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后感800字:《輸在起跑線上的哈佛男孩》

字號:

咀嚼書中的寧靜,體會其人生滋味。讀書,可以讓讀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書海中,找見自身的啟迪。為您精心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精彩,盡在!
    【篇一】
    媽媽培訓(xùn)歸來,一同回來的還有一本書——《輸在起跑線上的哈佛男孩》。咦?這書名怎么這么奇怪?他輸在了起跑線上同,難道還能贏嗎?還有,為什么要在“輸”字上加上引號?帶著許許多多的小問號和難以遏制的好奇心,我翻開?這本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天哪,他這種情況,算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嗎?嗯?他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呀!你看,他上小學(xué)時留了級,中學(xué)時成績一直是班里倒數(shù),可……你再看看他長大后的成績。上“東俄”大學(xué)時當了宿舍管理員——校園里薪水高的工作;在“密州大”創(chuàng)辦了“布萊德中國物流論壇”,獲得惠爾浦實習(xí)的機會,后來在聯(lián)合利華實習(xí)8個月,為公司解決了不少問題,畢業(yè)后在DELL工作,考上了哈佛MBA……長大后和小時候判若兩人呀!如果小時候他沒有打下基礎(chǔ),他怎么可能……噢,對了,他長大后為什么能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呢?
    是因為他的軟實力基礎(chǔ)!
    說實話,“軟實力”這個詞我也是第聽說。那么何為軟實力呢?
    軟實力,就是除學(xué)習(xí)成績以外的能力。比如:運動能力,演講能力,領(lǐng)導(dǎo)能力,吃苦能力等等。書里的主人公——于智博哥哥,其實,在軟實力這方面沒有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輸”字上加了個引號。
    那么,軟實力,你注重了嗎?
    人生有無數(shù)條賽道,可是,有好多人只注重“學(xué)習(xí)”這條賽道。不知是哪一年,有了這么一句口號:“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說的當然是“學(xué)習(xí)”賽道。
    于是,就有了一批批在提高學(xué)習(xí)成績上絞盡腦汁的孩子??墒?在“軟實力”的賽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在奔跑。
    成功人士能有幾個呢?如果說硬能力(即學(xué)習(xí)成績)好的人一定能成功,那為什么只有幾個人成功了呢?那么多的高材生呢?
    所以,我呼吁:在注重硬實力的今天,也要著重培養(yǎng)軟實力!
    有些知識學(xué)了不一定有用,但軟實力卻能助你成功。哈佛,錄取人時,不但要看硬能力,還要考驗軟實力!
    說來慚愧,我的硬能力不錯,但軟實力還是有些欠缺。比如,書的作者認為重要的軟實力——體育精神,恰恰是我的弱的。于哥哥在球場上所向披靡,威風(fēng)八面,而我,跑不了幾步就開始喘氣;于哥哥被人撞倒了,眼冒金星,還說:“繼續(xù)練!”。而我,才練了幾小時籃球,第二天就走不成路了,練籃球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我要向于哥哥學(xué)習(xí),在培養(yǎng)硬能力的同時,還要注重訓(xùn)練軟能力!
    【篇二】
    夜晚,皓月當空。我站在陽臺上,細細品味著剛讀完的《小學(xué)生之友》,心中回味無窮。
    當我翻開小學(xué)生之友的第一面,它就像一塊吸鐵石,深深地吸引著我。這本書內(nèi)容豐富、繪畫精致。每本書總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無限探索。一部分是:智慧魔法。我讀了不少小學(xué)生之友的文章,什么奇奇怪博士破案,什么華羅庚的故事,什么,可我映象深的還是里面陶衛(wèi)東改寫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國一位殘障教育家。她在19個月大時因為高燒而引致失明及失聰。后來籍著她的導(dǎo)師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學(xué)會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并且畢業(yè)于哈佛大學(xué)
    文章主要講述了海倫·凱勒,一個又盲又聾的女子的成長經(jīng)歷,以及她的心路旅程。她的一生只有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要去看看那些給予過她幫助與關(guān)懷的人們,記住那些充滿善意的眼睛,他們一定有著美好的心靈。
    第二天:她要在黎明起身,去見證黑夜變成白晝的奇跡,那該是多么令人激動啊!
    第三天:她將在忙碌中度過,她要親自去體會那些勞動人民的快樂。
    鼓舞和激勵著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勇敢地面對生活的不幸。哪怕身有殘疾,也身殘志不殘,戰(zhàn)勝人生的一切困難。
    海倫說過:“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要不斷努力。”這點我可是真切的看到過的,因為:在我小學(xué)時,學(xué)校要舉行運動會,我同學(xué)劉欣報了一個自己喜愛的項目—女子800米競賽,就在下午放學(xué)時,她獨自一人在跑道練習(xí),她跑啊跑,撲!她累得摔倒在地。開完運動會,她對我說:“我真的非常想放棄,但是我想到了海倫的那句“無論處于什么環(huán)境,都要不斷努力?!?所以我就決定了,絕不認輸!我要更加努力的跑,就站了起來繼續(xù)跑,可我跑的過程中,還是一摔一起、一起一摔的,不知摔了多少回,后我還是站了起來。雖然沒有得到名次,可我努力過,重在參與嘛?!?BR>    人類的精神雖然遠遠超過了時空的限制,但無論在什么時代,自強不息、努力、毅力與勇氣都是我們生存的基礎(chǔ)。生理上的殘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的“殘疾”,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殘疾。所以我們一定要學(xué)會,勇敢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與困難,努力去解決這些困難,只要把一個個困難決絕了以后,才可以迎來一個又一個的成功。
    【篇三】
    《心靈雞湯》是一本讓人受益終生的書。它是由一個個感人、飽含智慧的小故事組成的。讀完這本書,我有很大的收獲。我覺得《心靈雞湯》就像是一道精美的精神糧食,讀完之后,猶如品味了一道豐盛的智慧大餐。
    書中,給我印象深的是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由于不慎跌進火盆而失去雙手。但他身殘志不殘,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朋友的鼓勵,嘗試著用殘臂攝影。他經(jīng)歷了上百次的失敗,終成為了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一名“無手攝影家”。他就是鄭華龍。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想起四年級發(fā)生的一件事。那時候,我一直想有一本自己編寫的書。經(jīng)過我反復(fù)構(gòu)思,寫了第一章??傻搅讼旅娴墓适?,我卻一點頭緒也沒有。我苦思冥想,只要一有空閑的時間,我都用在寫作上。許多天過去了,我還是一點都沒有寫出來??粗强樟艘淮髩K的白紙,我想:我還能把這個故事寫完嗎?我放棄了,我把我自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文章鎖在柜子里,再也沒有去看過。和鄭華龍相比,我是一個多么容易被擊垮的人?。?BR>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人們往往強調(diào)成功所需要的外在條件,可實際上,嘗試的勇氣和堅持的毅力,才是成功更為重要的動力。只有嘗試,才有成功的機會;只有堅持,才能走到成功的終點。文中有句話說得好:敢想,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敢想,但不敢做;敢想,也嘗試去做,可遇到小小的困難就放棄;有些甚至連想都不敢想。做什么事情,總會有一點兒磕磕絆絆,要是我們遇到困難就對自己失去信心,那我們還能做成什么事呢?我們大家都應(yīng)該向鄭華龍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他那種敢想敢做的精神,學(xué)習(xí)他那種頑強的毅力。那么,我們的終點必將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