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讓學生認識到現(xiàn)實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數(shù)學信息,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并從中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對數(shù)學的理解和應用數(shù)學的信心等。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三年級有學生82人,全部參加考試,成績優(yōu)秀。
本次數(shù)學期末考試,平均分為91.5分,及格人數(shù)80人,及格率為97.6%,優(yōu)秀人數(shù)72人,優(yōu)秀率為87.8%。高分100分,低分學生成績是14。
二、具體內容分析:三年級數(shù)學試卷的知識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傮w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并且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本次試卷共有五大題:第一大題:填空。(共28分)出錯率高的是第3題,“實驗小學操場的跑道每圈200米,小明每天到校后跑兩圈是()米,再跑()米是1千米。”有同學填“1”,也有同學填“3”。很明顯,不少同學的生活經驗不足。由此可見數(shù)學與其他以及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很大,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一定要強調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的意識。第二大題:選擇題。(共10分)5小題中有兩小題是關于乘法計算的,有一小題是關于長度單位的。我個人覺得此題的知識覆蓋面較窄,還應添加周長、可能性、推理、觀察物體等知識。第三大題:計算。(共26分)其中的第1題“直接寫得數(shù)”和第2小題“用豎式計算”,題型經典,題量適中。第四大題:畫一畫(共6分)此題重在考察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學們做得都挺好。只是第1小題畫一條5CM6MM的線段,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當然會畫出不同形狀,很好。第五大題解決問題。(共30分)此題共6小題,知識覆蓋了倍數(shù)問題、分數(shù)問題、歸一問題和周長問題等。題型都是常見的,難度不大,題量也適中。其中第3小題具有靈活性,相對來說有難度,不過關于周長的題型平時做得很多,題目萬變不離其宗,還沒有難倒大多數(shù)學生。
通過這次期末考試,反映出了不少問題:首先,學生的審題能力比較欠缺,對文字閱讀不到位,而產生錯誤。其次,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還不夠,非常粗心。題目會抄錯;簡單口算也會計算錯;算完結果會抄錯;余數(shù)會漏掉;等等。第三,學生對于數(shù)學概念掌握不扎實,是應該扎扎實實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記一記這些概念性的東西。第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對給出的信息不能較好的選擇利用,進而解決問題。第五,通過這次測試,還反映出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檢查驗算的習慣比較差。
三、改進措施: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看,清楚已知信息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從后一名學生抓起.及時反饋,及時補差,落實到位堂堂清。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3.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句詞分析。
4.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
5.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溝通,共同努力,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篇二】
一、總體情況
本次試卷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所學知識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傮w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并且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但是學生做的并不是很好,優(yōu)秀率僅為20%,及格率是81%。
二、試卷分析
本次命題共分七大題,下面就對本次測試中存在的問題逐題作一分析:
第一題:填一填。(共18分)50%的學生出錯在5分以內。出錯率高的是第8題,“4個邊長5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周長是(),面積是()”學生不少求的一個小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還有一些錯的更離譜,錯誤率達到了97.5%。其次是第4題,“一根36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做錯的答案各不一樣,大概有90%的學生做錯,原因是沒有掌握方法,沒有理解36厘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長,根據周長求出邊長再求面積。再次是第2題單位換算,六個空,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多數(shù)要有一個錯,多是面積單位換算錯的,主要是這塊進率不同,易混,導致做錯。再次是第5題填合適的單位名稱,四個空一般錯一個。還有第7題,“估一估,速度快的在()畫‘○’,慢的在()畫‘△’”,錯的主要原因是沒認真閱讀題目要求。
第二題:判一判。(共5分)有25%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2和3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擴大到原來的3倍,那么它的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3倍。不少同學沒有仔細思考就打了對,學生不能運用面積公式進行分析,對舉例的方法運用的也不好。第3題一個三位數(shù)除以一個非零的一位數(shù),商可能是兩位數(shù)。一是學生讀題不細心,再就是沒有認真思考這里的“可能是”與“是”的區(qū)別。
