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是對世間萬物用心的理解,是開啟心智的曙光,是解決問題的鑰匙,是急中生智的法寶。下面是分享的精選古代益智經(jīng)典故事。歡迎閱讀參考!
【巧用“贏”字破疑案】
傳說有個客人住進了一家客棧,百兩銀子不翼而飛。他住的是單間,根據(jù)種種跡象,認定是店老板偷的。
于是他就到縣衙門告狀,但店老板堅決不承認。
這個縣的縣官很精明聰慧,思忖片刻后,不動聲色地叫店老板伸出手來,用筆在他手心寫了一個"贏"字,并說:"你到臺階下去曬太陽,如果曬很長時間字還在的話,你就打贏了官司。"
然后,縣官又叫人把老板娘帶來,老板娘見丈夫在臺階下伸手曬太陽心中迷惑不解??h官對老板娘說:"你丈夫已經(jīng)承認銀子是他偷的,要你老實交出銀子。"
老板娘聽了,心中猶豫不決,又不敢去問丈夫。
正在這時,縣官突然對臺階下的老板大叫道:"你手里的''贏''字還在不在?"
老板連連回答:"在!在的!"
由于"贏字"與"銀子"音近,做賊心虛的老板娘沒聽清楚,還以為丈夫真的已承認"銀子"還在,只好乖乖把客人的百兩銀子交了出來。
【弦高智退秦軍】
晉文公打敗了楚國,會合諸侯,連一向歸附楚國的陳、蔡、鄭三國的國君也都來了。鄭國雖然跟晉國訂了盟約,但是因為害怕楚國,暗地里又跟楚國結(jié)了盟。
晉文公知道這件事,打算再一次會合諸侯去征伐鄭國。大臣們說:“會合諸侯已經(jīng)好幾次了。咱們本國兵馬已足夠?qū)Ω多崌?,何必去麻煩人家呢??BR> 晉文公說:“也好,不過秦國跟我們約定,有事一起出兵,可不能不去請他?!?BR> 秦穆公正想向東擴張勢力,就親自帶著兵馬到了鄭國。晉國的兵馬駐扎在西邊,秦國的兵駐扎在東邊。聲勢十分浩大。鄭國的國君慌了神,派了個能說會道的燭之武去勸說秦穆公退兵。
燭之武對秦穆公說:“秦晉兩國一起攻打鄭國,鄭國準得亡國了。但是鄭國和秦國相隔很遠,鄭國一亡,土地全歸了晉國,晉國的勢力就更大了。它今天在東邊滅了鄭國,明天也可能向西侵犯秦國,對您有什么好處呢?再說,要是秦國和我們講和,以后你們有什么使者來往,經(jīng)過鄭國,我們還可以當個東道主接待使者,對您也沒有壞處。您瞧著辦吧。”
秦穆公考慮到自己的利害關(guān)系,答應(yīng)跟鄭國單獨講和,還派了三個將軍帶了兩千人馬,替鄭國守衛(wèi)北門,自己帶領(lǐng)其余的兵馬回國了。
晉國人一瞧秦軍走了,都很生氣。有的主張追上去打一陣子,有的說把留在北門外的兩千秦兵消滅掉。
晉文公說:“我要是沒有秦君的幫助,怎么能回國呢?”他不同意攻打秦軍,卻想辦法把鄭國拉到晉國一邊,訂了盟約,撤兵回去了。
留在鄭國的三個秦國將軍聽到鄭國又投靠了晉國,氣得吹胡子瞪眼睛,連忙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要求再討伐鄭國。秦穆公得到消息,雖然很不痛快,但是他不愿跟晉文公扯破臉,只好暫時忍著。
過了兩年,也就是公元前628年,晉文公病死,他的兒子襄公即位。有人再一次勸說秦穆公討伐鄭國。他們說:“晉國國君重耳剛死去,還沒舉行喪禮。趁這個機會攻打鄭國,晉國決不會插手。”
留在鄭國的將軍也送信給秦穆公說:“鄭國北門的防守掌握在我們手里,要是秘密派兵來偷襲,保管成功?!?BR> 秦穆公召集大臣們商量怎樣攻打鄭國。兩個經(jīng)驗豐富的老臣蹇叔(蹇音jiǎn)和百里奚都反對。蹇叔說:“調(diào)動大軍想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準備,怎么能夠取勝;而且行軍路線這樣長,還能瞞得了誰?”
