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你一定會聽見的》教案及教學設(shè)計

字號:

聲音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了它。課文一開頭就列舉了風聲、水聲、動物的聲音等,這些事物我們再熟悉不過,但正是我們沒用心去聆聽,失去了聽的興趣,因而什么聲音也沒聽到。以下是整理的(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3課《你一定會聽見的》教案及教學設(shè)計),希望幫助到您。
    【教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驗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聽身邊的聲音,就會發(fā)現(xiàn)世界上的聲音很豐富,很美妙。
    2、會認1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積累優(yōu)美詞句并會運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激發(fā)學生關(guān)注聲音世界,用心傾聽,感受有聲世界的美好,并嘗試著把自己聽到的與感受到的用有聲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當我們一天天長大,當我們熟悉了許多聲音后,不知不覺中,我們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趣,巧導入。
    師:(食指放在嘴唇上)噓——聽——
    學生靜心聽周圍的聲音。
    師:說一說,你剛才聽到了哪些聲音?
    學生交流自己聽到的聲音,比較一下和別人聽到的聲音有哪些不同,誰聽到的聲音多,誰聽到的聲音少,探討一下為什么會有這些區(qū)別。
    師:是啊,只要能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相機板書課題:你一定會聽見的)
    【設(shè)計意圖: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的興奮點,為學生積極主動地走進文本提供了良好的氛圍?!?BR>    二、聽讀課文,初識美。
    師:這是臺灣作家桂文亞寫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它美在哪兒呢?請大家用心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學生用心聽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你們被陶醉了的表情告訴了老師,你們通過聽,已經(jīng)初步領(lǐng)略了課文所傳達出來的某種美。請把你細心捕捉到的美告訴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學生暢談自己聽讀時感知到的課文之美,教師進行賞識性評價。
    【設(shè)計意圖:抓住一個“聽”字激發(fā)學生用心聽讀課文的興趣,通過“聽”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領(lǐng)略文本的語言美、語氣美和節(jié)奏美?!?BR>    三、自讀感知,靠近美。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對照生字條拼讀識記或請教同桌,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出示生字新詞,認讀,交流識記方法;開火車讀,齊讀。聯(lián)系文中句子理解“逐漸、閑暇”等詞語。
    3、帶著自己初步的感受朗讀課文。
    4、同桌分節(jié)互讀。
    5、展示朗讀,評價激勵。重點引導學生注意第二人稱的表達方式,讀出親切感。
    四、潛心會文,親近美。
    (一)細讀1-5自然段,品味語言美。
    1、自由讀1-5自然段,想一想這些自然段寫了哪些聲音,哪些聲音是你熟悉的,哪些聲音是你不熟悉的,并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組織交流,展開對話,品味語言,學習表達。
    (1)說一說這些自然段中寫的哪些聲音是你熟悉的,并且聽到過,哪些聲音是你熟悉的,卻好像沒有聽到過,并講一講沒聽到過的原因,初步體會“用心聽”的重要性。
    (2)說說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并展示朗讀。
    (3)根據(jù)學生的展示朗讀出示相關(guān)段落,填空朗讀,體會聲音世界的奇妙,引導品味語言,拓展說話,學習表達。
    你總聽過風的聲音吧?當清風明月,當微風樹梢,當寒風呼嘯著田野,當狂風巨浪,當春風_________________,當暖風______________,當_________________,你總該聽到些什么了吧?
    你總聽過動物的聲音吧?當小金魚用尾巴,麻雀在窗沿,當一只小狗忙著,兩只老貓在墻頭,三只老母雞在,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總聽到些什么了吧?
    你總聽過水聲吧?當山間的清泉溪流,當嘩啦啦的大雨屋頂,當小水滴清脆地盛水的盆里……你總該聽到些什么了吧?
    想一想說一說填上的詞語有什么特點,根據(jù)所填詞語想象豐富多彩的風聲、動物聲、水聲,引導學生讀出句子的節(jié)奏美和音韻美,然后拓展說話,學習表達,再把自己補充的內(nèi)容放到課文中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通過朗讀和練習,層層深入地讓學生體會語言節(jié)奏和魅力。并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進一步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讀促思,讀中悟情,讀寫結(jié)合,體現(xiàn)了整合的主導思想,努力做到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感悟表達方法?!?BR>    (二)讀悟6、7自然段,感悟哲思美。
    1、自讀,畫出自己體驗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2、讀一讀自己體驗深刻的句子,說一說自己的感想。
    3、師生合作,轉(zhuǎn)換角色朗讀,啟迪思維,感悟思想美。
    教師朗讀原文,學生朗讀用第一人稱改寫的段落,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
    改寫內(nèi)容:
    因為我的耳朵能夠聽,從我出世的那一天起,我就在聽了。我學著聽奶奶搖搖籃的聲音,媽媽沖奶粉的聲音,爸爸說話的聲音,學著聽開門、關(guān)燈、上樓梯、電話鈴的聲音。我很快懂得,每一種聲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從聲音里,我逐漸熟悉了我身邊的世界;在聲音里,我逐漸長大。
    但是,當我一天天長大,當我熟悉了許多聲音后,不知不覺中,我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用心聽周圍的各種聲音了。一些聲音我沒有聽見,好像它們發(fā)出時,我的耳朵正好關(guān)閉了似的。
    4、學生輕聲地讀改寫的內(nèi)容,邊讀邊思索,向自己提出疑問(如:我為什么失去了聽的興趣?)。
    5、交流疑問談感想,進一步感悟“用心聽”的重要意義。
    【設(shè)計意圖:角色的轉(zhuǎn)換,巧妙地引導學生內(nèi)化文本意圖,進行自我觀照,自我反思,既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又突破了理解感悟的難點?!?BR>    (三)讀悟7-11自然段,體驗情感美。
    1、談話:當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關(guān)閉了自己的耳朵,那多姿多彩的風聲、動物聲、水聲也就離我們遠去了。并且,離我們遠去的可能還不止這些聲音,比如說——
    學生自由說說可能還有哪些聲音會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
    2、引讀。
    師:所以,作家桂文亞親切地告誡我們——
    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齊讀。
    師:作家還建議我們——
    出示第八、九、十自然段,學生齊讀。
    自讀這些段落,想象作家所寫到的聲音,說說自己的體會。
    【設(shè)計意圖:本課是一篇散文,沒有非常具體的情節(jié)。因此,在教學時應(yīng)當始終以讀為主,不需要過多的講解、探究。而在這一部分,以師生合作的方式突出一個“讀”字,教師引讀,學生齊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家和文本的意圖。】
    3、播放一組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如課間十分鐘操場上的聲音),學生聽聲音,感受聲音,再說一說自己從這些聲音里知道了些什么。
    4、齊讀第十一自然段,暢談自己的感想。
    五、指導書寫,練習仿寫。
    1、指導書寫生字。先觀察,再交流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然后描紅。
    2、反復朗讀課文3-5自然段,仿寫一段話,寫好后讀給同桌聽一聽。
    你總聽過的聲音吧?當,當,當,當,你總聽到些什么了吧?
