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格式模板

字號:

集水池的水由潛污泵定量打到SBR反應池中,進行有機物的降解后再排入消毒池進行進一步的處理。SBR反應池內安裝潛水式曝氣、攪拌機,它的特點是可單獨進行曝氣和攪拌,氣體來源為鼓風機,可滿足SBR反應池反應時曝氣和待機、進水時攪拌的要求。為大家整理的《2018污水處理廠實習報告格式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一、實習目的:
    1、了解污水廠的常規(guī)處理工藝,對這些建筑的構筑物有個大致的概念。
    2、了解水處理工程的基本組成,布置和運轉狀況,為學習專業(yè)理論知識,打下良好基礎。
    二、實習性質:參觀實習
    三、參觀時間:20XX年9月29日
    四、參觀地點:廊坊市勝芳第二污水處理廠
    五、講解人員:污水廠工作人員
    六、參觀資料
    1、概況:
    標準水務霸州嘉誠水質凈化有限公司(即勝芳第二污水處理廠)位于霸州市勝芳鎮(zhèn)芳津道688號、中亭河大堤北側,占地面積33500平方米,服務面積18、4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5萬人。污水來源主要是工業(yè)園區(qū)內金屬加工企業(yè)的酸洗廢水和城鎮(zhèn)居民的生活污水的混合廢水。投資4927萬元,占地2、06公頃、日處理污水2萬噸。
    2、污水處理工藝方案:
    針對污水的Fe離子濃度高,PH值低,處理難度大的特性,本項目創(chuàng)新地應用“氧化中和+初沉池”強化預處理工藝,去除污水中的Fe離子,再采取自主研發(fā)的自動化程度高、處理效果穩(wěn)定、抗沖擊負荷強的CSBR工藝,污泥處理系統(tǒng)應用了自主研發(fā)的污泥深度干化系統(tǒng)——SLDS系統(tǒng),實現(xiàn)了污泥的減量化和無害化,保證出泥含水率低于60%。整體工藝安全、高效、穩(wěn)定。出水水質完全貼合國家《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一般是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工藝,將污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1)、物理處理法。如過濾法、沉淀法。
    (2)、物理化學法。如混凝沉淀法。
    (3)、生物處理法。利用微生物來吸附、分解、氧化污水中的有機物,把不穩(wěn)定的有機物降解為穩(wěn)定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钚晕勰喾ㄊ巧锾幚矸ǖ囊环N。
    七、工藝設計
    7、1工藝流程圖
    7、2各單元功能說明
    7、2、1格柵槽
    工廠所排生活污水中的懸浮物具有多、雜的特點,例如襪子、頭發(fā)等。設置格柵槽隔除這部分懸浮物,否則易堵塞水泵,影響處理系統(tǒng)正常運行。
    7、2、2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曝氣沉砂池,以去除水中密度較大的無機顆粒,此法既能保護機件和管道免受損失,又可降低SBR池的負荷。
    曝氣沉砂池的優(yōu)點如下:較普通沉砂池處理效果好,能夠去除普通沉砂池不能去除的被有機物包覆的砂粒;由于曝氣的作用,廢水中的有機顆粒經(jīng)常處于懸浮狀態(tài),砂粒互相摩擦并承受曝氣的剪切力,砂粒上附著的有機污染物能夠去除,有利于取得較為純凈的砂粒。從曝氣沉砂池中排出的沉砂,有機物只占5%左右,一般長期擱置也不腐敗。
    7、2、3集水池
    集水池用以均化水質。集水池設二臺帶自藉裝置的潛污泵。
    2、2、4SBR反應池
    集水池的水由潛污泵定量打到SBR反應池中,進行有機物的降解后再排入消毒池進行進一步的處理。SBR反應池內安裝潛水式曝氣、攪拌機,它的特點是可單獨進行曝氣和攪拌,氣體來源為鼓風機,可滿足SBR反應池反應時曝氣和待機、進水時攪拌的要求。因為SBR反應池內厭氧、缺氧及好氧狀態(tài)交替進行,所以在去除有機物的同時,能夠到達除磷脫氮的目的。
