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青蛙寫詩》

字號:

現在很多老師上課都用課件,通過課件教學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學習,更好的了解上課內容,下面是給大家?guī)黹L春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課件:《青蛙寫詩》,大家可以看一下,希望對同學們學習語文有所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熟讀課文,培養(yǎng)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感情。
    2、理解逗號、句號、嘆號、省略號的作用,并會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下恰當運用。
    3、運用多種方法,識記7個要求會寫的字,14個要求會認的字。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幾個標點符號的用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幾種標點符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喜歡聽詩歌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詩歌,名字叫《青蛙寫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2、師范讀,生畫出要求會寫的字。
    3、指名讀,比比誰讀得。
    三、多種方法認讀生字
    1、媒體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師糾正讀不準的字音。
    2、引導學生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認讀生字。
    (1)注意多音字“給、句、泡、號”。
    (2)“串”可采用字理識字法。
    (3)學習“句”時引導學生學習“包”字頭兒,可列舉幾個這樣的字:勺、勾、旬、包。
    (4)注意“號”的構字比例,口是扁口。
    3、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1、齊讀課文,說說文中提現了幾個標點符號。
    2、生上黑板寫定這幾個標點。
    3、讀課后練習二的一句話,注意標點的用法。
    四、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3、查找資料,了解逗號、句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的用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
    2、做練習。
    3、讀讀要求會認的字。
    二、熟讀課文并背誦
    1、指名朗讀。
    2、在小組內讀。
    3、同桌合作讀。
    4、練習背誦。
    5、理解課文,說說青蛙到底寫的是什么詩。
    三、學習標點符號的用法
    1、匯報自己查找資料所了解到的有關標點的知識。
    2、老師總結標點的用法。
    3、做書后練習三。
    4、試著用自己喜歡的標點符號說一句話。
    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誰有創(chuàng)意
    五、課后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用逗號、句號、省略號、嘆號各寫一句話。
    
