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三篇整理

字號:

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需要教師提前進行精心的設(shè)計和準備,提前將課堂上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反應進行預想;還需要教師對授課對象也就是學生進行一定的分析,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使教案在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其"引導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相關(guān)資料,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情景,初步認識小數(shù),掌握小數(shù)特征;
    2.結(jié)合商品的價格,進一步認識小數(shù);
    3.能正確讀小數(sh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識小數(sh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應用意識。
    2.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觀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小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理解小數(shù)的現(xiàn)實意義,豐富學生數(shù)學文化。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shù),并理解其含義。
    教學難點:以元為單位的小數(shù)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shù)與米、分米、厘米的互相改寫。
    教學工具
    電腦課件,米尺,紙條課前收集商品的價格單、課前測量的身高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在量一量中,認識小數(shù)
    師:米、分米、厘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指名回答: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米
    下面這些是什么數(shù)?
    師:我們以前學過像1、2、4、100這樣的整數(shù),還學過像
    這樣的分數(shù)。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數(shù)?今天我們就要利用這些老朋友間的關(guān)系,來學習一些新知識。
    2.認識小數(shù)
    師: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有關(guān)小數(shù)的信息,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讀一讀。
    師:在讀小數(shù)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jié):
    每個小數(shù)都有一個“點”,這個點就稱之為“小數(shù)點”。
    小數(shù)點左邊部分和以前學的整數(shù)讀法一樣,小數(shù)點右邊只要按照順序讀出每個數(shù)字就可以了。
    3.初步理解0.1的含義
    師:這把尺子上也藏著小數(shù)呢,你知道“0.1米”在哪兒嗎?
    米就是0.1米,你現(xiàn)在知道“0.1米”在哪兒了嗎?誰能說一說你的想法?小結(jié):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1分米
    就是米,用小數(shù)表示是0.1米。
    4.初步理解零點幾的含義
    你能在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嗎?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說一說你的想法。
    0.9米表示什么?在哪兒呢?
    5.探究小數(shù)與分數(shù)的關(guān)系
    剛才我們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數(shù),你發(fā)現(xiàn)小數(shù)和誰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了嗎?
    小結(jié):十分之幾就可以寫成零點幾。
    6.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
    在今年的田徑運動會上,有四名男生參加跳高比賽,成績?nèi)缦卤?,請同學們一小組為單位,想辦法給他們排出名次。
    小組內(nèi)討論:怎樣比較這四名同學的成績?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發(fā)表意見,交流,然后分組匯報。
    師:你們是怎么比較的?
    預設(shè):
    方法一:因為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我先比較1.2和1.1,1.2>1.1,再比較0.8和0.9,0.9>0.8,因為小數(shù)點前面的數(shù)大,這個數(shù)就大,所以1.1>0.9,所以1.2>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我拿來卷尺分別找出他們跳高的高度,就知道了1.2>1.1米>0.9米>0.8米。
    師:同學們很會想辦法把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解決,真棒。
    (四)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尋找小數(shù)并讀小數(shù)。
    講述:近小數(shù)王國里要舉行舞會了,但是國王發(fā)現(xiàn)混進了一些整數(shù),請我們班的火眼金睛把他們區(qū)分開。
    1820.190.561068.05
    附答案:106189是整數(shù)。
    2、填空:1分米=()米1厘米=()米
    3分米=()米5厘米=()米
    1米30厘米=()米18厘米=()米
    附答案:1分米=(0.1)米1厘米=(0.01)米
    3分米=(0.3)米5厘米=(0.5)米
    1米30厘米=(1.3)米18厘米=(0.18)米
    3.想一想,說一說。
    老師這個月的手機費是85.50元,就是()元()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米。
    小明買了一盒牛奶,用了兩個1元和一個5分,這盒牛奶()元。
    附答案:老師這個月的手機費是85.50元,就是(85)元(5)角。
    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就是(2.26)米。
    小明買了一盒牛奶,用了兩個1元和一個5分,這盒牛奶(2.05)元。
    ((五)拓展延伸
    小明買了一些物品。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把它們的價錢用小數(shù)表示出來嗎?
