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綜合分析題解題訣竅

字號:

縱觀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各省公職考試的申論科目,綜合分析題目往往是眾多考生比較頭疼的問題,那么,考生該如何*此類難題呢?今天就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綜合分析題解題訣竅,供各位考生的參考學習。
    
    一、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1.知己:難點剖析
    難在分析對象:解釋分析的分析對象特點很鮮明,多為談對材料中一句話的理解,然而這句話一般會帶有一定的引申義:如“城市的水系就像城市的指紋?!边@句話中就需要解釋清楚“指紋”的引申義,但大部分考生會面臨抓不準關鍵詞或者解釋不清晰關鍵詞的尷尬;除此之外,要解釋的這個句子,多數(shù)都會存在一定內在邏輯:如“我們只有通過‘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體味到‘儒’之‘柔’。”在解釋這句話時,應準確傳達出出“只有通過A,才能體味B”這種“條件+結果”去感悟道理的內在邏輯,但部分考生因為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就會陷入不知道找哪些要點或是要點畫出來組織不好語言表達的境地。
    難在材料抽象:梳理近幾年的國考真題,不難發(fā)現(xiàn)材料主題抽象化特點明顯:2018年副省主題圍繞“想象力”;2018年市地主題圍繞城市建設理念“有”和“無”的關系;2017副省及市地主題圍繞“以水為師、向水學習”。抽象的材料內容,多傳遞出一種價值觀念或者一種思維,增加理解難度,讓很多考生束手無措。
    難在邏輯整理:部分考生在閱讀材料時,能夠圍繞著分析對象,在材料中勾畫出一些要點,但是在書寫呈現(xiàn)時,又會因整理不好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而疲于表達。
    2.知彼:能力要求
    在綜合分析能力的概述中寫道:要求考生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胺治龊蜌w納”就告訴考生,綜合分析題目,本質還是歸納概括材料的要點;“多角度”就傳達出分析時要找出與分析對象相關聯(lián)的方方面面,只要能夠幫助理解分析對象的要點都可以,彰顯分析問題的廣度;“作出合理推斷評價”要求考生在分析基礎之上能夠進一步思考,體現(xiàn)分析問題的深度。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實,文章寫作的思維理念、邏輯結構與解釋分析精髓和本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文章寫作要求圍繞某一個主題或議題表達一個核心的主張或看法,而解釋分析多數(shù)也是要求考生去論證一個觀點。加之,探尋材料規(guī)律發(fā)現(xiàn),限定的這則材料其主要內容或主旨就是要解釋這句話所蘊含的觀點,換而言之,待解釋句子的觀點,往往都是限定這則材料的中心思想。
    由此,作答的時候不妨換個思維方式:通過梳理材料,找到方方面面的論據(jù),關注句子的內在邏輯,點清引申詞匯的含義,向判卷人呈現(xiàn)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