第三題:選一選(5分)有10%的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5題錯誤率高達75%:一個長15cm,寬8cm的長方形,剪下一個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錯的都是直接算的長方形的面積。其次是第1題邊長()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公頃。沒想到竟然有50%的同學都選的1000,對這部分基礎知識掌握較差。
第四題:算一算(共32分)1、直接寫得數(shù):75%學生得滿分,其他學生多是做錯一道題,極個別錯兩道。
2、豎式計算50%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計算結果有余數(shù)的,在橫式上寫答案時不寫余數(shù),計算完沒有寫結果,寫結果時抄錯數(shù),還有要驗算的結果寫的被除數(shù)。在計算750÷3時,有的等于25,說明學生對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法沒有掌握。
3、脫式計算39%的同學的滿分,出錯的同學中有1/3出錯多于兩個。主要是計算不細心。
第五題:畫出圖形的對稱軸(共4分)93%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主要原因是沒畫,一個畫對一條另外一條錯了。
第六題:移一移,填一填(6分)27%的同學的滿分,主要在平移時數(shù)格子數(shù)不好。
第七題:解決問題(共30分)第1、2、4題正確率較高,個別做錯的原因是粗心。第3題,學生做錯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種3棵月季花應用面積乘3,而不是用除法。第5題出錯的也較多,主要是不會聯(lián)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第6題出的多,主要是題中的信息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也多,學生不能較好的進行信息的選擇。
三、通過這次測試,反映出的問題:
(一)、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欠缺,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簡單的加、減、乘、除也很容易出錯。
(二)、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還不夠,非常粗心。題目會抄錯;簡單口算也會計算錯;算完結果會抄錯;余數(shù)會漏掉;等等。
(三)、學生對于數(shù)學概念掌握不扎實,比如:不知道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是應該扎扎實實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記一記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對給出的信息不能較好的選擇利用,進而解決問題。
(五)、通過這次測試,還反映出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檢查驗算的習慣比較差。
四、今后教學措施注意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瀏覽,清楚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二)、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三)、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要做到20個字:加強口算、教學得法、緊扣法則、訓練到位、養(yǎng)成習慣。.
(五)、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六)、進一步做好防差轉差工作,防止兩極分化低齡化的現(xiàn)象。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要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這確實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愛心和耐心
【篇三】
一、考試成績的基本情況:
全班共24名學生,本次考試全部參加,優(yōu)秀人數(shù):17人,及格人數(shù):23人
試題分析:
本次數(shù)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于考察數(shù)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yǎng)。
1、緊扣課本、內容全面、重點突出
從內容上看,所檢測的都是課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沒有一項內容偏離課本,從形式上來看,每個大項的試題都是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整個卷面,有基本的基礎題,也有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及綜合能力的應用題,所考內容基本上覆蓋了所教內容。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xiàn)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填空題: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6、8小題。
2、判斷題:本題共5小題,五個知識點。其中2、5小題出錯多,學生沒有認真思考。
3、選擇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關鍵是學生不太愛動腦子、不認真讀題,導致一些簡單的題也能出錯,也有一部分同學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不太明白,還需教師的講解。
4、口算、列式計算題:口算8個小題,估算4個小題,學生錯誤較小。用豎式計算,學生計算方法學的較好,出錯的原因主要有:學生書寫不認真,相同數(shù)位沒有對齊。
5、走進生活,共5題,其中第2、3兩題出錯較多,第2題,很多學生不理解題意,計算過程較多,學生不細心;而第3題需要同學們坐船問題。有的同學雖然解決出來了,但是忽略了坐船時人數(shù)不夠一條船也得算是一條船,看來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
1、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強,提高準確度。
2、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針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要在今后的應用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教育他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篇一】