    SBR反應池設計參數(shù)如下:SBR反應池2座,交替運行;運行周期6次/d;反應2h;沉淀1h;排水1h;污泥負荷:每kgMLSS·d的BOD5為0、07kg。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的縮寫)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簡稱,是一種按間歇曝氣方式來運行的一種改良的活性污泥法,其主要特征是運行上的有序和間歇操作。SBR反應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沉淀等功能于一體,它的操作模式由進水、反應、沉淀、出水和待機等5個基本過程組成(見圖2)。從污水流入開始到待機時間結束算作一個周期。下應對其進行簡要介紹。
    進水工序是反應池接納污水的過程。在污水流入開始圖2SBR反應池工作過程示意之前是前一個周期的排水或待機狀態(tài),因此反應池內剩有高濃度的活性污泥混合液。這相當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中污泥回流的作用,此時反應池內的水位低。在進水過程所確定時間內或者說在到達高水位之前,反應池的排水系統(tǒng)一向是在關掉狀態(tài)。進水工序進行攪拌可達脫氮的目的。
    反應工序即當廢水注入到預定容積后,進行曝氣,以到達去除BOD、硝化、除磷的目的。沉淀工序相應于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次沉淀池。停止曝氣和攪拌,活性污泥顆粒進行重力沉淀和上清液分離。傳統(tǒng)活性污泥的二沉池是各種流向的沉降分離,而SBR的沉淀工序是靜止沉淀,因而有更高的沉淀效率。沉淀出水的同時進行排泥,以防沉淀下來的磷在厭氧狀態(tài)下再度釋放。待機工序沉淀之后到下個周期開始的期間稱為待機工序。待機工序進行攪拌,不僅僅節(jié)省能量,同時利于持續(xù)污泥的活性。
    7、2、5消毒池
    消毒池的作用是殺死SBR反應池出水中的微生物與細菌。消毒池采用折流式反應槽,接觸時間為30min。消毒藥劑采用漂水。消毒池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7、2、6污泥干化池
    沉砂池沉渣與SBR反應池剩余污泥被污泥泵送入污泥干化池進行自然干化,然后再定期清運。濾出液回流格柵槽。
    7、3工藝特點
    (1)對進水水量和水質的變化有較好的緩沖作用。
    (2)不產生污泥膨脹,污泥指數(shù)不超過50~70mg/L。
    (3)不需進行連續(xù)曝氣,且不需污泥、混合液回流系統(tǒng),運行費用低。
    (4)去除有機物的同時可到達除磷脫磷脫氮的目的。
    (5)污水處理站自動化程度高,系統(tǒng)按設定的工作參數(shù)進行工作,便于管理,處理效果好。
    八、實習心得
    1、透過畢業(yè)實習,能使我們將課堂上學過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相聯(lián)系,加深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充分利用實習基地的有力條件培育我們分析工程實例的潛力,強化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的綜合潛力。
    2、這次實習是廊坊市勝芳第二污水處理廠的整套工藝運行狀況以及設備構筑物的安裝等問題進行全面、細致的把握與理解。這不僅僅讓我對所學專業(yè)有了全新的認識,還為接下來的畢業(yè)設計打下了必須的基礎。在當前這個以追求利益為大目標的社會,環(huán)境正在變得日益惡化,而環(huán)境保護專業(yè)則正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而開設的。對于整個污水處理廠,其設計、運行凝聚的廣泛的學科知識和許多工程設計者的智慧,我很受感染,同時也很受啟發(fā)。作為一個未來環(huán)境工作者,深刻體會到我所背負的任務有多么艱巨。