秦穆公不聽,派百里奚的兒子孟明視為大將,蹇叔的兩個兒子西乞術(shù),白乙丙為副將,率領(lǐng)三百輛兵車,偷偷地去打鄭國。
第二年二月,秦國的大軍進入滑國地界(在今河南?。?。忽然有人攔住去路,說是鄭國派來的使臣,求見秦國主將。
孟明視大吃一驚,親自接見那個自稱使臣的人,并問他前來干什么。
那“使臣”說:“我叫弦高。我們的國君聽到三位將軍要到鄭國來,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禮物,慰勞貴軍將士,表示我們一點心意?!苯又?,他獻上四張熟牛皮和十二頭肥牛。
孟明視原來打算在鄭國毫無準備的時候,進行突然襲擊?,F(xiàn)在鄭國使臣老遠地跑來犒勞軍隊,這說明鄭國早已有了準備,要偷襲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給他們的禮物,對弦高說:“我們并不是到貴國去的,你們何必這么費心。你就回去吧?!?BR>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視對他手下的將軍說:“鄭國有了準備,偷襲沒有成功的希望。我們還是回國吧?!闭f罷,就滅掉滑國,回國了。
其實,孟明視上了弦高的當。弦高是個牛販子。他趕了牛到洛邑去做買賣,正好碰到秦軍。他看出了秦軍的來意,要向鄭國報告已經(jīng)來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鄭國使臣騙了孟明視,一面派人連夜趕回鄭國向國君報告。
鄭國的國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門去觀察秦軍的動靜。果然發(fā)現(xiàn)秦軍把刀槍磨擦得雪亮,馬匹喂得飽飽的,正在作打仗的準備。他就老實不客氣,向秦國的三個將軍下了逐客令,說:“各位在鄭國住得太久,我們實在供應(yīng)不起。
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
三個將軍知道已經(jīng)泄露了機密,眼看呆不下去,只好連夜把人馬帶走。
【丞相甘羅的故事】
說起我國歷代的丞相,年齡最小的要算甘羅了。甘羅是戰(zhàn)國時候秦國人,從小就聰明過人。他五歲時,有一次去演兵場觀看兵士們操練,恰巧,秦王也在場。這秦王有個古怪脾氣,喜歡對周圍的人提一些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回,他瞧兵士們密密麻麻地剛集合好,身后那一大堆武器還沒顧得拿,就大聲對文官武將們說:“你們當中誰能用十擊掌的工夫,就查出是兵士多,還是武器多?”
這一問,把滿場的文官武將都給難住了,一個個心里直嘀咕:這么多兵士和武器,莫說是十擊掌,就是花上半天工夫也難查清??!因此,誰也不敢吱聲。
甘羅見冷了場,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對秦王說:“只要兵士們聽我的命令,我只用三擊掌工夫,準可查出兵士多,還是武器多。”
秦王打量了一下眼前這個乳臭未干的娃娃,起初有些猶豫,但轉(zhuǎn)念一想:如果不依他,恐怕不會再有人敢“出頭”了。于是,便板著面孔說:“軍中無戲言。如果你查不出來,本王可就不客氣了!”
秦王的話雖然厲害,但甘羅一點兒也不害怕。他跳到臺子上,學著大將軍的樣子命令兵士們:“我擊第一掌時,你們必須立即去取一件兵器,違令者斬!我擊第二掌時,所有拿到兵器的人必須火速到我跟前集合,違令者斬!”
兵士們齊聲回答:“遵令!”
甘羅兩擊掌后,只見還有幾個兵士空手在那兒站著,心里頓時有了底,又一擊掌,喊道:“大王,兵士多,武器少!”
一時間,整個演兵場響起一片驚訝贊嘆之聲。秦王更是喜上眉梢,當即封小甘羅為郎中。七年后,甘羅出使趙國立了大功,秦王又破格提拔他為上卿(丞相),并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全賞賜了他。