一、學生基本情況:三年級有學生82人,全部參加考試,成績優(yōu)秀。
本次數(shù)學期末考試,平均分為91.5分,及格人數(shù)80人,及格率為97.6%,優(yōu)秀人數(shù)72人,優(yōu)秀率為87.8%。高分100分,低分學生成績是14。
二、具體內容分析:三年級數(shù)學試卷的知識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實際應用能力??傮w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并且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本次試卷共有五大題:第一大題:填空。(共28分)出錯率高的是第3題,“實驗小學操場的跑道每圈200米,小明每天到校后跑兩圈是()米,再跑()米是1千米。”有同學填“1”,也有同學填“3”。很明顯,不少同學的生活經驗不足。由此可見數(shù)學與其他以及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很大,在平時的數(shù)學教學中一定要強調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啟發(fā)學生在生活中的意識。第二大題:選擇題。(共10分)5小題中有兩小題是關于乘法計算的,有一小題是關于長度單位的。我個人覺得此題的知識覆蓋面較窄,還應添加周長、可能性、推理、觀察物體等知識。第三大題:計算。(共26分)其中的第1題“直接寫得數(shù)”和第2小題“用豎式計算”,題型經典,題量適中。第四大題:畫一畫(共6分)此題重在考察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學們做得都挺好。只是第1小題畫一條5CM6MM的線段,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當然會畫出不同形狀,很好。第五大題解決問題。(共30分)此題共6小題,知識覆蓋了倍數(shù)問題、分數(shù)問題、歸一問題和周長問題等。題型都是常見的,難度不大,題量也適中。其中第3小題具有靈活性,相對來說有難度,不過關于周長的題型平時做得很多,題目萬變不離其宗,還沒有難倒大多數(shù)學生。
通過這次期末考試,反映出了不少問題:首先,學生的審題能力比較欠缺,對文字閱讀不到位,而產生錯誤。其次,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還不夠,非常粗心。題目會抄錯;簡單口算也會計算錯;算完結果會抄錯;余數(shù)會漏掉;等等。第三,學生對于數(shù)學概念掌握不扎實,是應該扎扎實實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記一記這些概念性的東西。第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對給出的信息不能較好的選擇利用,進而解決問題。第五,通過這次測試,還反映出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檢查驗算的習慣比較差。
三、改進措施:針對以上這些問題,我將在今后的教學中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看,清楚已知信息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從后一名學生抓起.及時反饋,及時補差,落實到位堂堂清。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3.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句詞分析。
4.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
5.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及時溝通,共同努力,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篇二】
一、總體情況
本次試卷覆蓋面全,能從多方面考查學生所學知識和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傮w來看,這張試卷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題量適中,基本上沒有偏、難的題型,試題類型比較靈活,并且比較貼近學生生活。但是學生做的并不是很好,優(yōu)秀率僅為20%,及格率是81%。
二、試卷分析
本次命題共分七大題,下面就對本次測試中存在的問題逐題作一分析:
第一題:填一填。(共18分)50%的學生出錯在5分以內。出錯率高的是第8題,“4個邊長5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周長是(),面積是()”學生不少求的一個小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還有一些錯的更離譜,錯誤率達到了97.5%。其次是第4題,“一根36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做錯的答案各不一樣,大概有90%的學生做錯,原因是沒有掌握方法,沒有理解36厘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長,根據周長求出邊長再求面積。再次是第2題單位換算,六個空,長度單位、面積單位、質量單位,多數(shù)要有一個錯,多是面積單位換算錯的,主要是這塊進率不同,易混,導致做錯。再次是第5題填合適的單位名稱,四個空一般錯一個。還有第7題,“估一估,速度快的在()畫‘○’,慢的在()畫‘△’”,錯的主要原因是沒認真閱讀題目要求。
第二題:判一判。(共5分)有25%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2和3題:,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擴大到原來的3倍,那么它的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3倍。不少同學沒有仔細思考就打了對,學生不能運用面積公式進行分析,對舉例的方法運用的也不好。第3題一個三位數(shù)除以一個非零的一位數(shù),商可能是兩位數(shù)。一是學生讀題不細心,再就是沒有認真思考這里的“可能是”與“是”的區(qū)別。
第三題:選一選(5分)有10%的同學全對。出錯多的是第5題錯誤率高達75%:一個長15cm,寬8cm的長方形,剪下一個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是()錯的都是直接算的長方形的面積。其次是第1題邊長()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積是1.公頃。沒想到竟然有50%的同學都選的1000,對這部分基礎知識掌握較差。
第四題:算一算(共32分)1、直接寫得數(shù):75%學生得滿分,其他學生多是做錯一道題,極個別錯兩道。