    六、課下游戲,拓展延伸。
    1、做一些聲音游戲,如:寫字、翻書、打開書包、擦玻璃等,感覺一下他們的聲音有什么不同。
    2、認真傾聽身邊的聲音,并記錄下來。
    3、在生活中,你能聽到哪些聲音?你喜歡什么聲音?不喜歡什么聲音?說一說喜歡和不喜歡的理由。
    【教學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作者的思路。
    2、品味生動形象、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3、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重點
    “品味生動形象、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查字典,掃除字詞障礙。
    2、學生搜集讓自己感動的聲音素材。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輕輕地閉上我們的眼,用心地聽這首美妙的音樂,并展開想像。
    教師放音樂磁帶《苗嶺的早晨》。
    [要求]學生。a。閉上眼睛,發(fā)揮想像,再現(xiàn)音樂中描繪的畫面。
    b。聽完后,用語言描繪出聽到的音樂中的景象。
    有的同學由于在平時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生活中的各種美妙的聲音。從今天開始,只要你“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ò鍟n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課文。
    2、勾畫出與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語句或段落以備發(fā)言。
    3、學生自由發(fā)言談讀后的感受,教師注意點撥評價。
    三、研讀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熟悉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
    要求:語氣親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談心,不要讀得像朗誦表演,夸張造作。
    品味文章重點句子或語段。
    2、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或語段,說說精彩的原因。
    ①三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要求:先各自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句或段
    一個讀,一個聽其字詞,一人聽朗讀停頓和語氣
    三人輪換指導
    ②小組展示。
    ③師生評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
    明確:
    a、有的活潑風趣,優(yōu)美形象:
    “蒲公英有一蓬金黃色的頭發(fā),當起風的時候,頭發(fā)互相輕觸著,像磨砂紙那樣沙沙地一陣細響,轉(zhuǎn)眼間,她的頭發(fā),全被風兒梳掉了!”
    “螞蟻們排列在紅紅的楓葉上準備做體操,‘噗!’一粒小酸果從頭頂落下,‘不好,炸彈來啦!”’
    “一個寧靜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從天上輕輕地、輕輕地飄下,飄啊飄,飄落在路邊一盞孤燈的面頰上,微微地一陣暖意,小雪花滿足而溫柔地融化了……”
    b、有的運用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1、2、3段構(gòu)成排比——
    你聽過蒲公英梳頭的聲音嗎?……
    你聽過80只螞蟻小跑步的聲音嗎?……
    你聽過雪花飄落的聲音嗎?……
    5、6、7段構(gòu)成排比——
    你總聽過風吹的聲音吧?……
    你總聽過動物的聲音吧?……
    你也總聽過水聲吧?……
    c、有的運用問句,與讀者直接對話,拉近和讀者的距離,激活讀者的生活體驗,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嗎?你聽見了世界的聲音嗎?你用心聽了嗎?你聽見了什么?
    這里的幾個聲音游戲,你要不要試著玩玩看,也試著把感覺記錄下來?
    輕輕松松嚼幾片脆脆的餅干、幾顆硬硬的糖果,感覺一下是什么聲音?
    師生共議中反復朗讀;指導讀出味道,讀出感受。
    3、世界真奇妙,平時我們沒有聽到的,或沒有聽出來的聲音,作者都聽出來了,為是為什么呢?
    討論明確:這是因為作者用心去聽,會思考,會選擇,會辨別;作者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對生活充滿樂趣。
    4、那么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嗎?你用心聽了嗎?你聽見了世界的聲音嗎?你聽見了什么?
    請模仿課文第1-3段,根據(jù)你的體驗,寫上一段話。
    A、學生仿寫。老師深入關(guān)注并作適當指導。
    B、學生展示發(fā)言。
    三、拓展延伸
    給五位同學每人一粒硬糖,其余同學用心聽。聽后簡述自己的感受。
    (游戲活動要組織好,課堂氣氛輕松。但不能松散)
    四、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其實,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我們的世界,不是缺少聲音,而是缺少善于傾聽的耳朵。
    五、布置作業(yè)
    聽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寫出你的感受。(200字左右)
    六、板書設(shè)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