的表現(xiàn)使你想起了誰,并以《哈爾威船長與XXX》為題寫寫對比后的感受。
    (不同形式的語言實踐為學生提供了釋放情感、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華的天空;并使他們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得到了藝術(shù)的升華。)
    四、課堂練習.
    寫出表示恐懼的五個詞語。
    ——————————————————————————————————————————————
    五、實踐活動
    找雨果的其他作品閱讀,并在讀書匯報會上交流。
    板書
    人們
    哈爾威船長
    驚恐萬狀
    忘我救援
    你推我搡
    果斷命令
    堅強的意志
    驚惶失措
    鎮(zhèn)定自若
    偉大的靈魂
    默默凝視
    徐徐下沉
     篇三
    一、教學目標: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哈爾威船長的崇高品質(zhì),體會他的偉大人格。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一艘名為“諾曼底”號的郵船在夜晚航行時被撞開一個大窟窿,情況萬分危急。船上會發(fā)生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九課。
    板書:9*
    二、整體感知
    1.看誦讀動畫,進入意境,感受故事內(nèi)容。
    2.自己讀課文,繼續(xù)感悟。
    3.初步交流。
    (1)讀出自己印象深的部分。
    (2)說出給自己印象深的人物。
    (3)說說還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
    三、深入學習
    1.帶著問題,再讀課文,深入感悟。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jié)果。
    “船長為什么用槍威脅逃生的人”:
    (1)船長開始是怎樣指揮救助工作的?指名朗讀船長的這番話。
    (2)船長在怎樣的情況下用槍威脅逃生的人?效果怎樣?
    (3)船長采取用槍威脅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樣?
    看圖,理解“這尊黑色的雕像”:
    (l)“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
    (2)反復讀,抓住“鋼鐵鑄成的,紋絲不動”,體會船長臨危不懼、大義凜然的形象;再聯(lián)系前面船長爭分奪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認識船長的人品。
    (3)船長是一個舍己救人、臨危不懼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長則更加可敬可愛,他的形象與品質(zhì)將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4)用“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長這一人物的品質(zhì)與壯舉深深刻在人們心中,永不磨滅。
    四、布置作業(yè)
    1.摘抄使你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將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教案點評:
    激趣導入 ,抓住相關(guān)的段落反復讀、感悟,小組討論“諾曼底”號被碰撞后船長是怎樣做的?船長為什么要用槍威脅逃生的人?交流中加上教師巧妙地引導、點撥。學生活動設計豐富:讀書、感悟;質(zhì)疑問難;討論、交流。
    探究活動
    在世界地圖上找一找英國和法國,再在英國的南部沿海找一找南安普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