2、豎式計算50%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原因主要是粗心,如:計算結果有余數(shù)的,在橫式上寫答案時不寫余數(shù),計算完沒有寫結果,寫結果時抄錯數(shù),還有要驗算的結果寫的被除數(shù)。在計算750÷3時,有的等于25,說明學生對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算法沒有掌握。
3、脫式計算39%的同學的滿分,出錯的同學中有1/3出錯多于兩個。主要是計算不細心。
第五題:畫出圖形的對稱軸(共4分)93%的同學得滿分。出錯的主要原因是沒畫,一個畫對一條另外一條錯了。
第六題:移一移,填一填(6分)27%的同學的滿分,主要在平移時數(shù)格子數(shù)不好。
第七題:解決問題(共30分)第1、2、4題正確率較高,個別做錯的原因是粗心。第3題,學生做錯的主要原因是每平方米種3棵月季花應用面積乘3,而不是用除法。第5題出錯的也較多,主要是不會聯(lián)系實際分析和解決問題。第6題出的多,主要是題中的信息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也多,學生不能較好的進行信息的選擇。
三、通過這次測試,反映出的問題:
(一)、學生的計算能力比較欠缺,對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都不能很好的遵守,簡單的加、減、乘、除也很容易出錯。
(二)、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還不夠,非常粗心。題目會抄錯;簡單口算也會計算錯;算完結果會抄錯;余數(shù)會漏掉;等等。
(三)、學生對于數(shù)學概念掌握不扎實,比如:不知道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是應該扎扎實實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背、記一記這些概念性的東西。
(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能很好聯(lián)系實際進行分析,對給出的信息不能較好的選擇利用,進而解決問題。
(五)、通過這次測試,還反映出學生中一個非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和檢查驗算的習慣比較差。
四、今后教學措施注意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生讀題、仔細審題、認真分析的良好習慣。做到拿到題目先瀏覽,清楚已知條件和要求問題,然后再進習分析、解答。解決問題還要重視數(shù)量關系的分析,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怎么做,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這樣做。
(二)、對一些基本概念還應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三)、培養(yǎng)學生對題目的分析能力。特別是一些題目比較長、字數(shù)比較多的問題,先理清思路,酌句分析。
(四)、在計算方面還應加強,通過實際情境,先理解計算法則,采用形式多樣進行計算專項練習。要做到20個字:加強口算、教學得法、緊扣法則、訓練到位、養(yǎng)成習慣。.
(五)、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六)、進一步做好防差轉差工作,防止兩極分化低齡化的現(xiàn)象。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盡量要做到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這確實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愛心和耐心
【篇三】
一、考試成績的基本情況:
全班共24名學生,本次考試全部參加,優(yōu)秀人數(shù):17人,及格人數(shù):23人
試題分析:
本次數(shù)學試卷題型多樣,覆蓋全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難度適中,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以能力立意命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于考察數(shù)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yǎng)。
1、緊扣課本、內容全面、重點突出
從內容上看,所檢測的都是課本上所教的,都是要求學生掌握的沒有一項內容偏離課本,從形式上來看,每個大項的試題都是課本中出現(xiàn)過的,都是學生熟悉的。整個卷面,有基本的基礎題,也有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及綜合能力的應用題,所考內容基本上覆蓋了所教內容。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xiàn)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shù)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考生答題情況分析;
1、填空題:本題主要考察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6、8小題。
2、判斷題:本題共5小題,五個知識點。其中2、5小題出錯多,學生沒有認真思考。
3、選擇題: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關鍵是學生不太愛動腦子、不認真讀題,導致一些簡單的題也能出錯,也有一部分同學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不太明白,還需教師的講解。
4、口算、列式計算題:口算8個小題,估算4個小題,學生錯誤較小。用豎式計算,學生計算方法學的較好,出錯的原因主要有:學生書寫不認真,相同數(shù)位沒有對齊。
5、走進生活,共5題,其中第2、3兩題出錯較多,第2題,很多學生不理解題意,計算過程較多,學生不細心;而第3題需要同學們坐船問題。有的同學雖然解決出來了,但是忽略了坐船時人數(shù)不夠一條船也得算是一條船,看來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從這幾方面加以改進
1、學生的口算、估算能力有待于加強,提高準確度。
2、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在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針對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較差的實際情況,要在今后的應用題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把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中。教育他們要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對他們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