    總的來說,這次實習給了我學習很多在校園里、在課堂上、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的機會,也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我要感謝這次實習,感謝指導這次實習的教師,感謝為我們爭取這次實習機會的領導,感謝帶領我們的廠長,同時也很感謝在實習期間,個性是給予我支持與鼓舞的同學們!這次實習,讓我對自己
     篇二
    1、認知實習目的
    作為21世紀的現(xiàn)代化時代的大學生,認知與實習課程顯得格外的重要。透過環(huán)境工程認知實習課程,能夠將大學課堂中老師的生動的課程講解與施工現(xiàn)場工程師的現(xiàn)場剖析介紹相結合,更加全面而有深刻地去了解課本中各種廢水處理工藝的特點及其應用。從工程師口中和自己的親身觀察中學習到必須的工作經(jīng)驗,為日后的環(huán)境工程相關工作打下必須的基礎,積累更多的工作經(jīng)驗,與此同時,透過認知實習使我們領悟到僅僅透過書本上的知識來處理問題是遠遠不夠的,環(huán)境工程的學習探究之路,需要不斷地實踐去探索。
    2、認知實習時間
    20xx年4月25日
    3、認知實習地點
    廣州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
    4、認知實習資料
    4.1實習單位及相關工藝簡介
    4.1.1大坦沙污水處理廠簡介
    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位于廣州市西郊大坦沙島,總占地面積為25hm2,是廣州市政府制定的全市污水治理總體規(guī)劃中建成的第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該廠主要收集廣州市荔灣區(qū)、白云區(qū)石井河流域、越秀區(qū)局部流域、金沙洲及大坦沙的污水,納污面積10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207萬。目前全廠設計處理污水潛力為55萬噸。
    廣州市大坦沙污水處理廠合并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和糞便污水,由于糞便污水的污染物含量高和水量不穩(wěn)定等特點,對水廠的運行有不利的影響。工程分三期建設完成,其中糞便污水主要由該廠一、二期承擔,一、二期設計處理量為33萬t/d,同時處理來自廣州市白沙河無害化處理有限公司的800~1000t/d糞便污水。
    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是我國建設較早的一座除磷脫氮的污水處理廠,于1989年11月建成投產,建設規(guī)模為15萬m3/d,污水處理工藝采用除磷脫氮活性污泥法A2/O工藝,污泥處理采用直接濃縮、脫水工藝。二期工程于1996年底建成投產,建設規(guī)模仍為15萬m3/d,污水和污泥處理工藝均同一期工程。優(yōu)化和挖潛改造,使一、二期總處理潛力到達了33萬m3/d。三期工程建設規(guī)模為22萬m3/d,采用倒置的A2/O工藝,污泥處理近期仍采用直接濃縮、脫水工藝,遠期采用污泥干化+焚燒方案處理方案。主要參觀的是大坦沙三期工程。
    4.1.2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工藝介紹
    1.大坦沙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采用分點進水的倒置A2/O工藝,污水進入具有4m相對標高的高位配水井中,由配水井將污水給配給轉鼓式細格柵,除去動力學直徑較大的固體廢物,而后進入360度旋流式沉砂池,除去污水中較多的固體懸浮物,污水進而進入生化反應池進行除磷脫氮及脫去TOC,流出的污水進入配水井進行化學處理,使其脫氮除磷效果到達相應的規(guī)定,其后污水進入二沉池(周進周出的輻流式沉淀池),流出的處理后的污水運往加氯接觸池進行加氯消毒以到達相關標準后排入珠江。廠內生活污水與島內污水處理不同在于其是先透過粗格柵攔截后才能與高位配水井的污水相互混合以防止之后的轉鼓式細格柵堵塞。生化池處理后的污水產生的臭氣進入除臭裝置進行除臭。