    附答案:
    只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
    3分米=米
    1米3分米=米
    附答案:0.3米1.3米
    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5分)
    ①小數(shù)都比整數(shù)小。()
    ②在小數(shù)6.81中,“8”在十位。()
    ③比1大比2小的小數(shù)只有1.9。()
    ④小數(shù)的位數(shù)越多,小數(shù)就越大。()
    2、用2、6、8加小數(shù)點能組成多少個小數(shù)?
    附答案:能組成2.68,2.86,6.28,6.82,8.26,8.62這六個數(shù)。
    3、回家量一量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告訴他們,他們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小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
    小數(shù)的歷史: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劉徽就開始應用小數(shù)了。我國古代用小棒表示數(shù)。為了表示小數(shù),就把小數(shù)點后面的數(shù)放低一格。
    在西方,小數(shù)出現(xiàn)很晚。早使用小圓點作為小數(shù)點的是德國數(shù)學家克拉維斯。還有一部分國家是用逗號表示小數(shù)點的。
    課后小結(jié)
    今天,我們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一定很多。我們總結(jié)一下吧。像0.6、0.45、0.8……這樣的數(shù)就叫小數(shù),小數(shù)點前面叫整數(shù)部分,整數(shù)部分是幾,就表示有幾個1,可以是10個一、100個一,1000個一……
    小數(shù)點后面是小數(shù)部分,表示是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要把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0.01,要把1平均分成1000份呢?每份就是0.001,還可以繼續(xù)分下去……在你的生活中見到過小數(shù)嗎?把你見到的小數(shù)寫一寫,和同桌說一說。
    在我們的生活中,小數(shù)無處不在。希望你能用善于觀察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小數(shù),用今天學的知識去認識小數(shù),應用小數(shù)。
    板書
    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1米=10分米0.7米1.2米>1.1米>0.9米>0.8米
    1米=100厘米8分米
    1分米=10厘米
     【篇二】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并學習相關(guān)詞語。
    2、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初步了解課文的結(jié)構(gòu),大概意思,了解太陽“遠”、“大”“熱”的特點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激發(fā)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4、熟讀課文,背誦課文后一段。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幾個特點和太陽和地球及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查找太陽的相關(guān)資料,用一句話描述太陽。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謎語:一個球,圓溜溜,雨天無,晴天有。早從東方起,晚在西山落。
    2、指名猜(師板書:太陽)齊讀課題
    3、師:從古到今人們對太陽都有不同的描述,你會怎樣描述太陽呢?(指名學生說師適時指導)
    4、師:同學們描述得真好。太陽的奧秘是無窮的,我們一起走進這篇說明文,去了解太陽更多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
    1、檢查預習的情況。
    讀生字,讀詞語。指導重點生字的寫法。開火車分段讀課文,正音。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每一自然段講了什么?用簡短的話概括(培養(yǎng)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據(jù)課文敘述的內(nèi)容,你能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主要講什么?(指名回答)板書:特點
    三、學習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指名一學生扮演太陽公公)"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xiàn)在,你們對我了解清楚了嗎?"
