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小于、等于、大于》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一種預計和構想,在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巧設課件,激發(fā)興趣,可以給語文學習動力。為大家準備了以下課件,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和<的含義?!埃尽笔谴笥谔?,表示一數(shù)比另一數(shù)大;“<”是小于號;“=”是等于號,表示左右兩邊的數(shù)相等。
    2、使用>、=和<比較10以內數(shù)的大小。
    能力目標
    1、會寫大于號、等于號和小于號。
    2、能夠讀出一個式子。
    情感目標
    1、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2、養(yǎng)成一絲不茍,認真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的含義。
    2、“>”、“<”、“=”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使用>、=和<比較10以內數(shù)的大小。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小兔子和蘿卜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多媒體)
    1、哪種圖形多?在多的一行打√
    ○○○○○()
    ☆☆☆☆☆☆()
    2、哪種圖形少?在少的一行打√
    ▲▲▲▲▲▲()
    ■■■■()
    3、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設計意圖:為學生學習新知從思路和方法上作好鋪墊,也為學習新知作了銜接。)
    二、探究與體驗。
    教師把課本第20頁的主體圖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來
    1、師:今天是小熊貓的生日,他的一些好朋友都來祝賀了,小熊貓準備了一些豐盛的午餐來招待大家,在這幅圖中,你能發(fā)現(xiàn)哪些與數(shù)有關的知識?
    學生觀察匯報
    生:有3只熊貓,3只猴子,4只兔子。
    生:小熊貓準備了4根香蕉,4個桃子,4個蘿卜„„
    2、教師隨著學生的匯報,有選擇地貼出準備好的各種圖片。
    4只小兔圖片
    3只小熊貓圖片
    3只小猴圖片„„
    3、教師引導: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數(shù)學方面的信息,如果讓你幫小熊貓分食物,你準備怎樣分?同桌互相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分,如:把蘿卜分給小兔,把桃子分給小猴,把竹子分給小熊貓自己„„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小兔子有幾只?蘿卜有幾個呢?
    學生:4只小兔子,4個蘿卜。
    學生:兔子和蘿卜同樣多。
    (2)提問:每只小兔能吃上一個蘿卜,蘿卜一個也沒多,小兔的只數(shù)與蘿卜的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相同、相等、同樣多)
    學生回答后,告訴學生,同樣多可以用符號“=”表示,并在黑板上寫上“4=4”,認識“=”,以及讀法,進而教讀這個式子。
    (3)指導學生書寫等號。
    (4)師:根據剛才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還有哪些可以用“=”連接起來。
    引導學生得出
    蘿卜的個數(shù)和桃子的個數(shù)可以寫成“4=4”;
    小熊貓的只數(shù)和小猴的只數(shù)可以寫成“3=3”;„„
    根據生活中的信息,舉出用“=”表示的實例。
    4、師:我們知道了同樣多可以用“=”連接起來,如果不是同樣多的又怎樣呢?
    分桃子
    提問:觀察主體圖,數(shù)一數(shù)幾只猴,幾個桃?學生回答后,進一步提問:桃子和猴子的數(shù)目同樣多嗎?
    (1)引導學生比較,用語言表達:桃比猴子多;猴子比桃少。
    ①告訴學生“4比3大”可以用符號“>”表示。學生說一說大于號的形狀??捎谜Z言表示,也可用手勢表示。
    ②在講“〈”號時,讓學生說一說小于號“<”的形狀是怎樣的,與大于號的形狀對比來說。
    (2)板書:4〉3與3〈4,認識“〉”、“〈”及其讀法。
    5、觀察區(qū)分“>”、“<”和“=”。
    師:觀察大于和小于兩個符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都是躺倒的“∨”,只是方向相反,但都是開口對著大數(shù)。
    (1)交流認識,記憶“>”、“<”、“=”的方法。學生可能會用“左邊大,大于號;左邊小,小于號”,“大于號開口在左邊、小于號開口在右邊”等語言描述。教師都加以肯定。
    (2)以游戲方式,熟悉、記憶這3種關系符號。
    看誰擺得好:教師說符號名稱,學生用小棒擺出相應的符號。
    (設計意圖:在情境中,通過觀察,讓學生體驗比多少的一些方法,加深學生對同樣多、多、少的概念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經歷把生活語言轉化成數(shù)學語言,再抽象出用數(shù)學符號表示的過程。)
    三、練一練
    1、基本練習:完成21頁“練一練”第1題。
    2、鞏固練習:完成21頁“練一練”第2題。
    四、小結
    1、讓小朋友說說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2、教師加以概括: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時,可以用關系符號“>”、“<”、“=”來表示。比時仍然可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
    五、作業(yè)
    完成21頁“練一練”第3題。
    板書設計:
    認識>=<
    4=4讀作:4等于4(等號)
    4>3讀作:4大于3(大于號)
    3<4讀作:3小于4(小于號)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會利用“>”“<”和“=”來描述長度和個數(shù)的大小比較。
    【過程與方法】
    通過紙條的高低不等和高低相等形象直觀引入“>”“<”和“=”這三種符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建立初步的符號感。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朋友,開學至今大家都長高了不少,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身高。誰愿意來比?(請兩個小朋友)
    大家看看,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下面請小朋友三人一組,自由組合,兩人比身高,另一人說說比的結果,互相輪流進行。
    2.出示投影P18第一題
    圖上有誰?。浚ㄐ∨趾托《《。ㄐ姾托∨郑ㄐ喓托∏桑?BR>    誰來比一比他們的身高,說一說比的結果
    (1)小丁丁比小胖矮,小胖比小丁丁高。
    (2)小強和小胖一樣高。
    (3)小亞比小巧高,小巧比小亞矮。
    二、新授
    1.出示P18第2題第一張圖
    請小朋友說一說圖意。
    師并介紹小于號畫小于號,開口的方向表示大,合攏的方向表示小。一起書空小于號。
    師:一個單位的計算條比三個單位的計算條短,數(shù)學表達方式是1<3。
    念作1小于3。
    用心愛心專心
    誰來說?(多請幾個)
    練一練
    擺計算條左邊放2個,右邊放5個,先互相說一說圖意,然后寫一寫。
    左邊放1個,右邊放4個,(獨立完成,寫一寫)
    2.左邊放2個,右邊放2個,問: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
    2和2相等也就是2等于2。等號兩邊開口一樣,表示相等。一起書空等號,然后在書上寫等號。
    3.猜想一下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哪個符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名字,也可以猜想一下它的形狀。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猜想的結果告訴你的同桌。
    A:形狀,上黑板畫一畫
    B:名稱
    C:解釋形狀
    D:說圖意
    師:大家講得真好,正如大家想的,確實我們接下來要學習大于號,誰有什么好方法來記大于號?