篇二

    (一)教材特點
    這首小詩歌共有五小節(jié),是一年級下學期的一篇課文,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高興地“呱呱呱”做詩的情景,還得到了小蝌蚪、水泡泡、小水珠的幫助。教材內容圖文并茂,活潑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創(chuàng)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兒童喜愛的好課文。
    (二)年段特點
    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他們易于接受直觀形象的事物。就學習基礎來說,他們已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對課堂要求已不陌生,基本適應了學習生活。雖已積累了一些識字的方法和經驗,但由于認字量少,詞匯量不足,對字、詞、句、段間的關系還不是很清楚,因此對語文的感受力較差,往往一篇文章讀得準確、流利都很費勁,更談不上對課文的感悟和理解了。怎樣才能盡快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閱讀能力呢?一個有效的途徑就是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選擇適當的教學策略,讓他們盡早識字,打開書本小窗,開闊視野,閱讀積累,積淀語文素養(yǎng)。
    (三)教學特點
    教師積極營造一個溫馨、積極的情感氛圍,努力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愉快地學習,同時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健康地成長。
    理念與目標
    理念: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從新的視角看待語文教學,積極探索新課程下的語文教學規(guī)律。低年級雖以識字教學為主,但閱讀教學也不可忽視,它們之間有著互利互惠的密切聯系,同時我也不否認有些專家認為識字教學也是一種閱讀的觀點。我們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探究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聯系生活識字的教學新路,從而達到雙贏,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教材、學生及教師的特點,在設計本課教學時以閱讀教學為載體,從閱讀入手,遷移出漢字學習,然后再回到課文中朗讀感悟,從而鞏固和深化了漢字的音、形、義,這樣,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字學詞,提高了識字效率,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目標:
    1.感悟課文內容,體驗人和動物的和諧,親近美好的自然和可愛的動物,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而發(fā)展兒童的思維,發(fā)展語言。
    2.隨文認識1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凸顯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自主識字這一鮮明特點。掌握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既注重認字,又關注寫字。
    3.根據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形象的課件演示、彩色鮮活的圖畫直觀教學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愉快的學習。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標點符號:逗號、句號、省略號,學會初步運用。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付老師要帶領同學們去觀賞一個荷花池,(課件出示),看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呀?(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這時候,從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顯示課文第一自然段)
    2.師引讀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青蛙寫詩那種愉悅的心情。
    3.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今天我們來學習《青蛙寫詩》,齊讀課題。
    二、新課
    (一)2-4小節(jié)
    1.認識一下這個字“詩”,領讀,組詞:詩歌、古詩、寫詩、、、、、、
    2.打開書12頁,在詩歌中,幾句話中間空行表示一小節(jié)。老師現在來范讀課文,請你標出這首詩歌共有幾個小節(jié),(共5小節(jié))
    3.在青蛙寫詩的時候,都有誰幫助了他?自由讀,把幫助它的朋友圈出來。
    (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貼圖)認識一下“蝌蚪、水珠、水泡”(詞卡)領讀。
    4.教學“泡”
    (1)你們想看看水泡泡嗎?(吹泡)老師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
    (2)這個字就念“泡”字,(板書)(字卡)自己講講,你能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它嗎?(水上一個包就念泡)
    (3)組詞。
    5.他們都幫了青蛙的什么忙?指名讀2、3、4小節(jié)。
    6.學“逗號”“給”
    (1)我們先來看看小蝌蚪是怎么幫助小青蛙的呢?(“我來給你當個小逗號!”)(屏幕)指讀,齊讀,師生合作讀。
    (2)師拿字卡“逗號”讓學生讀。
    (3)這里的“給”字表示“為、替”,下面我們來學“給”(板書)(字卡),請你來自己講一講,書寫、組詞。
    7.學“句”
    (1)水泡泡怎樣幫助小青蛙的?(“我能當個小句號”)(屏幕)指讀,賽讀。
    (2)看這個“句號”的“句”字,(板書)(字卡)注意它是半包圍結構的字。與“勺”區(qū)別,組詞。
    8.學“串”
    (1)小水珠是怎么幫助小青蛙的呢?(一串水珠)(字卡)
    (2)為什么不說一個水珠?可見,串是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
    (3)師拿字卡,生讀。屏幕演示古今變化。
    (4)有什么東西是成串的?(一串項鏈、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燈籠、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蘆、一串羊肉)
    9.學“號”
    (1)同學們看黑板,觀察它們的形狀,你有什么發(fā)現?你能說說嗎?誰像誰?
    (2.)這些都叫標點符號,你還知道哪些標點?(?;?。?標點符號歌屏幕)
    (3)想一想,除了標點符號以外,還能組成哪些詞?(卡片)
    (4)“號”字還有一個音念“hao”(二聲),表示大聲的哭,如“號哭”
    10.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于把——詩——完成(出字卡)了,師板書,(屏幕,書空)組詞,(成功、完成)造句。生寫字。有這么多朋友的幫助,小青蛙成功了,可見朋友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2、3、4小節(jié)好嗎?(師生合讀)
    (二)5小節(jié)
    1.現在我們來看青蛙寫了一首什么詩?讀第5小節(jié)。
    2.青蛙做的詩很有意思,只有一個字——呱。我們就先來學這個字。(板書字卡)講一講這個字(擬聲詞、形聲字)。再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3.“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語言,你能不能做個小翻譯,給大家解釋一下青蛙的詩寫的是什么意思?(想象)
    4.現在你就是那只可愛的小青蛙,來朗讀自己做的詩吧。
    5.其它的小動物看到青蛙寫詩都來湊熱鬧了,他們都寫了什么詩?
    三、拓展
    1.小青蛙能做出這么美的詩,我們再帶著這種喜悅的心情讀全文。
    2..小青蛙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快樂,你們知道嗎,它們還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呢!我們要保護它們,你們想對小青蛙說什么話,下課后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