    引導提出:"我只知道太陽的三個特點是:遠、大、熱,但它遠、大、熱到什么程度并沒有說清楚,所以我覺得太陽公公說的話不清楚。(師進行鼓勵,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
    2.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點句
    3.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并分為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jié)果,想學習"遠"的分為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為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為一組。
    【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上有了選擇性,這樣他們不僅樂意去學,還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BR>    4.匯報。
    (1)學習"遠"的學生匯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師引導:不錯,你讀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這個內(nèi)容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這個內(nèi)容說清楚的。(學生不知該怎么說。)
    師引導理解: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三千五百年,飛--二十幾年。
    學生看小黑板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里面填的是數(shù)字,通過數(shù)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了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shù)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shù)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jù)的。這就是列數(shù)字的方法。
    師板書:列數(shù)字
    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還運用了寫傳說故事的方法。"
    (2)學習"大"的學生匯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shù)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師用圖畫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時學生頓時領(lǐng)悟了,大聲說道:"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并進行小結(jié):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3)學習"熱"的學生匯報:(此時,學習"熱"的學生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chǔ),回答問題就相對有條理)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我們一起動手算一算。
    片刻,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這時有學生強調(diào):是估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shù)。
    師進行鼓勵: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說明太陽“熱”的特點還用了什么方法?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边@里也有一種說明方法,你能試著說出來嗎?學生可能會說出比喻,可以適時指出,在說明文中,這應該叫打比方。
    5、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寫作方法,使理論與實際例子相結(jié)合,學生更容易掌握?!?BR>    四、練筆。
    1.教師寫一個"月"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早這個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時教師演示課件:用圖畫的形式出示有關(guān)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于1個地球。
    先讓學生說出資料上月亮有幾個特點(遠、?。?。
    (師出示的資料為程度差一點的學生保底。)
    讓學生自由說出課前查閱的有關(guān)月亮的資料。(學生用課外知識再次進行交流。)
    2.生進行練筆。
    要求:選取月亮的兩三個特點寫一寫,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方法,爭取把月亮的兩個特點說清楚。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1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荷花的美麗。
    (2)通過情境體驗,展開想象,發(fā)展觀察、想象的能力。
    (3)通過老師的指導,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鍛煉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欣賞荷花的美麗,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和欣賞滿池荷花的靜態(tài)美。
    教學難點:
    對描寫荷花動態(tài)美的有關(guān)語句的理解。(如“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lǐng)可真了不起”這句話。)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貫穿課堂始終的音樂素材;
    3、搜集古代詠荷的名詩名句;
    4、畫紙、彩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師寫的是什么嗎?)齊讀課題:荷花。
    2、語言渲染: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的植物之一,描寫贊美荷花的詩文數(shù)不勝數(shù),我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李白、蘇軾等都曾吟詠過荷花。人們稱荷花為“花之君子”。
    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一篇有關(guān)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文章的題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學看過荷花?請你用一個詞來形容自己看過的荷花。(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
    這樣的荷花,同學們還想看嗎?在學習課文前,老師也想和你們一起伴著美妙的音樂,去荷花池邊欣賞一下荷花的美麗風姿。請同學們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課件呈現(xiàn)多幅
    荷花照片,播放背景音樂)
    二、初讀課文,熏陶情感:
    1、引起閱讀興趣: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剛才在聽、在看的時候都快入迷了。從你們的表情中老師看的出來,大家都被美妙的音樂和美麗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你們是這樣看荷花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樣看荷花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看看葉爺爺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美好的享受?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1)遇到生字多讀幾遍,除了讀準字音之外,還要看清字形。(2)把句子讀通順。(3)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3、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詞語:
    挨挨擠擠蓮蓬花骨朵飽脹翩翩起舞
    (2)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充分朗讀,激活語感:
    (1)解決了這些讀書時的“攔路虎”,我們就可以美美地讀一讀葉圣陶爺爺?shù)倪@篇《荷花》啦。有誰愿意大聲地讀一讀這篇課文呢?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對于舉手的同學,對他們的自信或勇敢給予充分的肯定。
    (2)說說葉爺爺是怎樣看荷花的?(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3)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看荷花時,老師趁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從哪段課文中體會到這一點的,再組織學反復誦讀相應的段落。(課文第2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發(fā)散性誦讀,鼓勵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出不同的感受和韻味;課文第3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競賽性誦讀,鼓勵學生一個比一個讀得好;課文第4段可組織學生進行示范性誦讀,以優(yōu)生的朗讀為樣板,鼓勵學生向優(yōu)生學習朗讀。)
    (4)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師幫生,或生生互助,解決每段中不理解的詞義,如:①翩翩起舞:形容輕快地跳舞。
    ②挨挨擠擠:本課形容荷葉長得很密,互相擠在一起。
    ③清香:清淡的香味。
    ④飽脹:飽滿得發(fā)脹。
    ⑤破裂:出現(xiàn)裂縫。
    ⑥姿勢:身體呈現(xiàn)的樣子。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luò):
    1、出示問題,指導再讀:葉圣陶說過這樣一句話:“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币馑际钦f,作者寫文章的時候一般是有比較充分嚴密的思考和準備的,文章中是有思路即內(nèi)在脈絡(luò)可尋的。我們閱讀欣賞文章的時候,如果能夠遵循作者的思路,就有可能比較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立意和作者的寄托。
    大家能不能理清楚這篇課文的脈絡(luò),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大家再去認真讀課文。
    2、小組討論。
    3、交流討論結(jié)果:課文共五個自然段,按照觀賞荷花的順序主要寫了“看荷花”和“想荷花”兩大部分或者說“初聞荷香”、“再賞荷姿”、“幻化荷花”三部分。
    4、小結(jié):文章敘述、描寫、抒情,脈絡(luò)清晰,層層深入,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荷花之美,把作者熱愛荷花、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讓我們再美美地讀這篇文章。
    5、配樂齊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yè):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用“查閱《古詩通》、詢問家長、上網(wǎng)查詢”等方法搜集古代詠荷的名詩名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知:
    1、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作者是怎樣看荷花的,誰還記得?向我們大家說說好嗎?(作者迫不及待、津津有味地看了荷花??)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荷花的。
    二、品讀美文,領(lǐng)悟語感:
    1、指導朗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這句中“一??就??”這個關(guān)聯(lián)詞語說明什么?(荷花散發(fā)出來的清香傳得很遠,從荷花池一直飄到公園門口)
    (2)為什么我一聞到清香,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呢?
    (3)指導朗讀:要把作者聞到荷香后,對荷花的喜愛,希望看到荷花的迫切的心情讀出來。
    (4)小結(jié):“趕緊”、“跑”表現(xiàn)了作者賞花的急切心情,真可謂花香襲人、花香誘人啊!
    2、觀美景,入意境,品詞句,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我一進公園就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
    (2)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二、三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3)作者先寫了對荷花的總體印象“荷花已經(jīng)開了不少了”,按理說,接著這句總寫,下面就應該寫荷花,可是大家看看,作者接下去寫了什么呢?(荷葉)
    作者為什么寫荷葉呢?有很多同學喜歡這一句,誰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一句呢?
    你能告訴大家這一句美在什么地方嗎?(讓學生觀察畫面,理解“挨挨擠擠”,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荷葉的數(shù)量多、形狀大、顏色美)
    (4)有誰喜歡寫荷花的句子,請讀一讀。
    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面對這一池美麗的荷花,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比喻它呢?(活的畫)請在書上找出來讀一讀。
    作者把這一池荷花比作一大幅活的畫,為什么?
    ①請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你覺得這一池荷花哪兒美,像一幅畫?(抓住荷花的“顏色美:綠葉、黃心、白花瓣;姿態(tài)美:全開的、半開的、花骨朵兒;整體美”認識荷花池的美得像一幅活的畫。)
    這荷花不但美得像畫,而且像一幅什么樣的畫(活的畫)?
    ②再讀第二自然段,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這些荷花像是活的?(抓住“挨挨擠擠”、“冒”、“才展開”、“露出”、“破裂”等詞語理解荷花的動態(tài)美。)
    重點解讀:“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BR>    a、談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b、換詞理解“冒”:“冒”還可以換成什么字?(長、鉆、伸、露、探、沖)
    c、表演體會怎樣長出來才可以叫做“冒”出來?(使勁地、不停地、急切地、筆直地、爭先恐后地、生機勃勃地??)
    d、把這些詞填到原句中去,再讀一讀,悟一悟。(多媒體課件展示:從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生機勃勃地冒出來的白荷花。)
    e、激發(fā)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它們想干些什么呢?
