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zhèn)€案觀察記錄分析【三篇】

字號:

幼兒園教育的內(nèi)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還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劃分。那么,作為幼教該如何寫觀察記錄?下面為您提供了新版?zhèn)€案觀察記錄分析【三篇】,供您參考。
    【篇一】
    分析:葛雨澤不是一個愛告狀的孩子,而且他和郭宇錚又是好的朋友我分析其中一定有原因,有的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較弱,勇氣也不足,而認為老師和家長是無所不能,所以依賴大人?;蛘叽笕伺潞⒆記]有處理事情的能力怕孩子吃虧告訴孩子告訴老師。
    措施:事后我找到葛雨澤和郭宇錚,問他們原因郭宇錚很委屈的說:“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和他鬧著玩,我都和他說對不起了。”我又問葛雨澤“他真的撞疼你了嗎?”葛雨澤搖搖頭,我又問“你們是不是好的朋友呢?”葛雨澤點點頭,“那為什么一定要告訴老師呢?”葛雨澤沒有說什么眼圈紅了,我只好說:“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包容相互體諒的,葛雨澤你以后如果真的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來告訴老師,但是如果你覺得是能解決你愿意試著自己解決嗎?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焙髞斫?jīng)過我了解葛雨澤平時不愛說話他媽媽總怕他吃虧,回家就問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有人欺負你你就告訴老師。孩子之所以會想老師打小報告不是因為孩子本身想向老師告狀,是家長認為孩子沒有獨立處理和小朋友之間糾紛的能力,過度依賴老師,是家長引導錯誤。我事后與家長溝通家長也表示會糾正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
    效果: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班級小朋友打小報告的情況明顯減少了。張敏慈現(xiàn)在不但不會打小報告了,且經(jīng)常主動幫助小朋友,在班級也經(jīng)常幫助老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師和同學們都叫她是我的小秘書。葛雨澤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己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上顯提高,有時別的小朋友發(fā)生摩擦他還會教育別的小朋友互相謙讓,也比從前自信了。從總體上觀察,教師的合理引導,起到的主體作用。在問題發(fā)生時我們應該不回避找到原因合理解決。在孩子成長中我們面臨種種問題,合理的引導適當?shù)姆攀?,技能培養(yǎng)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增進孩子之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篇二】
    觀察記錄:
    語言活動時,我在給小朋友將故事,只見楊舒涵坐在椅子上,一會兒將鞋子蹭下來,一會兒一會兒用手去勾旁邊仁和衣服上的鐵環(huán),一會兒又將身子擰到后面。我叫她一聲,她立刻坐端正了。沒到兩分鐘,她又去拉倩倩的手,倩倩與她對視了一下,笑了,她終于找到了玩伴,兩人開始你撩我一下,我撩你一下的玩耍起來。
    分析:
    上述記錄只是教學活動的片段,椐我一周來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舒涵幾乎沒有認真聽課的時候,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小動作中。不僅如此,還經(jīng)常影響其他孩子聽課。通過與家長交流,我了解到,其父母都是南方某城市的生意人,經(jīng)常在外奔波,孩子跟其祖母,家中還有一個小弟弟,每天都是與弟弟一起玩耍,而在家里,祖母都是用家鄉(xiāng)話與其溝通;其次,她的全家都是外地人,而她從小也在外地長大,說話口音與我們不一樣,互相都聽不懂,而孩子又不會說普通話,因此,不愿與別人溝通;再次,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
    措施:
    語言不通是造成孩子不愿聽講的主要原因,因此幫助孩子學說普通話是當務之急。
    首先,與家長溝通,在家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與孩子進行交流時要有意識的說普通話,引導孩子學說普通話。
    其次,在幼兒園里,老師要有意識的多與其交流,教她說普通話。
    再次,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她的閃光點,及時鼓勵她,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后,在各項教育活動中,要有意識的請她坐在教師能關注到的地方,便于觀察、提醒她。另外,教師也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活動方式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篇三】
    觀察目標
    ⒈建構游戲中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
    ⒉碰到建構活動中的問題時孩子的應對方法。
    觀察記錄
    在建構游戲里,軒軒走上前用手一個勁地將地上的積木撘“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邊推,一邊嘴里還在嘀咕著什么。頓時,建構區(qū)里一片狼藉……我正想上前訓斥,可看到軒軒一臉委屈的表情時,我想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情緒,走到軒軒身邊了解情況,我摸了摸軒軒的頭問道:“軒軒,怎么啦?有什么不高興的事?”軒軒指著浩浩眼眶都紅了:“他推我,不讓我玩,還害我差一點摔跤?!蔽覇柡坪疲骸笆沁@樣嗎?”浩浩低著頭一聲不響。我對浩浩說:“做錯了事應該怎么做呢?”浩浩對著軒軒說道:“對不起?!避庈幷驹谀莾翰徽f話,我說:“軒軒,今天你做得對嗎?”軒軒看了看我低頭說道:“對不起……”
    分析評價
    游戲中,軒軒被同伴排擠、冷落,因此,他就用摔東西的行為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這在小班孩子的行為中表現(xiàn)得較多,原因可能是這一年齡段的孩子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時,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產(chǎn)生了不良的情緒和行為。游戲中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覺得老師要正確看待孩子的行為,不能馬上否定孩子,應積極引導孩子,學習用適當?shù)姆绞絹肀磉_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讓孩子知道生氣以后要把生氣的原因講出來等,讓孩子在游戲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關系。
    支持策略
    ⒈作為老師,可以作為輔助角色參與到孩子的游戲當中,或者作為一個觀眾安靜地看孩子的“創(chuàng)作”,并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有運用不夠恰當?shù)恼Z言或行為時,可以在不影響孩子游戲的前提下進行指導。。
    ⒉孩子在建構游戲中遇到問題時,老師要引導孩子自己去試著解決問題,而不能包辦代替,或者幫助孩子出謀劃策,這樣能提高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