    2.采用倒置A2/O工藝的原因:常規(guī)的脫氮除磷工藝呈厭氧(Anaerobic)/缺氧(Anoxic)/好氧(Oxic)的布置形式。該布置在理論上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即:聚磷菌有效釋磷水平的充分與否,對于系統(tǒng)的除磷潛力具有極其重要的好處,厭氧區(qū)在前能夠使聚磷微生物優(yōu)先獲得碳源并得以充分釋磷。但是①由于存在內循環(huán),常規(guī)工藝系統(tǒng)所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實際上只有一分經(jīng)歷了完整的吸磷、釋磷過程,其余則基本上未經(jīng)厭氧狀態(tài)而直接由缺氧區(qū)進入好氧區(qū),這對除磷是不利的;②由于缺氧區(qū)位于系統(tǒng)中部,反硝化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響了系統(tǒng)的脫氮效果;③由于厭氧區(qū)居前,回流污泥的硝酸鹽對厭氧區(qū)產生不利影響。三期工程將厭氧池和缺氧池的順序進行倒置,反應池分缺氧/厭氧/好氧三段,并對回流污泥的比例進行調整,較好地解決了傳統(tǒng)A2/O工藝的各項缺點,取得了良好的脫氮除磷的效果。
    4.2實習認知資料與過程
    4.2.1格柵
    1.位置:格柵通常傾斜設在其他處理構筑物或泵站集水池進口處的渠道中,防止漂浮物阻塞構筑物管道、閘門、攪拌機以及水泵等機械設備。因此,格柵起著進化水質和保護設備的雙重作用。
    2.種類:平面格柵(回轉式卡齒的粗格柵)、曲面格柵(轉鼓式的細格柵)。
    3.相應的參數(shù)及各自的作用:
    回轉式卡齒的粗格柵(2臺):處理廠內污水的第一步的工具,用以除去較大的懸浮物,防止污水直接進入轉鼓式的細格柵造成堵塞,格柵的柵條間距為1cm(見圖2)。
    轉鼓式的細格柵:(4臺):其柵條間距為5mm,轉鼓直徑2m。進水渠寬2m,兩臺格柵間距1m。本廠采用4臺轉鼓式格柵,將污水中的大塊污物攔截,防止堵塞后續(xù)單元的機泵或工藝管線。轉鼓格柵集細過濾、除渣、輸送、壓榨脫水為一體,設計精巧,結構緊湊,運轉平穩(wěn),噪音低,能耗低,使用壽命長,但設備費用高。
    3.運行:
    回轉式卡齒的粗格柵:該粗格柵透過卡齒式的形狀將較大的懸浮物攔截并帶起向上轉動,當其轉至背面時,上面的固體懸浮物掉落并透過螺旋輸送機運送以及收集。
    轉鼓式的細格柵:污水從柵框前流入,透過格柵過濾,流向水池出口,污水中的漂浮物、懸浮物等被攔在柵面上,格柵運行現(xiàn)設為自動,每隔5min起動,四臺格柵輪流起動,每臺運行0.5min,(格柵運行亦可設為液位自動,當格柵前后液位相差0.1m時,格柵自動啟動)加油泵跟格柵同步起動,每次運行5s。格柵的沖洗水靠回用中水的水壓。被格柵清除的垃圾透過螺旋輸送桿直接輸送到下面的砂斗里,并對砂斗的垃圾進行定期清除。
    4.2.2360°比氏旋流沉砂池
    1.作用與原理:大坦沙污水處理廠采用的是360度比式旋流式沉砂池來作為污水處理的初沉池,透過控制旋流器產生旋流,且配有相應的攪拌槳進行洗沙,它是采用渦流原理,較重的砂粒在靠近池心的一個環(huán)形孔口落入集砂區(qū),而較輕的有機物由于螺旋槳的作用而與砂粒分離,終引向出水渠,而產生的二次漩渦使水往上面的管道流出,該沉砂池對流進的污水的流進速度具有必須的嚴格要求,速度太大會造成沉砂效果不好,速度太小則會造成水無法產生二次漩渦,無法從上面的管道流出。
    2.優(yōu)點:改變自由液面進水渠為傾斜式滿流坡道,提高了進水穩(wěn)流效果,進水的射流作用有利于提高砂粒的離心分離效果;由分選區(qū)下部進水,上部出水,進水渠與出水渠之間由一半月形水平格板分開,利于防止短流和避免沉砂帶入出水;進水渠與出水渠在平面上呈直線布置,平面布置簡潔,水利條件好,水頭損失小;進出水呈360°,增強了除砂效果;砂泵吸砂管下端設置砂粒流化葉片,防止沉砂板結。
    3.主要參數(shù):池數(shù):4組;每池直徑:5m;水力停留時間:25.8s;有效水深:1.09m。
    集砂區(qū):形狀為圓柱狀,直徑為1m,高為2m,集砂區(qū)底部距地面0.38m。
    4.設備:每組池均有一臺立式漿葉分離器、輸砂泵、砂水分離器(螺旋式砂水分離器,型號為LSSF–320-Ⅱ)。
    5.運行:砂水沉于集砂區(qū),利用泵將砂水輸送至砂水分離器,利用離心作用將砂水分離,排砂周期為2h,每次泵運行3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