    一起書空大于號。
    4.請學生觀察三組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后,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相同數(shù)間用等于;開口大,朝大數(shù);尖頭小,對小數(shù)。大于小于看左邊,尖頭小小是小于,開口大大是大于。
    5.練一練:同桌合作擺學具,并寫一寫。
    編一編,說一說
    出示學具:○○●●●我們把它們看作是巧克力,你能編個故事嗎?
    (左邊有2塊巧克力,右邊有3塊巧克力)
    2個單位的計算條比3個單位的計算條短,所以2小于3。
    三、鞏固練習
    1.P18的第三題
    2.P18的第四題的左邊3列(要求獨立完成)
    3.比一比,賽一賽P18的第四題的右邊3列
    4.在()里填數(shù)。
    用心愛心專心
    5>()、3<()、0=()、2>()、()<4、()=1、()<3、()>3
    5.發(fā)散思維練習
    剛才我們學習了比大小,大家觀察一下我們的教室,看一看哪些東西和哪些東西可以比的?誰和誰比?幾大于幾?
    四、總結
    用大于,小于和等于號可以比較數(shù)的大小,比較高矮,比較多少等。
    作業(yè)設計:練習冊P11習題集《比一比(2)》
    板書設計:
    小與、等于、大于
    <、=、>
    
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認識=、>、<表示的意思和用法,會比較5以內數(shù)的大小。
    2.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
    教學難點:
    會用>、<表示兩數(shù)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0~5的認識,今天我們將來認識“=”、“>”、“<”,并學會用“=”、“>”、“<”來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
    板書:“=”、“>”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提問
    ①圖上畫的是什么?②圖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分別有多少只?③你能說說哪種動物多?哪種動物少?哪種動物的只數(shù)一樣多?
    (2)同樣多。
    ①小兔有幾只?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貼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幾只?學生回答,老師一個對一個地貼上4只小猴,并用線連一連。
    板書:441.“想想做做1”。
    在圓圈里填上“>”、“<”或“=”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數(shù)哪個多?哪個少?(同樣多)你是怎樣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樣多)④4和4同樣多,我們就說4=4。(板書:4=4)老師指著等號說明:這個符號叫做等號。
    (板書:等號)讀作:4等于4。
    老師領讀、齊讀、同桌互讀。
    ⑤書寫等于號,在書上第18頁上先描后寫。
    2.教學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學生回答后老師在黑板上貼上5只小松鼠,并板書:5。
    (2)小松鼠有多少只?學生回答,老師一個對一個地貼上3只小熊。(并板書:3)(3)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小松鼠和小熊誰多誰少呢
    (教師邊連線,邊提問)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樣?(4)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樣?(板書: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書:5>3)指著大于號說明,這個符號叫做大于號
    (板書:大于號)讓學生齊說大于號,再指名說。
    大于號開口一頭向哪邊?(向左)尖的—頭向哪邊?
    (5)觀察式子5>3,提問:大于號的開口一頭和尖的一頭,哪頭大?哪頭小?開口大的那頭對著大的數(shù)還是小的數(shù)?尖的那頭對著什么數(shù)?這個式子讀作“5大于3”,板書;5大于3。
    老師領讀、齊讀,同桌互說。
    (6)回顧一下,剛才學習了“大于號”,這道題是誰和誰比?結果怎樣?老師小結:這道題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說成5大于3,寫成5>3。
    3.教學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樣?(小熊比小松鼠少)(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書:3<5)指著“<”說明:這個符號叫做小于號。
    (板書:小于號)指導寫“<”,在書第19頁上先描后寫。
    (3)觀察式子“3<5”,提問:小于號和大于號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尖的那頭對著什么?領讀“3小于5”,齊讀,同桌互讀。
    (4)剛才我們學習了小于號。這道題是誰和誰比?結果怎樣?
    老師小結:這道題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說成3小于5,寫成3<5。
    (5)同樣一幅圖,為什么可以說成5>3,也可以說成3<5呢
    (比的標準不同,所以結果不同。)
    4.小結
    這一節(jié)課學習了“=”、“>”和“<”,它們寫在兩個數(shù)的中間表示兩個數(shù)的大小,不管“>”還是“<”,開口對著大的數(shù),尖的一頭總是對著小的數(shù)。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題圖。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每道題是誰和誰比,結果是多還是少?圓圈應填什么符號?
    2.“想想做做2”。
    在圓圈里填上“>”、“<”或“=”,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認識了哪幾位朋友???你學了哪些本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