    (組織學生想象寫話:“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仿佛_______________?!睂懞蠼涣鳎豪纾骸??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鮮空氣?!薄??仿佛在盡情展示自己的美麗容貌”等等。)
    f、小結(jié):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你們看,一個“冒”字不僅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它變得更美了。
    ③這么美的一池荷花,可不就是一大幅活的畫嗎?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大自然的杰作吧!有感情的朗讀第二自然段。你能通過讀來把荷花的美表現(xiàn)出來嗎?
    ④解讀“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BR>    a、這些姿態(tài)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ㄕn件演示: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
    b、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三種荷花的樣子么?(剛開的、全開的、將開的。)
    c、引讀三句話:剛開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同學們找到課文中的句子回答老師,并做出動作)全開的呢?將開的呢?
    d、自由練讀(你們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種姿態(tài)不同的美和可愛么?)
    e、喜歡這句話的同學一塊兒站起來讀讀。
    (5)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此刻,你想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千姿百態(tài))
    這么美的荷花,它們各有各的姿勢,你們想不想把這些姿態(tài)萬千的荷花描繪下來嗎?a、請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課文第二段,自己選一種姿勢的荷花,自己畫一畫、剪一剪,再將它們貼到黑板上。
    (學生畫、剪荷花、荷葉,并貼荷花、荷葉。貼的時候,自己介紹一下自己畫、剪的荷花。我是盛開的荷花,我是含苞待放的荷花??。)
    (在貼的過程中,再讓學生評一評,荷葉應貼得緊一些,并貼在荷花下面,荷花要有高有低,以此來加深理解“挨挨擠擠”、“冒”的意思。)
    師指著荷池:老師覺得,我們班的同學實在太了不起了,作者手下描繪的荷池竟被同學們搬到黑板上來了???,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態(tài)。(引讀。)
    我們班的同學就是那了不起的畫家。同學們,為我們今后會有更大的成就鼓鼓掌。b、正像同學們所講所畫的那樣,這是一種喜氣洋洋的美!這是一種生機勃勃的美!你們想把這些優(yōu)美的語句記下來嗎?那就自己在小組內(nèi)試著記一記、背一背,并可以加上一些動作,看看那一小組的學習效率高。
    (一段時間后,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配樂。)
    3、想象美景,遷移表達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這美妙的畫卷令人如癡如醉,心馳神往。作者站在荷花池邊有何感受呢?一起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2)如果你也是站在荷花池里的一朵荷花,此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3)(多媒體演示第四自然段內(nèi)容)表演引讀。
    作者所以會有這些想象都是因為荷花大美了,這一池荷花是多么令人神往,老師也想變成一朵荷花,你們想嗎?那讓我們一塊在四、五段中陶醉吧!(配樂朗誦)
    三、審美表達,豐富語感:
    1、想象說話,遷移情感。
    (1)小結(jié)寫作方法:讀了這篇課文,誰能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花的?
    作者從荷花的香味、姿態(tài)、顏色等方面生動形象的寫出了荷花的美,尤其是對荷花三種不同的姿態(tài)描寫得更是淋漓盡致。
    2、想象說話,抒情表達,豐富語感:其實荷花的姿態(tài)還有很多,同學們一定想看!讓咱們再有滋有味、全神貫注地來看看這美麗的、動人的荷花。邊看邊想,你打算再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這些荷花?(課件演示: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圖片及背景音樂。)
    指導學生有這樣的句式說話:“荷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ɡ骸昂苫ǎ∧忝利悇尤说男蜗髮⒘钗医K身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